天天看小說

第九章 山東之局9

周顯點了點頭,沒做評價,轉向吳甘來道:“吳知府,你認爲呢!”

吳甘來停頓了片刻道:“各種天災不斷,百姓困苦,朝廷賦稅不足。沒有足夠的兵力,也沒有能力爲現有的大軍提供足夠的軍備。訓練不足,而各層軍將又吃空餉嚴重,實際的兵卒往往不到上報給朝廷的三成,且毫無戰力可言。臨戰之時,上層軍帥調動的都是些紙面的兵力,不知敵也不知己。最終導致貽誤戰機,一敗再敗。”

周顯耐心的問了一圈,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每一樣都不重複。他心中默默的嘆了一口氣,大明衰弱至斯,已是積重難返。他沉默了好半晌,說道:“諸位說的都有道理。但我認爲都是表面原因,要論根本原因,我以爲有兩條。”

王章忍不住問道:“哪兩條?”

周顯道:“一、朝廷無法養活治下的百姓,或者說根本不在乎他們的死活。二、民不知國,同樣不在意國之興衰更迭。”

高名衡皺眉道:“督帥此言未免有失偏頗。民爲國之本,朝廷怎會不在乎百姓的死活?況且聖上乃英明之君,數次縮減吃用,只爲苦民之苦。他數次下旨,令地方賙濟、安置百姓,盡力讓流民有所依靠。只是限於田賦不足,才收效甚微。而我大明百姓數千萬,忠義之輩層出不窮,又怎會不知忠心衛國?”

周顯擺了擺手道:“高撫臺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所指的朝廷並不指聖上一人,而是包括百官在內的整個統治階層。”

說完,周顯又解釋道:“在進一步討論之前,我們先看一些確切的數據。目前大明在籍宗室有三十餘萬人,由於種種限制,這些皇室宗親天天無所事事,卻享受著最好的待遇。他們本就是皇親國戚,過的比普通人好也可以理解,畢竟大明爲太祖所創。但不該的是,他們卻掌管著一項最重要的一個東西,而這個東西卻可以困死大明,那就是田地。如在藩王扎堆的中原腹地河南,共有九大藩王。分別爲潞王、福王、周王、趙王、唐王、伊王、鄭王、崇王、徽王,這九大藩王所擁有的莊田佔了河南田地的六分之一。而湖廣爲大明糧倉,當地藩王所佔之田地爲湖廣田地總額的十分之一。而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附近土地的七成屬於王府莊田,二成屬於軍屯田,民田僅僅只佔一成。而這些所說的只是藩王所佔之田,還有其他的無數的小宗室,所佔之田更是難以統計。”

周顯掃視了他們一眼,沒人敢說話,他繼續說道:“藩王宗親所佔之田,大約有大明土地的四成左右,但剩下的六成呢!太監官吏,軍將士紳,富商大戶,還有他們的家人、親屬、奴僕、下人又佔了五成左右。而且越是天災不斷,小民越是無法過活,他們越是可以以低價收購小民之田,以作兼併之用。而最主要的是,這些人中的大部分根本無需納稅,小民佔一分之田卻要納天下九分之稅。你們說,這些人吃大明的,用大明的,卻爲了個人的私利逼的大明的百姓無法過活。其造成的破壞遠比闖賊肆虐,滿虜掠邊更大,這便是他們毫不在意百姓死活的具體做法。再說在座的諸位,你們飽讀詩書,不說人人家中富裕,但至少比普通百姓要強上很多。畢竟,能讀的起書者,家中都有一定的儲蓄。你們或許沒有做過惡事,但你們的家人呢!你們的族人呢!哪個都趁機壓低價錢收購田地,哪個沒有在大明這塊肥肉上狠狠的咬傷一口?當然,這個你們中也包括我,我的家人也做過這樣的事情,要不然家中也不會有那麼多田地。”

衆人沉默,靜的連一根針掉地上似乎都能聽得到。

過了好一會,夏允彝首先站起來道:“督帥說的是。我等讀書人歷來以忠義、仁義自居,但確實是我們的所作所爲要對今日大明之困境負一定的責任。小民無法過活,只能鋌而走險從賊,導致賊寇越剿越多。如若無法解決小民存活問題,一切改制都屬空中樓閣。此刻,下官才明白督帥上面所說的對山東內所有田地,無論其身份如何,都徵調田賦是多麼的英明。或許我們的利益會有些受損,但可以安定小民,從而爲大明爭得一線生機。”

周顯點了點頭,“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朝廷對百姓狠如狼,小民連活下去都變成了一種奢望。而諸位還指望他們心存忠義,爲國效死。你們這是在以要求聖人的標準來要求普通人。而即使天下確實有這樣的聖人,也是鳳毛麟角,改變不了什麼大局。我與諸多藩王,乃至諸位大人並無什麼私怨,今日卻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改制,只是因爲大明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高名衡看向周顯道:“督帥不必再說這些了,我們都理解你的困境。”

周顯搖了搖頭道:“那我再給諸位說些不一樣的。山東的整體地形是西低東高,西南、西北方向都是低窪平坦的平原,山東七成以上的人口都分佈在這些平原上。中部山地突起,東部山地丘陵縱橫,並不適宜百姓居住。簡單而言,山東人口最多,賦稅最足的地方都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地方。而那些便於防守的地方都是些土地貧瘠,無法供養足夠士卒的山地丘陵地帶。這就像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北宋,可以被敵人隨時攻入腹地。在這種情況下,內部的穩固便顯得尤爲重要,這便是我一直強調要重視普通百姓的原因。”

衆人若有所思,但總感覺周顯繞來繞去,一直沒有說到重點。王章忍不住問道:“督帥,你說了這麼多,到底要說什麼?能不能直說?”

周顯笑道:“我想說的是,要守山東,不能單一依靠士卒,還需調動大部分百姓的守土之心。改革稅制,讓他們能夠過活,這是衣食足,接著還要讓他們知榮辱。”

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954章 變革3第七百九十八章 黃蜚的擔憂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八百三十七章 海上奪利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七十章 京師5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八百五十三章 沂城攻防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二百零七章 防線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第六十五章 關破3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九百三十六章 算計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三百二十四章 船援松山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八百八十七章 假信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四百九十三章 李率泰的抉擇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二十六章 撤退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五十三章 沂城攻防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九百六十二章 清軍入關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變故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一百章 相交第九百二十章 襲營2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
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954章 變革3第七百九十八章 黃蜚的擔憂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八百三十七章 海上奪利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七十章 京師5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八百五十三章 沂城攻防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二百零七章 防線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第六十五章 關破3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九百三十六章 算計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三百二十四章 船援松山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八百八十七章 假信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四百九十三章 李率泰的抉擇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二十六章 撤退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五十三章 沂城攻防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九百六十二章 清軍入關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變故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一百章 相交第九百二十章 襲營2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阿克苏市| 嵩明县| 全椒县| 襄樊市| 泊头市| SHOW| 驻马店市| 黔东| 育儿| 昌江| 苗栗市| 宿州市| 六安市| 盐城市| 临泉县| 闵行区| 饶河县| 广州市| 辰溪县| 黑山县| 县级市| 黄骅市| 玉林市| 青冈县| 海原县| 东源县| 房产| 万安县| 吉林市| 康马县| 天镇县| 理塘县| 元江| 汉沽区| 正镶白旗| 桂东县| 清水河县| 博野县| 通河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