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九十八章 南陽之戰8

曹變蛟初在南陽之東,距離最遠,一夜奔馳到此。雖然仰仗駿馬之利,但士卒沒有絲毫歇息便直接參與激戰。無論是胯下坐騎還是普通騎卒都疲憊到了極點,難以久戰。

因而,曹變蛟想在戰力縮減之前最大的發揮騎兵的作用。通過連續不斷的衝陣、破敵,儘可能的使闖軍陷入整體的混亂,使其不能集中兵力抗敵。一旦闖王大軍被騎兵衝散,分裂成小股的闖軍,後續的官軍步卒便能憑藉兵力優勢對他們加以料理。

毫無疑問,曹變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到一刻鐘,左翼闖軍便被騎兵徹底沖垮。士卒驚叫連連,全線潰敗。他率部繼續衝殺,直取中陣。長槍猛刺,馬刀翻飛,羽矢如雨,一遍接著一遍向搖搖欲墜的闖軍最集中處發起猛烈衝擊。

劉宗敏臂膀中箭,敗退下來,帶去的兩個標營損失殆盡。換作一般將領,或許早就逃潰,但劉宗敏本人則是越挫越勇之輩。他砍掉箭桿,令親兵將他扶上坐騎,大聲呼叫著迎敵,強悍程度令人驚心。普通士卒看到主帥如此,受其鼓舞,也竭力抵抗。但在優勢的官軍面前,這樣的抵抗顯然是徒勞的,最多也只能稍微延緩一下官軍的進勢。

白廣恩騎馬站在高處,看官軍仍在苦撐,心情焦躁到了極點。基本上每個將領都知道,孫傳庭是在進行一場豪賭,賭的就是官軍能在周圍闖軍回援之前擊潰闖軍主力。否則,最終潰敗的可能就是自軍。他心中猶豫是否要最後兩營兵力投入之時,突然看到遠處又騰起了一片黃色灰塵。他臉色頓變,大聲叫道:“揮旗擂鼓,告訴曹總兵,賊軍又有援兵到了。白苗,你帶人上前,配合曹總兵迅速擊潰左翼賊軍。”

曹變蛟手持長槍,縱橫向前。他先是出槍刺穿一個闖將的脖頸,接著洞穿一個闖軍士卒的胸膛,最後掃開一圈槍卒。其威猛勢不可擋,引起周圍闖軍盡皆帶著恐懼的眼神看著他而不敢上前。正在此時,他突然聽到了後陣傳來的金鼓警告。他引目望去,正看到左翼煙塵騰起,一支騎兵援兵加入了戰陣。人羣之中,那赤紅色的闖字大旗分外顯明。他並不慌張,而是轉向左首大聲喊道:“龍翟文,你率自營繼續衝陣,剩下的人跟我走。”

也不待龍翟文迴應,曹變蛟迅速與闖軍中陣脫開。近三千騎卒從左翼闖軍的中間穿插了出去,再次擊破,引起闖軍陣型一片雞飛狗跳。

看到劉宗敏的慘狀,李巖心驚不已,讓之立即後撤。但劉宗敏不聽,最後擡出李自成才讓他勉強聽令。李巖率部從南而進,側擊白廣恩。雖阻不住官軍進勢,但的確爲大軍後撤爭取到了一些時間。

但這時間沒持續多久,因爲曹變蛟率部衝殺了過來。他手起槍落,挑落一個妄圖擋住他的闖將,以迅猛之勢衝向正在抵擋白廣恩的李巖。

李巖久在豫東,並不認識曹變蛟。但他看到那曹字大旗和來將的勇猛,心中便徹底明瞭。他令李梅率兩千騎卒擋住白廣恩,自提長劍率部迎了上去。兩相交錯,以騎兵對騎兵,馬墜人亡,激起一片慘叫之聲。

曹變蛟正殺的興起,突然看到前方一將身披白甲,手持長劍,正在竭力呼叫抵擋。在軍中爲將者,所用武器多爲長刀、長槍。因爲長槍的攻擊距離遠,便於殺敵。而長刀厚重,不斷砍殺之後折損很小,刀口仍可保持鋒利。而長劍雖比長刀稍長一點,但其窄平,劍身輕盈,不利於與敵久戰。曹變蛟粗略一看,便覺得此將定爲軍中雛兒,平時恐怕連真正的戰陣都不曾上過。但觀其鎧甲、姿態,身份必然很高。想到這裡,曹變蛟緊夾馬腹,槍指前方,直接衝了過去。

李巖心中驚駭不已,對方騎兵並不比自軍多。但無論是他們的勇猛程度,還是戰鬥經驗的豐富程度都遠勝於自軍將士。看來曹變蛟爲將十數年,縱橫無敵天下。而孫傳庭又敢於將手中所有騎卒交給他,是有幾分道理的。即使他心中早有想到讓大軍安然後撤會很難,但官軍的強橫程度還是出乎了他的預料。但事情至此,他也只能盡力而爲。

正當此時,一槍突然迎面刺來。李巖聽得一聲尖叫,提前閃身躲過。他擡頭望去,正對著曹變蛟那兇狠的眼神。還未等他完全回過神來,又一槍便再次揮來,李巖只得提劍去擋。槍劍相撞,火花四濺。李巖手臂猛然一沉,感到了一股巨大的壓力。

旁邊張鼐大驚,擔心李巖受傷,直接揮動大旗去打曹變蛟。曹變蛟側身躲過,右手抽回長槍擋住張鼐。左手從腰間長刀,咔嚓一聲,旗桿應聲而斷,闖字大旗墜落,向下方飄去。旗乃全軍士氣、軍心之所在,關係重大。

李巖大吃一驚,連忙側身探手去抓,正抓住了那斷桿。曹變蛟再次揮刀,但張鼐卻將那斷掉的旗桿向他丟來,逼得他的刀鋒偏移了一段距離,但仍舊劃傷了李巖的右臂。鮮血直流,有幾滴正濺到那大旗之上。李巖忍住巨痛,用手臂舉起大旗。

曹變蛟勃然大怒,揮槍刺來,但卻被李巖親兵所阻,而張鼐護著李巖退了下去。曹變蛟殺散阻攔之敵,再次想要追殺李巖時。卻突見南側煙塵滾滾,馬蹄聲如雷,闖軍又有援兵至,比他們預料的時間要早很多。他無奈的狂吼一聲,揮兵向南,再次殺去。

郝搖旗率近四千騎趕至,正看到激烈廝殺的戰場,他毫不遲疑的率部衝殺了過去,接著又是一場混戰。

百重山上,牛成虎不斷率部猛攻。李過在擋住牛成虎的同時,依舊派出李來亨率部增援闖軍主力。但在下山之時又被高傑部所阻,即使有少數兵卒突破過去,對整體大局也沒有任何影響。

闖軍左翼全部潰散,兵力折損十之七八,很多向南而逃。右翼情況稍好,但損失也不算少,但建制還算保持完整。闖軍中陣在官軍火箭車的不斷衝擊之下,最終也潰敗了下去。他們逃無可逃,被官軍碾碎,被自軍箭陣所射殺於陣前。各個士卒爭相逃命,向兩邊逃散,相互踐踏,死傷無數。

最後,僅剩的闖軍被壓縮在長不到二十里,寬不到五里的戰場上。他們被擠壓著向唐河,有些向兩邊逃散,有些越進唐河妄圖從淺處逃亡。但騎卒在兩翼來回馳騁,不斷將逃亡兵卒刺倒。羽矢如雨,嚴格執行李自成的命令,從對岸不斷射來。無數逃卒被射殺在河中。屍體鋪滿了河面,鮮血染紅了河水。

如此雷霆之勢,也使大部分闖軍將士認識到逃無可逃。在諸將的控制下,緊守各處,拼命抵抗,不斷對官軍造成損失。各處而言,官軍佔據優勢,但其兵力遠少於闖軍。久戰之下,難免有所疲憊,而闖軍中的猛將精卒也不斷反擊,甚至可以在小範圍內實現逆轉。兩相相持,戰的是難分難解。

孫傳庭伸開雙臂,由親兵爲之穿上鎧甲。那是一個金黃色的鎧甲,爲精銅所鑄,是崇禎帝在他出外鎮守陝西時親自賜給他的。

斥候不斷回稟,最後一次回稟是敵軍數萬援兵距此只有不到三十里。而孫傳庭神色平靜的聽著這一切,好似他早就知曉似的。

李國奇在旁,神色緊急。“大帥,將士們久戰不勝,而闖賊的數萬援兵轉瞬就要來了。再不撤退,我們就要遭受闖賊的兩邊夾擊了。請您早拿主意,我們來日再與闖賊相戰。”

孫傳庭穿戴整齊,厲聲斥道:“李國奇,如此慌亂,成何體統。本帥早已在他們前來的中途設下埋伏,闖賊的援兵是不可能到這裡的。現在闖賊主力被我軍圍困於此處,軍心散亂,正是徹底殲滅其之時。再要在此饒舌,亂我軍心,我必殺汝。”

李國奇臉色頓變,軍中有多少兵力,他十分清楚。伏兵可能真有,但絕對不可能太多,莫非是秦良玉派部渡過了漢水。看孫傳庭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心中稍微放心了些。單膝跪下,抱拳向孫傳庭道:“大帥,屬下知錯了。”

孫傳庭點了點頭,不再多言。他跨上駿馬,手持寶劍,指向前方,大聲道:“衆將士,大明之將來在此一戰。勝則生,敗則死,無第二條路可走。擂鼓舉旗,全軍出動,後方不留一卒,隨本帥上前殺敵。”

巨鼓雷鳴,那是全軍出擊的信號。

官軍衆士卒先是一愣,接著士氣頓時大震,各個奮勇上前。本來兩軍處於相持階段,但孫傳庭將全軍投入,打破了這種平衡。近兩萬援兵加入戰陣,猶如猛虎下山,一遍接著一遍向最後的闖軍發起猛攻。

闖軍軍陣數處被衝破,嚴整軍陣變成了一張爛網,到處露風。官軍抓住機會,不斷前衝,將優勢擴大。屍橫遍野,鮮血滿地,形勢危急到了極點。

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四百零八章 戰果磊磊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澤所想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十四章 兵器第九百三十五章 勸說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戮的序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六十一章 審問3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州血戰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四十二章 放俘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二百三十三章 滅虜之策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四十章 出軍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952章 變革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952章 變革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零一章 剛阿泰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六十七章 京師2第九百九十五章 南陽大戰5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五十一章 絕路重生第四十章 實情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九百九十五章 南陽大戰5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八十章 出京8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九百零八章 琉球使者2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
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四百零八章 戰果磊磊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澤所想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十四章 兵器第九百三十五章 勸說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戮的序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六十一章 審問3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州血戰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四十二章 放俘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二百三十三章 滅虜之策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四十章 出軍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952章 變革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952章 變革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零一章 剛阿泰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六十七章 京師2第九百九十五章 南陽大戰5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五十一章 絕路重生第四十章 實情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九百九十五章 南陽大戰5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八十章 出京8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九百零八章 琉球使者2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游县| 嘉禾县| 巢湖市| 定州市| 克山县| 莲花县| 邵东县| 松溪县| 竹溪县| 洛川县| 香格里拉县| 东辽县| 灌阳县| 沧州市| 珠海市| 色达县| 台安县| 高淳县| 两当县| 德庆县| 开江县| 秦安县| 神农架林区| 博客| 东兴市| 石阡县| 洞口县| 调兵山市| 华宁县| 宁都县| 开化县| 天柱县| 元阳县| 乐安县| 镇安县| 上蔡县| 洪雅县| 大城县| 喀喇沁旗| 吉首市|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