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九十四章 南陽大戰4

出了方城,許定國抱拳向陳永福道:“陳將軍,此次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我那五千兒郎,還請將軍善待。”

陳永福抱拳回禮道:“將軍放心,我必竭盡所能護爾安侄兒周全。”

許定國點了點頭,“我還有些事情要交待爾安,能否……”

陳永福道:“小事,請。”

許爾安滿臉苦楚,“爹,我該怎麼辦啊!”

許定國嘆了一口氣道:“李自成遣我前去汝寧,而又留你兄弟二人於南陽,明顯是不信任我們。而且,我看孫傳庭善戰,或許可以擊敗闖軍。陳永福與我俱爲降將,一旦闖軍失利,他必然也有生出其他的心思。你就暫且安心留在陳永福處,到時候是與他一起起事,還是率部單獨逃離,你自己決定。”

許爾安臉色愁色部減,“那爾吉呢!”

許定國嘆氣道:“亂世人命,賤如羊毛。他現在被李自成留在中營,爲父也顧不得了,希望他能夠趁亂逃脫吧!好在世文在我身邊,即使他不幸而亡,也可保留一支血脈。爾安啊!你一定要給爲父好好活著啊!”

許定國爲副將,鎮守睢陽。睢陽地處南北要衝,是有名的堅城。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樑王劉武正是在此地抵禦吳王劉濞的三十餘萬衆達三個月之久。安史之亂中,張巡亦在此城率七千士卒苦戰安祿山的十八萬叛軍達十個月,最終全軍覆沒。而許定國率兩萬餘人,面臨李過的三萬人馬不戰而降,主動讓出了睢陽城。

但李自成此人偏愛豪傑,對於許定國這個主動歸降者他雖然尊重,但並不重用。同樣是降者,對於射中他眼瞼,差點要了他命的陳永福,他與之無話不談,極力拉攏和厚待。每當議事之時,都將他安排在自己身旁。待遇不同,可見一斑。

而這些僅是在表面上,而實際上的操作更加令許定國忍受不了。李自成將他調來南陽,派自己的兵駐紮於睢陽,剝奪了他對睢陽城的掌控。大戰在即,卻以隆武軍意圖北上爲由,調他前去汝寧攔截,但又不讓他帶全部兵卒前往。

許定國的兩萬士卒,李自成撥了五千給陳永福,而又留下七千於中營。雖然名義上依舊歸許定國的兩個兒子,許爾安和許爾吉統領。但實際上什麼情況,每個人心中都十分清楚。自此,許定國就心生叛意,只不過他表面上萬分順從,聽從了李自成的一切安排。

看許定國率部向東而去,陳德道:“父親,這許定國一走,恐怕就不會再回來了。既然闖王疑他,爲何不在此就要了他的命?”

陳永福眉頭緊蹙,停了一會道:“欲奪天下者,必要招天下賢士爲己所用。這樣才能聚衆人之力,登九五之尊。闖王雖疑許定國,但畢竟許定國當日是主動來投。此時無由殺他,天下人將如何看闖王?許定國此刻帶八千士卒前往汝寧,即使叛亂,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這便是闖王的英明之處,德兒,這些事情你還要好好學。”

陳德不解道:“父親,孩兒還有一事不明。同爲降將,爲何闖王對待您和許定國完全不同?雖然此時他同樣將您調離了南陽前線,但他畢竟給了您不少人馬,而且也沒將孩兒留在中營以作要挾?”

這話觸動了陳永福的痛處,他良久沒有說話,最後緩聲道:“我率部力戰不得已而降,可能這就是和許定國的分別吧!且闖王懂我,如果我真的要叛,他留你又有何用?德兒,爲將者,忠信爲主,其他爲次。你我已經叛了一次,如若再叛,恐怕難容於世間。無論如何,我們恐怕要隨闖王走到底了。”

陳德眉頭緊蹙,“那闖王最終能取得天下嗎?”

陳永福苦笑道:“誰知道呢!前方是封侯拜相,還是人頭落地,隨他去吧!通知全軍,啓程去魯陽關。”

南陽城牆上,朱聿鐭和丁魁楚並排而立,遙望南方的百重山方向。距離太遠,他們實際上能看到的並不多,唯有沖天的煙柱和如蟻羣般交戰的雙方將士。不斷有騎卒從遠方弛回,告知前線的戰事情況。

闖賊李過部集中火炮,轟擊鹿鳴、躍魚二山,官軍損失慘重,逐步後撤,闖賊佔據兩峰。兩軍正在亂石峰交戰,闖賊投入很多兵力,官軍告急。

劉芳亮率部從社旗渡河,被斥候發現。曹變蛟即使率部增援,以騎兵衝擊,在唐河岸擊潰闖賊,將敵軍驅趕回了河對岸。

白廣恩在南陽北三十處與闖賊袁宗第部交戰,雙方大戰之後,各自後退,匯入主力。

鄭家棟率火箭車兵出擊,在方城東北大破闖賊一部,火炮轟殺賊將陳可新。李自成之堂兄四天王李養純率萬餘衆投降,賊軍次首劉宗敏親自率部追擊。他雖擊破了李養純部,但得我軍接應,李養純逃入我軍,供了大量闖賊的情報。

南陽之南發現少部賊軍,李國奇正在率部與之交戰中。左勷大軍出動,增援鄭家棟,兩軍集於百重山之南,正在與渡過河的闖賊交戰。闖賊暫停攻擊百重山,回兵與我軍交戰。

孫傳庭穿著一件十分普通的鎧甲,手持望遠鏡遙望前方的百重山。兩日猛攻,闖賊終於退了下來。

左勷快步走過來,抱拳施禮道:“大帥,高傑稟告,有近三萬闖軍正從唐河下游過江。看跡象,他們應該是想繞過我軍渡河直接進攻南陽城。秦總兵說她難以在短時間內拿下襄陽,但可利用小船偷過漢水運兩千將士過河增援。”

孫傳庭微微點頭,“將此情況告知唐王和丁魁楚,讓他們緊守城池,不準放任何人出城。至於秦總兵,告訴她不用了。她的任務是盯住襄陽守軍,讓之不要攪了本帥這邊的戰事即可。對了,左良玉那邊有回信嗎?他可願派兵增援?”

左勷眉頭告訴,“有回信,但其拒絕派出援兵。左良玉因馬士英奪其武昌,而朝廷對馬士英不加處置,他心懷怨恨。以隆武軍隨時可能出信陽,進攻武昌爲由,拒絕派出援兵。這是他的回信,大帥請看。”

孫傳庭勃然大怒,“此賊,來日本帥必殺之。算了,不管他了。”他擡頭看了看天,說道:“此刻,南陽百里之距,無地不是戰場,無處沒有戰事。闖賊已經充分被我軍調動了起來,該是決戰的時刻了。再有一個時辰,天便要黑了。你立即派人傳令給白廣恩、曹變蛟、李國奇、高傑等人,讓他們與闖賊脫離開,趁著夜色來此。另外,告知牛萬才,除了緊守百重山外,準備一萬精兵,隨時配合我軍全殲河西岸的闖賊。”

看左勷面露難色,孫傳庭問道:“怎麼了,還不去?”

左勷道:“大帥,請恕屬下直言。雖經調動,但在河岸西岸的闖賊已有二十萬之衆,依舊是我軍的近一倍。而在東岸的方城,闖賊可調用兵力依舊在五萬以上。此時貿然投入全部兵力與之決戰,真的明智嗎?”

孫傳庭瞄了一眼左勷,“你是在質疑本帥的決定?”

左勷額頭細汗密佈,抱拳躬身道:“屬下……,屬下不敢。”

孫傳庭笑著扶起左勷,“左將軍,何必如此緊張,只不過是一句笑語而已。實際上告訴你也無妨。戰爭之局,並非單純靠士卒數量決定,否則兩軍交戰之前數數誰多誰少就可以了,幹嗎還要交戰?在本帥心中,有兩點對是否能夠取勝極其重要。一個是士氣,另一個是聚集兵力的數量和速度。我們先滅其五萬之衆,再奪百重山以自守,緊接著李養純主動來降。三戰皆滅其銳氣,我軍士氣自不用談。如若再拖下去,兩軍就會進入曠時日久的相持之中,士卒的死傷會逐漸加重,進而消磨完這些士氣。士氣而論,此時是決戰的最好時刻。還有就是闖賊人數雖衆,但其要攻山,要戒備,要防守,兵力分散,在但時間內很難集結抗敵。我軍如若在此時能集結七萬兵力,猝然發起進攻,就可以打其一個措手不及。論兵力,我軍不敵對方,但正面交戰的闖賊兵力卻比我軍少。再加上攻擊的突然性,我軍完全佔優,至少有六成勝算。”

左勷驚道:“六成?”

孫傳庭淡淡笑道:“六成,已經不小了。我軍本就是以弱擊強,如果最開始能奪下襄陽。我倒是有九成勝算,但左良玉誤國。情勢糜爛至此,我也只能賭一下了。你要知道我軍糧草僅可再支撐一月,這樣的機會錯過了就再沒有了。”

左勷沉默了半晌,最終點頭道:“大帥,屬下懂了。”

等左勷離去,孫傳庭擡頭看了看遠處的百重山。山林焦黑,亂石紛飛,破旗爛槍,殘肢屍首滿地都是。他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以僅有自己可以聽到的聲音道:“聖上,老臣只能做到這種程度了,只希望天佑大明。”

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三十二章 排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乞降信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李率泰的抉擇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勝局安民招兵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三百二十四章 船援松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四百三十三章 松山形勢第一百六十六章 會聚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六百一十七章 崇禎問罪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四百九十三章 李率泰的抉擇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七十一章 林豹規勸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四百四十八章 士商出海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七百九十章 奪利3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四十章 出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六十二章 勞軍第三章 山東之局3第三百一十一章 擊破海盜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六百二十七章 搶劫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七十章 京師5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
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三十二章 排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乞降信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李率泰的抉擇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勝局安民招兵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三百二十四章 船援松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四百三十三章 松山形勢第一百六十六章 會聚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六百一十七章 崇禎問罪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四百九十三章 李率泰的抉擇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七十一章 林豹規勸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四百四十八章 士商出海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七百九十章 奪利3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四十章 出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六十二章 勞軍第三章 山東之局3第三百一十一章 擊破海盜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六百二十七章 搶劫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七十章 京師5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水县| 霍林郭勒市| 彭山县| 凤庆县| 南陵县| 大邑县| 广汉市| 浦北县| 长顺县| 贡嘎县| 名山县| 顺昌县| 周口市| 鄂州市| 缙云县| 万州区| 高陵县| 崇文区| 桃园市| 诸城市| 宁夏| 辽中县| 塔城市| 资中县| 神池县| 琼结县| 庐江县| 乐至县| 湘西| 交城县| 游戏| 屯昌县| 左贡县| 宁陵县| 镇赉县| 顺义区| 阿图什市| 防城港市| 江城| 新巴尔虎左旗|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