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

周顯返回京師已近一月,崇禎帝除了讓太子朱慈烺接見了他一次外,便再沒有任何消息。半個多月的三司會審,讓周顯成功應付了過去。除了知道談震彩和尚易二人背叛自己外,心情略顯失落外,其他的方面基本上沒受任何影響。

這一日,崇禎帝突然下詔,讓周顯入宮覲見。

走進紫禁城,在一個小太監的引領下,順著大道快步而行,一直行到皇極殿。

崇禎帝在早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大讚了周顯,不僅在實物上賞賜了大量金銀,還授其爲宣武將軍一職。

這是一個並無實權的武散階,屬於將軍序列中的從四品武將。顯然,在這個時候,崇禎帝已經更願意將周顯這個曾經科舉高中的探花郎當成武將來用了。

宣武將軍的品階不算高,但自從永樂皇帝朱棣之後,明朝皇帝已經很少分封武散階,這樣的榮譽顯然引起了無數大臣的羨慕。

但不知爲何,崇禎帝未給予周顯任何實職,也沒有對他的將來做任何的安排。要知道他之前的登萊巡撫一職已經被曾化龍所暫代,他目前除了這一個宣武將軍的虛職外,已經沒有任何其他官職。

散朝之後,周顯被下令留下,然後被一個太監帶到了武英殿。

周顯進去之後,發現裡面不止崇禎帝一人,還有其他的一些大臣。

首輔周廷儒,監軍太監高起潛,右禮部侍郎魏藻德,左都御史李邦華。還有其他三個他不曾見過的大臣。

一個年約五十,身穿蟒袍,應該屬於朝廷貴戚或者是被封王侯。

一個四十餘歲,身穿二品朝服,圓臉大眼,神態恭謹,給人一種溫和之感。

還有另一個,穿的同樣是二品朝服,大約有五十歲左右。長臉細眉,身型清瘦,看似更像一個文士,而非官員。

周顯很快知道,他們分別是恭順侯吳惟英,兵部尚書張國維,以及戶部尚書倪元璐。

崇禎帝看周顯進來,讓他坐在末尾位置,聽取其他人彙報朝廷的大小事務。

從各地的戰況到最近朝內的大小動態,一人做出彙報,然後羣臣討論,等崇禎帝做出最終的決定。

通過這些,周顯對國內當前的整體情況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當談到遼東將來的戰事部署時,兵部尚書張國維提議將留守在遼東的士卒分成兩部,一部由李輔明率領,防守塔山。另一部由吳三桂率領,駐守寧遠。

崇禎帝對此有所疑惑,轉頭向周顯道:“周顯,你熟知軍事,而且瞭解塔山當地的地形。這樣的部署,可行?”

看所有人都看著自己,周顯緩緩站起來道:“陛下,依臣所見,在失去錦州和松山,又抽調大量兵力返回中原之後,我軍暫時已經喪失了在遼東大舉進攻滿虜的可能。塔山本來是進攻錦州的前沿陣地,但在不準備立即收復錦州的時候,堅守它已經沒有半點意義。畢竟它孤懸在外,堅守住它要付出的代價要遠大於在將來重新攻取它付出的。微臣提議放棄塔山,全軍退守寧遠,依託城池,重點防守高橋一線?!?

崇禎帝臉色一怔,沒有說話

但剛聽完周顯話語,魏藻德便第一個跳出來道:“陛下,周宣威此言萬不可採用。盧督師統領大明數萬將士,付出無數死傷才攻下塔山。現今他剛剛殉國,陛下如若在這時就讓滿虜兵不血刃拿下塔山,怎麼對得起那些死傷的將士?怎麼向天下百姓交待?”

魏藻德和周顯爲同榜進士,他是狀元,而周顯是探花。他擅長辭令,有辯才,而且特別瞭解崇禎帝所在意的。

周顯升爲登萊巡撫,靠的是戰功。而魏藻德靠的是自己深知崇禎帝的性格,他的升職速度甚至比周顯更快,目前已經是兵部右侍郎,而且是崇禎帝最信任的新一代寵臣之一。最令人吃驚的是,在崇禎十七年,他甚至還成爲內閣首輔,而那時距他開始從官也不過三年時間。

高起潛冷笑不已,對周顯的提議不屑一顧。

而其他大臣也議論紛紛,但支持魏藻德者居多,怎麼可以主動放棄國土?

周顯看崇禎帝臉色陰晴不定,心中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魏藻德和周顯二人,一個追名,一個務實。依照崇禎帝的性格,他顯然會支持魏藻德。在後者剛說完話,周顯便大致判斷出了崇禎帝的選擇。

果然,崇禎帝稍微沉思了片刻,最終沉聲道:“國土不可輕棄。張兵部,就依你所言,吳三桂和楊輔明分駐兩地,至於各地出兵多少,你們兵部和遼東方面雙方再議?!?

崇禎帝的一句話給這件事定了一個調,此事無須再議。但幾個月後,它便引起了一個嚴重的後果。

四個月後,清軍重兵壓境,攻破塔山,李輔明戰死,遼東軍權全部落於吳三桂手中。而這個在後來對大明產生了無比深遠的影響。

議事完畢,大部分人離開。除了崇禎帝,殿內只剩下李邦華、高起潛和吳惟英和周顯五人。

崇禎帝掃視了一下衆人,緩緩道:“讓你們幾個留下,主要想議議發放新錢的事情,朕決定趁此機會徹底清查一下京營的人數。本來此事已經決定由吳愛卿負責,但他不幸染病,恐怕不能直接負責此事。因而朕決定,除他這個京營提督後,暫時再設一個副督,專門負責此事?!?

說完,崇禎帝轉頭向周顯道:“周愛卿,高起潛向朕推薦了你。朕也覺得你可堪此任,希望你不負朕所望。”

周顯神色有點疑惑,他看了看吳惟英。從進入殿內,他便一直輕咳。但怎麼看,他也不像病的不能理事的樣子。

而再看看站在他對面的高起潛,一直對自己冷臉相對的老宦官在此時卻帶著一股若有若無的笑,一種奸計得逞的笑。

一個不想擔責,將屬於自己的責任推了出去。而另一個本來與自己有矛盾的人卻推薦自己去做這件事。

看周顯沉默不語,崇禎帝問道:“怎麼了,你不願意?”

周顯上前一步,躬身長楫道:“臣願意,只是不知道陛下想做到什麼程度?”

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二百零七章 防線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七十一章 林豹規勸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戰4第十五章 馬政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遊擊將軍第八十章 出京8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八十八章 脫明自立第九百二十一章 迎孟倒孔第十五章 滿清入局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遼三途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八百三十九章 席宴衆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八十章 出京8第十五章 馬政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八百三十章 難撤途中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去澳門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整裝軍備2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五章 克惰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九百九十八章 南陽之戰8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
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二百零七章 防線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七十一章 林豹規勸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戰4第十五章 馬政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遊擊將軍第八十章 出京8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八十八章 脫明自立第九百二十一章 迎孟倒孔第十五章 滿清入局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遼三途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八百三十九章 席宴衆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八十章 出京8第十五章 馬政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八百三十章 難撤途中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去澳門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整裝軍備2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五章 克惰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九百九十八章 南陽之戰8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颍上县| 张家港市| 龙口市| 通城县| 班戈县| 兴和县| 宣化县| 广水市| 张北县| 景洪市| 盱眙县| 台南市| 灵宝市| 锡林郭勒盟| 永昌县| 麦盖提县| 高清| 确山县| 张家港市| 铜鼓县| 石泉县| 呼图壁县| 济宁市| 天峨县| 哈巴河县| 乐昌市| 夏邑县| 林芝县| 新源县| 汪清县| 绩溪县| 长春市| 玉环县| 南开区| 汉川市| 塘沽区| 隆德县| 晴隆县| 峡江县| 临洮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