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

周天鴻聽完周顯的敘說,臉露驚喜道:“你確定陛下是那麼說的?”

周顯點了點頭。“是啊!父親。他還特意對我說,如果我不明白,就讓我問您。”

周天鴻沉默了一會,這才緩緩道:“在閹賊魏忠賢被陛下誅殺之後,爲了限制東林黨勢力的急劇擴大,轉而又扶植起了不少閹黨。東林黨雖然好虛談,但勢力龐大,朝廷至少一半的士子或直接是東林黨人,或者是東林黨人的門生。而陛下對此歷懷不滿,有些士子看到了這點,因而不願與東林黨有過多瓜葛。但爲了在官場上生活,就轉而投靠閹黨。目前能獨善其身,脫離於兩黨之爭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周顯臉帶疑惑,兩黨相爭在朝廷之上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這個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而且在自己的印象中,周天鴻似乎從不參於到兩黨之爭中,正是那個少之又少的存在。

周天鴻沒有理會周顯,繼續說道:“但朝廷上這勢力最大的兩黨,東林黨因虛談不爲而誤國,閹黨因貪財爭勢而毀國,沒有一個是全然爲國爲民。陛下深知這點,但兩黨的勢力都太大,根本無法清除。所以,他一直做的就是搞平衡。東林黨掌握輿論、士人,控制著大部分士人的升遷途徑;而閹黨卻與內宮太監多有聯繫,能第一時間知道皇帝的喜好。所以,兩者雖然斗的頭破血流,但實際上誰也奈何不了誰。”

周顯臉色難看,氣憤說道:“歷朝歷代,最忌黨爭,它帶來的損害有時候甚至遠勝於外部的敵人。內耗如此,長久下去,大明真的危矣!”

周天鴻點了點頭。“但好在陛下爲英明之主,爲了擺脫兩黨,也採取了不少措施。例如,內閣之中,他很少採用東林黨人。或者著力提升一些並非兩黨的大臣,你看楊嗣昌、盧象升等這些人都是。但這些人的基數畢竟太少,能稍微改變一下朝廷之上的態勢,但卻不能做徹底的改變。畢竟無論是東林黨人中,還是閹黨之中,人才還是有不少的。而朝廷要維持下去,也需要他們出人出力。”

以前,在未穿越之前,周顯以爲閹黨只是宦官,穿越之後才知道遠不是如此。魏忠賢位列九千歲多年,權勢驚人。當時不投靠他的官員,要麼被貶斥外調,要麼直接羅織各種罪名後棒殺。朝廷從上到下,從裡到內都是他的人。在崇禎繼位之後,誅殺魏忠賢,清除他以前的勢力。

東林黨憑此機會做大,將那些曾經依附魏忠賢的都統稱爲閹黨。而這些所謂的閹黨當時卻掌控著整個朝廷的運轉,裡面不乏各種幹練之才。所以,魏忠賢雖然從崇禎年間便死了,但閹黨和東林黨之間的相爭卻一直持續到了大明,成爲明滅最主要的促因。

周天鴻笑了一下,意味深長的望向周顯道:“顯兒,你說哪裡的人才最多?而陛下招攬之後而又讓兩黨之人不能出一言反對。”

周顯突然醒悟,驚聲道:“父親說的是科舉應試?”

周天鴻點了點頭,笑聲道:“正是如此。從科舉開始的一年前便開始謀劃,陛下還真是深謀遠慮。而現在他之所以那樣對你說,我看真是把你當成自己人了。他勉勵你讀書,正是希望你能最終中舉,然後爲其所有。只要你此次中舉,今後仕途必然是順風順水。但前提是,你能中舉。否則,就是陛下想重用你,也做不到。”

周顯沉默了一會,道:“看來今後還真是得好好讀書了。無論是敲門磚,還是什麼,這個都必須拿下。”

周天鴻臉露欣慰,道:“本以爲你一直想出外領兵,並不會甘願用心讀書。你現在能這樣想,我心甚慰。但我提醒你一點,陛下雖然英明,但性格太急。即使你今後受其重用,也不要做任何僭越之事。否則,難免禍難臨頭。”

周顯點了點頭道:“父親,我知道了。”

元宵節過後,楊嗣昌回到京師,總攬政務。而洪承疇被提升爲薊遼總督,帶著自己所率的秦兵,會同山西、大同、宣府三鎮之兵及關寧鐵騎,抵禦滿虜。楊嗣昌爲了今後的議和,向崇禎帝建言,暫時棄用盧象升。崇禎帝猶豫了良久,最後同意將盧象升撤職,將他攆回老家爲他的父親守孝。而楊廷麟也因爲受此牽連,被貶到江西。

盧象升在離開之前,曾來見過周顯一面。如他昔日所諾,真的請周顯吃了一段大餐。當日他雖然心情鬱結,但是卻沒有絲毫抱怨,反而有一些卸去責任的輕鬆。只是眼神之間,卻有一種莫有的失落和對大明未來的擔憂。

邁入三月,清軍看到再也無處劫掠,終於拉著無數財寶和所擄的數十萬百姓從青山口退回了遼東。但天下剛平穩了兩月不到,在五月份,張獻忠便在谷城,殺了縣令阮之鈿和巡按御史林銘球,再舉反旗。馬回回,羅汝纔等隨即響應,合兵之後一起北入河南。

崇禎帝大怒,命人逮殺熊文燦。同時命楊嗣昌立即南下,統領左良玉、羅岱等將以徹底剿滅農民軍。

而在這個時候,李自成也從商洛山中殺出,以呼應張獻忠,中原大地完全陷入戰亂之中。崇禎帝到此時才發現李自成本人及手下的諸個大將竟然都沒死去,不禁懷疑起了孫傳庭來。再加上孫傳庭性格強硬,在與滿虜對抗之時,對楊嗣昌和高起潛多有得罪。在兩人的進言之下,崇禎帝最終同意將孫傳庭關進天牢之中。

這些都是大事,和周顯並無太大關係。唯一一個和他有莫大關係的是,他從李信所來的書信中得知有人貪圖他李家財產,構陷他與流賊有所聯繫。他昔日的那些愛民之舉在此時反而都成了罪證。

這是最初的來信中所說的,但兩個月後,傳來的消息卻是紅娘子劫走了他,並攜其一起投靠了闖王李自成。遇到周顯,李信的命運最終仍舊沒有絲毫改變,而李自成則在他的幫助下一步步走到了京師。

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四百零八章 戰果磊磊第三十章 收心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二百五十九章 米商李丁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七章 夫子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去澳門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九百一十七章 陣前談話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二百九十章 破賊3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九百九十四章 南陽大戰4第一百八十一章 川地戰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
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四百零八章 戰果磊磊第三十章 收心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二百五十九章 米商李丁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七章 夫子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去澳門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九百一十七章 陣前談話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二百九十章 破賊3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九百九十四章 南陽大戰4第一百八十一章 川地戰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河北区| 伊宁县| 赤城县| 炉霍县| 葵青区| 平罗县| 东方市| 桐乡市| 信阳市| 台州市| 阿拉尔市| 巴林右旗| 禄丰县| 余姚市| 图们市| 高陵县| 临朐县| 迁安市| 镇巴县| 宣武区| 鄂尔多斯市| 分宜县| 永平县| 乐都县| 九龙县| 洱源县| 新乡市| 忻城县| 兴海县| 石门县| 平定县| 南乐县| 榕江县| 文成县| 梨树县| 屏东市| 嘉定区| 定边县| 永嘉县|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