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7章 商務洽談會(一)

洪承疇回到京師了。敬請記住我們的網址:匕匕奇小說Ыqι.com。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京師全城。

京師的大臣們簡直不敢置信,因爲洪承疇對於圍剿農民起義軍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如果沒有他,農民起義軍難免死灰復燃,或者可以說捲土重來。

如今的洪承疇雖然被李棟削弱了很多,但是其職權依然在,能力依然在,洪承疇與李棟作戰,打不過李棟,那是因爲李棟兵強馬壯,火器先進,手下猛將如雲,將士們敢於血戰,而且李棟有收編陝西衛所和驛站老卒的優勢,這也是洪承疇不能比的。

但是如果不算李棟,洪承疇相比農民起義軍卻要強很多。要知道洪承疇如今的職務是五省總督。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

此時的洪承疇是大明帝國爲數不多的軍事統帥。負責打擊氣焰囂張的農民起義軍,恢復各地的民生安定。

洪承疇這些年做得很好,這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他的存在改變了事權不一、相互觀望被動局面,改用集中兵力,全面圍剿的方針政策,給農民起義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致使高迎祥和李自成等人不得不在豫楚川陝一帶流動性作戰,茍延殘喘。

同時洪承疇在山西期間,依靠晉商,獲取了強有力的支持,重新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部隊洪兵。

這支洪兵是對抗農民軍的主要力量之一。

還有就是貿易,洪承疇學習陝西的做法,開互市,興馬政,鼓勵百姓養馬抵稅,這讓明軍在未來的時間內,訓練一支騎兵成爲可能。

不能否認,洪承疇的存在對大明帝國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尤其是他在前線,給了起義軍沉重的打擊。

大明現在還存在的有識之士,都明白,只要洪承疇和他手下的部隊沒有調離前線,那麼農民軍那羣泥腿子就成不了事。

至於李棟和崇禎的麻煩,在他們看來,是屬於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李棟就算將來做了欺君罔上,甚至造反的事情,那也不會對地主階層做什麼。

而且李棟很注重搞好和讀書人的關係,尤其是很多在仕途不順利的人,到了陝西通過一段時間的讀書之後,能夠進入仕途,這在他們看來,李棟是一個很重視讀書人的明主。

所以崇禎和李棟兩個人怎麼鬥都沒有關係。

但是千萬不能講洪承疇調回來。

心繫社稷的忠直大臣在自己府裡悲愴長嘆。崇禎到底要將大明江山禍害到什麼地步才肯罷休?

好好的大明朝堂,如今豈是“烏煙瘴氣”四字可以形容?

一場代號“讓岳飛重返戰場”的行動在京師展開。

洪承疇回京第二天,內閣首輔周延儒上書請求崇禎,派遣洪承疇重返戰場。

崇禎大怒,原本打算再殺只雞儆猴,結果一看奏疏署名竟是內閣首輔周延儒,這一次連出頭鳥都沒有。崇禎雖怒卻也頗爲忌憚。只將奏疏發還內閣,不痛不癢斥責幾句,倒也沒敢對周延儒動手。

李棟的可怕崇禎已不止領教過一次兩次,崇禎打從心底裡不願招惹他。或許將來等到一個好機會一舉誅除他。但是現在。他卻不願爲這麼一件小事對周延儒動手,從而得罪李棟。

於是周延儒被崇禎輕輕放過。

有人帶頭是件好事,第三天。都察院十三道御史同時上疏,請求讓洪承疇重新返回戰場,六部幾位尚書和侍郎也私下向崇禎求情。

崇禎沒想到洪承疇在朝中的名望竟如此深厚,幾乎是滿朝文武都希望讓他回到戰場,一個五省總督,權力在地方上來說確實算不小了,但在尚書侍郎滿街走的京師卻委實不值一提,所以一個總督讓那麼多人爲他擔憂,真的讓崇禎難以理解。

你們不是說地方的流賊已經基本被剿滅了,那麼朕將那麼一個大將放在基層還幹嗎?

但是崇禎不知道,下面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報喜不報憂。

所以說,下面都捷報頻頻,不代表流賊就徹底被剿滅了。

但是大臣們不可能把前線的形式徹底告訴崇禎,崇禎也不知道下面的形式有多嚴重。

所以崇禎將洪承疇一回京,就那麼多人求情讓他走,是一種擁兵自重的表現。所以說滿朝大臣終究還是小看了崇禎的小心眼兒。

大臣們越是求情,崇禎便越發不可遏止地想起當初洪承疇在奏摺上請求崇禎讓他暫緩回京的奏摺。

想起李棟率領三萬人攻破了十幾萬人鎮守的京師,想起自己在朝堂上是如何的委曲求全,至今思來,猶如鋼針刺心。

如今李棟依然在京師,崇禎的安全依然不穩固,所以此時此刻,崇禎不將洪承疇放在身邊,豈能安心。

崇禎毫不留情地拒絕了所有大臣的上疏。

如今內閣管理國家事務的機會越來越少,大小朝事政務悉數決於崇禎一人,大臣們每日裡不知道要咒罵崇禎多少次。

大明的官員是一羣奇葩的存在。

皇帝如果半月不上早朝,在他們看來就是天塌了的表現。趕上一輩子不上朝的君主,那麼在他們看來,就是國家要滅亡了。

但是如果君主上朝了,他們又諸事不準。比如說,在崇禎以前,皇帝們要是想修個園子,添牀被子,那都不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那要經過戶部同意。在比如皇帝如果想發動戰爭,士兵的工資,那也是皇帝自己掏腰包,動用的那是皇家御用賬戶。皇帝想要自己下命令,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大明朝的大臣們一邊罵著皇帝不作爲,一邊將君主的權利握在自己的手心裡。大明的君主基本上沒有太多昏君。

但是一個人在優秀,終究難以鬥過一羣經過公務員考試的人才精英團隊。

或者可以說皇權向下移動,是時代發展的潮流。沒有永遠的君主獨裁。

崇禎是大明帝國皇帝中的異類,他順應大臣們的要求,迅速剁了魏忠賢,但是當他發現,大臣們不辦事的時候,立刻又重新開始重用太監。

太監雖然有萬般不好,但是他們依附皇權,是皇權的支撐著,相比而言,比大臣們辦事,比大臣們衷心。

重新重用太監,只是崇禎新政的開始。崇禎新政的核心是商務、安民、收權。

崇禎記得以前大臣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跪在承天門前哀嚎,求自己的兄長出來幹活。

但是到了如今,他們在在宮門前哀嚎的內容,則是“以威服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

他們叨叨這些對於崇禎是沒有太多的作用的,當權力重新回到崇禎手裡的時候,他怎麼會捨棄。

自己在李棟面前,捨棄了作爲帝王的一切尊嚴是什麼?

是祖宗基業,是大明帝國。有的人是願意將一件事情做一輩子的。崇禎就是那種人。

所以不管大臣們如何反對,拒絕,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默認崇禎獨攬朝綱,這實在是一個非常無奈的選擇,但是這缺不得不說是一件好事。

大臣們的求情奏疏被一一封還,誰也沒有辦法,更不指望找護國公主持公道,如今的護國公可是在公爵府玩弄著田貴妃,過著給崇禎戴綠帽子的幸福生活,赤果果的有些樂不思蜀了,怎麼會有心思管這種事情。

紛亂熙攘中,內閣大學士周延儒再次拜見崇禎,結果進了皇宮不到半個時辰便王承恩被笑吟吟地送出了門。

當大臣們看到周延儒那張灰敗難看的臉,大家都明白,洪承疇沒法回地方了了,崇禎已下定決心將這隻猛虎拴在京師,哪怕內閣大學士親自出面說情也沒用。

洪承疇被調回京師的消息,李棟自然也知道。

當初在陝西時,洪承疇擔了天大的干係調動宣府邊軍緊急馳援陝西,終於幫助李棟誅除了林丹汗,雖說沒有宣府邊軍李棟也能達到目的,但是洪承疇的這份人情他卻實實在在欠下了。

後來洪承疇三番五次對李棟動手,趁李棟不在對陝西發動進攻,那可以說是各爲其主,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況且賀人龍已經戰死,過去的事情也就過去了,李棟跟洪承疇之間的恩怨,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嚴重。

甚至在李棟看來,洪承疇這種王佐之才,如果能夠爲自己服務,纔是天大的好事。

這一次洪承疇被調到了京師,李棟卻沒有出手相助,原因很簡單,情勢不允許。

不可爲而爲之,是愚是勇,自是見仁見智。一如崇禎現在非常忌憚李棟一樣,李棟對崇禎也同樣的忌憚,二人就像兩位武林高手決鬥時先互相試探著對攻了幾招,接著很快分開,然後各自踩著九宮八卦步原地對峙兜圈,沉寂中尋找對方的漏洞。

可以說目前是李棟和崇禎的對峙冷戰階段。

前些日子對西廠大開殺戒,最後還逼得崇禎在金殿不得不配合他把事情掩蓋下去。可以說等於當著天下人的面狠狠扇了崇禎幾記耳光,崇禎受到如此羞辱,已在崩潰或爆發的邊緣,說句真心話,儘管很想幫洪承疇,但李棟委實不想再刺激芳心脆弱的陛下了……

洪承疇被調回京師,崇禎擺明了要將他拴在京師的架勢。看似以後洪承疇和京師的安危拴在了一起,但是李棟依稀記得,歷史上的洪承疇最後是頭像了滿清。

而且爲滿清做了太子太保,尚書,死後諡號文襄。這種猛虎,是難以被拴在京師,天下舞臺那麼廣闊,終究有屬於他的舞臺。

不管他是主角還是配角,終究有他唱戲的地方。

因爲李棟的穿越,或許歷史也改變了許多,卻不知洪承疇的命運會不會隨著李棟的穿越而改變。

所以李棟不著急。他還在等。等事情出現轉機,如果崇禎真的將洪承疇徹底拴在京師,那麼自己就不必說什麼了,因爲崇禎在自掘墳墓。

…………

京師朝堂因洪承疇而喧嚷紛亂之時,李棟在做自己的事。

京師南城一座名叫紅袖閣的茶樓,茶樓已被李公爺包下,鮑超按刀站在樓下,一羣兇神惡煞的魚鱗衛將茶樓團團圍住,來往行人皆驚懼避讓。

二樓雅閣裡,李棟穿著黑色長衫,端著茶盞兒,漫不經心地輕輕吹拂著滾燙的茶水。

站在他面前的,卻是十餘位京師有名的大商賈,每個人在京師的商界皆是呼風喚雨的大老闆,此時站在李棟面前卻戰戰兢兢,噤若寒蟬,大氣也不敢喘。

如今上得了檯面的大商人哪個背後沒有朝廷官員的影子?然而這些影子在李公爺面前卻不值一提,李公爺連崇禎都不怕,幾百西廠番子他說殺便殺了,還逼得崇禎在金鑾殿上跟著李棟一起演戲,絲毫沒把崇禎的面子放在眼裡,事後崇禎竟也忍氣吞聲,輕輕揭過。

這麼一尊兇神,商人們的背景再強大有什麼用?搬出來只會引來恥笑,李公爺是怕背景的人麼?

這就是這些大商人此刻站在李棟面前畢恭畢敬的原因,在李公爺眼裡,他們跟一隻螞蟻區別不大,說捏死就捏死了。

朝廷官員通常儘量避免直接跟商賈打交道,免得自污了名聲,跟商賈來往傳出去不好聽,令人不解的是,爲何這位公爺卻似乎絲毫沒有顧忌名聲,主動邀約他們這些商號老闆?

屋子裡寂靜許久,所有老闆眼巴巴地瞧著李棟不緊不慢地品啜著茶水,大夥兒眼皮子不住地跳,大部分人目光驚懼地左顧右盼,生怕眼前這位公爺忽然把手中的茶盞兒往地上一摔,然後屋外潮水般涌進來無數刀斧手,呼啦一下把他們剁成狗肉之醬……

不知過了多久,李棟忽然將茶盞兒往桌上輕輕一擱,發出微微的碰撞聲,十幾位大商人臉頰同時狠狠一抽,紛紛感到心驚肉跳。

“萬晉商號的王掌櫃,楚徽商號的劉掌櫃,哦,還有李記商號的李員外,呵呵,李員外還是遼東李氏宗族的長輩,說來還是李某的前輩,當年李某在遼東的時候,如果知道有您這麼一位長輩,也不會從軍……”李棟笑吟吟的一個個點名。

“公爺說笑了。”李員外擦著汗,小心翼翼的陪笑著。

衆商人愈發惶恐不安,大夥兒忽然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塊被狗惦記上的肉骨頭,香噴噴的,還冒著熱氣……

唯獨那位李員外比較淡定,畢竟他曾是朝廷官員,又跟李棟都是遼東李氏一族,這些年遼東李氏對李棟頗爲支持。不然曹變蛟怎麼可能在遼東屢戰屢絕,可以說陝西和遼東的李氏如今全都投入了李棟的懷抱,成爲李棟的堅定的支持者。

所以李員外認爲李棟不會對他做什麼。

“李公爺屈尊召見我等,不知有何見教?”李員外拱手客氣問道。

李棟笑道:“見教不敢,前輩折煞我也,今日李某邀約各位富商,卻有一個不情之請……”

李員外咬了咬牙,身旁的十幾位商人的臉色也有些不好看。

這句話他們聽多了,所謂“不情之請”只是委婉說法,不論這句話繞了多少彎子,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從他們口袋裡往外掏銀子,不用問,銀子最後裝進了官員的口袋。

第108章 可勁忽悠第136章 班長威武第135章 熱血小班第419章 精忠報國第377章 多情總被多情惱第672章 奈何處處楚歌聲第263章 鏖戰,義縣之觴(一)第595章 李棟的怒火第6章 烽火狼煙第90章 斥候威力第666章 柔情似水,草原明珠第664章 血戰,保衛蘄州(一)第602章 虛晃一槍第82章 武器貿易第261章 義縣犒軍(一)第9章 陣前殺敵第344章 李棟上場第192章 穩定民心第487章 不服的心態難以改變第340章 戰個痛快第361章 受處分第256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第224章 下山決戰第185章 老謀深算第三百九十劉章 老俠客的引蛇出洞第202章 威風凜凜橫山行第145章 饑民入綏第551章 奇襲之策第672章 奈何處處楚歌聲第90章 斥候威力第304章 人才濟濟(二)第736 章 等著給我收屍吧第696章 張大狗遇險第511章 八陣第413章 龍陽之好第一百六十四章第89章 鐵馬金戈第340章 戰個痛快第607章 炮轟西廠第287章 英雄永存第314章 京城謀反案(六)第576章 白蓮議事第299章 秦下阿蒙又是誰第99章 落鳳谷前第581章 善罷甘休?第463章 毒翻獨眼狼第570章 敵人的反擊第209章 飛來一劍第96章 敢戰韃子第587章 待宰的豬第659章 夫人和女官第355章 再次救援京城第663章 哭城無果第395章 刺殺第51章 先生加入第362章 政工戲曲第499章 死亡威脅第511章 八陣第497章 兵棋推演勝第217章 兄弟相認第87章 北擊東虜第121章 進京面聖第698章 明白第523章 被俘第38章 傳授槍法第74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19章 傳奇公主第554章 李棟消失第92章 虐待俘虜第7章 火速救援第433章 陝邊大捷第317章 獄友是死掉的熊廷弼第444章 品茶言和第751章 入京師前會議第530章 玉門關調兵第316章 京城謀反案(八)第663章 哭城無果第21章 李棟落馬第226章 傾力一擊第472章 女孩的心思別亂猜第203章 強行攻山第398章 埋伏第498章 圓滿結束嗎?第414章 陝西危機第128章 攻城之戰第559章 決戰(三)第46章 輕取流寇第587章 待宰的豬第89章 鐵馬金戈第318章 笑談吃鼠肉第409章 陳圓圓第463章 毒翻獨眼狼第265章 鏖戰,義縣之觴第437章 愛民如子的大校第4章 從商之議第240章 城破首站之阿濟格求死第663章 哭城無果第643章 王爺失蹤第732章 崇禎被劫持第635章 絕戶計
第108章 可勁忽悠第136章 班長威武第135章 熱血小班第419章 精忠報國第377章 多情總被多情惱第672章 奈何處處楚歌聲第263章 鏖戰,義縣之觴(一)第595章 李棟的怒火第6章 烽火狼煙第90章 斥候威力第666章 柔情似水,草原明珠第664章 血戰,保衛蘄州(一)第602章 虛晃一槍第82章 武器貿易第261章 義縣犒軍(一)第9章 陣前殺敵第344章 李棟上場第192章 穩定民心第487章 不服的心態難以改變第340章 戰個痛快第361章 受處分第256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第224章 下山決戰第185章 老謀深算第三百九十劉章 老俠客的引蛇出洞第202章 威風凜凜橫山行第145章 饑民入綏第551章 奇襲之策第672章 奈何處處楚歌聲第90章 斥候威力第304章 人才濟濟(二)第736 章 等著給我收屍吧第696章 張大狗遇險第511章 八陣第413章 龍陽之好第一百六十四章第89章 鐵馬金戈第340章 戰個痛快第607章 炮轟西廠第287章 英雄永存第314章 京城謀反案(六)第576章 白蓮議事第299章 秦下阿蒙又是誰第99章 落鳳谷前第581章 善罷甘休?第463章 毒翻獨眼狼第570章 敵人的反擊第209章 飛來一劍第96章 敢戰韃子第587章 待宰的豬第659章 夫人和女官第355章 再次救援京城第663章 哭城無果第395章 刺殺第51章 先生加入第362章 政工戲曲第499章 死亡威脅第511章 八陣第497章 兵棋推演勝第217章 兄弟相認第87章 北擊東虜第121章 進京面聖第698章 明白第523章 被俘第38章 傳授槍法第74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19章 傳奇公主第554章 李棟消失第92章 虐待俘虜第7章 火速救援第433章 陝邊大捷第317章 獄友是死掉的熊廷弼第444章 品茶言和第751章 入京師前會議第530章 玉門關調兵第316章 京城謀反案(八)第663章 哭城無果第21章 李棟落馬第226章 傾力一擊第472章 女孩的心思別亂猜第203章 強行攻山第398章 埋伏第498章 圓滿結束嗎?第414章 陝西危機第128章 攻城之戰第559章 決戰(三)第46章 輕取流寇第587章 待宰的豬第89章 鐵馬金戈第318章 笑談吃鼠肉第409章 陳圓圓第463章 毒翻獨眼狼第265章 鏖戰,義縣之觴第437章 愛民如子的大校第4章 從商之議第240章 城破首站之阿濟格求死第663章 哭城無果第643章 王爺失蹤第732章 崇禎被劫持第635章 絕戶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田阳县| 石狮市| 田阳县| 会同县| 平武县| 龙里县| 商南县| 永靖县| 千阳县| 旬邑县| 剑河县| 德格县| 鹤壁市| 闽侯县| 东光县| 鄂托克旗| 台南市| 丹东市| 海晏县| 西林县| 北安市| 平遥县| 凉山| 合江县| 广昌县| 寻甸| 昌图县| 云梦县| 灯塔市| 潢川县| 宾川县| 灵石县| 佛坪县| 广平县| 永定县| 扶风县| 读书| 万荣县| 双城市|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