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6章 不求長生

連斬十餘名奸商和數名朝中大員,旨意一下,朝堂大譁。

這道旨意令所有官員愕然發覺,原來印象里仁厚寬宏的皇帝陛下也有痛下屠刀的時候。

聖君不止誅心,聖君同樣也殺人!

朝中無數官員大臣忿忿不平,金殿上直言質問,有些官員不知出於什麼目的,跪地嚎啕大哭,大嘆皇帝日漸昏庸嗜殺,國無寧日云云,金殿之上,吵鬧哭罵,喧囂不歇,陷入一片混亂。

弘治帝冷臉不語,幾名宦官擡著壽寧侯供出來的大批帳簿和來往書信,以及那些奸商和犯官在詔獄裡的認罪供書,朝金殿正中一擺,大臣們驚疑地翻了幾頁,頓時滿朝不語,金殿鴉雀無聲。

“朕即皇帝位十七年,何曾嗜殺?何曾昏庸?殿下諸臣且看清楚,然後告訴朕,這些人,該不該殺?”弘治帝冰冷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

滿朝沉默……

弘治帝忽然爆發了,嘶聲咆哮道:“食君俸祿,卻做出這等不忠不義之事,難道不該殺嗎?他們勾結奸商,販賣鹽引,亂我大明鹽法以肥己,絲毫不顧廉恥倫常,不顧百姓死活,不顧大明江山社稷,此而不誅,朕有何面目君臨天下!”

久久沉默之後,滿朝文武於金殿上跪拜,齊聲道:“陛下英明,臣等贊同。”

天子一怒,犯官和姦商們的命運便已註定,再無翻身的可能。

李傑等犯官被打入詔獄的同時。揭發此案的李夢陽被弘治帝下旨放了出來。

善惡擦肩而過,形容狼狽的李夢陽指著垂頭喪氣入獄的李傑等人哈哈大笑,笑得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出了獄的李夢陽沒有直接回家,也沒接受同僚們的洗塵宴請,而是獨自走到皇宮承天門外,面朝紫禁宮城恭恭敬敬地三拜九叩。

此刻的他。大約也明白皇帝拿他下獄的用意了。

善與惡,是與非,就算親眼所見亦不見得準確。終究等到撥雲見日的那一刻,才知分曉。

皇宮御書房。

弘治帝捂著嘴低聲咳嗽,面色泛起潮紅。表情平靜卻掩不住頹敗之色。一旁的小宦官急忙送上精緻的痰盂,待弘治帝吐了口痰後,另一個宦官又送上水漱口,最後再躬著腰奉上一個小巧的檀木盒子,打開盒子,宦官拿出一顆金色的鴿蛋大小的丹藥,弘治帝神情有些複雜地看了一眼丹藥,然後將它送進嘴裡嚼了幾下,吞嚥入肚。

沒過多久,弘治帝的呼吸忽然急促起來。眼中泛起了血絲,眼珠子凸了出來,臉色越來越紅,枯木般的雙手死死握著椅子的扶手,神情似痛苦又似解脫。

書房內幾名宦官急忙跪地齊聲道:“陛下萬福萬壽。”

秦堪垂首站在書案前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嘴脣張了張,欲言又止。

良久,弘治帝神情漸漸恢復正常,臉色竟神奇地好了許多,而且也不咳嗽了,整個人精神奕奕。神采飛揚。

看著秦堪欲言又止的神色,弘治帝笑了笑:“是不是覺得朕不該吃這丹藥?”

秦堪索性直言道:“臣不得不直諫,陛下,所謂道家仙丹奇術……”

弘治截斷了他的話,笑道:“道家仙丹奇術不過障眼欺瞞之術而已,丹藥服之不僅不能長生,反而誤身誤己,常服折壽。”

秦堪有些不解地瞧著他,既然知道服之有害,幹嘛找死?

弘治帝苦澀一笑,道:“朕父憲宗皇帝在位時,偏信道家丹術,時有貴妃萬氏,太監汪直,樑芳弄權,憲宗被內宮矇蔽,大召天下道家方士,在宮中煉卻老方,求仙術,內宮上下一片烏煙瘴氣,朝政國策一塌糊塗,朕即位後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驅逐宮中術士,內宮嚴禁再有煉丹求道之事,違者究罪……”

“諷刺的是,十餘年後,朕不得不將那些道家方士再請入宮中,爲朕煉丹求藥,朕不求長生,只求緩死……”目光掃視著書案上堆積的奏本,弘治帝黯然嘆道:“朕只想多治理幾年大明,把上上下下的事情處置妥當,政通人和,吏制清明,國富民強之後,再把這座江山完完整整地交給太子,讓他做個太平皇帝,做個不像朕這般辛苦操勞的皇帝。”

看著弘治帝黯然的神情,秦堪心底涌起一陣感動,父愛如山,深沉無言,卻實實在在能感受得到,觸摸得到,可憐天下父母心,皇帝天家亦如是。

整了整衣冠,秦堪肅然朝弘治帝長長一揖。

弘治帝笑道:“何故多禮?”

“臣敬陛下這番舐犢之情,臣民萬幸,有此明君英主,太子萬幸,有此嚴親慈父。”

弘治帝搖頭嘆道:“太子若如你這般懂朕的心思,朕死亦含笑九泉了。”

秦堪沉默,子欲養而親不待,朱厚照如今玩玩鬧鬧,他可知他的父皇只剩不到半年的壽命?很多東西失去以後便一生不可復得,朱厚照懂這個道理嗎?

…………

…………

弘治帝宣秦堪入宮當然不是閒聊,沉默許久後,弘治帝緩緩道:“鹽引一案,你做得很好,壽寧侯與那些人沆瀣一氣,朕早就知道,可朕卻無法逼壽寧侯將那些人交代出來,朕做不到的事情,你卻做到了,很好。”

秦堪有些震驚地瞧著弘治帝:“陛下早知道那些人?”

弘治帝冷笑:“保國公朱暉,右副都僉事付紀,禮部左侍郎李傑……這些人私下裡做什麼勾當,朕早已知曉,本以爲他們貪了點銀子會收手,朕也不想弄得朝堂大亂,可惜他們太貪心,太不知足了,爲了那點銀子竟敢哄擡鹽價,民間百姓連鹽都吃不起,朕這個大明皇帝的位子還坐得穩嗎?他們逼朕不得不動手除之。”

秦堪心潮起伏不平,原來弘治帝什麼都知道,他只是缺少一個契機,一個有能力而且敢出頭查辦他們的人罷了,這個龐大的帝國終究是掌握在皇帝手裡,只要觸犯了皇帝的底線,就算秦堪不出頭查辦,皇帝也會找到李堪,張堪來辦,煌煌大明數千萬人,皇帝最不缺的是忠臣,也不缺棋子。

“陛下既已知曉,爲何不直接下旨除之,反而要臣把這案子挖出來呢?”

“不教而誅謂之虐,若無真憑實據,朕怎能輕易下旨?旨意豈能服朝堂百官之衆?”弘治帝說著,臉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朕卻很想知道,壽寧侯,哦,不對,現在應是壽寧伯了,壽寧伯那種人軟硬不吃,油鹽不進,你是怎生讓他進宮主動在朕面前供出朱暉那夥人的?而且交代得聲淚俱下,悔恨萬分,對同夥咬牙切齒,欲除之而後快,說實話,朕認識他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見到壽寧伯竟有比朝堂御史更正義的一面……”

秦堪冷汗潸潸,心虛地擡頭瞧了弘治帝一眼,很快低下頭,道:“壽寧伯被吾皇浩然正氣所感染,於是洗心革面,脫胎換骨……”

弘治帝顯然不相信他這番鬼話,似笑非笑地接口道:“並且自斷一腿以表決心?朕的浩然正氣有這麼厲害麼?”

秦堪正色道:“陛下切不可妄自菲薄,帝王正氣可鎮宇內宵小,亦可殺人於無影無形,斷人一腿委實乃牛刀殺雞,大材小用……”

弘治帝笑著打斷了他這番義正嚴辭的鬼話:“行了行了,莫用這種鬼話誑朕,當心朕治你欺君。好吧,鹽引一案就此落定,秦堪,你是個有才幹的人,今後用心辦差,勤於王事,有才幹又忠心的臣子,朕從不吝送他一份錦繡前程。”

“臣叩謝天恩。”

弘治帝笑了笑,有意無意地喃喃自語:“前些日說打斷壽寧伯的狗腿,朕還當是玩笑,沒想到果真打斷了,而且還讓朕和皇后無話可說,嗯,下手挺狠的……”

秦堪眼皮直跳,渾身冷汗潸潸,伏地顫聲道:“臣,告退。”

看著秦堪慌慌張張如同逃命似的背影,弘治帝臉上露出幾許微笑。

爲人不迂腐,且夠聰明,與太子交情甚厚,已是東宮近臣,朕百年之後,太子登基,朝堂或許會多出一股不可輕視的勢力了。

鹽引一案塵埃落定,該殺的殺,該貶的貶,而有功的人……

弘治帝不知是否忘了此案的有功之士,當初在殿內答應過秦堪的所謂升官,賞金以及晉爵等等承諾,一樣都沒兌現,秦堪生怕宮裡宣旨的宦官發現他沒在家便不給他升官了,於是坐在家裡苦等了好幾天,結果連宦官的影子都沒見著。

好吧,封爵的事秦堪可以揭過不提,畢竟弘治帝賜爵極吝,治下能臣不知凡幾,升官的不少,封爵的真沒幾個,當初封皇后的父親,也就是皇帝老丈人張巒壽寧侯時,還被滿朝文武異口同聲的反對,導致當時皇帝跟大臣們鬧了一場很大的不愉快。秦堪這點微末功勞若被封爵,滿朝文武非把金鑾殿生生砸了不可。

爵位可以沒有,但升官呢?賞金呢?

這個,真的可以有啊!——家裡,好像很窮了。

()

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52章 朋友之義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443章 劍指西廠(上)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第674章 師出有名第168章 秦府新年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60章 憐月憐星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4章 無妄之災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202章 虛假的戲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412章 壽宴驚變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25章 賬簿問題第345章 封爵之爭(下)第448章 詭異早朝(上)第111章 朝堂風浪(上)第612章 一線生機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127章 京師水深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613章 處處漏洞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567章 我必取之第363章 下面沒了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534章 再議平叛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140章 千戶很忙第68章 主母駕到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230章 相識兩世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622章 安慶決戰(中)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400章 空谷幽蘭第28章 移禍江東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592章 釋仇結善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451章 侯爺回府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162章 合夥買賣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751章 正德現身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26章 借貸記賬第557章 二男爭女(上)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125章 忍辱負重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54章 開拔集結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589章 匪患猖獗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10章 才子招財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26章 借貸記賬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9章 江南才子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651章 冬雪置酒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
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52章 朋友之義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443章 劍指西廠(上)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第674章 師出有名第168章 秦府新年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60章 憐月憐星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4章 無妄之災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202章 虛假的戲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412章 壽宴驚變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25章 賬簿問題第345章 封爵之爭(下)第448章 詭異早朝(上)第111章 朝堂風浪(上)第612章 一線生機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127章 京師水深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613章 處處漏洞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567章 我必取之第363章 下面沒了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534章 再議平叛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140章 千戶很忙第68章 主母駕到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230章 相識兩世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622章 安慶決戰(中)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400章 空谷幽蘭第28章 移禍江東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592章 釋仇結善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451章 侯爺回府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162章 合夥買賣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751章 正德現身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26章 借貸記賬第557章 二男爭女(上)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125章 忍辱負重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54章 開拔集結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589章 匪患猖獗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10章 才子招財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26章 借貸記賬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9章 江南才子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651章 冬雪置酒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聊城市| 河南省| 龙泉市| 丁青县| 滁州市| 板桥市| 安图县| 荥经县| 康乐县| 靖江市| 象山县| 荆州市| 理塘县| 和静县| 东乡族自治县| 金阳县| 麟游县| 日喀则市| 岳阳市| 通渭县| 泸州市| 乐东| 临西县| 化隆| 延庆县| 黄龙县| 乌鲁木齐市| 汝南县| 兴宁市| 铁力市| 山东| 新津县| 视频| 甘谷县| 临朐县| 怀来县| 来宾市| 集贤县| 道孚县| 汉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