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節 大勢三

方聲遠接到總部電令,向陳超交卸了山東政務,準備隨用於河南方向的第七師一同出發,與總部會師於武昌。

方聲遠清楚,此番龍謙召他去武昌,就是籌備全國性的政權了。這是方聲遠所迫切期待的。有對國家的憧憬,也有自身的渴望。自1903年投身蒙山軍,不過六年光陰,一個嶄新的國家就出現在眼前,而自己將擔當重任,這是毫無疑義的。亂世靠武,治世靠文,正是自己大展抱負的好時候到了。

山東軍高層設宴歡送方聲遠。其實政務也不需要交接,因爲陳超本來就很上手。山東自“勘電”發出,雖然有個軍政委員會,實際就是軍管,民政服從於軍隊,主要的事務都是山東軍司令部在發號司令。

根據龍謙的指令,方聲遠在臨別山東之前拜會了重病中的楊士驤。

去年楊士驤辭掉直隸總督後一直住在濟南,算是在蒙山軍與朝廷撕破臉皮前夕選擇了立場,他的舉動自然贏得了山東軍的尊敬。寧時俊、方聲遠親自登門對楊士驤此舉表示感謝,爲了表示山東當局的態度,方聲遠讓出了自己的住宅,請楊士驤搬入,並且允許楊士驤帶了一直跟他的幕僚衛士,生活上由山東軍完全負責,每月給楊士驤一萬銀元的特支費,逢節另有饋贈。

但楊士驤在今春卻病了,而且越來越重,竟然顯露出下世的光景來。

曾處心積慮地爲難蒙山軍的羅筱才倒是忠心,仍然留在楊士驤身邊。見方聲遠登門。羅筱才急忙進去通報,出來小聲對方聲遠說,“東翁請先生進去,不過,儘量少談罷。東翁怕是不濟了……”說完去抹眼淚。

方聲遠輕嘆一聲,輕步進入楊士驤的臥室。

“蓮府先生……”

“鳴皋啊,快坐。吾正想見你呢,越之沒來嗎?”

“司令召我去武昌,特來拜見先生。”方聲遠將準備好的安慰性話語扔掉了,因爲眼前的楊士驤氣色極差。臉上顯示出一種“死色”。看來確以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啊,武昌已下了?”

“尚未。不過應該快了。此去武昌,我隨第七師走……”

“七師要出兵河南嗎?龍退思雄才大略。先定中原後謀直隸是對的……恭喜鳴皋了。此去定然拜相。不過。楊某是不成了,看不到龍退思如何治理國家了……”楊士驤雖然病重,但腦筋一點不糊塗。

“千萬不要這樣說。司令惦念著先生。方某此來,也是奉了司令的命令……”

“你家大帥是要吾修書給袁慰庭嗎?”

“蓮府先生不愧是大帥器重的前輩。大帥確有此意。大帥密囑於我,希望袁世凱認清形勢,順應潮流,勿再做有損國家元氣的蠢事……不過,大帥有明令,千萬以先生貴體爲重,不要勉強。”

“信我已經寫好了。”楊士驤從枕頭下摸出兩封信,“其中一封是給舍弟的。你拿去吧,該說的,我都說了……”

方聲遠愕然,“難道先生不問大帥對於北洋的態度?”

“吾與你家大帥共事數年,他的爲人氣度吾深知之。如今蒙山軍已穩操勝券,龍退思不會缺少應有的胸懷。倒是對於朝廷,你家大帥是個什麼章程?”

“這個方某確實不知。不過,大帥公開及私下無數次講到他的民族觀,想來不會危及帝后之性命。”方聲遠肯定地說。

“昔日李文忠曾言吾國正面臨三千年未遇之大變局……羅子俊(羅筱才)說應在今日。見識還是差了些。依吾之見,龍謙取江山易,守江山難,比起歷史各朝,難上加難。楊某有一言,請你帶給他,若是太后早薨十年,中國不是這個樣子。若是太后晚薨十年,中國也不是這個樣子。立憲本是救國良方,朝廷立憲之意甚決,各省諮議局已初見規模,本來可以走出一條新路,不意一封勘電,江山變色……龍謙早有野心,我素知之,但望他以國家爲重……”楊士驤劇烈地咳嗽起來,對方聲遠擺擺手,意思是到此爲止吧。

方聲遠將兩封信揣在懷裡,起身對楊士驤鞠了一躬,緩步退出了屋子,立在廊下仔細琢磨楊士驤剛纔的話,慈禧早死十年,自然戊戌變法已成。晚死十年,大概是指龍謙必定不會起兵造反。這兩條假設在方聲遠看來都是錯的,戊戌變法不會成功,龍謙也不會因慈禧在世就一直隱忍下去……方聲遠搖搖頭,離開了昔日自己所居的豪華大院。

方聲遠在走之前還要見一撥人,那就是標準石油去年進入山東的勘探隊。內戰爆發前,以安德魯帶隊的勘探隊曾有撤出山東前往上海的打算,但最終還是留在了濟南。根據龍謙的提示,安德魯在濟陽已經取得重大勘探成果,不過是油井的鑽探深度超過了預計而已。在德州戰役爆發前,安德魯撤出了濟陽,但沒有帶走已經安裝到位的設備,寧時俊向他保證,濟陽不會丟給政府軍,蒙山軍一定會守住濟陽的。最終的結果印證了寧時俊所言,安德魯的設備完好無損。

按照他給總部的報告,最晚在下個季度將會出油。這是很重大的事件,爲此,標準石油將派出更高級的商務團隊與山東當局商談相關的業務。神奇的中國人,竟然憑著感覺去找石油,而且相當準確。安德魯認爲山東絕不止一處有石油。這樣,正在建設中的煉油廠就有點意思了,安德魯建議總部將山東作爲遠東的立足點之一,加大投入,這是一個新的聚寶盆。

在山東戰役獲勝後,密切關注中國內戰的安德魯一行堅信蒙山軍將取得政權。這對於標準石油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華美機械可以將美國的汽車生產線搬到濟南並且取得了成功,比華美機械龐大一百倍的標準石油爲什麼不能在中國做出更大的業績?所以,對於方聲遠提出的請標準石油代爲斡旋建立美國政府與蒙山軍聯繫的要求立即答應了。

對於這一點,安德魯堅信公司最高層對於美國政府巨大的影響力。二十年來,標準石油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龐然大物,難怪議會一些議員提出要按照“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拆分標準石油呢。這個時候,總部加強在遠東的投資是符合股東的利益的。而就此建立與中國新政府的良好關係不僅符合標準石油的利益,更符合美國的利益。在方聲遠宴請安德魯一行後,很快,安德魯按照方聲遠的要求。向美國駐華公使遞交了一份關於促使美國政府建立與蒙山軍軍政府正式外交聯繫的報告。這份報告受到了美國駐華公使的高度重視。很快就將其轉回了華盛頓。

方聲遠並未更多參與軍事上的謀劃,軍事自有寧、葉、張、吳等人辦理。8月28日,方聲遠最後一次主持了山東軍政聯席會議,聽取了山東軍參謀長張玉林軍事上的部署。第六師仍駐守德州。已經募集四千新兵補充第六師。半個月內。陳超許諾再向德州補充五千新兵以恢復第六師的實力。至於槍炮武器方面的補充調整,方聲遠完全沒有在意,在張玉林詳細講述對第六師的補充計劃時。方聲遠竟然走神了,他的思緒飄向了長沙、武昌,幻想該如何向龍謙建言關於新國家政權的組建了。

關於第七師的集結運動,方聲遠是關心的。根據總部的指示和濟南軍部的命令,吳唸的第七師押送著大批俘虜已入濟南府,在章丘一帶建立了巨大的戰俘營,然後第七師繼續南下,向曹州集結。目前第七師還是兩個旅的編制,但十九旅已擴充爲三團制,加上劃入該師的騎兵團、一個大編制炮兵團(轄四營,計有各類火炮48門)、工兵團、輜重團,全師預計兵力爲26000人(不含準備抽調的五千民夫),應對河南戰局是綽綽有餘了。吳念並未參加本次會議,他已帶師部提前去了曹州,做南征的準備了。

對於軍事計劃,方聲遠不做評論。他在會上正式交卸了山東軍政委員會主任的職務給寧時俊,會後即要正式離開山東,去和龍謙會合了。

“各位同仁,大家戮力同心打贏了山東戰役,沒有辜負大帥對山東之期望。我深爲感念。此番去大帥營前,定當詳細報告山東之戰的前後過程和各位的功績,特別是寧、葉、吳、張四位將軍的戰功以及越之先生籌措後方,使前方糧彈無缺的大功。無須諱言了,大帥取武昌後即會建立全國性的政權組織,我山東既爲大帥一生事業的發跡之地,任重道遠,千萬不要因戰勝北洋而有所驕縱。要將各項工作走在全國的前面,特別是廣東的前面,方不負我山東之威名。這幾年承蒙各位鼎力相助,方某深爲感謝,臨別之際,再次謝謝各位了。等咱們再會之時,天下就是大帥的了。風雲際會,我等追隨大帥,得以青史留名。建國在即,我們山東萬萬不要出亂子,而要成爲大帥最可靠的根據地。”

“鳴皋兄儘可放心,金玉良言,時俊都記住了。定不負大帥重託。”寧時俊代表留守山東的軍政大員表了個態,“此番南下,鳴皋兄還要小心在意。另外,今晚我掏錢,設薄宴爲鳴皋兄踐行,我們一醉方休。哈哈。”

龍謙建軍,從無軍餉到有軍餉有股份,手下的文臣武將收入相當高,不過手裡的現金並不多。像寧時俊、陳超,每月的薪餉近300銀洋,夠高了,但卻無特支費一類的費用可用,所有的宴請都需自己掏腰包。龍謙在山東就是這樣做的,陳超對此極爲贊同,認爲奢靡享樂之風絕不是謀求天下者應當具有的。因此,山東省官場應酬不多,尤其是蒙山軍內,很少有相互宴請的現象。現在寧時俊說出他掏錢宴請方聲遠,在座諸人並不覺意外。

“這個是應該的。我也湊一份子。”陳超微笑道。本來他覺得當初龍謙以方聲遠爲正,寧、葉輔之的格局似乎有些不妥。方聲遠在軍中並無根基,擔心寧葉不遵號令,但三年多來,山東文武相濟,各司其職,從無內耗,方聲遠似乎不管具體事務,卻格局渾闊,很好地發揮了“一把手”的作用,山東能抗擊北洋主力的進攻,取得最好的結果,此人功當居首。再次證明龍謙看人還是有一套的……不過,還是出了周毅、馮侖之變,但那不是山東諸人考慮的問題了。

“多謝,多謝。不如咱們每人湊一份子更妙。哈哈。”方聲遠心情大好。

方聲遠、吳念一直到8月30日方纔離開曹州,統帶第七師向河南進軍,目標是武勝關。之前情報局提供的情報說,也算滿清一支正規武裝、成立於1906年的第二十九混成協駐紮於開封。但這支部隊已經集結南下了,估計是去了武昌。至於總部電報裡提到的山西第四十三混成協,目前尚未有離開太原的消息。

山東軍經過補充的第七師目前雖然只編了兩個旅,但六個團是編齊了,兵員充實,又從第六師臨時抽調了百十名經歷過德州血戰的下級軍官,還配備了一個轄四營十二個炮連的大編制炮兵團——正常情況這是兩個炮團的編制。吳念統算兵力,認爲第二十九協不在話下,特別是在錦州大捷的情勢下,判斷河南之敵將無所作爲。所以也不弄奇,出曹州後,將沿歸德、陳州直趨郾城(今漯河),切斷蘆漢鐵路,如果河南之敵尚在郾城以北,則以一部監視,主力沿蘆漢線南下武昌,實現與南方軍的大會師。

這個方略得到了總部的批準。在龍謙和司徒均的計劃裡,兵員全是山東子弟的第七師將是蒙山軍的一支戰略預備隊,根據需要使用於各個方向,對於兵員來自數省的南方軍部隊,第七師的“血統”更爲純正,是完全值得信賴的部隊。

沂兗曹州是蒙山軍的老根據地。百姓們以極大的熱情歡送子弟兵的出征,各府縣組織了龐大的支前民工團,總計人數竟高達兩萬一千餘人,幾乎達到一兵一夫的比例。方聲遠計算後,認爲不需要這麼多民夫隨軍出征,他判斷河南不會有大的戰事,等第七師南下武昌,南方軍應當已經佔領武漢了。所以方聲遠下令“裁掉”一半的民夫,部隊出發後,進軍速度也不算快,過了歸德府,得到了武昌起義,第九鎮生變的消息,總參命令第七師加快行軍,迅速切斷蘆漢線,佔領郾城,然後等待總部的命令。司徒均的電報裡特別指出,如二十九協不出現,不必理會它了。

吳念與方聲遠分了兵,親帶打出林家橋大捷的二十旅加速行軍,直撲郾城,一路上並無戰鬥,河南各地的巡防營紛紛避讓,而毗鄰曹州的歸德府的大部分縣城乾脆就公開“降”了蒙山軍,提供糧草嚮導,做了改朝換代的急先鋒。

吳念統帶二十旅於9月6日經短暫戰鬥佔領郾城。蘆漢鐵路正式被切斷。獲悉二十九協尚在許州,吳念好不容易帶了一部電臺,立即請示總部行動方向,總部卻電示吳念就地待命。

這個時候,蒙山軍總部仍想著和平解決武昌問題。所以,沒有命令吳念急速南下以拊武昌義軍的後背。

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6節 戰火重燃第2節 坦克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11節 故土第34節 清廷第24節 春節前二第15節 張作相第19節 對策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28節 招商會四第3節 抗洪三第6節 許家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32節 大勢一第35節 沂州三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3節 重逢第34節 整編一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8節 許思二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12節 進京二第12節 預備役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23節 伙食問題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23節 伙食問題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12節 這一仗六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17節 龍楊會第38節 大勢七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38節 大勢七第13節 重逢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12節 政治版第17節 逆襲二第8節 交底第3節 要塞三第10節 彼得堡六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6節 抗洪六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14節 平叛四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22節 北京十二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35節 大勢四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5節 抗洪五第13節 北京三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21節 司徒均第13節 重逢第2節 抉擇第20節 中興實業第3節 周毅一第3節 重逢第11節 阻擊四第34節 大勢三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35節 風起一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22節 貪腐案一第18節 新華源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2節 坦克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2節 小洛克菲勒第6節 戰與撤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6節 嶧縣第24節 俘虜們一第20節 中興實業第6節 戰與撤第4節 黑溝臺二第3節 吳永
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6節 戰火重燃第2節 坦克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11節 故土第34節 清廷第24節 春節前二第15節 張作相第19節 對策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28節 招商會四第3節 抗洪三第6節 許家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32節 大勢一第35節 沂州三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3節 重逢第34節 整編一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8節 許思二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12節 進京二第12節 預備役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23節 伙食問題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23節 伙食問題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12節 這一仗六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17節 龍楊會第38節 大勢七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38節 大勢七第13節 重逢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12節 政治版第17節 逆襲二第8節 交底第3節 要塞三第10節 彼得堡六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6節 抗洪六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14節 平叛四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22節 北京十二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35節 大勢四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5節 抗洪五第13節 北京三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21節 司徒均第13節 重逢第2節 抉擇第20節 中興實業第3節 周毅一第3節 重逢第11節 阻擊四第34節 大勢三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35節 風起一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22節 貪腐案一第18節 新華源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2節 坦克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2節 小洛克菲勒第6節 戰與撤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6節 嶧縣第24節 俘虜們一第20節 中興實業第6節 戰與撤第4節 黑溝臺二第3節 吳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松县| 若羌县| 陆丰市| 柞水县| 江北区| 青海省| 大埔区| 台北县| 商河县| 砀山县| 肃南| 天水市| 巴林右旗| 怀来县| 鸡泽县| 澄迈县| 康乐县| 凤山县| 满城县| 长宁区| 株洲市| 永吉县| 长兴县| 湖州市| 沈丘县| 古浪县| 承德县| 呼伦贝尔市| 安康市| 定日县| 绥芬河市| 平和县| 抚远县| 清水县| 白山市| 九龙坡区| 龙里县| 茌平县| 同仁县| 婺源县| 镇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