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

吳永早已急著想去濟南了。但鄭家莊是龍謙的老窩,礙著面子,吳知府還是跟著龍謙在幾十名騎兵的護送下,跑了百十里山路,來到了蒙山軍——如今的威勝軍右翼的司令部。

自認跟龍謙相識已久,經歷了一同護衛兩宮西行,一同赴京協助李鴻章交涉善後,應該說是很瞭解了。但吳永發現,龍謙身上的謎團更深了。

儘管知道龍謙出身響馬,鄭家莊這個山村是龍謙做響馬時盤踞的莊子,吳永還是沒想到,村民們對於龍謙歸來的異乎尋常的熱情——越來越多的村民們涌上街道,呼喊著龍司令,像是父母迎接久別歸來的遊子,又像是女兒盼回了慈父一般。這種場合,吳永不僅沒見過,連聽也沒聽過。

而龍謙從進入趙家樓,那裡早已等候了蒙山軍的高級軍官們,自周毅以下,宋晉國,封國柱,鄧清華,盛光等留守部隊主要軍官,以及跟隨龍謙遠征的魯山、馮侖、葉延冰、石大壽等,早已等候在那裡。除了生病休息的寧時俊,幾乎全部出來迎接了。

“鎮守老家,使我無後顧之憂,都是周兄你的功勞啊。”龍謙緊緊握住周毅的手。

“國柱兄弟,這一仗打下來,魯南的響馬聽到你的名字就望風而逃嘍,這給咱們接下來的剿匪帶來很大的麻煩啊。哈哈。”龍謙使勁拍著封國柱的後背。

“老宋瘦了啊,怎麼搞的?錢不夠花嗎?還是周副司令和國柱給你出了大難題?”龍謙使勁搖著宋晉國的手。

又是讓吳永不解的場面。他跟隨李鴻章時。不是沒有到過軍營。絕對沒有龍謙軍中上下級之間融洽無間的程度。

與這些戰友們擁抱問候後,龍謙將吳永介紹給留守鄭家莊的周毅等人。然後龍謙不再騎馬,步行穿過村子,與認識的村民們打著招呼,噓寒問暖,其情景令吳永深爲詫異——他當時可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呀,這些百姓爲何如此的熱情?奇哉怪哉!

“百姓就是這樣,你只要對他們做一點點好事,他們就會記住你﹍﹍”龍謙對身邊的吳永說。

“吳某真沒想到,鎮守使竟然如此的得民心﹍﹍”吳永嘆道。

“不過附近十幾個村子而已。吳府尊。你也可以的。民風淳樸。民生困苦,正是你我施展手段,報效朝廷之機。”

再走大約十里,到了陳家崖。百姓們早已涌出被陶三手下炸塌的南寨門來迎接龍謙。

“鄉親們。你們好啊。我這不是回來了?寨門炸塌不要緊,咱們修好它便是。而且,以後再不會有人來攻打咱們的莊子了!”龍謙說完。一眼看到陳超,走過去,“陳先生安好,這段時間辛苦你啦。”

“嘿,嘿,你回來,大夥兒就有主心骨啦。”陳超有些激動。

“前幾日抱犢崮攻打莊子,沒有損傷到鄉親們吧?”

“除了咱隊伍死傷外,村子裡的人倒是沒損傷,就是這寨牆﹍﹍”

“沒傷人就好啊。寨牆的事,好辦。對了,家裡都好吧?”

“好,好。”陳超想起了陳淑,卻不知這丫頭去了哪裡了。 www ?тtκan ?C〇

“走,咱們到司令部,好多事要商議呢。嘿,差點忘了,這位是兗州知府吳永大人,是我的好朋友。老吳啊,陳先生是這個莊子的莊主,扶危濟困,是一位真正的純儒啊。”

“草民見過知府大人。”陳超深施一禮。

“不敢,不敢,結識陳先生,是吳某的榮幸啊。”看得出,龍謙對這位鄉紳很是敬重,吳永自然不能擺架子。

百姓們聽見吳永的身份,更覺驚異。如陳家崖這般山村,村民們一輩子也見不上縣令,更別說是知府了。瞧龍司令多大的面子,堂堂知府,跟在後面像個書童。

熱烈的歡迎場面一直到了鄭家大宅。

“想不到這傢伙如此得百姓擁戴啊。難怪能打敗袁大人的小站新軍﹍﹍”吳永暗道。

“吳大人,諸位兄弟,這半年來風雲變幻,難得咱們又坐在一起了。今兒既是兄弟團聚,更是爲咱們的父母官接風。老宋啊,你可要將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哦。”龍謙坐了上席,笑瞇瞇地看著擠了一屋子的軍官們,“啊呀,差點忘了。聽說周副司令得了個漂亮的女兒,我準備的禮物不知道合不合我這個小侄女的心意,哈哈,小盧,那件東西呢?”

盧廣達將一個檀木小盒子取出來,看了眼龍謙,將盒子遞在周毅手裡。

周毅正要打開,“慢著,現在別看。帶回去給夫人和千金看。哈哈。”

對於蒙山軍的軍官以及徹底融入蒙山軍系統的陳超等鄉紳,吳永無疑是外人了。所以,大家避而不談敏感的話題,只是圍繞著殲滅陶三部說了些無關宏旨的話。龍謙向吳永介紹了鄭家莊的情況,“吳府尊,鄭家莊雖然不在您的治下,但您和別人不同。咱們是出生入死的戰友,過命的交情,這裡就是您的家,可不要存了地域之見哦。”

“不敢。吳某今日甚是開心……”

正在聊著,外面來報,說沂州新任知府唐紹儀到。

“哈哈,今兒真是好日子,唐少川竟然也來了。走,咱們迎一迎父母官。”龍謙大喜。

龍謙等人迎出屋子,唐紹儀已經進了院子,不等龍謙開口,“紹儀見過鎮守使大人。”

“哈哈,我的唐大哥,你這不是折我的壽嗎?對了,這位吳永吳永川,是兗州知府,你們這兩個鄰居,今兒可要好好親熱親熱。”

吳永沒想到龍謙和唐紹儀如此的熟稔。於是,兩位知府互相見禮。客氣了一番。

“永川兄有所不知。唐府尊跟我也是戰場上的交情。當初在西沽伏擊多國聯軍,唐大人始終跟我在一起。哈哈,一轉眼,大半年過去了,少川兄,你可發福了呀。”

“那是沾了老弟臺的光。哈哈。袁大人聞聽鎮守使已經返魯,特意囑咐唐某前來鄭家莊拜會,聆聽大人的指教。沒想到甫一到沂州,屁股還沒坐穩,就傳來龍司令大破抱犢崮的消息。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名將出馬,羣醜束手。哈哈,哈哈。”比起吳永,唐紹儀風度口才。均是一時之選。談笑風生。頗有些反客爲主了。

“唐知府似乎與這邊很熟嘛。”吳永看唐紹儀與蒙山軍諸將打著招呼。得了機會,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那是,去年唐某就來過啊。跟各位將軍都是朋友啊。”唐紹儀笑道,“唐某之前還爲大夥兒北征擔著心,誰知道龍將軍一到天津,便以少擊多,打出了名震全國的西沽大捷。消息傳至濟南,袁撫臺讚歎不已,連說勤王支隊爲山東爭了光,龍將軍不愧當世名將。這回派唐某至沂州,就是輔佐龍將軍剿滅匪患,治理好地方。這不,鎮守使大軍一到,爲患魯南數十年的抱犢崮就拿下了。沂州百姓高興的很,都要給你立生祠啦。”

“這可是咒我。少川兄欺我海外長大,不習國史。魏忠賢倒是生祠滿地,差一點落個凌遲的下場。你讓治下百姓爲我立生祠,不是咒我不得好死嗎?”龍謙假意生氣。

“屬下失言了。”唐紹儀沒想到龍謙反應犀利,“沂州百姓苦匪患久矣,對鎮守使的感激是發乎內心﹍﹍”

龍謙打斷了唐紹儀的辯解,“少川兄,非是兄弟矯情。在我看來,戰役戰鬥的勝利,統帥固然重要,但普通士兵纔是決定性的因素。抗擊洋人侵略是這樣,剿滅土匪也是這樣。沒有大批吃苦耐勞,勇於犧牲的士兵,什麼仗也打不好。所以呀,如果要感激,最應當感激的就是爲了戰鬥勝利而付出生命的官兵!此番回來,龍某決定在鄭家莊的廣場,就是鄭家祠堂前的那塊空地上,建一座紀念碑。紀念我軍遠赴京畿,紀念在英勇抗擊八國聯軍對我中華的侵略戰爭中捐軀的烈士!讓他們家鄉父老,他們的後代永遠銘記他們的功績和光榮!”

吳永和唐紹儀登時肅然。龍謙接著說,“此番率軍回返魯南,我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則以憂啊。喜就不必多講了,總算沒有辱沒袁大人的信任,爲我山東軍爭了光。懼呢,四百餘魯南子弟埋骨沙場啊,是我不知道如何面對那些英勇戰死在抗擊外國侵略戰場上的烈士家屬。沒想到龍某回來,竟然受到了鄉親們如此熱烈的歡迎,直讓龍某愧疚萬分!二位知府大人,就算給那些失去兒子的家庭重金撫卹,他們的兒子永遠回不來啦!這筆債,是國家欠了百姓的,該怎麼還?最後就是憂愁了。正好二位都在,兄弟發愁什麼呢?就是如何建設好魯南!離開太原時,得蒙太后召見,永川兄也是在場的,太后她老人家諄諄告誡,要好好做!怎麼好好做?朝廷是打定主意推行新政,富國強兵了。旨意已發給了各省督撫,徵求大員們對於推行新政的意見。咱們的撫臺大人乃一時俊傑,自然有極爲高明的部署。但我等絕不可以坐等,或者以魯南地瘠民貧爲藉口,搞什麼特例。兄弟的打算,就是要在魯南率先行動起來,鼎新革故,破除陳規陋習,大力發展經濟,以厚民生。兄弟是一武夫,剿匪的事,不需二位操心。練兵的事,兄弟已有成算。但這經濟一途,兄弟卻是霧裡看花,外行的很。這方面,就需要二位多加籌劃了,要儘快拿出一個總的章程,然後上報巡撫衙門,迅速實施。”

唐紹儀和吳永對視一眼,這就進入角色,命令已經下來了。

“屬下領命。”唐紹儀站起來對龍謙一拱手,“龍大人一席話,令唐某感慨萬端。雖然相識不算長,但鎮守使大才磐磐,唐某深知之。如何推行新政,還望鎮守使明示。”

“正是,屬下洗耳恭聽。”吳永也站起來。

“哈哈,這是將我的軍啦。龍某一介武夫,說話直,不懂得繞彎子。我們做臣子的,既要忠於王事,做到勤與廉。更要體會朝廷的本意,有敢爲人先的勇氣。新政的核心,要龍某看,就是發展經濟,增加稅收,編練強軍,固我國防。順著這個思路去想,發展經濟是基礎,強國強軍是目的。縱觀天下各國,未有國未富而兵強者。所以,咱們一定要立足於魯南的實際,切實掌握魯南的優勢和不足,揚長避短,制定激勵工商,改善農業的一系列政策。同時裁汰冗員,減輕百姓的負擔。具體怎麼做,我看關鍵是人,沒有一支高效廉潔的官吏隊伍,什麼事也做不成。所以,不妨先從我們自身做起,放下官老爺的架子,踏踏實實地深入農村城鎮,做細緻的調查研究。虛心聽取百姓的意見,好的辦法,就蘊藏在士紳商戶農夫心中。儒家或以爲,上智與下愚不移。泥腿子們懂什麼?我不這樣看。比如提高糧食畝產,我看你們二位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懂種田的,必是農夫;懂做工的,必是工匠;懂經商的,必是商人。我們這些人,就是爲他們創造一個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是不是這個道理呀?或許有人想,新政不就是洋務運動的翻版嗎?洋務運動搞了幾十年,耗盡民力,最後還不是歸於失敗?我倒覺得,洋務運動沒有錯,錯的是經手洋務的人。比如辦廠子,當官的是辦不好公司的,一定要讓出資者找懂行的人來管。譬如你吳永川,四書五經肯定是讀的精熟的,但孔夫子孟夫子沒有交給你如何辦公司。據我所知,不管是南洋還是北洋,盡用一些官僚來辦公司,辦企業,哪有不敗的道理?政府不該管這些事,政府管的,就是企業不管的,就是農夫不管的。商人開酒店,咱們就去修公共廁所。商人開廠子,咱們就去修路。這就是我的主張。”

唐紹儀呆了一陣,回味著龍謙的話,“真是聞所未聞,令吾茅塞頓開呀。”

“對了,二位知府大人,新政須有新氣象。不妨撿容易的做起。在嶧縣時我就注意到,縣城實在是太髒了,雪化後污水橫流,簡直讓人無從落足。少川兄是留過洋的,肯定對中外有過對比。最明顯的,就是人家的城市秩序井然,文明衛生,而咱們的陋習甚多,需要大力改進。二位回到治所,可以先從州府做起,學一學人家洋人的長處,改一改我們的毛病。州府做好了,將縣官老爺們帶至府城參觀學習一番,你們要做個樣板纔好。”

“謹受教。”唐紹儀深施一禮,“唐某深信,有大人坐鎮魯南,魯南的新政必爲全國之模範。”

“哈哈,模範可不敢吹牛。但一定要做到讓百姓感到生活在變樣,日子有奔頭。咱們這些吃百姓供養的官吏,才能對得住良心。哎呀,扯了這許久,該吃飯啦。走,今日咱們大團圓,好好地飲上幾杯!”

第17節 末日四第26節 娜塔莉亞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11節 楊士驤一第7節 政府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10節 彼得堡六第2節 初戰一第2節 抉擇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23節 行刺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21節 司徒均第2節 喀山一第5節 事與願違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18節 平叛之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2節 貪腐案一第2節 坦克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6節 政黨之議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8節 日本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12節 回國三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5章 整肅第一節文武第3節 要塞三第2節 南滿支隊2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4節 陳超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7節 破莊七第23節 貪腐案二第6節 袁世凱第7節 太原第6節 袁世凱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3節 行刺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31節 情報處二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5節 膠州灣第29節 張前村談判一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17節 股份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22節 擴編與擴張第12節 北京二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14節 于右任第8節 許思二第5節 要塞五第9節 兗州行三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32節 大勢一第16節 新局面四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1節 大衛,叛逃第4節 南京一第18節 十月第3節 初戰二第12節 條件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12節 預備役第10節 戰後三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3節 初戰二第2節 袁克定第13節 俄國戰略第5節 膠州灣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15節 突圍二第8節 連樹鵬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11節 回國二第35節 大勢四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11節 進京一第3節 動員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7節 龍楊會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32節 變化八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
第17節 末日四第26節 娜塔莉亞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11節 楊士驤一第7節 政府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10節 彼得堡六第2節 初戰一第2節 抉擇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23節 行刺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21節 司徒均第2節 喀山一第5節 事與願違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18節 平叛之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2節 貪腐案一第2節 坦克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6節 政黨之議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8節 日本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12節 回國三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5章 整肅第一節文武第3節 要塞三第2節 南滿支隊2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4節 陳超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7節 破莊七第23節 貪腐案二第6節 袁世凱第7節 太原第6節 袁世凱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3節 行刺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31節 情報處二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5節 膠州灣第29節 張前村談判一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17節 股份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22節 擴編與擴張第12節 北京二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14節 于右任第8節 許思二第5節 要塞五第9節 兗州行三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32節 大勢一第16節 新局面四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1節 大衛,叛逃第4節 南京一第18節 十月第3節 初戰二第12節 條件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12節 預備役第10節 戰後三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3節 初戰二第2節 袁克定第13節 俄國戰略第5節 膠州灣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15節 突圍二第8節 連樹鵬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11節 回國二第35節 大勢四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11節 進京一第3節 動員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7節 龍楊會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32節 變化八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山县| 嘉峪关市| 蓬安县| 博客| 凯里市| 新和县| 简阳市| 宜昌市| 杨浦区| 西贡区| 德化县| 伊宁县| 丽水市| 佛学| 镇康县| 吉首市| 寿光市| 凤阳县| 庆安县| 大足县| 丰都县| SHOW| 松江区| 将乐县| 达州市| 徐水县| 武汉市| 鹤山市| 瑞昌市| 通山县| 富源县| 栾城县| 吉安县| 岢岚县| 桐城市| 新邵县| 南阳市| 彰化市| 仁寿县| 宿州市| 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