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回 棒槌公公奇談四方臺

部隊開到山市,透透地睡了一覺,醒來已是十二點。

陳振儀、白茹、小李、小劉四個人,爲兩位首長做了一頓豐滿的午餐,燉了一大鍋他們從山上帶下來的凍狍子肉,還炒了兩小盤,外加劍波平日最願吃的狍蹄筋。

外面微風不動,可是天上密佈著烏雲,似有大雪的預兆。

當陳振儀和白茹把熱騰騰的菜飯端上來時,王團長對這頓豐美的野味特別喜歡。白茹天真地看著王團長道:“二○一首長,這是我們從山上帶下來的山中美味,今天我們小分隊請首長的客!”

王團長笑道:“小白鴿,請客?這我可不領情。”

“爲什麼?”白茹天真地一歪腦袋,兩條小辮一甩動。

王團長瞧著白茹,故意慢吞吞地把話音拉長,“因爲呀!∨米∨花∨在∨線∨書∨庫∨?bOo

豐滿的山味不爲客,白茹之意不在我。”

“呀!二○一首長,太辜負我的意思啦!不爲你爲誰呀!”

王團長笑嘻嘻地瞅了一下劍波,再瞅瞅白茹,他倆臉上頓時泛起紅暈,有點害羞。王團長瞅著他倆這不好意思的表情大笑起來:“怎麼樣?我說對了吧?”

白茹像小孩似的一歪腦袋,“不對不對!就是不對!”

“好!小白鴿!”王團長拉著長長的音調,板著“降人”

的神氣,看著白茹,“你不給我坦白!你的蘑菇老人爺爺上次來海林,要求我……”

“我爺爺代表不了我的思想!”

“你真壞!”王團長右手插進衣袋,“老人真有意思,他對你的事是那樣的關心,你還說他代表不了你的思想,嗯!

你這個小白鴿!”當他的手從衣袋裡不知握著什麼東西拿出來時,慢吞吞地向白茹晃了兩晃,“你的鉛筆尖可能代表你的思想吧?嗯!我叫你向首長保密。”

“啥呀!鉛筆尖有啥思想!”白茹有點不好意思,可是硬裝著不明白的樣子。

這時楊子榮等各小隊幹部,因看天氣要變,恐不利於追蹤,先後走進來聽候劍波有什麼命令。他們站在外間,聽著他們這位首長有意思的逗趣話。

王團長笑著把手一張,露出一封疊成燕子形的信,他捏在手裡晃了兩晃,“看看鉛筆尖有沒有思想?”

白茹一看到那封燕子形的信,已經完全認清了,是在威虎山上託小董帶給王團長的愛人的那一封,可急壞了,撲過去就奪。王團長笑嘻嘻地舉在空中,一面搖一面唸叨:“看看鉛筆尖有沒有思想?小丫頭!向首長保密……”

在王團長魁梧的個子前,白茹哪能搶得到,急得她亂蹦,像小孩子要東西一樣嚷道:“給我……給我……給我……”

少劍波已猜測到這封信定與自己有關,便順手從王團長手裡抽來,裝在褲兜裡。

白茹一看到信已落在劍波手裡,她羞怯地向劍波一瞥,腮上的紅酒窩跳了幾跳,轉身往外就跑,卻被站在門口的小董雙手攔住,“別不好意思,小白鴿!……”王團長、楊子榮等人一起笑了,白茹滿面紅暈站在一旁。

王團長拿起筷子笑看著羞澀的白茹,“這問題還向首長保密不保啦?”

欒超家寶聲寶氣地道:“這已經是不成問題的問題!”

小董使了個滑稽眼色,“這已經是不成秘密的秘密。”

白茹向小董觸了一下,“去你的吧!”

“喲!小白鴿你‘忘恩負義’,”小董一撥白茹的小辮,“忘了叫我捎信的時候啦?”

王團長邊吃邊笑,“小白鴿,再向首長保密的話,惹惱了我,我給你說上兩句壞話,可當心劍波被別人奪了去。”

這句話卻激起白茹內心情感的奔放,她天真自信的向王團長一噘嘴,頭一點一點的,“誰也奪不去。”

大家一起笑起來,劉勳蒼放開粗嗓門:“噢!小白鴿招供了!”

白茹羞得一溜小跑,從人縫裡鑽了出去。

外面朵朵雪花紛紛落下,愈下愈大,晚冬迎春的雪片,格外令人羨愛。王團長擱下碗筷,連聲讚美:“好雪!好雪!瑞雪兆豐年!”可是他馬上眉頭一皺,“這對我們追擊卻增加了困難。”說著他像在探問地望著劍波。

少劍波已看出王團長的耽心,便十分坦然自信地向他解釋道:“沒關係,孫達得和姜青山完全可以抓住匪徒的尾巴。

幾個月的林雪生活,既鍛鍊了他們的機智英勇,又鍛鍊了他們堅韌不拔的毅力,這兩個山林通是不會空回的。”

“那麼,”王團長繼續問道,“那麼大雪蓋蹤……”

“那不要緊,”少劍波微笑了一下,“賽虎的嗅覺和它無蹤能辨的能力,會解決這個問題,它真是一名神通廣大的偵察兵。真像神話中楊二郎的哮天犬。”

說的大家鬨堂一陣大笑。少劍波腦子一思索,然後談出他進一步的見解,“大雪蓋蹤固然對我們有一定的不利,但是敵人也會依賴它當‘保險公司’,而麻痹起來,必然也就會遲滯匪徒們前進的速度,這樣反而對我們有利。我們要克服不利條件,利用有利條件,化不利爲有利,打他一個僥倖大意。”

王團長對他的年輕的戰友豐富的雪地戰鬥經驗,和深謀遠慮的智慧,內心正加深著對劍波的羨愛。突然小李跑進來:

“報告二○三首長,孫達得、姜青山回來了,還用馬馱來一個老人……”

“報告!”小李還沒報告完,孫達得、姜青山披著滿身的雪花闖進來,“報告二○三首長,奉您的命令,偵察匪徒行蹤,在火龍溝南牡丹峰東側,追上敵人,離這裡不過一百二十里,現在敵人正繼續向西南密林逃竄,速度很慢。我們兩人一看天氣要變,就回到火龍溝找來了棒槌公公。”

“棒槌公公?”王團長、劍波同時興奮地發問道。

“是的!”孫達得繼續說,“他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可以說是長白山的活地圖,我從前在山裡伐樹時就聽說過這個老人,他對我們一定很有用處。”

“那太好了!”少劍波一面說著,一面下炕,“老人在哪裡?”

“馬上就到!”

王團長、楊子榮等一起跳下炕走出大門。只見雪花飄揚中,一皮白馬緩步而來,上面乘坐著一個老人,頭戴大風帽,身披山羊皮大衣,腳穿一雙黃澄澄毛茸茸的鹿皮長統靴,肘掛一支細筒長煙袋,雙目炯炯,滿面披笑。

孫達得跑上前去,小心地攙扶老人下馬,領來和王團長、劍波相見。見罷回到房中,把老人讓在熱炕頭上。

經老人的述說,得知這位老人從小在長白山林雪裡長大,一輩子都在長白山挖採長白人蔘。此地人俗稱人蔘爲“棒槌”,因此也就稱採參的人爲“摳參挖棒槌的”。所以鄰近的人都稱這位老人爲棒槌公公。他的一些青年徒弟稱他爲棒槌老。

牡丹江人民政權建立後,商業部門大量採購長白山的山貨、人蔘、鹿茸、虎骨、皮毛、野豬油等等,因此組成了山林採購所,就特請了這位老人爲人蔘檢查評價員。孫達得是個林業工人,所以對這位老人是久聞大名。

老人坐在炕頭上,喝著開水、吸著長煙袋,雙目炯炯有神。從他剛毅豪爽的神情中,可以窺知他山林人的英武氣魄。

白茹躲在牆角,笑瞇瞇地瞪著兩隻大眼睛看著這位棒槌公公,不由得想起了她那蘑菇老人爺爺。“山林老人都是這麼好!”她伏在楊子榮耳邊低聲讚美著。

劉勳蒼拉了白茹一把,“小白鴿,又給你找來個爺爺!”

“去你的!”白茹打了一下劉勳蒼的手,站在她旁邊的小李、小陳等都捂著嘴笑起來。

少劍波斜了他們一眼,他展開了長白山地區的地圖,一張接一張鋪了個滿炕,然後對著棒槌公公請教似的問道:

“老大爺,我想請問您,從此地拉林子過長白山到吉林,有幾條能走的道?”

老人的目光一閃,滿滿地抽了一口煙,吐出濃濃的銀灰色的煙雲,“是乘馬呢,還是腿蹽呢?”老人若有所思地反問著劍波。

“乘馬!”少劍波果斷地答道。

老人捋了一下鬍子,口中念出了兩句韻語:

冬天過長白,必經四方臺。

“爲什麼呢?”王團長好奇地問道,“長白山這樣的廣大,難道只有四方臺一條過人的路嗎?”

老人不慌不忙地笑了笑。“廣大的長白山,處處是道。不過冬天要過,卻非走四方臺不可。”老人的語氣是那樣的肯定。

他吸了一口煙接著說道:

“冬天林中有穿山風,誰要碰上它就要被埋掉。這裡往南是牡丹峰,因爲森林被小鬼子伐的一口一塊的,所以穿山風特別多。牡丹峰以南是大冰嶺,這裡的冰長年不化,山高冰滑,不用說是馬,人也爬不了。大冰嶺以南是一片老林子,這片老林子因爲有大冰嶺相阻,小鬼子試了好幾次也沒治得了。

這片林不用說馬進不去,就是人也進不去,進去後灌木條子會像‘盤絲洞’一樣把你絆纏起來。老林子西南是一帶二百里長的烏拉大石壁,這條石壁向來也沒有人上去過,連我自己也從來沒上去過。烏拉大石壁再向南就是四方臺。”

說到這裡,老人喝了一口水,磕了磕長長的銅菸袋鍋,笑著環視了一下衆人,又唸了一段民謠:

四方臺,四方臺,上去下不來。

船場到鏡泊,鯉門漁夫開。

“又是關東山的一樁怪!”欒超家一拍大腿,尖聲尖氣打斷老人的話。

“說來真也怪,”老人朝欒超家笑了笑,“在從前的年代,四方臺向來沒人上去過,上去的人就從來沒有回得來的,因此人們都傳說著:‘到四方臺去的人都成仙了!’所以人們又稱這四方臺爲‘仙人臺’。可是誰家沒了人,誰都焦急,管他成仙不成仙,還是得找親人回來。但去找的人也從來沒見過回來的。因此人們對四方臺就害怕起來,都管它叫‘陰山望鄉臺’。這地方的人就把四方臺當成比虎狼妖魔還可怕,有的賭咒盟誓時就說:‘我要怎麼怎麼樣,叫我上四方臺。’人若是快死了就說:‘快上四方臺啦!’小孩子哭了,大人也拿四方臺來威嚇,說:‘再哭我送你去四方臺!’這些話一直到現在還在民間流傳著。”

“那怎麼走呢?”劉勳蒼髮急地瞅著老人。

“別忙!”老人直爽地向劉勳蒼笑道,“‘船場到鏡泊,鯉門漁夫開。’這裡有一段神奇的故事,聽了你就會過得去。”於是老人慢慢地講開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原來當年,船場,就是現在的吉林的江上,全是千千百百的漁戶和獵人。這裡有一個老漁夫名叫李鰲,老夫婦一輩子打魚爲生,無兒無女。老夫婦爲這個日日夜夜悲傷。可是到了五十歲那年上,生下了一個小姑娘。這姑娘下生的那一天,李鰲這天大“發江”,網網滿貨,全是鯉魚。天將晚,李鰲興沖沖唱著漁歌搖櫓回家。剛到院子,聽到嬰兒的哭聲,李鰲三步兩步闖進房裡,一看生下的小姑娘,真是喜不勝喜。因爲這天大“發江”,打來的又是清一色的鯉魚,所以老夫婦就給這小姑娘氣了一個名字,叫做李鯉。

過了十六年,李鯉姑娘十六歲了,長得天仙般地美麗,一條大辮又粗又長,唱得一嗓好漁歌。這姑娘又勇敢又勤勞,春秋夏幫父親下江打魚,撒網搖櫓樣樣能幹。冬天跟著獵友出山打獵,學得一手好箭法,百發百中,箭箭不空。這姑娘藝高膽大,深山密林,獨出獨進,真是江上山裡的一枝英雄花。

有一天正午,李鯉姑娘獨自一個在深山打獵,也不知走了多遠,她歇下來,正在燒吃一隻野兔,突然天空中悲慘的連聲喊叫:“李鯉!李鯉!……”李鯉姑娘一聽叫她的名字,便擡頭張望,半天也沒看到什麼。她正在奇怪,忽然背後又是一陣叫喊:“李鯉!……李鯉!……”李鯉姑娘回過身來漫空一望,看見一隻兇惡的老鷹正在追趕一隻雪白雪白的像鴿子那樣大的一隻小鳥。姑娘仔細地看去,那鳥倉皇奔命地朝她飛來,連聲叫著:“李鯉!李鯉!”彷彿是在向她求救,那喊聲特別悽慘。李鯉姑娘一見那隻小鳥就要被老鷹抓去,便張弓搭箭,嗖的一聲,射將出去,那隻兇惡的老鷹便中箭墮地。那隻雪白的小鳥得救後,在姑娘的上空,飛翔了幾個圈子,好像表示著無限的感謝,然後向深林飛去。

正是這年的深冬,李鯉姑娘又一個人獨自上山打獵,正遇上了大風暴,姑娘迷失了方向,回不了家,便鑽到一個樹洞裡。

李鰲老夫婦等女兒一天不回,兩天不回,一連等了五天還沒回來,急得痛哭流涕,老婆哭得死去活來。好心的漁戶自告奮勇,選拔了五十多名上等青年獵手,披弓帶箭前去尋找。可是無邊無際的長白山,茫茫如海的大雪原,又到哪兒去找呢?一天,兩天,一連找了四五天,也不見姑娘的蹤影。

人們失望了,個個含著眼淚,心裡無限悲痛,徘徊在這雪海里。

正在人們萬分悲痛之際,突然聽到空中喊了幾聲:“李鯉!……李鯉!……”衆人擡頭一看,見是一隻雪白的小鳥,在天空中冒著風雪飛旋,聲聲喊著姑娘的名字。叫著叫著,又來了一隻,又來了兩隻,三隻,四隻……無數只小白鳥飛旋在天空,一聲十聲,千聲萬聲,不斷地呼叫“李鯉”。盤旋了一會兒,向東南高山上盤旋著移動,衆人一見這奇景,頓時嚷道:“我們的姑娘不會遇險,看!這是神鳥來救!”衆人不約而同地向它們飛的方向趕去。走呀!走呀!爬過了幾個大崗,穿過了叢叢的密林,那羣鳥便在一個山崖落下不見了。衆人便搜開了山窪,搜著,搜著,突然在一棵大的百果樹那裡一連高喊三聲:“李鯉!李鯉!李鯉!”聲音特別洪亮,是羣鳥共鳴之聲。

衆人一起向聲音跑去,只見齊刷刷的一羣白鳥和雪地一樣顏色,若不是它們那赤紅赤紅的小嘴和機靈的黑眼珠,誰也看不出是一羣鳥。人們跑到跟前,那羣小鳥飛到樹上,看著衆人。

“在這裡!姑娘找到了!”一箇中年獵手狂歡的呼聲,激起了衆人的心花,大家一起向他圍去。

大樹的洞裡,安安靜靜的躺著李鯉姑娘。滿身溫熱地在酣睡著,臉上浮著夢中的微笑。

李鰲看到了姑娘,狂喜之下,淚如雨注,上前緊緊地一把抱起。姑娘慢慢睜開了眼睛,見是爸爸,摟住爸爸的脖子,驚奇的眼光看著又吃驚又狂喜的鄰人。她莫名其妙地看著爸爸在傷心落淚,她拿漁婦巾給爸爸擦了擦眼淚。

“爸!伯伯叔叔們!這是爲什麼?”她奇怪地問道。

衆人異口同聲地說:“姑娘!你已經十幾天沒回家了。”

李鯉驚叫起來:“哪裡的事!我只睡了一覺,還做了一個夢,夢見二十幾個不相識的姑娘,她們滿身穿著像雪一樣的白紗,從天空下來。她們是那樣地美,和我在一起玩呢!

我們唱歌,我們舞蹈,她們都叫我小妹妹。我們玩得太好啦!我捨不得離開她們……”

“孩子,別說夢話啦!”李鰲溫柔地撫摸著女兒散亂的頭髮。

李鯉姑娘正要開口說什麼,只聽周圍樹上傳來一聲:“李鯉!”姑娘和衆人一起望去,只見那羣雪白的小鳥展開翅膀,“李鯉!李鯉!”地叫著,向遠方飛去。

衆人目送著小鳥,口口唸道:“神鳥!神鳥!”

李鯉揀起了幾根美麗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大辮上,跟著爸爸和衆人一起回家去了。

老人說到這裡,大家輕快地喘了一口氣。那老人接著說道:“這種鳥,在長白山那無人去的地方就有,一有人進入深山,它們就飛在人的周圍,和人們做伴。特別是在大風雪的天氣裡,它會領人們到沒有危險的地方,甚至和人一塊兒睡覺,給人們取暖。如果人們迷失了方向,只要跟著它飛的方向走去,總會平安無事。我就曾這樣脫過險,得救過多次。山裡有這種鳥的地方,野獸也不敢近前,這因爲有獵人在此。這種鳥的名,就是從它的鳴聲而得,叫李鯉鳥,是人們的山林好友。

“從此以後,人們傳開了,說李鯉姑娘是這種神鳥脫生的。

這一傳卻出了事端。”老人面帶怒容,又敘述了一段故事:

船場有個總管名叫江堵,家稱萬貫,有錢有勢,船場漁戶,莫不租用他的漁船,給他納租上稅。江堵這個壞蛋,一聽李鯉姑娘人才出衆,又是神鳥脫生,便紅了眼,一心要霸佔她。漁戶們大怒,異口同聲:“李鯉姑娘是我們的,不能給江堵當奴才。”“小天鵝怎能配給癩蛤蟆!”“小李鯉,怎能服侍大野豬!”“我們要誓死保護她!”

這時正趕上大旱三年,江水全乾,漁夫們缺吃少穿,還得納稅,無奈只得入山打獵。

春天到了,突然落了十天大雨,松花江復活起來,浪頭滾滾,漁戶們又搖船撒網,江上又聽見李鯉姑娘的歌聲。

她頭裹白色漁婦巾,身披雪白的漁家紗,烏黑的髮辮上插著雪白的李鯉翎。據姑娘自己說,這打扮全是學著她遇險時夢中的女朋友。江堵垂涎已久,獸性發作,硬要搶去李鯉姑娘,漁戶們誓死保護她。江堵惱羞成怒,要統統收回漁船。漁戶們見走投無路,羣起反抗。江堵更加兇殘,搬來官府大兵前來鎮壓。好勇敢的漁家,什麼也不怕,全拿起了獵弓獵箭和棍棒、漁叉前來抵抗。船場江上展開了一場大廝殺。

殺了三天三夜,突然松花江上風暴大作,浪頭如山,直向長白山衝去。把江堵的大兵颳得人仰船翻。漁戶們乘風破浪,駕駛漁船,乘著浪頭衝去,一心要邁過長白山,駛向鏡泊湖,建立聞名已久的鏡泊湖鰲花漁場,創立自己的漁家天下。浪頭打到四方臺,高山擋住去路。只見那爛石穿天,驚濤撞巖;前面是兇險的四方臺,下面是滔滔的沖天浪,令人又驚又懼。只有天空中飛翔著的李鯉鳥,給予人們以喜悅和安慰。正在無可奈何之際,李鯉姑娘站在最前列,拉開她的弓,向四方臺腰上射去。第一箭射得懸崖分崩,第二箭射得大山搖動,第三箭把個四方臺射穿,射成一個貫通的大洞。滾滾的浪頭頓時平靜,洪水穿過洞口流向東方。七里長的山洞,順水揚帆,駛向這水平如鏡的鏡泊湖。因爲這個洞是李鯉姑娘所開,所以後人稱爲“鯉門”。

後來李鯉姑娘的父母入土了,這位姑娘把他們葬入洞側,姑娘守孝在父母的墳旁,她幾年也不離開爹孃的墳。後來李鯉化成一個石頭姑娘,滿面笑容地站在那洞口。後人爲感謝她開山劈路之功,用巨石給石姑娘修了座大屋子,溫暖著這位好姑娘。人們便叫這個大石屋爲“李鯉宮”。

石姑娘雖處於絕無人跡的深山密林中,但她並不寂寞,她的洞裡,身邊,屋子裡,到處居住和飛翔著李鯉的好朋友——李鯉鳥。

人們偶然到了這裡,天空中,樹林裡,到處聽到“李鯉!

李鯉!”的歡呼和歌唱,所以人們走到這裡,就解除了對深山密林的恐怖,反覺得安然如家。

老人講的衆人聽得出神,感到屋內的空氣是那樣的柔軟而平靜,只聽得見同志們均勻的呼吸聲。

王團長聽完後,拍了一下大腿說:“好一個美麗的神話。

太美了!太美了!”

老人咧嘴一笑,“我還是在二十年前到過那裡,我一連在石姑娘的像前住了十五天。我光在那裡採的人蔘就有十多斤,也是我這輩子最‘發山’的一年。”

“那麼……”少劍波正要詢問什麼。

“報告!”通訊聯絡參謀陳敬走了進來。

“報告二○一首長,車站站長通知,下午十六點三十分,由哈爾濱開來一列空車,我們是否決定回去?否則需要等到明天十二點纔有空車。”

王團長回頭看了看劍波說:“還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

“沒有了,”少劍波微笑著說,“只是那幾個傷員和用不著的馬匹帶回去就可以了。”

王團長立即告訴陳參謀:“回去協助完成對‘先遣軍’分子的捕捉任務。”

少劍波命令各小隊長,準備十天的給養,吩咐送走了棒槌公公。自己和王團長在小炕桌上擺開了長白山的軍用圖。量了去四方臺的距離,對著指北針定了方向,仔細地選擇了一條滑行道路,兩個人充分的研究了最後這一口的吃法。四點二十七分,車站上傳來了震耳欲聾的汽笛嘶叫聲。

少劍波和王團長親切而留戀地對望了一下,“車到了!”

王團長正在向劍波談著什麼,忽然聽到外面一陣歡笑的吵嚷。兩人向門外一看,白茹邊跑邊笑邊喊著:“爺爺來了,爺爺來了!”

王團長、劍波急忙向門口迎去,剛到大門口,只見楊子榮、小董、姜青山等一羣人圍著蘑菇老人和李勇奇,在歡笑問好,一平擁向劍波這裡走來。劍波和王團長迎上去,親切地握著蘑菇老人和李勇奇的手,長時間不放。

“你們哪裡去?”少劍波親熱地問道。

“到省裡去開會!”李勇奇回答說,“我是到省武裝部去開擴軍會議。老人去省商業廳開山貨採購會議。”接著李勇奇一口氣向王團長和劍波介紹小分隊走後夾皮溝屯的情況。得知民兵組成了五屯聯防,李勇奇是聯防隊長;神河廟變成了山貨收購站,蘑菇老人成了收購隊的評價評貨組長;小鐵道、電話全修復了,小機車又修好了五臺,林木輸送大量開始,正在計劃採伐,糧食也運進去了。邊說邊走進屋裡。

李勇奇說著,說著,眼內發出無比榮幸的光芒。他轉身俯到劍波耳邊,低聲地說:“二○三首長!我已經光榮地參加了共產黨。”

少劍波一聽頓時像沸騰了似的緊緊地握著李勇奇的手,爲這位忠誠勇敢的同志祝賀。

因爲車只停三十分鐘,少劍波伴送王團長去車站,並看一下部隊。剩下的是李勇奇和姜青山表兄弟倆,還有蘑菇老人和他的小孫女白茹,在親切地談著。

王團長和劍波站在月臺上,看著這長長的列車,戰士們一隊隊進入車廂,戰馬踏著橋板,一匹匹地牽上去,車的後尾是兩節客車廂。二十分鐘,部隊已安適地住在車廂裡。

陳參謀報告了上車的情況,說部隊和馬匹都安置就緒。王團長和劍波向車尾的客車廂走去,小分隊的戰士都站在月臺上,來歡送一營的同志們。

王團長和劍波剛走到離客車廂還有二十米距離的地方,只聽背後一陣急促促的跑步聲,還未及回頭,只聽後面喊著“二○三首長!……二○三首長!……”

少劍波和王團長回頭一看,李勇奇、姜青山跑來,後面不遠的地方是蘑菇老人和白茹。

“什麼事?……勇奇同志!”

“我也去,我也去!”李勇奇沒頭沒尾地懇切地請求著。

“哪裡去呀?”少劍波奇異地問道。

“反正我是要求去,說什麼也得去。”

王團長和劍波笑起來,王團長已猜透了這位勇士的心事,故意和他逗趣地說:“當然你要去牡丹江,省委召集你去開會,你還能不去?這還用說。”

“不是!”李勇奇十分認真的,“我聽我表弟說了,我要跟二○三首長去吃最後的一口。我老李山地熟,前三年我兩次去過四方臺。長白山!長白山上的滑行路,長白山上的一切,我熟的不能再熟了!一定,一定得讓我去。”

“那不行!”少劍波嚴肅地瞅著李勇奇,“省委的擴軍會議很重要,比你一個人去拚拚打打重要的多!不能去!不能跟我去!”

“那不要緊,”李勇奇固執著自己的要求,“我們民兵聯防指導員也來了,擴軍會議由他全權代表。至於擴軍的任務,不用開會我們早就完成了。第一批上級要我們出一個排,可是工友們一報名就報了一百六七十,足夠一個連。不讓誰去,誰也不樂意。陳小柱因爲我們沒批準他第一批去,他把我和指導員的祖宗三代都罵了……”

“不管怎麼樣,”少劍波打斷了李勇奇的爭執,自己剛一開口,可是李勇奇連聽也沒聽,向最後的一節車廂跑去。

“指導員!指導員!……”邊跑邊喊,鑽進車廂。

沒有半分鐘的時間,他跳下車來,狂喜地跑到劍波和王團長跟前,“好了!好了!指導員答應了!徹底同意了!

完全……”

“不成!”少劍波更加嚴厲,臉上帶有指責的表情,“勇奇同志,這樣是違犯紀律的,現在我決定絕不允許你跟我去!”

李勇奇呆住了,就像是一瓢冷水從頭頂澆下來,他垂著頭,無精打采地站著一動也不動。

王團長笑嘻嘻地拍了拍李勇奇堅實的肩膀,“勇奇同志,打仗的機會多得很,將來到前方去打大仗。走!走!走!

咱們上車去。”

李勇奇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小孩子,拖著沉重的步子,被王團長拉著走向最後的一節車廂。姜青山和賽虎跟了過去。李勇奇喘口粗氣進了車廂,王團長在車門處看了一下表,*快開車了,還有兩分鐘!”

“再見!”王團長和劍波兩人緊緊握了手,王團長回身一抓扶手正要上車,忽然一隻手把他揪了一下。王團長回頭一看,蘑菇老人笑嘻嘻地,“團長,你來,我有兩句話。”

說著老人抓著他的袖子拉到離劍波十幾步遠的地方,“你看!”老人把王團長的袖子一拉,眼睛向劍波看去。這時劍波和白茹正站在車門前和戰士們打著招呼。“你看,”蘑菇老人繼續道,“那一對真是天生的一對!……團長!咱們軍隊不知……”

“太好啦!”王團長已明白了老人的意思,親熱的向老人笑著,“放心吧!這事一定會美滿的,他們自己……”

嗚……嗚……汽笛長嘶了兩聲,打斷了王團長的後半句。

“爺爺!快上車吧!”白茹邊喊邊跑過來,扶著老人上了車,轉身跳下月臺。

王團長和劍波再次握了握手,翻上車梯,手把車扶手。蘑菇老人扶著王團長的肩膀站在他背後,眉開眼笑地看著送行的劍波和白茹。

哧……喳……車頭上一陣用力的啞聲,冒出兩團雲朵般的白氣,列車緩緩開進,小分隊戰士熱烈地向列車上的戰士揮手告別。

白茹向王團長高喊道:“二○一首長,好好照顧一下我爺爺!替我向我們指導員問好!”

“放心吧!小白鴿!”王團長笑嘻嘻地回答著邊喊邊跑的白茹。

少劍波和小分隊全體戰士,沿著月臺,和列車並肩跑著,喊著,揮舞著手中的帽子。“再見!再見!……”

蹚蹚,咣咣……列車出了站,速度加快了,車頭剛轉過山腳,只見最後的一節車廂,嗖地跳下一個人影,跌在路基旁的雪溝裡-

第27回 青年獵手導跳絕壁巖第3回 受命第34回 基密爾草原第35回 “雪上大俠”第11回 老道失算第34回 基密爾草原第27回 青年獵手導跳絕壁巖第15回 楊子榮獻禮第11回 老道失算第34回 基密爾草原第18回 二道河橋頭大拚殺第35回 “雪上大俠”第6回 夜審第31回 槽頭炸馬第18回 二道河橋頭大拚殺第17回 借題發揮第3回 受命第6回 夜審第1回 血債第29回 調虎離山第28回 刺客和叛徒第5回 劉勳蒼猛擒刁佔一第35回 “雪上大俠”第24回 欒超家闖山急報第36回 棒槌公公奇談四方臺第5回 劉勳蒼猛擒刁佔一第32回 大周旋第16回 苦練武,滑雪飛山第19回 楊子榮盛布酒肉兵第14回 夾皮溝的姊妹車第38回 鐵流第34回 基密爾草原第23回 少劍波雪鄉抒懷第16回 苦練武,滑雪飛山第14回 夾皮溝的姊妹車第14回 夾皮溝的姊妹車第28回 刺客和叛徒第31回 槽頭炸馬第6回 夜審第3回 受命第23回 少劍波雪鄉抒懷第25回 將計就計第37回 李鯉宮前對手交鋒第一○回 雪地追蹤第36回 棒槌公公奇談四方臺第24回 欒超家闖山急報第27回 青年獵手導跳絕壁巖第25回 將計就計第23回 少劍波雪鄉抒懷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36回 棒槌公公奇談四方臺第6回 夜審第16回 苦練武,滑雪飛山第25回 將計就計第5回 劉勳蒼猛擒刁佔一第6回 夜審第11回 老道失算第8回 跨谷飛澗,奇襲虎狼窩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3回 受命第38回 鐵流第17回 借題發揮第31回 槽頭炸馬第1回 血債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35回 “雪上大俠”第29回 調虎離山第14回 夾皮溝的姊妹車第4回 楊子榮智識小爐匠第23回 少劍波雪鄉抒懷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9回 白茹的心第38回 鐵流第23回 少劍波雪鄉抒懷第一○回 雪地追蹤第11回 老道失算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22回 小白鴿徹夜施醫術第37回 李鯉宮前對手交鋒第11回 老道失算第15回 楊子榮獻禮第5回 劉勳蒼猛擒刁佔一第15回 楊子榮獻禮第8回 跨谷飛澗,奇襲虎狼窩第20回 逢險敵,舌戰小爐匠第17回 借題發揮第18回 二道河橋頭大拚殺第32回 大周旋第25回 將計就計第21回 小分隊駕臨百雞宴第30回 毀巢切屁股第28回 刺客和叛徒第37回 李鯉宮前對手交鋒第4回 楊子榮智識小爐匠第14回 夾皮溝的姊妹車第13回 兵分三路,如此如此第38回 鐵流
第27回 青年獵手導跳絕壁巖第3回 受命第34回 基密爾草原第35回 “雪上大俠”第11回 老道失算第34回 基密爾草原第27回 青年獵手導跳絕壁巖第15回 楊子榮獻禮第11回 老道失算第34回 基密爾草原第18回 二道河橋頭大拚殺第35回 “雪上大俠”第6回 夜審第31回 槽頭炸馬第18回 二道河橋頭大拚殺第17回 借題發揮第3回 受命第6回 夜審第1回 血債第29回 調虎離山第28回 刺客和叛徒第5回 劉勳蒼猛擒刁佔一第35回 “雪上大俠”第24回 欒超家闖山急報第36回 棒槌公公奇談四方臺第5回 劉勳蒼猛擒刁佔一第32回 大周旋第16回 苦練武,滑雪飛山第19回 楊子榮盛布酒肉兵第14回 夾皮溝的姊妹車第38回 鐵流第34回 基密爾草原第23回 少劍波雪鄉抒懷第16回 苦練武,滑雪飛山第14回 夾皮溝的姊妹車第14回 夾皮溝的姊妹車第28回 刺客和叛徒第31回 槽頭炸馬第6回 夜審第3回 受命第23回 少劍波雪鄉抒懷第25回 將計就計第37回 李鯉宮前對手交鋒第一○回 雪地追蹤第36回 棒槌公公奇談四方臺第24回 欒超家闖山急報第27回 青年獵手導跳絕壁巖第25回 將計就計第23回 少劍波雪鄉抒懷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36回 棒槌公公奇談四方臺第6回 夜審第16回 苦練武,滑雪飛山第25回 將計就計第5回 劉勳蒼猛擒刁佔一第6回 夜審第11回 老道失算第8回 跨谷飛澗,奇襲虎狼窩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3回 受命第38回 鐵流第17回 借題發揮第31回 槽頭炸馬第1回 血債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35回 “雪上大俠”第29回 調虎離山第14回 夾皮溝的姊妹車第4回 楊子榮智識小爐匠第23回 少劍波雪鄉抒懷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9回 白茹的心第38回 鐵流第23回 少劍波雪鄉抒懷第一○回 雪地追蹤第11回 老道失算第7回 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第22回 小白鴿徹夜施醫術第37回 李鯉宮前對手交鋒第11回 老道失算第15回 楊子榮獻禮第5回 劉勳蒼猛擒刁佔一第15回 楊子榮獻禮第8回 跨谷飛澗,奇襲虎狼窩第20回 逢險敵,舌戰小爐匠第17回 借題發揮第18回 二道河橋頭大拚殺第32回 大周旋第25回 將計就計第21回 小分隊駕臨百雞宴第30回 毀巢切屁股第28回 刺客和叛徒第37回 李鯉宮前對手交鋒第4回 楊子榮智識小爐匠第14回 夾皮溝的姊妹車第13回 兵分三路,如此如此第38回 鐵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县| 鞍山市| 岳池县| 志丹县| 陈巴尔虎旗| 汉阴县| 边坝县| 日照市| 新疆| 镇沅| 巨野县| 阳朔县| 揭阳市| 渝北区| 揭阳市| 乌兰浩特市| 曲麻莱县| 井陉县| 湟中县| 棋牌| 丰原市| 双峰县| 徐汇区| 营口市| 淄博市| 正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宣城市| 拜城县| 南江县| 成武县| 吴旗县| 南丹县| 鄂尔多斯市| 永嘉县| 垣曲县| 宁夏| 克拉玛依市| 易门县| 盈江县| 绵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