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2章 遼國求援

對於李鉞給出的建議,李諒祚並沒有給出正確的回答,李諒祚只是對李鉞說道:“先訓練好這支新軍,其餘的事情朕會考慮的。”

“是,兒臣遵旨;還請父皇給新軍賜名。”

李諒祚思慮了一番說道:“就叫禁衛軍吧!先在城外大營整訓,然後在火器裝備到了以後,在移防其他的地方。”

“是父皇……”

次日,李鉞就正式接手了禁衛軍,並展開訓練,這對於李鉞來說是人生的一個重大機會,禁衛軍作爲大夏帝國的新式軍隊,其未來在夏軍的當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同時作爲軍隊的第一位統帥,李鉞對這支軍隊的影響力也必定十分巨大,因大量的下級軍官的晉升都要經過李鉞的批示,在這個時代這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遼國在大名府之戰失敗以後,其南下步伐被遏制,由於兵力裡損失嚴重,遼軍開始收縮兵力實施重點防禦,遼軍將全部的兵力全部收縮在以安陵鎮爲中心,方圓一百五十里以內,並且從灤州調來大批槽船和車馬,開始將大批劫掠的物資經過海路運回到遼國境內。

永靜軍鎮,遼軍大本營內,耶律延禧對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說道:“此次戰敗你們二人附有重大的責任,我已將此事上報給皇爺爺,皇爺爺的意思是如今國內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增援了,讓我們自己想辦法。”

“稟大王,此時我軍剩餘的兵力還有六萬,雖然進攻不足,但是自保有餘,只要我們能夠守住與安陵鎮爲核心方圓一百五十里的地區,我們就可以繼續跟大宋相抗衡;另外我們必須要做好長期的打算,也就是與大宋打持久戰;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得到大夏帝國的支持。”

“爲什麼要得到大夏帝國的支持?”耶律延禧不明白的問道。

“我們所攻佔的大宋土地,對於我大遼來說相當於一塊飛地,以後與大宋持久交戰所耗甚大,我們需要大量的兵器、盔甲、糧草等物,這些不可能全部從大遼運過來,只能從大夏帝國購買,因此我軍要想在這裡堅守下去,必須要掙得大夏帝國的支持。”耶律仁先說道。

“好吧!這件事就交由汝陽王辦理。”耶律延禧說道。

“是,微臣領命。”耶律仁先接下軍令道。

如今的南征遼軍內部已經發生了變化,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手中掌握的兵力已經不多,自然話語權也就沒有耶律延禧的大了,反而耶律延禧手中的權力在無形中增加了不少,自從在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的手中挖到三萬大軍後,耶律延禧就十分高調的收買軍隊中的軍官,並提高普通士卒的待遇,因此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耶律延禧就成功的獲得了這三萬大軍的支持,其實耶律延禧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切都是耶律洪基在背後出的點子。

河間府常山王王府內。

這一次耶律仁先並沒有直接前去興慶府面見李諒祚,反而前來面見李諒祚的兒子李克,俗話說的好‘縣官不如現管’;李諒祚雖然是大夏帝國的皇帝,但是不可能方方面面的事都能夠管得到,而且像這種倒賣重要戰略資源的事情,李諒祚可能並不會答應,更何況在外人看來現如今宋夏之間正處於蜜月期,兩國貿易頻繁,因此耶律仁先判斷李諒祚不可能爲幫助遼國,而破壞與大宋的友好局面。

“王爺,外臣此次前來是有一件事情想要請王爺幫忙。”耶律仁先毫不避諱的說道。

李克喝著參茶看著放在堂內的幾個大箱子說道:“汝陽王有什麼事情儘管說便是,只要本王能夠幫上的,一定幫你。”

“多謝王爺。”耶律仁先拱手說道;“外臣想請王爺在必要的時候爲我們南下的遼軍提供兵器、糧草、被服、食鹽等物,王爺儘管放心,這些東西我們全都按照市場價購買。”

李克並沒有立刻給出答案,而是在一旁安靜的喝茶,其實李克一直在思考其中的利弊,這件事情如果操作不當,很有可能會因此李諒祚猜忌和不滿,李克還沒有這麼大的膽子做主,另外一旦大營耶律仁先,那以後的貿易額肯定不小,畢竟那是六萬大軍所需物資甚大,不是李克一個人能夠解決的。

李克思慮很久以後說道:“這件事不是本王一個人能夠決定的,有消息以後會立刻派人通知您如何?”

“那就勞煩王爺,這些薄利還請王爺收下。”耶律仁先對李克說道:“外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想在河間府多停留幾日,還望王爺允許。”

“這個沒問題,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李克笑著說道。

“那就多謝王爺了。”耶律仁先起身後拱手說道。

在耶律仁先離開以後,李克對管家[王府長史]吩咐道:“立刻派人前往析津府和真定府,將二位王爺請來,另外本王修書一封,立刻派八百里加急送往興慶府面呈父皇。”

“是,卑職領命。”

兩日後,興慶府夏宮。

李諒祚接到了常山王李克的奏章,對於是否支持遼國繼續侵宋,其實李諒祚早就有了答案,但是李諒祚並沒有立刻做出批示,而是召集內閣重臣進行了詢問,此時大夏帝國的內閣已經做了一些調整,楊守素已經被調任安東大都護府擔任大都護了,高維被調回朝廷擔任軍務副使。

李諒祚向衆人問道:“都說說吧!此事是支持還是不支持?”

高維首先對李諒祚說道:“陛下,微臣建議支持,不過要暗自支持,具體的操作由河北行省的三位王爺操作。”

楚王李孝仁也說道:“微臣複議……”

“陛下,微臣反對。”周文泰說道;“此事一旦泄密,被大宋知曉,勢必會影響我們與大宋之間的貿易,甚至會引起我們與大宋新的戰爭;陛下如今國內正值恢復期,我們需要的是穩定,請陛下三思。”

其餘的幾個文臣也都複議,在這一件事上,大夏帝國的內閣官員發生了分歧,文臣武將分成了兩派,對於這種李諒祚非但沒有氣氛,心裡反而挺高興的;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在某些是不希望羣臣齊心協力的,這個時候皇帝需要的是制衡,但是在某些時候又需要羣臣齊心協力,這就是帝王之術。

李諒祚掃了一眼羣臣說道:“此事到此爲止,不在討論了;大家都回去吧!”

在羣臣離開之後,李諒祚在李克的奏章上做了一個字的批示‘準’。

第一更奉上,稍後還有一更,求推薦,求支持……

[本章完]

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458章 取亂之道第574章 夏皇之怒第461章 遼宋宣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裂變(下)第八百零六章 諸王分地(上)第45章 赤露露的打臉第210章 兵進大定府第119章 北遼特使第七百八十五章 抄窩行動(下)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141章 大同攻防(上)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722章 冊封第589章 漢中事變(上)第93章 喜憂參半第590章 漢中事變(中)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域戰局(中)第499章 廣陽王的謀劃(上)第270章 肢解遼國(中)第54章 新儒家文化第438章 宋廷動盪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644章 連鎖反應(上)第79章 席捲河湟(中)第614章 以退爲進(下)第700章 中原巡閱使第509章 蕭遠山的選擇第402章 回援部署第342章 秦王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617章 危局仍在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第429章 秘密行軍(下)第109章 勸說第七百三十九章 川蜀歸屬第七百九十二章 反間計(上)第101章 蘇萊曼的噩耗第七百三十章 海戰伏擊術第648章 反擊(下)第104章 好看的吃相(下)第9章 承天寺第393章 圍城第102章 好看的吃相(上)第669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壽春之役(中)第八百零一章 滅宋(續)第176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中)第695章 撤退第七百四十二章 鄧州之役(下)第433章 從天而降(續)第73章 青塘城之戰第98章 對戰古拉姆(中)第385章 塞軍的反攻(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秉常的困惑第496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中)第222章 血色宏圖(上)第144章 渾水摸魚(中)第187章 草原對決(下)第548章 再次出海(下)第283章 吉爾吉斯之戰(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281章 吉爾吉斯之戰(上)第84章 醉臥美人懷第七百八十三章 登陸第520章 重登王位第407章 宋軍新的部署第179章 半命天子第510章 大宋危機第498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續)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第311章 封王第525章 固若金湯(下)第245章 渡河(上)第527章 水師‘海盜’(上)第230章 佈局(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征服歐羅巴第146章 渾水摸魚(續)第602章 轉戰(下)第86章 女人與黨爭(上)第382章 決戰(上)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488章 賀蘭倉的秘密(下)第258章 會盟(上)第41章 示敵以弱第623章 御駕親征第363章 葛邏祿之寶第432章 從天而降(下)第340章 出關第634章 李慶的計劃(上)第112章 遼國驚變(上)第725章 宋軍的攻勢(上)第289章 葛邏祿人第548章 再次出海(下)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第229章 大忽悠楊守素第365章 怛邏斯之戰(續)第221章 出擊(續)
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458章 取亂之道第574章 夏皇之怒第461章 遼宋宣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裂變(下)第八百零六章 諸王分地(上)第45章 赤露露的打臉第210章 兵進大定府第119章 北遼特使第七百八十五章 抄窩行動(下)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141章 大同攻防(上)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722章 冊封第589章 漢中事變(上)第93章 喜憂參半第590章 漢中事變(中)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域戰局(中)第499章 廣陽王的謀劃(上)第270章 肢解遼國(中)第54章 新儒家文化第438章 宋廷動盪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644章 連鎖反應(上)第79章 席捲河湟(中)第614章 以退爲進(下)第700章 中原巡閱使第509章 蕭遠山的選擇第402章 回援部署第342章 秦王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617章 危局仍在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第429章 秘密行軍(下)第109章 勸說第七百三十九章 川蜀歸屬第七百九十二章 反間計(上)第101章 蘇萊曼的噩耗第七百三十章 海戰伏擊術第648章 反擊(下)第104章 好看的吃相(下)第9章 承天寺第393章 圍城第102章 好看的吃相(上)第669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壽春之役(中)第八百零一章 滅宋(續)第176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中)第695章 撤退第七百四十二章 鄧州之役(下)第433章 從天而降(續)第73章 青塘城之戰第98章 對戰古拉姆(中)第385章 塞軍的反攻(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秉常的困惑第496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中)第222章 血色宏圖(上)第144章 渾水摸魚(中)第187章 草原對決(下)第548章 再次出海(下)第283章 吉爾吉斯之戰(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281章 吉爾吉斯之戰(上)第84章 醉臥美人懷第七百八十三章 登陸第520章 重登王位第407章 宋軍新的部署第179章 半命天子第510章 大宋危機第498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續)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第311章 封王第525章 固若金湯(下)第245章 渡河(上)第527章 水師‘海盜’(上)第230章 佈局(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征服歐羅巴第146章 渾水摸魚(續)第602章 轉戰(下)第86章 女人與黨爭(上)第382章 決戰(上)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488章 賀蘭倉的秘密(下)第258章 會盟(上)第41章 示敵以弱第623章 御駕親征第363章 葛邏祿之寶第432章 從天而降(下)第340章 出關第634章 李慶的計劃(上)第112章 遼國驚變(上)第725章 宋軍的攻勢(上)第289章 葛邏祿人第548章 再次出海(下)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第229章 大忽悠楊守素第365章 怛邏斯之戰(續)第221章 出擊(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国市| 金塔县| 龙山县| 蕉岭县| 渭南市| 武安市| 宜宾县| 阿尔山市| 陇西县| 西昌市| 桓仁| 鹤山市| 辉县市| 高邑县| 阜宁县| 普兰店市| 鄂伦春自治旗| 论坛| 名山县| 万源市| 玉树县| 茌平县| 凯里市| 舒城县| 奉节县| 兰溪市| 惠来县| 海阳市| 台南市| 巢湖市| 锦屏县| 和平县| 阿城市| 辽宁省| 成武县| 普宁市| 遂昌县| 灵川县| 曲靖市| 长泰县|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