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3章 御駕親征

現(xiàn)在夏宋之間的戰(zhàn)局對大宋王朝十分不利,各處戰(zhàn)線上宋軍都處於被動地位,而且由於之前李德率領大jūn zhuǎn戰(zhàn)中原,如今整個中原的局勢已經(jīng)糜爛,現(xiàn)如今樑王李德的夏軍殘部又席捲淮北數(shù)州,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nèi)李德竟然號稱有五十萬大軍,這讓宋帝趙煦趕到深深的恐懼,因爲淮北距離大宋新都江寧府實在是太近了。

江寧府大宋皇宮,御書房內(nèi)。

宋帝趙煦無精打采的向自己身邊的兩位重臣章惇和曾布:“兩位愛卿??!樑王李德的殘部已經(jīng)到達淮河北岸了,而且擴軍到了五十萬人,朕真不知道在這江寧府還能夠呆多久。”

宰相章惇對趙煦說道:“陛下無憂,李德雖然號稱有五十萬大軍,但是老臣以爲他只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夏軍即便是在淮北招募了一些兵馬,也不會超過十萬人,而且除了數(shù)萬夏軍精銳之外,其餘的都是一羣烏合之衆(zhòng);我們還有六十萬江淮禁軍足矣蕩平李德殘部?!?

“章大人言之有理,陛下不必太過於憂慮,龍體重要。”曾布也對宋帝趙煦說道。

“對,朕還有六十萬大軍,快告訴朕,朕的這六十萬大軍現(xiàn)在何處?”趙煦突然來精神問道。

“稟陛下,其中二十萬大軍駐紮在江寧府,十萬大軍駐紮在楚州,另有十萬大軍駐紮在滁州,剩餘的二十萬大軍已經(jīng)在濠州集結(jié)完畢,已經(jīng)渡過淮河在北岸安札了大營。”章惇向趙煦彙報道;“陛下渡過淮河的二十萬大軍原本是要交給種大人統(tǒng)帥的,然則現(xiàn)在被夏軍阻隔,使得主帥與大軍分離,這乃是兵家之大忌;故此老臣請命親率二十萬大軍收復淮北數(shù)州。”

“章愛卿忠勇可嘉,朕心甚慰?!壁w煦走到章惇身邊說道:“章惇聽旨,朕命你爲樞密使兼殿前都指揮使、左路元帥率領濠州二十萬禁軍北擊夏軍?!?

“老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闭聬酉侣}旨道。

隨後趙煦接著下旨道:“曾布聽旨,朕命你爲樞密副使兼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右路元帥,率領駐紮在楚州的十萬大軍北上渡過淮河收復下邳等地。”

“微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曾布也接下聖旨說道。

緊接著趙煦又說道:“此次北征朕決定御駕親征,二位愛卿就是朕的左右先鋒,朕將親自率領二十五萬大軍爲你們的後援。”

趙煦這話一出,章惇立刻阻止趙煦說道:“陛下萬萬不可,您乃是天子萬金之軀,怎可身臨險境,陛下放心老臣誓死也會蕩平夏賊,保江寧府的安全?!?

“陛下,章大人言之有理,戰(zhàn)場之上吉兇難料陛下還是坐鎮(zhèn)京師的好,而且一旦陛下離京,恐怕會有宵小禍亂朝政,請陛下三思。”

“朕心意已決,二位愛卿就不必再勸了?!彼蔚圳w煦對二人說道;“此戰(zhàn)關乎我大宋的生死存亡,朕雖然御駕親征,但是並不會親臨戰(zhàn)場,而是朕身邊還有大軍保護不會有有危險的,此次北征朕會攜帶文武百官一起前行,二位愛卿不必擔心?!?

“既然如此,老臣也不再相勸了,陛下萬事小心爲上?!闭聬獙λ蔚圳w煦說道;“如今軍情緊急,老臣今日連夜北上,就不再向陛下請辭了?!?

“陛下,老臣也今日北上,陛下保重。”曾布向宋帝趙煦行禮說道。

“兩位愛卿一路珍重……”

當日章惇和曾布就離開了江寧府北上了,同時宋帝趙煦下旨要御駕北征,並下令昌王趙顥和文武百官一同北上;這是趙煦第一次親自統(tǒng)軍,這一年宋帝趙煦只有十四歲,雖然年紀尚幼,但是在亂世成長的皇帝趙煦已經(jīng)十分老成成熟了,趙煦將昌王趙顥帶著就是怕他會在自己離京期間出什麼幺蛾子,畢竟趙顥可是有前科的,另外帶著文武百官一同北上就等著帶著大宋的朝廷北上,如此整個大宋王朝依舊時時刻刻的掌握在趙煦的手中。

另外宋帝趙煦北征還從駐守在江寧府的二十萬禁軍當中抽調(diào)了最爲精銳的十五萬大軍,在加上駐守在滁州的十萬禁軍,趙煦就掌握著二十五萬大軍,這絕對是大宋裝備最爲精銳的一直力量,有著二十五萬大軍能不能擊敗夏軍另說,但是最起碼能夠保證宋帝趙煦的安全,再者宋帝趙煦御駕親征並不會親自參戰(zhàn),距離最近的時候估計也要離戰(zhàn)場上百里,皇帝御駕親征只是一個象徵鼓舞士氣而已。

爲了準備御駕親征宋帝趙煦足足準備了十天的時間,所有的一切都帶上了就差帶著奶嘴尿布了;出征當天宋帝趙煦還在江寧府以北的禁軍大營舉行了盛大的出征儀式,在祭天、祭地、祭祖的禮儀完畢以後,趙煦站在了大校臺上俯視著十五萬出征的宋軍將士。

雖然顯得還有一些稚嫩,但是趙煦一身帝王之氣還是透露著無限的威嚴,趙煦對這全體將士說道:“諸位將士,夏賊殘暴侵我土地、佔我城池、殺我子民,你們當中有不少人和朕一樣是從北方來的,你們的親人有不少人是倒在了夏賊的屠刀之下,如今夏賊正在淮河以北燒殺搶掠,我們豈能坐視不理,朕今日御駕親征在此立誓不破夏賊誓不還京……”

“不破夏賊、誓不還京,不破夏賊、誓不還京……”十五萬大軍發(fā)出雷霆怒吼。

宋帝趙煦拔出自己的佩劍指著前方下達軍令道:“出征……”

十五萬宋軍浩浩蕩蕩的來到長江邊,在這裡早已經(jīng)匯聚了大批的船隻,但是即便如何十五萬大軍全部渡過長江也花了三天的時間,而此時章惇和曾布二人早就來到了前線大營,章惇麾下的二十萬大軍已經(jīng)渡過淮河了,在章惇到達之前宋軍一直在淮河北岸徘徊,眼睜睜的看著夏軍在淮北燒殺搶掠。

宋軍淮北大營內(nèi)。

章惇黑著臉訓斥營中將領道:“看你們一個個的,還不如我一個老頭子,就幾萬夏軍殘兵就把你們嚇成這樣,真給老夫丟臉;傳令鑿沉所有渡河船隻,既然我大軍已經(jīng)渡過淮河,在沒有殲滅夏軍之前就絕不會回去,大軍明日北上迎戰(zhàn)夏軍。”

“是,謹遵大帥軍令……”

章惇這是要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章惇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自從來到大營以後章惇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可怕的現(xiàn)象,那就是宋軍從上到達下所有人對夏軍都充滿這恐懼,這樣的軍隊如何與夏軍作戰(zhàn),恐怕還沒有開戰(zhàn)就已經(jīng)潰敗了,因此章惇纔不得不將自己的後路給斷了,逼著自己的部下和夏軍死戰(zhàn)。

第一更奉上,喜歡本書的朋友請多多投票,感謝書友160507092636054的兩張推薦,天宇感激不盡,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完}

第489章 驚人發(fā)現(xiàn)(上)第603章 勇者無敵(上)第491章 ‘古墓’的來歷第531章 裂痕第七百四十三章 玉石俱焚(上)第612章 以退爲進(上)第345章 提醒第411章 爲生存而戰(zhàn)(下)第585章 糧道(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的號角第385章 塞軍的反攻(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征服歐羅巴第66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中)第490章 驚人發(fā)現(xiàn)(下)第721章 兌現(xiàn)承諾第370章 激戰(zhàn)(上)第731章 夏軍的反擊(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殘宋小朝廷第82章 平定河湟第568章 河東危局(續(xù))第1章 出生第558章 邊界上的衝突(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逼戰(zhàn)(下)第70章 三年改革成果(上)第413章 小部隊也能發(fā)揮大作用第300章 諒祚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上)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第557章 秘密遣宋第353章 既成事實第375章 戰(zhàn)略部署第211章 攻城戰(zhàn)(上)第174章 大宋孤兒第392章 處置戰(zhàn)俘第157章 伏擊與反伏擊(續(xù))第八百一十六章 西域戰(zhàn)局(下)第625章 慘?。ㄖ校?/a>第407章 宋軍新的部署第288章 深夜偷襲第570章 勝利果實第81章 席捲河湟(續(xù))第232章 遼東風雲(yún)(上)第235章 宋軍在行動(上)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商隊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700章 中原巡閱使第129章 大同攻略(上)第173章 露餡第682章 豐厚的條件(上)第226章 冬季攻勢(中)第250章 汴京風雲(yún)(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上)第八百零九章 諸王分地(續(xù))第534章 南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壽春之役(續(xù))第515章 南進戰(zhàn)略(中)第150章 進退維谷(下)第51章 改革前奏第412章 爲生存而戰(zhàn)(續(xù))第722章 冊封第295章 草原大戰(zhàn)(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水師在行動第535章 搶 搶 搶(上)第201章 三國混戰(zhàn)(下)第468章 大名之戰(zhàn)(下)第230章 佈局(上)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683章 豐厚的條件(下)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709章 時間飛逝第144章 渾水摸魚(中)第633章 冬季來臨第621章 水淹下邳(下)第542章 李慶的想法第34章 火燒大同第183章 趁火打劫(下)第43章 打冰球與吃火鍋第580章 商南攻防戰(zhàn)(上)第672章 解圍第198章 幽燕風雲(yún)(續(xù))第83章 遲來的反應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zhàn)第169章 夜宿青樓(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間計(下)第418章 女真反夏(續(xù))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zhàn)第543章 大宋海防(上)第483章 邊疆(下)第281章 吉爾吉斯之戰(zhàn)(上)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第610章 汴梁風雲(yún)(下)第700章 中原巡閱使第548章 再次出海(下)第723章 夏軍戰(zhàn)略(上)第304章 夜襲第八百零二章 投降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間計(下)第2章 密謀第142章 大同攻防(下)第69章 軍費的新來源
第489章 驚人發(fā)現(xiàn)(上)第603章 勇者無敵(上)第491章 ‘古墓’的來歷第531章 裂痕第七百四十三章 玉石俱焚(上)第612章 以退爲進(上)第345章 提醒第411章 爲生存而戰(zhàn)(下)第585章 糧道(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的號角第385章 塞軍的反攻(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征服歐羅巴第66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中)第490章 驚人發(fā)現(xiàn)(下)第721章 兌現(xiàn)承諾第370章 激戰(zhàn)(上)第731章 夏軍的反擊(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殘宋小朝廷第82章 平定河湟第568章 河東危局(續(xù))第1章 出生第558章 邊界上的衝突(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逼戰(zhàn)(下)第70章 三年改革成果(上)第413章 小部隊也能發(fā)揮大作用第300章 諒祚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上)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第557章 秘密遣宋第353章 既成事實第375章 戰(zhàn)略部署第211章 攻城戰(zhàn)(上)第174章 大宋孤兒第392章 處置戰(zhàn)俘第157章 伏擊與反伏擊(續(xù))第八百一十六章 西域戰(zhàn)局(下)第625章 慘?。ㄖ校?/a>第407章 宋軍新的部署第288章 深夜偷襲第570章 勝利果實第81章 席捲河湟(續(xù))第232章 遼東風雲(yún)(上)第235章 宋軍在行動(上)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商隊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700章 中原巡閱使第129章 大同攻略(上)第173章 露餡第682章 豐厚的條件(上)第226章 冬季攻勢(中)第250章 汴京風雲(yún)(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上)第八百零九章 諸王分地(續(xù))第534章 南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壽春之役(續(xù))第515章 南進戰(zhàn)略(中)第150章 進退維谷(下)第51章 改革前奏第412章 爲生存而戰(zhàn)(續(xù))第722章 冊封第295章 草原大戰(zhàn)(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水師在行動第535章 搶 搶 搶(上)第201章 三國混戰(zhàn)(下)第468章 大名之戰(zhàn)(下)第230章 佈局(上)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683章 豐厚的條件(下)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709章 時間飛逝第144章 渾水摸魚(中)第633章 冬季來臨第621章 水淹下邳(下)第542章 李慶的想法第34章 火燒大同第183章 趁火打劫(下)第43章 打冰球與吃火鍋第580章 商南攻防戰(zhàn)(上)第672章 解圍第198章 幽燕風雲(yún)(續(xù))第83章 遲來的反應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zhàn)第169章 夜宿青樓(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間計(下)第418章 女真反夏(續(xù))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zhàn)第543章 大宋海防(上)第483章 邊疆(下)第281章 吉爾吉斯之戰(zhàn)(上)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第610章 汴梁風雲(yún)(下)第700章 中原巡閱使第548章 再次出海(下)第723章 夏軍戰(zhàn)略(上)第304章 夜襲第八百零二章 投降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間計(下)第2章 密謀第142章 大同攻防(下)第69章 軍費的新來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沁源县| 塔城市| 门头沟区| 舟山市| 荣成市| 天祝| 英吉沙县| 延吉市| 工布江达县| 丹凤县| 嫩江县| 嘉兴市| 邢台市| 通榆县| 宁蒗| 潞西市| 武宁县| 饶河县| 西青区| 兖州市| 天台县| 绥江县| 天长市| 云安县| 宁河县| 濮阳市| 洛扎县| 石楼县| 金塔县| 大安市| 安化县| 衡阳市| 临潭县| 黔西县| 濮阳县| 罗甸县| 贵南县| 慈溪市| 长子县|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