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2章 爲生存而戰(續)

“都說說吧!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麼辦?”李德向三位弟弟問道。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之間也拿不出注意來,在沉思了好久之後,李慶說道:“三哥,看來我們只能來一次兵行險招了。”

“六弟,你有什麼想法說說看。”

“如今從宋軍糧道上下手的可能性基本上是微乎其微啊!宋軍運糧隊如此戒備,那我們就從他們的糧倉下手。”

“糧倉的守衛不見的比運糧隊少,更何況更何況宋軍的糧倉都在城內,就憑我們這兩千餘人去攻城不是找死嗎?”李浩說道。

“五哥,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如今宋軍連戰連捷士氣高漲,但是此時的宋軍也成了驕兵,警惕性勢必大大降低,誰能夠想到我們竟然在這個時候敢攻打宋軍的城池,另外如今宋軍精銳的大部隊都部署在鹽州一帶,在這周圍守衛的多爲廂軍和民扶,只要我們能夠順利入城,就等於勝利了一半了;至於如何入城我們不妨故技重施!”李慶如同一個小狐貍笑道。

聽完李慶的分析三人都互相點了點頭表示認同,最終李德拍板決定道:“好久這麼辦?你們說說我們去攻打那座營寨?”

李浩看著地圖說道:“如今宋軍的押糧兵剛剛抵達古烏延城,正是城內守備最爲森嚴的時刻,看宋軍的路線這批糧草應該是從龍州送往宥州的,宥州距離我們太遠,而且又是宋軍的重要據點,因此攻打宥州根本不可能,所以我的意思是我們去攻打龍州;

龍州四面羣山環視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正是因爲如此宋軍纔不會在這裡部署太多的兵力,我們扮成宋軍騙開城門,來一個突然襲擊肯定能打宋軍一個措手不及。”

“好,就這麼辦;我們明天清晨天矇矇亮的時候行動,這時候守城的士卒最容易犯困,正是最佳的時機。”

說幹就幹,作爲年輕人最不缺少的就是魄力,當天晚上李德率領著兩千夏軍就來到了龍州不遠處的山溝裡貓著,由於夏軍並沒有太多的宋軍盔甲,加起來也就五百來套,因此前去偷襲城門的兵力也就五百多人,這五百多人有李德親自帶隊,而且挑選的全都是老兵。

李德帶著這五百多人大搖大擺的走向城門口,此時的龍州城門依然緊閉,城內的百姓大部分都逃了,即便是沒有逃到也淪爲了宋軍的奴隸,龍州位於前線宋軍與大宋後方的重要交通要道,每隔幾天都會有一批宋軍從這裡過,所以當李德率領的假宋軍來到城下時,剛剛高聲喊道:“快開城門。”

龍州城的城門就緩緩打開了,從裡面走出來幾個年輕的宋軍士卒說道:“怎麼這麼早就到了,以前不是都要快中午的時候嗎?”

“今天情況特殊。”李德說了一句就領軍往裡走,走到城門洞內,立刻將這幾名宋軍士卒個解決了,李德隨後對身邊的幾名軍官說道:“立刻帶人佔領城樓,發信後夠後續兵馬,你們跟我來。”

李德率領的這兩千多夏軍並不是一支純粹的步兵部隊,還有三百多名騎兵,當然所用的戰馬不是十分精良,有這支騎兵已經很不錯了;夏軍都殺入城內了,城內的宋軍還在呼呼大睡呢!這樣的軍隊不敗就太沒有天理了,很多宋軍將士在睡夢之中就被殺了,整場戰鬥對於夏軍來說進行的十分順利,另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龍州的守軍並不多,只有不到千人,而且是遭到夏軍的突然襲擊。

但是李德的收穫卻不小,李德不知道龍州是宋軍前線物資的一個重要中轉站,雖然大部分物資已經被宋軍運往前線了,但是在城內依舊發現了五萬石糧草、三萬匹布、一萬把戰刀、三萬桿長槍、兩千面盾牌、五千副弓弩、一萬套盔甲,三萬兩白銀以及一批古玩字畫和珠寶;另外李德還抓獲了一萬多宋軍民扶,這一次李德等人可算是發了財了。

在攻打龍州之前,李德就派人通知了諾移辰軒讓其準備好人手搬運物資,當諾移辰軒帶人來到龍州城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見到李德後,諾移辰軒興高采烈的問道:“殿下怎麼樣?”

“戰果頗豐,舅舅趕快派人將這裡的物資全部搬走,龍州失守的消息滿不了多久,估計宋軍的援軍很快就要到了;我派一千人押送俘虜,保護你們撤離。”

“好,這就去安排,殿下不與我們一起撤嗎?”

“我要留下來,送給宋軍一件大禮。”李德陰險的笑道。

如此多的物資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搬走的,諾移辰軒只能先撿重要的搬,先是糧食,然後便是武器、盔甲,至於什麼古玩字畫和金銀珠寶能運走就運走,運不走就算了;要說宋軍的行動速度可是真慢呀!當然這與夏軍將龍州宋軍全鍋端了有很大的關係,爲了讓宋軍知道龍州失守的消息,李德特意放跑了兩名宋軍民扶。

這麼多東西諾移辰軒愣是搬了三天,說來也奇怪,原來宋軍每個一天都會從這裡過一次,而這一會兒三天連個人影子都沒見到,三天後城內的東西都被夏軍給搬空了,在第三天下午最後一批東西搬完以後,李德立刻著手對龍州城進行佈置,龍州城是一座小城,所以佈置起來十分的迅速,很快就佈置完了,李德也率領最後的一千兵馬離開了龍州,在周圍的山坳之中潛伏了下來。

爲了不被宋軍發現李德等人只能吃冷食,最小的李慶抱怨道:“這宋軍也太磨嘰了,都這個時候了還不來,害的我們只能在這裡吃冷食,以前那受過這罪啊!”

“行了,六弟你別抱怨了,這回知道父皇打江山有多不容易了吧!”李德笑道;“以後這將會成爲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三哥,你說宋軍會上我們的當嗎?要是他們不來我們就白忙活了。”李浩說道。

“不來到好了,正好用龍州城作爲我們的根據地;龍州的戰略地位及其重要,宋軍不可能不來的,宋軍多爲步卒,行動比較遲緩,放心吧!最晚明天上午就能到了。”李德分析道。

李德話音剛落,就有一名探子來報道:“報,稟殿下宋軍到了。”

“有多少兵馬?”李克激動的問道。

“大概有三萬步卒。”探子說道。

聽到這個數字,就如同一顆原子彈在四人的腦海中炸響了,三人齊刷刷的看向李德,李德一咬牙說道:“他奶奶的,活著幹,死了算;老四派人將另外一千兵馬調來。”

第二章奉上,每日更兩張好累,不過天宇會繼續堅持的……

{本章完}

第639章 渡海作戰(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玉石俱焚(上)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威逼利誘第683章 豐厚的條件(下)第176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中)第541章 北歸第362章 怛羅斯之戰(中)第319章 渡江戰役(下)第422章 破城第393章 圍城第74章 消滅唃廝囉(上)第324章 兩面夾擊第248章 偷襲(下)第121章 可疑的侍衛第552章 大海戰(續)第259章 會盟(下)第709章 時間飛逝第652章 無錫之戰(續)第52章 同化改革(上)第177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下)第718章 恐怖的夏軍第360章 破城第384章 決戰(下)第98章 對戰古拉姆(中)第544章 大宋海防(中)第435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上)第455章 遼國的小算盤第507章 處置(中)第693章 意外的下場第471章 宋軍的反擊第34章 火燒大同第214章 對戰(上)第491章 ‘古墓’的來歷第501章 廣陽王的謀劃(下)第617章 危局仍在第57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中)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135章 一雪前恥第27章 出謀劃策第608章 汴梁風雲(上)第七百六十章 皇者歸來(上)第371章 激戰(中)第725章 宋軍的攻勢(上)第704章 晉王的選擇(下)第336章 默默發展的大宋第435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上)第159章 被雁啄眼第251章 汴京風雲(中)第657章 霸氣的李慶(下)第290章 腹黑的李武第640章 昌國之戰第729章 夏軍的反擊(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川蜀歸屬第338章 諒祚的疑慮第53章 同化改革(下)第227章 冬季攻勢(下)第49章 奪權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第158章 陣前較量第458章 取亂之道第517章 征服吐蕃(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力挽狂瀾(續)第379章 出擊(中)第272章 裁軍第147章 空手套白狼第437章 全軍覆沒第61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下)第255章 山河破碎(中)第140章 北遼求援第七百三十七章 膨脹的李鉞(上)第141章 大同攻防(上)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200章 三國混戰(中)第293章 阿拉湖畔的天鵝第360章 破城第488章 賀蘭倉的秘密(下)第494章 諸王野心(下)第482章 邊疆(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鄧州之役(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淮南戰局(上)第16章 山中春色第134章 大敗而回(下)第695章 撤退第105章 好看的吃相(續)第709章 時間飛逝第436章 引誘宋軍第499章 廣陽王的謀劃(上)第370章 激戰(上)第37章 屈野事變第187章 草原對決(下)第191章 單挑狼王第113章 遼國驚變(中)第731章 夏軍的反擊(下)第373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四十一章 鄧州之役(上)第167章 青樓才女(下)第58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下)第671章 宋軍反攻
第639章 渡海作戰(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玉石俱焚(上)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威逼利誘第683章 豐厚的條件(下)第176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中)第541章 北歸第362章 怛羅斯之戰(中)第319章 渡江戰役(下)第422章 破城第393章 圍城第74章 消滅唃廝囉(上)第324章 兩面夾擊第248章 偷襲(下)第121章 可疑的侍衛第552章 大海戰(續)第259章 會盟(下)第709章 時間飛逝第652章 無錫之戰(續)第52章 同化改革(上)第177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下)第718章 恐怖的夏軍第360章 破城第384章 決戰(下)第98章 對戰古拉姆(中)第544章 大宋海防(中)第435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上)第455章 遼國的小算盤第507章 處置(中)第693章 意外的下場第471章 宋軍的反擊第34章 火燒大同第214章 對戰(上)第491章 ‘古墓’的來歷第501章 廣陽王的謀劃(下)第617章 危局仍在第57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中)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135章 一雪前恥第27章 出謀劃策第608章 汴梁風雲(上)第七百六十章 皇者歸來(上)第371章 激戰(中)第725章 宋軍的攻勢(上)第704章 晉王的選擇(下)第336章 默默發展的大宋第435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上)第159章 被雁啄眼第251章 汴京風雲(中)第657章 霸氣的李慶(下)第290章 腹黑的李武第640章 昌國之戰第729章 夏軍的反擊(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川蜀歸屬第338章 諒祚的疑慮第53章 同化改革(下)第227章 冬季攻勢(下)第49章 奪權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第158章 陣前較量第458章 取亂之道第517章 征服吐蕃(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力挽狂瀾(續)第379章 出擊(中)第272章 裁軍第147章 空手套白狼第437章 全軍覆沒第61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下)第255章 山河破碎(中)第140章 北遼求援第七百三十七章 膨脹的李鉞(上)第141章 大同攻防(上)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200章 三國混戰(中)第293章 阿拉湖畔的天鵝第360章 破城第488章 賀蘭倉的秘密(下)第494章 諸王野心(下)第482章 邊疆(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鄧州之役(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淮南戰局(上)第16章 山中春色第134章 大敗而回(下)第695章 撤退第105章 好看的吃相(續)第709章 時間飛逝第436章 引誘宋軍第499章 廣陽王的謀劃(上)第370章 激戰(上)第37章 屈野事變第187章 草原對決(下)第191章 單挑狼王第113章 遼國驚變(中)第731章 夏軍的反擊(下)第373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四十一章 鄧州之役(上)第167章 青樓才女(下)第58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下)第671章 宋軍反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银川市| 临猗县| 扎鲁特旗| 喀喇沁旗| 洞口县| 汽车| 和硕县| 略阳县| 斗六市| 滁州市| 皋兰县| 清水河县| 钦州市| 定远县| 嘉黎县| 镇康县| 休宁县| 合阳县| 化德县| 灵山县| 白水县| 大田县| 武清区| 平邑县| 丹巴县| 彭州市| 泽库县| 象山县| 余江县| 通河县| 万年县| 金坛市| 依安县| 绥江县| 高青县| 平乡县| 荣昌县| 太仓市| 湘潭县| 洪湖市|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