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章 遼國驚變(中)

整個西夏朝廷按照李諒祚的意思分成兩派,分別對耶律重元和耶律仁先派來的使臣一陣忽悠,李諒祚根本就沒有出面接見他們,讓人分別告訴他們是爲了避嫌,不過耶律重元派來的使臣明顯的缺心眼,聽到來人這麼說就直接回去了,可是耶律仁先的使者卻留了下來一定要見了李諒祚才肯走。

皇宮御花園內。

“陛下,老臣無能耶律仁先派來的使臣一定要見您,否者那傢伙就不肯回去。”委哥寧令對李諒祚說道。

此時李諒祚正拿著魚竿在御花園的小湖裡釣魚呢!聽到委哥寧令這麼說,李諒祚將魚竿放下說道:“皇叔,你來的可真是時候,這魚剛上鉤您一來就被嚇跑了。”

委哥寧令聽到李諒祚這麼說,焦急的說道:“我的陛下呦!這都什麼時候了,您還有心思在這裡釣魚。”

李諒祚笑了笑說道:“皇叔,您說您急什麼呀!這是遼國的內戰又不是我大夏國,他願意等就等唄!朕還能怕他一個人將我大夏國的國庫吃空了不成。”

委哥寧令對李諒祚勸說道:“微臣不是擔心他們是陛下,您自己看看這天地下有一個皇帝向您這樣的嘛!放著政事不去處理每天都在玩,這讓微臣怎麼向天下的臣民交代。”

李諒祚笑了笑對委哥寧令說道:“皇叔的意思是說朕是一個無道昏君嘍!”

“在這麼下去你真就成了一個無道昏君了。”委哥寧令氣憤的說道,在西夏國敢和李諒祚這麼說話的,估計也只有委哥寧令一個人了。

聽到委哥寧令這麼說,李諒祚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在退避左右之後,李諒祚向委哥寧令問道:“皇叔啊!你說現在我西夏百姓的生活與五年前相比如何?”

“與五年前相比自然是國泰民安,百姓的生活被陛下剛剛掌權是富裕了數倍不止,整個西夏國都在蒸蒸日上。”委哥寧令實話實說道。

李諒祚點了點頭繼續向委哥寧令再次問道:“皇叔,那你說我大夏國的疆域與五年前相比如何?”

委哥寧令滿臉自豪的說道:“在陛下的帶領下我大夏國的疆域擴大了一倍有餘,而且還包括及其富庶的河湟地區和高昌地區,陛下英明神武堪比先帝和太祖。”

李諒祚笑了笑向委哥寧令繼續問道:“那陛下還認爲朕是一個無道昏君嗎?”

“陛下,老臣是怕您好大喜功,雖然陛下之前建立了不是功勳,但是陛下也不能如此荒廢政事啊!”委哥寧令繼續向李諒祚勸說道。

李諒祚看著苦口婆心勸說自己的委哥寧令,李諒祚心裡十分的感動,自古以來有無數的帝王,可是在這些帝王什麼能夠向委哥寧令這樣敢於直言相勸的忠臣又有多少呢?

李諒祚對委哥寧令說道:“皇叔啊!朕給你說實話,朕不喜歡處理那些繁瑣的政事,朕只需要在大事上把握一下方向就好了,具體的事情交給下面的人處理就行了;朕也是人,不可能所有的事情朕都能夠處理好;

在朕看來整個大夏國就像是一條行進在大海中的一條軍艦,朕是艦長你們這些大臣就是舵手和水手,大夏國的軍隊就是保護戰艦的勇士,朕要做的就是控制這條船的方向,指揮軍隊保護好這條船;而你們這些水手和舵手要保證這條船按時到達目的地;

這西夏的政事有皇叔在朕還不放心嘛!”

“陛下言之有理,是微臣唐突了。”委哥寧令說道。

李諒祚笑著說道:“言歸正傳吧!皇叔,對於耶律仁先的使臣朕不急著見他,先晾他幾天,現在他應該比我們著急;耶律仁先和蕭遠山是耶律洪基一派,二人鎮守的大同府和朔州兩地處於耶律重元的包圍之下,隨時都有可能面對耶律重元大軍的攻擊;

兩地的軍隊加起來有近十萬人,雖然人數不少,但是與耶律重元的大軍兩者是小巫見大巫,這兩地完全處於耶律重元的半包圍之中,兩地就算有物資存儲又能有多少,而且二人還怕朕從背後襲擊,所以現在二人特別想要得到朕的支持,最好能夠從我大夏國得到物資,這個時候拖得越久對我們越有利。”

委哥寧令聽到之後覺得很有道理,但是有擔心的問道:“要是他們倒向了大宋我們不就得不償失了嗎?”

李諒祚冷笑道:“依朕看,大宋最多口頭支持一下,現在大宋的原則是保境安民,只要戰火不燒到大宋的國土上,朕想他們是不會出兵的,再說了那幫汴梁的老爺們能夠商量好此事也要十天半個月的,所以不用著急。”

事實也確實如同李諒祚猜想的那樣,大宋對於遼國內亂不聞不問,只要遼軍不跨過兩國的邊界什麼都好說,畢竟大宋的皇帝可不像李諒祚這麼無恥是個戰爭販子。

三天以後,李諒祚覺得將耶律仁先的使臣晾的差不多了,於是在御花園召見了耶律仁先的使臣,一開始李諒祚帶著遼國使臣一個勁的逛使勁調遼使的胃口,遼使無奈只能好生的陪著。

在大半個時辰之後,李諒祚終於向遼使問道:“不知閣下此次前來所謂何事啊?”

遼使終於鬆了一口氣想到:“您老終於問島點子上了,再不問我都快要憋死了。”

於是遼使對李諒祚說道:“稟陛下,想必陛下對我大遼的事情已經知曉了,皇太叔犯上作亂危害朝廷,我家大人身爲西京留守深的我朝皇帝陛下信任,與叛賊勢不兩立,貴國和我國乃兄弟治國,我家大人希望陛下能夠伸出援手。”

“哦!原來如此啊!”李諒祚假裝恍然大悟道:“閣下放心,朕一定會給予幫助的,不過現在我大夏國也不好過啊!這物價也貴,恐怕你們想要什麼東西也要出錢買才行,你們放心只要我西夏有的你們都可以買,朕給你便宜價。”

“這……”使臣有難言之引說道;“陛下,我們西京暫時不缺少物資,就先不要了,只要陛下答應支持即可。”

“好,朕支持,你就放心吧!”李諒祚呵呵說道。

在送走遼使之後,李諒祚的臉色立刻就變了,對小福子說道:“派人跟著他,看看他到什麼地方落腳,這個遼使不簡單。”

“是,奴才這就去辦。”小福子應聲說道。

在小福子走後,李諒祚對跟在身邊的小卓子說道:“朕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遼國那邊有什麼消息嗎?”

“稟陛下,暫時還沒有。”小卓子說道。

“加大查詢的力度,尤其是潢河邊上的兩軍大戰,朕要第一時間知道戰況。”李諒祚臉色陰沉的說道。

感謝小鍋鍋、laboum、一人江南煙雨、等人的推薦票,還有幾個讀者的名字太複雜了天宇就不打了,謝謝你們對天宇一直以來的支持……

第415章 女真反夏(上)第536章 搶 搶 搶(中)第537章 搶 搶 搶(下)第277章 出征乃蠻部第714章 野戰(下)第541章 北歸第376章 危機重重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上)第249章 兵臨城下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第539章 獠牙和爪牙(中)第65章 軍馬問題第150章 進退維谷(下)第477章 新式火器第268章 玉石俱焚第265章 刺客第623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七十三章 反攻開始第620章 水淹下邳(上)第551章 大海戰(下)第624章 慘敗(上)第705章 戰爭之神誕生(上)第261章 原來是個公主第131章 血戰飛狐關(上)第七百三十章 海戰伏擊術第373章 兩敗俱傷第310章 功獎過罰第109章 勸說第364章 怛邏斯之戰(下)第663章 機動作戰第259章 會盟(下)第280章 前線的消息第696章 黃河大戰第680章 探營第七百九十二章 反間計(上)第187章 草原對決(下)第654章 ‘虎口奪崽’(下)第59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續)第385章 塞軍的反攻(上)第472章 遼國求援第11章 太后遇刺第72章 唃廝囉政權第696章 黃河大戰第354章 重兵圍城第550章 大海戰(中)第309章 牢中教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力挽狂瀾(下)第596章 德州之戰(中)第439章 種師道的反擊(上)第35章 奉義議和第332章 刮地三尺(下)第659章 連環套(上)第430章 從天而降(上)第506章 處置(上)第447章 宋軍的反抗(中)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15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中)第227章 冬季攻勢(下)第20章 遼軍來襲第723章 夏軍戰略(上)第116章 一敗塗地第382章 決戰(上)第703章 晉王的選擇(上)第167章 青樓才女(下)第345章 提醒第694章 合圍開始第513章 夏軍的火銃第45章 赤露露的打臉第691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190章 圍獵狼羣第610章 汴梁風雲(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中)第387章 塞軍的反攻(下)第345章 提醒第312章 北廷都護府第595章 德州之戰(上)第376章 危機重重第258章 會盟(上)第532章 收降海盜第226章 冬季攻勢(中)第290章 腹黑的李武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196章 幽燕風雲(中)第61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下)第127章 改組一品堂第202章 涿州戰役(上)第604章 勇者無敵(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膨脹的李鉞(上)第230章 佈局(上)第96章 交河城之戰(下)第628章 函谷關之戰(上)第727章 宋軍的攻勢(下)第140章 北遼求援第522章 遷都第359章 何去何從第710章 長子西征第648章 反擊(下)第29章 亮瞎雙眼第699章 神秘來客第270章 肢解遼國(中)
第415章 女真反夏(上)第536章 搶 搶 搶(中)第537章 搶 搶 搶(下)第277章 出征乃蠻部第714章 野戰(下)第541章 北歸第376章 危機重重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上)第249章 兵臨城下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第539章 獠牙和爪牙(中)第65章 軍馬問題第150章 進退維谷(下)第477章 新式火器第268章 玉石俱焚第265章 刺客第623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七十三章 反攻開始第620章 水淹下邳(上)第551章 大海戰(下)第624章 慘敗(上)第705章 戰爭之神誕生(上)第261章 原來是個公主第131章 血戰飛狐關(上)第七百三十章 海戰伏擊術第373章 兩敗俱傷第310章 功獎過罰第109章 勸說第364章 怛邏斯之戰(下)第663章 機動作戰第259章 會盟(下)第280章 前線的消息第696章 黃河大戰第680章 探營第七百九十二章 反間計(上)第187章 草原對決(下)第654章 ‘虎口奪崽’(下)第59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續)第385章 塞軍的反攻(上)第472章 遼國求援第11章 太后遇刺第72章 唃廝囉政權第696章 黃河大戰第354章 重兵圍城第550章 大海戰(中)第309章 牢中教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力挽狂瀾(下)第596章 德州之戰(中)第439章 種師道的反擊(上)第35章 奉義議和第332章 刮地三尺(下)第659章 連環套(上)第430章 從天而降(上)第506章 處置(上)第447章 宋軍的反抗(中)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15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中)第227章 冬季攻勢(下)第20章 遼軍來襲第723章 夏軍戰略(上)第116章 一敗塗地第382章 決戰(上)第703章 晉王的選擇(上)第167章 青樓才女(下)第345章 提醒第694章 合圍開始第513章 夏軍的火銃第45章 赤露露的打臉第691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190章 圍獵狼羣第610章 汴梁風雲(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中)第387章 塞軍的反攻(下)第345章 提醒第312章 北廷都護府第595章 德州之戰(上)第376章 危機重重第258章 會盟(上)第532章 收降海盜第226章 冬季攻勢(中)第290章 腹黑的李武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196章 幽燕風雲(中)第61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下)第127章 改組一品堂第202章 涿州戰役(上)第604章 勇者無敵(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膨脹的李鉞(上)第230章 佈局(上)第96章 交河城之戰(下)第628章 函谷關之戰(上)第727章 宋軍的攻勢(下)第140章 北遼求援第522章 遷都第359章 何去何從第710章 長子西征第648章 反擊(下)第29章 亮瞎雙眼第699章 神秘來客第270章 肢解遼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大埔区| 高安市| 朔州市| 闵行区| 彭阳县| 海伦市| 白河县| 太谷县| 万载县| 永兴县| 滦南县| 上犹县| 耒阳市| 博白县| 华池县| 宁武县| 诸暨市| 横山县| 新竹市| 定襄县| 静宁县| 普兰县| 三江| 长阳| 宜城市| 喀喇| 清新县| 安远县| 肃北| 古蔺县| 富川| 兴义市| 芦溪县| 云林县| 永年县| 肥东县| 金堂县| 虞城县| 茂名市|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