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下)

除了負責西夏國土的支援防禦之外,新軍還是以後李諒祚開疆拓土的先遣軍,所以新軍還要具備遠離國土作戰的能力,要知道在這個時代運輸能力有限,農耕文明軍隊出征塞外需要大量的後勤支援,一旦失去後勤補給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西夏是農耕與遊牧並存的社會,隨著西夏的穩定發展,原本黨項人遊牧的本性已經開始漸漸喪失了,李諒祚訓練的這支新軍其作戰方式完全屬於遊牧民族的作戰方式,也就是無後方作戰,軍隊除了帶少量的補給外,其餘的都需要從敵國或者狩獵中獲得,這對戰士的素質、忍耐性和心理素質都是一個極大考驗。

李諒祚將這十萬新軍分爲三個師又一個營,三個師分別爲一個重甲騎兵師、一個輕裝騎兵師、一個騎馬步兵師,剩下的一個營爲李諒祚的親衛營,能夠進入親衛營的全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重甲騎兵師的裝備是這其中最好的,人員要求的也最爲嚴格;一個重甲騎士的裝備如下:一套鎖子甲、一套魚鱗甲、一套馬鎧甲、一桿馬槊、一柄蒙古彎刀、一張短弓(騎弓)、一壺箭(重箭二十支、輕箭十支)、馬靴兩雙、馬鞍兩套、一匹改良戰馬、一匹行馬、一匹馱馬。

這一套重型裝備下來花費大概爲一千貫只多不少,當然花了這麼多錢也是有回報的,重甲騎兵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破陣,他是兩軍交戰的尖刀部隊,這個時代的重甲騎兵就如同後世的重裝坦克,在野戰中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其次是輕騎兵師,相對於重甲騎兵師來說,輕騎兵師的裝備要差一些,畢竟雙方的任務不一樣,但是相比於現在這個時代的輕騎兵要好的多。

一名輕騎兵的裝備如下:一套鎖子甲、一套皮甲、兩柄蒙古彎刀、一張短弓、兩壺箭(重箭四十支、輕箭二十支)、馬靴兩雙、馬鞍兩套、兩匹優良的河西戰馬、一匹馱馬。

輕騎兵的主要任務就是長途奔襲追殺敵軍,在重甲騎兵師將敵軍陣型攻破之後,輕騎兵師就會從缺口衝進去,將敵軍分割包圍以優勢兵力將敵軍一口口吃掉,當然具體如何作戰還要根據戰場的形式而定。

剩下的最後一個就是輕裝步兵師,輕裝步兵從李德明和李元昊時期就是西夏的精銳部隊,他們有一個特殊的稱號‘步跋子’,而李諒祚要做的就是將原本精銳步跋子進行進一步的升級改造。

輕裝步兵師的所有將士全都來自西夏南方的橫山黨項人,這裡溝壑縱橫很好的鍛鍊了他們的肌肉和筋骨,無論是溝壑還是平地他們都健步如飛。

輕裝步兵的裝備如下:鎖子甲一套、橫刀一把、匕首一把、長弓一張、強弩一張、兩壺箭(重箭二十支、輕箭四十支)、行馬一匹、托馬一匹、馬鞍一套、馬靴一雙、布鞋兩雙。

輕裝步兵師的主要任務是用弓弩進行遠距離攻擊,剩下的也就是與敵軍步兵作戰,還有就是在攻城戰中擔任先鋒,當然在伏擊戰中步卒也是中堅力量。

剩餘的一萬親衛營是李諒祚精銳中的精銳,這是一支混合部隊,其中有三千重甲騎士、三千重裝甲步卒(陌刀軍)、三千精銳輕步兵(可以充當輕騎兵使用)、一千輕裝騎兵,這一萬人的裝備與其餘的也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他們擁有更多的戰馬。

這其中重甲步卒是最爲重要的,他們是保護李諒祚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是對付敵軍輕騎兵的重要力量,重裝步兵對人員素質的要求比重甲騎士還要嚴格,這個是爲什麼只有三千人的原因。

重甲步卒的組成成員最少要一米八以上,體型壯碩否者穿不起來一百多斤重的盔甲,重甲步卒的裝備如下:明光鎧甲一套、鎖子甲一套、陌刀一把、橫刀一把、長弓、強弩各一張、一壺箭(重箭十支、輕箭二十支)行馬、馱馬各一皮、皮靴一雙、布鞋兩雙。

爲了給新軍配備這些裝備,李諒祚可以說也是不惜血本,一套重甲騎兵的裝備價值一千多貫,重裝步卒的裝備與重甲騎士差不多都是一千多貫,輕裝步兵和輕騎兵也不便宜,其中輕騎兵要八百貫、輕步兵要五百貫,如此算來光新軍的裝備就需要七千九百多萬貫,換成白銀也達到將近四千萬兩。

這還沒有算上其他的軍費、伙食費,以及培育戰馬所需要的費用;按照李諒祚的規定,新軍軍費爲每人每月十貫,這樣全軍的軍費每年就要一千兩百萬貫;另外伙食要每天吃一頓肉食,以便給將士們補充體力,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雜費平均每人就要一貫,這一年下來就要三百六十五萬貫。

另外還有戰馬的費用,重甲騎兵所用的戰馬需要重新培育,按照李諒祚的要求重甲騎士所用的戰馬,爲河西馬與蒙古馬交配而成,戰馬每日除了草料之外,還需要食用混合鮮血或者生肉的食物,這些東西一般都一同拌在草料內。

由於血腥味比較重很多戰馬都不吃,最後被活活餓死了,而餓死的戰馬也沒有浪費,全都變成了後來其他戰馬的飼料,李諒祚先後培育了二十萬匹這樣的戰馬,最後培育成功的只有四萬匹;在這樣的培育下新式的戰馬要比普通的戰馬高出一頭來,另外耐力和衝刺能力都非常的強。

除了這四萬匹戰馬外,李諒祚還爲新軍準備了十萬餘匹優良的河西戰馬,馱馬、行馬二十萬餘匹,各種馬匹加在一起有三十五萬匹之多;爲了培育這些戰馬花費也是驚人的,每匹戰馬平均每日要消耗三貫。

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新式戰馬在培育的過程中大量的死亡,這使得培育戰馬的費用成倍增加,當然在新軍練成之後這筆費用會大大減少,戰馬的培育按照每匹馬每日三貫算,一年就要將近一千一百萬貫。

如此計算新軍三年訓練下來,全軍的軍費加上伙食費就需要將近四千七百萬貫,戰馬的培育費用就要將近三千三百多萬貫,再加上新軍的裝備需要七千九百多萬貫,不算其他的雜費,這三年下來就要將近一億五千九百多萬貫。

如此龐大的費用在這個時代也只有大宋能夠消耗的起,這個時代的大宋每年的稅收爲七千零七十萬貫,北方的遼國稅收爲三千八百萬貫,而西夏同化改革元年稅收僅有三千萬貫而已。

第22章 騎兵對決第257章 山河破碎(續)第534章 南下第615章 烈火焚城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394章 攻城(上)第716章 最後的決戰(上)第231章 佈局(下)第219章 出擊(中)第522章 遷都第477章 新式火器第436章 引誘宋軍第690章 殺心第八百一十四章 西域戰局(上)第269章 肢解遼國(上)第146章 渾水摸魚(續)第310章 功獎過罰第534章 南下第729章 夏軍的反擊(上)第523章 固若金湯(上)第225章 冬季攻勢(上)第450章 潼關協定(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淮南戰局(上)第461章 遼宋宣戰第332章 刮地三尺(下)第340章 出關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370章 激戰(上)第36章 班師回朝第227章 冬季攻勢(下)第355章 出擊第297章 草原大戰(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膨脹的李鉞(上)第101章 蘇萊曼的噩耗第180章 南遼動盪第139章 諒祚的擔憂第374章 緩戰第269章 肢解遼國(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逼戰(下)第692章 暴富的感覺第277章 出征乃蠻部第602章 轉戰(下)第20章 遼軍來襲第15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中)第七百五十五章 壽春之役(中)第133章 大敗而歸(上)第323章 火攻第490章 驚人發現(下)第599章 叛逃第5章 暗流涌動 (上)第338章 諒祚的疑慮第382章 決戰(上)第511章 瘋狂的大宋第七百九十二章 反間計(上)第629章 函谷關之戰(下)第364章 怛邏斯之戰(下)第198章 幽燕風雲(續)第122章 結盟第30章 搶運神器第500章 廣陽王的謀劃(中)第216章 對戰(下)第258章 會盟(上)第564章 全面開戰(下)第410章 爲生存而戰(中)第238章 耶律涅魯古的反擊(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勢如破竹(下)第473章 趙覠的計劃第264章 枕邊風的威力(下)第444章 逼降大宋(中)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舉進攻(上)第551章 大海戰(下)第616章 死地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263章 枕邊風的威力(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登陸第284章 夏軍的看家本領第182章 趁火打劫(中)第451章 風起雲涌第295章 草原大戰(上)第550章 大海戰(中)第151章 互相算計第455章 遼國的小算盤第644章 連鎖反應(上)第9章 承天寺第554章 島津家的選擇(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江河日下第343章 西域戰局第112章 遼國驚變(上)第529章 水師‘海盜’(下)第603章 勇者無敵(上)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351章 忒耳迷之戰結束第547章 再次出海(中)第557章 秘密遣宋第270章 肢解遼國(中)第526章 固若金湯(續)第八百零五章 諸王狩獵第244章 宋廷的反應第20章 遼軍來襲第八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上)
第22章 騎兵對決第257章 山河破碎(續)第534章 南下第615章 烈火焚城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394章 攻城(上)第716章 最後的決戰(上)第231章 佈局(下)第219章 出擊(中)第522章 遷都第477章 新式火器第436章 引誘宋軍第690章 殺心第八百一十四章 西域戰局(上)第269章 肢解遼國(上)第146章 渾水摸魚(續)第310章 功獎過罰第534章 南下第729章 夏軍的反擊(上)第523章 固若金湯(上)第225章 冬季攻勢(上)第450章 潼關協定(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淮南戰局(上)第461章 遼宋宣戰第332章 刮地三尺(下)第340章 出關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370章 激戰(上)第36章 班師回朝第227章 冬季攻勢(下)第355章 出擊第297章 草原大戰(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膨脹的李鉞(上)第101章 蘇萊曼的噩耗第180章 南遼動盪第139章 諒祚的擔憂第374章 緩戰第269章 肢解遼國(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逼戰(下)第692章 暴富的感覺第277章 出征乃蠻部第602章 轉戰(下)第20章 遼軍來襲第15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中)第七百五十五章 壽春之役(中)第133章 大敗而歸(上)第323章 火攻第490章 驚人發現(下)第599章 叛逃第5章 暗流涌動 (上)第338章 諒祚的疑慮第382章 決戰(上)第511章 瘋狂的大宋第七百九十二章 反間計(上)第629章 函谷關之戰(下)第364章 怛邏斯之戰(下)第198章 幽燕風雲(續)第122章 結盟第30章 搶運神器第500章 廣陽王的謀劃(中)第216章 對戰(下)第258章 會盟(上)第564章 全面開戰(下)第410章 爲生存而戰(中)第238章 耶律涅魯古的反擊(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勢如破竹(下)第473章 趙覠的計劃第264章 枕邊風的威力(下)第444章 逼降大宋(中)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舉進攻(上)第551章 大海戰(下)第616章 死地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263章 枕邊風的威力(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登陸第284章 夏軍的看家本領第182章 趁火打劫(中)第451章 風起雲涌第295章 草原大戰(上)第550章 大海戰(中)第151章 互相算計第455章 遼國的小算盤第644章 連鎖反應(上)第9章 承天寺第554章 島津家的選擇(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江河日下第343章 西域戰局第112章 遼國驚變(上)第529章 水師‘海盜’(下)第603章 勇者無敵(上)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351章 忒耳迷之戰結束第547章 再次出海(中)第557章 秘密遣宋第270章 肢解遼國(中)第526章 固若金湯(續)第八百零五章 諸王狩獵第244章 宋廷的反應第20章 遼軍來襲第八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礼泉县| 淮南市| 利川市| 江油市| 绩溪县| 岚皋县| 浑源县| SHOW| 聂荣县| 通化市| 贺州市| 汨罗市| 保德县| 肥西县| 文昌市| 衡山县| 察雅县| 鄂伦春自治旗| 武安市| 上饶市| 原平市| 吴堡县| 徐汇区| 武陟县| 贵定县| 乐业县| 罗平县| 马龙县| 潞西市| 郸城县| 淮安市| 余姚市| 浦江县| 台中县| 蓬安县| 南靖县| 青海省| 天镇县| 苍溪县|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