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7章 山河破碎(續)

李諒祚在汴梁城內大肆收攬民心的時刻,耶律涅魯古早已經率軍逃離到了遠方,耶律涅魯古先逃南下逃到了陳留,又轉而向西逃到了鄭州;鄭州位於東京汴梁城和西京洛陽城之間;耶律涅魯古逃到鄭州,讓宋神宗頓時緊張起來,因爲鄭州距離洛陽實在是太近了,如果耶律涅魯古突然心血來潮進攻洛陽,那事情就好玩了。

耶律涅魯古率軍來到鄭州讓宋神宗十分緊張,宋神宗連忙派遣老將王韶和小將種師道率領五萬宋軍進駐滎陽,而這支兵馬就是當初種師道率領從封丘突圍的那支兵馬;不過很顯然這麼好玩的事情並沒有發生,耶律涅魯古率領兵馬渡過汴梁河,在河陰乘船渡過黃河再次返回黃河以北地區,耶律涅魯古率軍逃脫了,很顯然李諒祚這是有意在放虎歸山。

再說李諒祚在耶律涅魯古渡河北逃以後,李諒祚的另外四萬兵馬也到達了汴梁城,如今汴梁城周圍已經完全被夏軍所控制,向北邊的胙城、封丘、酸棗、陽武、東明,南邊的中牟、陳留、雍丘、考城、鹹平等地全都落入到了李諒祚夏軍的手中;鄭州在耶律涅魯古率軍離開之後則被王韶率領的宋軍收復。

宋軍在鄭州遙望汴梁,宋夏兩國雖然是盟國,但是宋軍卻十分警惕,生怕李諒祚突然發動進攻,畢竟李諒祚的貪婪是天下皆知的;在汴梁皇宮李諒祚此時十分享受,同時李諒祚下令將汴梁所有能帶走的全部打包帶走,整個汴梁城內的所有府庫都遭到了夏軍的洗劫,爲了運輸這些財物李諒祚調運了好多繳獲的槽船,準備通過船運運往北方。

崇政殿內,李諒祚坐在龍椅之上接見了從洛陽趕來的呂公著,呂公著次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從李諒祚的手中要回汴梁及其周邊的城池,看到李諒祚坐在原本屬於大宋皇帝的寶座上,呂公著的心裡很不是滋味,這對於呂公著和整個大宋來說都是一個恥辱,一個國家的軍隊竟然無法保護自己的都城,甚至要靠盟友收復國都,這簡直就是國恥,但是對於呂公著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收復汴梁城。

“外臣呂公著參見夏國主。”呂公著向李諒祚躬身行禮道。

李諒祚呵呵一笑對呂公著說道:“呂大人別來無恙啊!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就見面了,而且還是在這汴梁城的皇宮之中。”

李諒祚的話不免有些諷刺的味道,但是呂公著依然賠笑道:“國主的夏軍戰力之強悍,讓外臣欽佩不已,如今耶律涅魯古已經被驅逐出汴梁了,國主是不是應該按照我們事先的約定退出汴梁將汴梁及其周圍的城池還於大宋。”

李諒祚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說道:“將汴梁還於大宋朕當然願意了,只不過當初朕提出來的條件……”

呂公著對於李諒祚說的話早有準備,呂公著拿出一份國書送到李諒祚的面前說道:“夏國主這是大宋皇帝陛下給您的國書。”

所謂的國書只不過是李諒祚上次所提出來的條件,在國書被送到李諒祚的受衆在之後,李諒祚看了看只見在國書的右下角簽著宋神宗的大名,而且還在上面蓋上了玉璽;李諒祚將國書放到一旁對呂公著說道:“既然宋帝答應了這些條件,朕也會如約退兵,只不過在退兵以前朕相與大宋皇帝見上一面,真希望夏宋兩國的皇帝能夠在汴梁舉行一次會盟,以示兩國友好,而不僅僅是簽署這一份盟約。”

呂公著沒有想到李諒祚竟然會突然提出這樣一個條件,現如今雖然宋夏兩國已經籤立盟約,兩國已經成爲名義上的盟國,但是兩國並沒有舉行真正意義上的會盟,而且呂公著從李諒祚的話語中還聽出來了另外一層含義,李諒祚說的是‘宋夏兩國的皇帝舉行一次會盟’;其隱晦的意思也就表明如果宋帝應邀舉行會盟的話,就等於大宋承認了李諒祚皇帝的合法地位。

其實雖然西夏自夏景宗李元昊開始雖然已經稱帝了,但是當時並沒有得到大宋和遼國的承認,在遼夏戰爭期間李諒祚打敗了遼國,在雙方簽訂的《奉義和約》當中李諒祚使遼國承認了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兩國以兄弟相稱;而這一次李諒祚像得到大宋對自己西夏皇帝的認可,使得西夏可以與大宋平起平坐,而不是在名義上矮人一截。

呂公著聽完李諒祚的話,就明白了李諒祚的意思,其實呂公著心裡明白,如今的西夏已經不是以前的西夏了,西夏在吞併了河湟谷地、西州之地和漠南、漠北草原之後,其國土面積大大增加比以前翻了好幾番,就疆域而言西夏已經和大宋不相上下,而且其軍事實力強悍,李諒祚已經成爲了名副其實的皇帝,但是要大宋承認李諒祚皇帝的合法地位,呂公著心裡卻依舊不是滋味。

呂公著對李諒祚說道:“稟夏國主,此事事關重大,外臣不敢擅自做主,需稟告大宋皇帝陛下。”

李諒祚笑著對呂公著說道:“朕也知道此事關係重大,呂大人還請儘早稟報,朕就在汴梁等候呂大人的消息。”

“外臣明白。”呂公著對李諒祚說道;李諒祚雖然說在汴梁等候消息,其實就是在告訴呂公著如果宋神宗不答應的話,他李諒祚就在汴梁城住下了;說的更狠一點就是,你要是不答應,我們就開戰,而且你的老窩已經被我佔了,你是想要老窩還是想開戰自己選擇。

其實如果李諒祚此時選擇進攻大宋的話,大宋根本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而且夏軍佔據著絕對的優勢,擊敗大宋可以說是輕而易舉;但是要說到滅亡大宋李諒祚心裡就沒底了,畢竟大宋的地域廣闊、地大物博、人多勢衆,想要短時間吞併大宋根本不可能,而且如今西夏佔據的漠南、漠北草原還沒有完全消化,夏軍還在遼國境內陷入苦戰,這個時候再和大宋開戰實非明智之舉;所以李諒祚對呂公著所說的話,更多的是威脅,但是要真開戰李諒祚還未必敢。

但是儘管如此李諒祚的意思還是讓呂公著心驚肉跳,如今大宋軍隊已經幾乎損失殆盡了,雖然大宋朝廷從洛陽、關中、川蜀、湖廣、江淮等地正在大規模招募兵馬,但是這些畢竟是剛剛放下鋤頭的新兵,連弓箭都使不好就不要說和夏軍作戰了;呂公著當天就起身返回洛陽,將李諒祚的意思彙報給宋神宗。

第232章 遼東風雲(上)第450章 潼關協定(下)第254章 山河破碎(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劍閣關第237章 耶律涅魯古的反擊(下)第207章 戰和策(中)第497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下)第79章 席捲河湟(中)第244章 宋廷的反應第299章 龍顏大怒第八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上)第690章 殺心第55章 外交政策第250章 汴京風雲(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551章 大海戰(下)第579章 攻破防線(續)第430章 從天而降(上)第524章 固若金湯(中)第463章 趁火打劫(上)第549章 大海戰(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抄窩行動(上)第150章 進退維谷(下)第536章 搶 搶 搶(中)第677章 清水戰役(下)第246章 渡河(下)第591章 漢中事變(下)第664章 太后守城第352章 驅狼吞虎第691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七百二十七章 特混艦隊第680章 探營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637章 渡海作戰(上)第八百零二章 投降第62章 李諒祚的憂愁第八百零一章 滅宋(續)第11章 太后遇刺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中)第346章 三皇會盟(上)第329章 勢如破竹第263章 枕邊風的威力(上)第161章 微服探訪(上)第455章 遼國的小算盤第418章 女真反夏(續)第462章 趙頊的應對之策第410章 爲生存而戰(中)第703章 晉王的選擇(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鄧州之役(上)第640章 昌國之戰第6章 暗流涌動(下)第160章 禍福焉知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527章 水師‘海盜’(上)第64章 扇耳刮子學狗叫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620章 水淹下邳(上)第480章 宣德門之變(上)第429章 秘密行軍(下)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場第93章 喜憂參半第697章 中原大戰第186章 草原對決(中)第552章 大海戰(續)第229章 大忽悠楊守素第266章 北歸第247章 偷襲(上)第411章 爲生存而戰(下)第139章 諒祚的擔憂第196章 幽燕風雲(中)第259章 會盟(下)第330章 高麗請降第480章 宣德門之變(上)第330章 高麗請降第673章 追擊(上)第30章 搶運神器第255章 山河破碎(中)第158章 陣前較量第506章 處置(上)第518章 征服吐蕃(下)第94章 西征先遣軍第458章 取亂之道第594章 南下受阻第338章 諒祚的疑慮第七百七十六章 淮南戰局(上)第七百六十四章 諸王回京(中)第4章 異象重生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95章 交河城之戰(上)第702章 班師回朝第49章 奪權第133章 大敗而歸(上)第175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上)第280章 前線的消息第67章 匠人的智慧(上)第304章 夜襲第31章 背後的刀子第七百五十章 力挽狂瀾(上)第621章 水淹下邳(下)
第232章 遼東風雲(上)第450章 潼關協定(下)第254章 山河破碎(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劍閣關第237章 耶律涅魯古的反擊(下)第207章 戰和策(中)第497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下)第79章 席捲河湟(中)第244章 宋廷的反應第299章 龍顏大怒第八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上)第690章 殺心第55章 外交政策第250章 汴京風雲(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551章 大海戰(下)第579章 攻破防線(續)第430章 從天而降(上)第524章 固若金湯(中)第463章 趁火打劫(上)第549章 大海戰(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抄窩行動(上)第150章 進退維谷(下)第536章 搶 搶 搶(中)第677章 清水戰役(下)第246章 渡河(下)第591章 漢中事變(下)第664章 太后守城第352章 驅狼吞虎第691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七百二十七章 特混艦隊第680章 探營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637章 渡海作戰(上)第八百零二章 投降第62章 李諒祚的憂愁第八百零一章 滅宋(續)第11章 太后遇刺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中)第346章 三皇會盟(上)第329章 勢如破竹第263章 枕邊風的威力(上)第161章 微服探訪(上)第455章 遼國的小算盤第418章 女真反夏(續)第462章 趙頊的應對之策第410章 爲生存而戰(中)第703章 晉王的選擇(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鄧州之役(上)第640章 昌國之戰第6章 暗流涌動(下)第160章 禍福焉知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527章 水師‘海盜’(上)第64章 扇耳刮子學狗叫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620章 水淹下邳(上)第480章 宣德門之變(上)第429章 秘密行軍(下)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場第93章 喜憂參半第697章 中原大戰第186章 草原對決(中)第552章 大海戰(續)第229章 大忽悠楊守素第266章 北歸第247章 偷襲(上)第411章 爲生存而戰(下)第139章 諒祚的擔憂第196章 幽燕風雲(中)第259章 會盟(下)第330章 高麗請降第480章 宣德門之變(上)第330章 高麗請降第673章 追擊(上)第30章 搶運神器第255章 山河破碎(中)第158章 陣前較量第506章 處置(上)第518章 征服吐蕃(下)第94章 西征先遣軍第458章 取亂之道第594章 南下受阻第338章 諒祚的疑慮第七百七十六章 淮南戰局(上)第七百六十四章 諸王回京(中)第4章 異象重生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95章 交河城之戰(上)第702章 班師回朝第49章 奪權第133章 大敗而歸(上)第175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上)第280章 前線的消息第67章 匠人的智慧(上)第304章 夜襲第31章 背後的刀子第七百五十章 力挽狂瀾(上)第621章 水淹下邳(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那曲县| 那坡县| 丹东市| 宝应县| 垦利县| 金湖县| 柏乡县| 汉沽区| 离岛区| 丹棱县| 五寨县| 盈江县| 博客| 卢氏县| 义马市| 旬邑县| 肇东市| 淳化县| 都安| 南丹县| 姚安县| 交城县| 南充市| 海兴县| 开化县| 江津市| 沙河市| 沁阳市| 湘潭市| 彩票| 明光市| 南开区| 山东| 吉木萨尔县| 华安县| 太和县| 宿迁市| 蛟河市| 乡宁县|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