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7章 中原大戰

在這個年末,大夏同化三十七年的最後一天,三十萬宋軍在夏軍的打擊下最後只剩下不足千人逃回了黃河以南,夏軍獲得了完勝,損失微乎其微;傍晚十分夏軍各路將領十分都興高采烈的回到大營向夏皇李諒祚覆命。

李諒祚看著一個個樂的屁呲一樣的衆將說道:“都傻樂什麼呀,有什麼可樂的,你看你們一個個的像什麼樣子。”

“陛下,此次全殲了宋軍三十萬精銳,我軍損傷不足五千,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勝啊!”楊守素笑著向李諒祚說道;“能有此勝全靠陛下領導有方啊!”

“少他孃的拍馬屁。”李諒祚面無笑意的說道;“這個結果乃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有什麼可高興的,而且這只是一個開始,大戰還在後面呢!傳令三軍,休整兩日,兩日後開拔大軍渡過黃河,南下開封。”

“是,謹遵陛下聖瑜……”

另一邊張繆在幾十名親兵的保護下,一路難逃到開封十分的狼狽;對付河北戰敗,是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種師道如晴天霹靂,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天下,遠在江南的宋帝趙煦雖然憂心前線的戰事,但是卻無計可施。

開封城,宋軍大營內。

如今整個開封已經淪爲了一片廢墟了,昔日繁華的都城早就被李德一把大火給少沒有了,宋軍之所以還選擇在這裡,完全是開封是宋軍南撤的集結地;如今在開封城駐紮的宋軍只有十萬人,其餘的二十萬分別駐紮在西面的滎陽、虎牢關和東面的渾州、濟州兩地。

“種帥,開封城不能再呆了,夏軍隨時可能對我們進行圍攻,到時候什麼都來不及了。”張繆向種師道全說道:“再說了,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多少糧草。”

“張將軍,現在就撤恐怕不妥吧!我們還有二十萬大軍在東西兩側防禦呢!怎麼也得把他們撤回來吧!”種師道對張繆說道。

“等你把他們撤回來,我們誰都走不了了。”張繆十分急切的說道:“如今王爺恐怕已經身遭不測,難道你想讓王爺的心血毀於一旦嗎?”

“好,那就依你所言,不過這十萬大軍撤離可不是一件小事,我們最少需要兩天的時間做準備。”種師道對張繆說道。

張繆聽到後,點了點頭說道:“好,種帥給我五千精兵,我南下鹹平,兩日後你率領大軍從鹹平撤離。”

“好,就在這麼辦。”張繆點頭說道。

宋軍的敗局已定,這已經是不可挽回的了,但是重要的是要看看怎麼敗,如何敗;對於宋軍來說現在最爲關鍵的就是保存實力,宋軍北方軍團是大宋最爲精銳的軍隊,能夠多撤離一人是一人。

在宋軍要撤離之計,樑王李德率領大軍進攻霍邑未果,而且損失巨大,李德立刻調整了戰略部署,在霍邑城外留下了五萬大軍打出二十萬大軍的旗號,率領其餘十五萬大軍從霍邑城下秘密離開。

“王爺,我們這是要率軍前往何處啊?”徐郃向樑王李德問道。

“要封鎖宋軍的退路可不光只有通過霍邑這一條路。”李德詭異的笑著說道:“你想向,如果你是宋軍統帥,你會從何處撤離啊?”

徐郃想了想說道:“那肯定是沿最近路線撤離了,也就是從鹹平沿蔡河南下了。”

“不錯,沿蔡河南下必將經過崔橋鎮一帶,我們就到哪裡埋伏等候宋軍的到來。”

另一邊東線戰場上,齊王lǐ kè率領十萬大軍向渾州而去,整個中原戰場上到處都燃起了烽火,宋夏兩國百萬大軍展開了廝殺,宋軍完全處於劣勢,爲了減少中原宋軍的壓力,王愷率軍出襄陽北擊秦王李武所部,兩軍在朝水一帶展開大戰。

開封城以北封丘,李諒祚的中軍大帳就安札在此處,探馬來回奔走通報最新的展寬,在中軍大帳內,有一個巨大的沙盤,上面清楚的表明這個中原各處戰場上的形勢,從整體戰局上看宋軍已經被夏軍給徹底的包圍了。

“陛下,最新探報,種師道和張繆率領十萬大軍已經沿蔡河南下了,楚王率領的三十萬鐵騎已經追至赤倉鎮,不過要追上宋軍恐怕還需要一天的時間。”楊守素對李諒祚稟報道。

李諒祚看著沙盤說道:“一天的時間足矣決定出戰局的勝負了,朕已命李胡兒率領十萬大軍前往崔橋鎮增援,現在就看德兒的了。”

崔橋鎮,夏軍大營內。

爲了能夠阻擊宋軍南逃,樑王李德派出了大量的探馬搜尋宋軍的動向,可是自從過了鹹平以後,宋軍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就這樣消失了。

“稟王爺,還是沒有任何宋軍的消息。”徐郃向李德稟報道。

李德皺著眉頭說道:“這不可能啊!難道說宋軍還能夠長翅膀飛了不成,繼續派出他們搜尋,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講宋軍給本王找出來。”

傍晚時分,一匹快馬來到大營內稟報道:“報、報、報……稟王爺,發現宋軍主力。”

“快說字啊何處?”李德急切的問道。

“稟王爺,宋軍主力在崔橋鎮以東一百二十里處,看樣子正在向柘城進發。”

“傳令大軍前往柘城追殺宋軍。”李德果斷下達軍令道。

在李德的率領下十五夏軍向柘城撲來,終於在次日傍晚十分追上了宋軍,夏軍此時已經是長途奔襲的疲憊之師,但是李德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立刻下令對宋軍展開了進攻,雙方交戰半個時辰以後,天就完全黑了下來,宋軍利用夜色的掩護分散向南逃竄,當天亮以後李德在搜尋宋軍的時候發現,宋軍竟然又消失了。

其實李德所追擊的這支大軍並不是宋軍的主力,真正的宋軍主力從鹹平兵分兩路,一路由種師道率領宋軍主力大軍秘密渡過蔡河轉向向西,經過朱家曲鎮進入到穎昌府境內,然後南下郾城進入蔡州境內,而另一路則有張繆率領僞裝成主力大軍,同樣是隱匿蹤跡從圉城鎮往東南而去,直奔柘城而去,在遭到夏軍進攻之後,在張繆的指揮下宋軍趁著夜色分散逃離了。

最終從夏軍包圍圈中逃離的宋軍有八萬餘人,至於其餘的二十萬大軍已經徹底的出不去了,他們已經被夏軍團團包圍了,於此同時夏軍繼續南下,大軍直抵秦嶺淮河一線,夏軍佔據了整個中原地區,但是數十萬夏軍陳兵淮河一線厲兵秣馬隨時都有渡河的架勢,給大宋朝廷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第二更奉上,有票的來支持一下……

{本章完}

第383章 決戰(中)第240章 宋廷反應第639章 渡海作戰(下)第396章 身先士卒(上)第332章 刮地三尺(下)第八百零八章 諸王分地(下)第533章 整頓第90章 遼使到了第123章 美人入宮第452章 戰俘的處置問題第372章 激戰(下)第282章 吉爾吉斯之戰(中)第717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水師遠征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第613章 以退爲進(中)第618章 出擊徐州第694章 合圍開始第523章 固若金湯(上)第637章 渡海作戰(上)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577章 攻破防線(中)第八百零六章 諸王分地(上)第500章 廣陽王的謀劃(中)第4章 異象重生第567章 河東危局(下)第383章 決戰(中)第93章 喜憂參半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493章 諸王野心(中)第八百二十五章 征服歐羅巴第199章 三國混戰(上)第568章 河東危局(續)第129章 大同攻略(上)第175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上)第673章 追擊(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壽春之役(下)第435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上)第146章 渾水摸魚(續)第33章 山陰伏擊戰的影響第119章 北遼特使第23章 決戰、決戰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92章 時間飛逝第193章 歃血稱汗(上)第496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中)第八百零六章 諸王分地(上)第125章 戰略儲備第181章 趁火打劫(上)第157章 伏擊與反伏擊(續)第403章 麻魁軍(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颶風來了第484章 李諒祚的私庫第557章 秘密遣宋第530章 水師‘海盜’(續)第186章 草原對決(中)第655章 黃雀在後第130章 大同攻略(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淮南戰局(中)第277章 出征乃蠻部第367章 一個小兵的故事(下)第八百零二章 投降第55章 外交政策第344章 絲路第328章 復仇之戰(下)第433章 從天而降(續)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場第247章 偷襲(上)第710章 長子西征第374章 緩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497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下)第67章 匠人的智慧(上)第七百七十章 江北大營第510章 大宋危機第349章 三皇會盟(續)第七百五十六章 壽春之役(下)第286章 李武的睿智第593章 聯合作戰(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皇儲選舉第521章 海上戰略第18章 皇帝大婚第七百八十九章 颶風來了第286章 李武的睿智第717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377章 行軍第33章 山陰伏擊戰的影響第601章 轉戰(上)第95章 交河城之戰(上)第584章 糧道(中)第七百七十一章 激戰第22章 騎兵對決第445章 逼降大宋(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舉進攻(下)第八百零五章 諸王狩獵第267章 復仇之戰第454章 皇宮密事(下)第268章 玉石俱焚第493章 諸王野心(中)第491章 ‘古墓’的來歷
第383章 決戰(中)第240章 宋廷反應第639章 渡海作戰(下)第396章 身先士卒(上)第332章 刮地三尺(下)第八百零八章 諸王分地(下)第533章 整頓第90章 遼使到了第123章 美人入宮第452章 戰俘的處置問題第372章 激戰(下)第282章 吉爾吉斯之戰(中)第717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水師遠征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第613章 以退爲進(中)第618章 出擊徐州第694章 合圍開始第523章 固若金湯(上)第637章 渡海作戰(上)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577章 攻破防線(中)第八百零六章 諸王分地(上)第500章 廣陽王的謀劃(中)第4章 異象重生第567章 河東危局(下)第383章 決戰(中)第93章 喜憂參半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493章 諸王野心(中)第八百二十五章 征服歐羅巴第199章 三國混戰(上)第568章 河東危局(續)第129章 大同攻略(上)第175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上)第673章 追擊(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壽春之役(下)第435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上)第146章 渾水摸魚(續)第33章 山陰伏擊戰的影響第119章 北遼特使第23章 決戰、決戰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92章 時間飛逝第193章 歃血稱汗(上)第496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中)第八百零六章 諸王分地(上)第125章 戰略儲備第181章 趁火打劫(上)第157章 伏擊與反伏擊(續)第403章 麻魁軍(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颶風來了第484章 李諒祚的私庫第557章 秘密遣宋第530章 水師‘海盜’(續)第186章 草原對決(中)第655章 黃雀在後第130章 大同攻略(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淮南戰局(中)第277章 出征乃蠻部第367章 一個小兵的故事(下)第八百零二章 投降第55章 外交政策第344章 絲路第328章 復仇之戰(下)第433章 從天而降(續)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場第247章 偷襲(上)第710章 長子西征第374章 緩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497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下)第67章 匠人的智慧(上)第七百七十章 江北大營第510章 大宋危機第349章 三皇會盟(續)第七百五十六章 壽春之役(下)第286章 李武的睿智第593章 聯合作戰(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皇儲選舉第521章 海上戰略第18章 皇帝大婚第七百八十九章 颶風來了第286章 李武的睿智第717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377章 行軍第33章 山陰伏擊戰的影響第601章 轉戰(上)第95章 交河城之戰(上)第584章 糧道(中)第七百七十一章 激戰第22章 騎兵對決第445章 逼降大宋(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舉進攻(下)第八百零五章 諸王狩獵第267章 復仇之戰第454章 皇宮密事(下)第268章 玉石俱焚第493章 諸王野心(中)第491章 ‘古墓’的來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平江县| 弋阳县| 罗甸县| 潞城市| 闵行区| 怀来县| 冀州市| 阜南县| 遂昌县| 孟村| 晋中市| 咸阳市| 阿城市| 将乐县| 红桥区| 宝兴县| 建昌县| 周至县| 阿瓦提县| 巴楚县| 鄂托克前旗| 青阳县| 准格尔旗| 达孜县| 唐山市| 朝阳市| 宜昌市| 阿荣旗| 比如县| 任丘市| 巍山| 三亚市| 莎车县| 新丰县| 铜鼓县| 旬阳县| 建宁县| 重庆市| 邯郸市|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