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5章 逼降大宋(下)

雖然王安石刻意的封鎖了趙頊被俘虜的消息,可是這種事情最終的結果還是瞞不住的,當天晚上整個宋軍大營流言四起,說什麼的都有,甚至最後都傳到趙頊已經死了,大宋也已經亡國了,他王安石要自立當皇帝了。

而且說得是有鼻子有眼的,這下王安石想要封鎖都封鎖不住了,流言之所以傳播的這麼快,這其中一品堂可是出了大力的,在宋軍後續的招募過程中,由於事急從權,所以新募士卒沒有經過嚴格的調查,這讓很多一品堂的探子成功的混入其中。

次日清晨,王安石率領三十萬武裝到牙齒的大軍來到了金鎖關下,朱旭急匆匆的來到李諒祚的中軍大帳說道:“陛下,大事不好了,王安石親率三十萬大軍前來扣關。”

“王安石到底要幹什麼?難道他真不顧趙頊的死活了嗎?”馮框皺了皺眉頭說道;“不顧及君臣之禮了嗎?”

“別說那些沒用的;傳朕軍令:將趙頊押上城頭,守城部隊立刻登上城樓禦敵,弓弩引而不發;朕親自出城去會會他。”李諒祚果斷的下達軍令道。

“陛下,還是有末將去吧!”馮框說道。

“放心,只要你們不讓趙頊死了或者跑了,朕就是安全的。”李諒祚自信的說道;“王安石還沒有那麼大的膽子在大軍面前傷害朕,人家可是很在乎名譽的。”

李諒祚說完率軍衆人向關城的北門而去,李諒祚登上城樓看到城下黑壓壓的宋軍,頭皮也有點發麻,而去這些人還只是宋軍的前鋒部隊,在他們的背後誰知道還有多少個三十萬啊!這麼多人輪番攻城的話,就算夏軍的戰力再強,宋軍的戰力在弱,這金鎖關最終還是會失守的,如今李諒祚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宋帝趙頊威脅王安石和宋軍。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如果李諒祚不敢上的話,這對夏軍的士氣可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同時也會讓王安石看出來自己沒有底氣,如果事情到了這種局面,局勢對於夏軍可就大大的不利了,宋軍據不投降玩命抵抗是李諒祚目前最爲擔心的事情。

李諒祚從城樓上走下來騎上黑風向城門洞走去,李諒祚深呼了一口氣,下達軍令道:“打開城門。”

“吱呀!吱呀!吱呀……”

金鎖關的城門緩緩打開了,李諒祚策馬而出,這一次李諒祚一個護衛都沒有帶著;而且在李諒祚出城之後,金鎖關的城門並沒有關閉,而是一直打開的,這樣做的目的第一:是向王安石傳達一個信號,給他一些震懾;第二:一旦宋軍突然發動進攻,好讓李諒祚順利的撤回關內。

李諒祚身穿龍袍,將威龍馬槊插著地上單騎立於關前,放聲對宋軍說道:“爾等看看關上被擒之人是誰,如若在不投降朕就殺了趙頊。”

“夏皇請不要誤會,千萬不要傷害我家陛下,外臣此次前來就是來投降的。”王安石大聲的說道。

王安石說完徒步向李諒祚走了過來,王安石走到李諒祚身邊跪下將自己的帥印和虎符獻給李諒祚,以此表示向李諒祚投降,李諒祚接過這些後;王安石對李諒祚說道:“稟夏皇,雖然我前鋒大軍已經投降,但是在北邊依舊有數十萬大軍,這些只聽從外臣的號令,夏皇您看?”

“好,這些宋軍就有你去招降,朕也省的麻煩。”李諒祚大手一揮說道。

在李諒祚的威脅下,三十萬夏軍放下了武器選擇了投降,城外的宋軍大營成爲了戰俘營,宋軍依舊被關押在這裡,爲了防止宋軍發生暴亂,夏軍將宋軍的軍官和普通的士卒分開關押,並將所有的武器全部收繳,另外吃飯也都按時供應,每天只給吃個半飽,而且每日還要在夏軍的監管下整修道路。

宋軍投降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隨後李諒祚命令楚王李孝仁率領五萬大軍北上,由於擁有趙頊的聖旨和從王安石哪裡得到的帥印和虎符,夏軍所過之處宋軍皆降,僅僅兩天的時間夏軍就成功接管了橫山以南的所有大宋城池,由於兵力不足,在一些不是戰略要地的城池夏軍都沒有駐軍,一切還像原來一樣,只不過旗幟換成了大夏帝國的。

如今的宋軍已經全部退到了橫山以北,也就是大宋佔據的夏國領土,宋軍剩餘的主力和民扶全部彙集在以永樂城爲核心的夏東南地區,宋軍依舊佔據著洪州、宥州、夏州、石州、銀州、龍州等地。

李諒祚率軍從金鎖關返回之後,就一直停留在渭橋倉,同時李諒祚徵調民扶大修渭橋倉,對渭橋倉和渭橋鎮進行擴建城渭橋城,李諒祚打算將這個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地方打造成夏軍統治關中地區的核心;長期以來中原王朝凡是在關中定都的,都選擇將都城定在長安,也就是京兆府;其實這是有重要原因的,長安位於秦嶺以北、渭河以南,一旦關中面臨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時,渭河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可以阻擋北方騎兵的南下。

而大夏帝國卻沒有這個顧慮,夏軍本來就來自於北方,相反如今巴蜀和漢中還在大宋的手中,將關中的治所定在渭河以北,就等於有了秦嶺和渭河兩道天然的防線;爲了建造渭橋城李諒祚親自參與設計,對於徵調的民扶也不是無償徵調的,來這裡幹活可是都有工錢的,這也讓李諒祚獲得了關中百姓的認可。

渭橋城外夏軍大營(時渭橋城還沒有建成)李諒祚的中軍大帳內。

李諒祚向小卓子問道:“楚王到哪了?”

“稟陛下,楚王率軍已經抵達龍州,過不了幾日就能收復所有淪陷的國土了。”小卓子對李諒祚說道。

“對宋之戰,可算是要結束了。”李諒祚鬆了一口氣說道;“武兒和常兒那邊有消息嗎?”

“秦王殿下到是傳來了消息,稱這幾日遼軍動作平凡,可能是想要大舉進攻。”

“經過這年的休養生息遼國的實力不可小覷啊!遼國兵馬雖然不多,但是戰力之強,而且還有能征善戰的武將,告訴常兒,對付遼軍不可硬來,能糊弄就糊弄,不要輕易開戰,一切等與大宋的戰事結束了以後再說。”

“是,奴才記下了。”

“常兒還沒有消息啊!”

“代王殿下自從離開武州之後就一直沒有消息,奴才枉自猜想殿下可能已經深入宋境快要抵達太原府了。”

“如今這局勢能不能拿下太原府已經不重要了,我兒能夠平安就好;卓子,常兒一有消息立刻稟報與朕。”

“是,陛下。”

今天有點晚了,稍後還有一更

第218章 出擊(上)第271章 肢解遼國(下)第156章 伏擊與反伏擊(下)第35章 奉義議和第505章 遼殤第641章 攻掠蘇湖(上)第669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下)第393章 圍城第90章 遼使到了第283章 吉爾吉斯之戰(下)第18章 皇帝大婚第82章 平定河湟第456章 夏軍整編和地方官制第364章 怛邏斯之戰(下)第496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中)第578章 攻破防線(下)第50章 殺戮第513章 夏軍的火銃第697章 中原大戰第397章 身先士卒(中)第670章 北方戰局第394章 攻城(上)第391章 殲敵第23章 決戰、決戰第655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六十六章 晉王的秘密(上)第333章 撤軍第414章 鉗形戰術第655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六十二章 皇者歸來(下)第700章 中原巡閱使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502章 廣陽王的謀劃(續)第241章 李諒祚的抉擇第333章 撤軍第505章 遼殤第241章 李諒祚的抉擇第547章 再次出海(中)第229章 大忽悠楊守素第496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中)第407章 宋軍新的部署第384章 決戰(下)第728章 宋軍的攻勢(續)第389章 談判第425章 殺戮(下)第574章 夏皇之怒第八百零五章 諸王狩獵第169章 夜宿青樓(上)第178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續)第七百四十五章 暗流涌動(上)第313章 渤遼國的動作第501章 廣陽王的謀劃(下)第609章 汴梁風雲(中)第647章 反擊(上)第697章 中原大戰第462章 趙頊的應對之策第633章 冬季來臨第319章 渡江戰役(下)第54章 新儒家文化第200章 三國混戰(中)第七百五十章 力挽狂瀾(上)第675章 赤裸裸的打臉第629章 函谷關之戰(下)第625章 慘敗(中)第40章 剛柔並濟第45章 赤露露的打臉第58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下)第588章 天下震動第641章 攻掠蘇湖(上)第522章 遷都第556章 島津家的選擇(續)第七百五十九章 力挽狂瀾(續)第112章 遼國驚變(上)第126章 打造商業帝國第565章 河東危局(上)第102章 好看的吃相(上)第634章 李慶的計劃(上)第480章 宣德門之變(上)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490章 驚人發現(下)第518章 征服吐蕃(下)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力挽狂瀾(中)第41章 示敵以弱第289章 葛邏祿人第311章 封王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玉石俱焚(下)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17章 深夜偷情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攻忒耳迷第76章 消滅唃廝囉(下)第472章 遼國求援第711章 初戰逞威第639章 渡海作戰(下)第284章 夏軍的看家本領第245章 渡河(上)第263章 枕邊風的威力(上)
第218章 出擊(上)第271章 肢解遼國(下)第156章 伏擊與反伏擊(下)第35章 奉義議和第505章 遼殤第641章 攻掠蘇湖(上)第669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下)第393章 圍城第90章 遼使到了第283章 吉爾吉斯之戰(下)第18章 皇帝大婚第82章 平定河湟第456章 夏軍整編和地方官制第364章 怛邏斯之戰(下)第496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中)第578章 攻破防線(下)第50章 殺戮第513章 夏軍的火銃第697章 中原大戰第397章 身先士卒(中)第670章 北方戰局第394章 攻城(上)第391章 殲敵第23章 決戰、決戰第655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六十六章 晉王的秘密(上)第333章 撤軍第414章 鉗形戰術第655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六十二章 皇者歸來(下)第700章 中原巡閱使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502章 廣陽王的謀劃(續)第241章 李諒祚的抉擇第333章 撤軍第505章 遼殤第241章 李諒祚的抉擇第547章 再次出海(中)第229章 大忽悠楊守素第496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中)第407章 宋軍新的部署第384章 決戰(下)第728章 宋軍的攻勢(續)第389章 談判第425章 殺戮(下)第574章 夏皇之怒第八百零五章 諸王狩獵第169章 夜宿青樓(上)第178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續)第七百四十五章 暗流涌動(上)第313章 渤遼國的動作第501章 廣陽王的謀劃(下)第609章 汴梁風雲(中)第647章 反擊(上)第697章 中原大戰第462章 趙頊的應對之策第633章 冬季來臨第319章 渡江戰役(下)第54章 新儒家文化第200章 三國混戰(中)第七百五十章 力挽狂瀾(上)第675章 赤裸裸的打臉第629章 函谷關之戰(下)第625章 慘敗(中)第40章 剛柔並濟第45章 赤露露的打臉第58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下)第588章 天下震動第641章 攻掠蘇湖(上)第522章 遷都第556章 島津家的選擇(續)第七百五十九章 力挽狂瀾(續)第112章 遼國驚變(上)第126章 打造商業帝國第565章 河東危局(上)第102章 好看的吃相(上)第634章 李慶的計劃(上)第480章 宣德門之變(上)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490章 驚人發現(下)第518章 征服吐蕃(下)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力挽狂瀾(中)第41章 示敵以弱第289章 葛邏祿人第311章 封王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玉石俱焚(下)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17章 深夜偷情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攻忒耳迷第76章 消滅唃廝囉(下)第472章 遼國求援第711章 初戰逞威第639章 渡海作戰(下)第284章 夏軍的看家本領第245章 渡河(上)第263章 枕邊風的威力(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两当县| 新化县| 开封市| 波密县| 东乡县| 太白县| 连云港市| 醴陵市| 长春市| 巨鹿县| 湘乡市| 曲阳县| 海盐县| 连江县| 镶黄旗| 商都县| 霍山县| 义马市| 西乌| 墨玉县| 贵南县| 牙克石市| 花莲县| 萨嘎县| 乐至县| 安图县| 资源县| 梧州市| 江津市| 修文县| 安国市| 三原县| 宣汉县| 含山县| 新宁县| 邳州市| 油尖旺区| 商都县| 墨玉县|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