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二十五章 征服歐羅巴

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已經到了公元1124年了,如今的大夏帝國已經初步形成了,由太上皇李諒祚一手締造的大夏帝國分爲一個宗主國和七個諸侯國,分別是大夏王朝,新秦國、新雍國、新趙國、新楚國、新樑國、新齊國和新燕國,這七大諸侯國當中就屬新燕國的實力最爲強大,如今的新燕國擁有五百萬人口和數百萬奴隸,而且人口還在以幾何式的方式增長,新燕國已經將國都遷到了新燕城,新燕城位於密蘇里河和密西西比河的交匯處。

如今新燕國已經控制了絕大部分的北燕大陸(北美大陸),其核心地區就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五大湖地區,利用奴隸在燕王李慶的要求下,還開挖了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溝通的運河,使得新燕國的航運可以溝通整個國家。

當然爲了控制這麼廣袤的領土,新燕軍基本上每年都會發動大戰,對當地的土著部落實行毀滅性的打擊,擄掠他們的糧食和人口,新燕國所在的北燕大陸在大夏帝國內成爲淘金者夢想之地,這裡別的東西不多,但是有的是土地,而且是肥沃的土地,最後建立新燕國已經一舉成爲了七大諸侯國之首了,同樣新大陸上的新的農作物像是玉米、紅薯等等高產的農作物也被運到了其他地區。

與新燕國的快速擴充相比,新秦國和新雍國就差勁的多了;先說新秦國在南下以後第一個先滅掉了就是伽色尼王朝,按照李諒祚的疆域劃分,伽色尼王朝所在的印度河流域應該是新趙國的疆域,但是當時新趙國剛剛進入到古印度地區,根本沒有辦法來管理這裡,畢竟中間還隔著很多的古印度邦國。

新秦國在得到印度河流域可謂是國力大增,這裡是新秦國第一塊能夠適宜耕種的土地,同時這裡也成爲了新秦國的糧草供應基地,每年從這裡產出的糧草遠遠不斷的被送到西方前線,直到新秦軍佔據了兩河流域攻佔了巴格達才結束,不過在這十年間新秦國一直將印度河流域佔爲己有,趙王李興也並沒有索要,畢竟趙王李興在佔據古印度的其他疆域以後,適宜耕種的肥沃土地並不少,而且人口並不多所以並沒有急著索要。

新秦國如今的疆域,東起印度河、西至小亞細亞半島、北到紀渾河和高加索山脈、南抵西奈半島,在拿下巴格達以後,新秦國的國都就暫時遷到了巴格達,如今新秦國雖然在準備西征事宜,但是並沒有展開西征,如今的新秦軍主力正在攻打埃及的法蒂瑪王朝,在幾日前秦王李哲得到消息,他的大軍已經攻佔了開羅,如今正在圍攻亞歷山大里亞城,同時新秦國還從國內徵集了大量的奴隸開挖新秦運河(蘇伊士運河)如今已經快要開通了。

與新秦國相比,新雍國的擴張這順利的多了,有了新晉留下了的底子又有葛邏祿葉護國的有利支援,如今新雍國已經佔據了欽察草原和伏爾加河流域,大軍剛剛攻佔了位於第聶伯河沿岸的基輔,將疆域擴展到了第聶伯河以西的廣闊領土上,不過新雍國所佔據的疆域多爲草原地帶,所以新雍國一直以遊牧爲主,跟隨雍王李襄遷到這裡的多爲草原人,當然這樣的國家是比較難管理的,所以雍王李襄迫切的希望能夠佔據整個第聶伯河南部地區,這裡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農業基礎了。

基輔羅斯的滅亡和整個東歐平原大部分的淪陷給歐羅巴人造成了深深的恐懼,整個歐羅巴在教皇洪諾留二世的演講下組成了歐羅巴聯軍,歐羅巴聯軍主要由法蘭西王國、德意志王國(神聖羅馬帝國)、波蘭王國和匈牙利王國,以及條頓騎士團組成,他們組成了八十萬歐羅巴聯軍,聯軍有神聖羅馬帝國的薩利安王朝的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洛泰爾二世率領。

在新雍軍佔據基輔以後,立刻展開了一次更大規模的西征,在別里茲城附近,八十萬歐羅巴聯軍和十萬新雍軍展開大戰,憑藉著犀利的炮火新雍軍殺了歐羅巴聯軍十三萬大軍,但是最終新雍軍由於糧草和輜重問題不得不撤軍回到基輔去休整,歐羅巴聯軍贏得了一次短暫的勝利,在贏得勝利以後,在洛泰爾二世的建議下,開始以別里茲爲中心修建長城、關隘和城堡。

在歐洲南部拜占庭帝國、保加利亞王國、西西里王國、意大利王國組成了聯軍,在拜占庭帝國皇帝約翰二世的指揮下來對抗來自新秦國的大軍,新秦國只用了五萬大軍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從阿米達打到了尼西亞城,跟拜占庭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只隔著一個小小的達達尼爾海峽了,不過新秦軍在到達這裡以後就停止了進攻,因爲他們在積蓄力量。

公元1125年,大夏帝國盛康十三年;大夏帝國即將開始新一輪的西征,這次西征將徹底的滅掉整個歐羅巴,爲此大夏帝國準備了一支龐大的軍隊,由於這次西征的領軍者大夏帝國皇室的第三代,所以又被成爲‘長孫西征’。

大夏帝國的西征部隊分爲南北兩路,北路以大夏王朝的八十萬精銳騎兵爲主力,在上新雍帝國的二十萬鐵騎,以及葛邏祿葉護國的十萬騎兵,共計一百一十萬大軍,以永王李襄爲統帥、大夏王朝皇儲李乾順爲副帥,安北大都護李思齊爲前鋒大軍,大軍在基輔集結,從基輔一直向西打,目標直指法蘭西王國的都城巴黎。

南路大軍以新秦軍爲主力,然後有新趙十萬大軍、新楚十萬大軍,新樑和新齊兩國共出二十萬水軍在加上十萬大夏王朝水師,共計七十萬大軍,其中四十萬陸軍三十萬水師,上萬艘戰船和三萬艘運輸船,水師將通過新秦運河抵達地中海,然後參與圍攻君士坦丁堡,最終水師將士將配合陸軍向西進發攻陷羅馬,與北路軍會師巴黎城下。

其實沒有人知道整個作戰計劃是遠在興慶府的太上皇李諒祚親自敲定的,統帥人選也是太上皇李諒祚親自定的,至於具體的進攻方案則要看他們各自的前線統帥了,爲了這次西征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大夏帝國將十年來積攢的所有火器,全都運到了兩大前線,大夏帝國軍隊的火器裝備率達到了六成五,兩路大軍的火炮加起來更是有五千多門。

第339章 危機第256章 山河破碎(下)第279章 錢莊和紙幣第717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525章 固若金湯(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攻略琉球島第303章 損失慘重第665章 玩把大的第417章 女真反夏(下)第258章 會盟(上)第560章 邊界上的衝突(下)第213章 攻城戰(下)第661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516章 南進戰略(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306章 和平特使第589章 漢中事變(上)第60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上)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商隊第208章 戰和策(下)第512章 神宗的遺詔第523章 固若金湯(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玉石俱焚(下)第50章 殺戮第526章 固若金湯(續)第567章 河東危局(下)第574章 夏皇之怒第495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上)第329章 勢如破竹第313章 渤遼國的動作第711章 初戰逞威第719章 先下手第七百三十一章 劍閣關第674章 追擊(下)第656章 霸氣的李慶(上)第572章 逃亡之路第385章 塞軍的反攻(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水師在行動第395章 攻城(下)第68章 匠人的智慧(下)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場第626章 慘敗(下)第36章 班師回朝第50章 殺戮第465章 趁火打劫(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舉進攻(下)第160章 禍福焉知第197章 幽燕風雲(下)第571章 戰機難覓第17章 深夜偷情第432章 從天而降(下)第614章 以退爲進(下)第80章 席捲河湟(下)第128章 廢除軍司制度第356章 碰撞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第657章 霸氣的李慶(下)第172章 夜宿青樓(續)第336章 默默發展的大宋第696章 黃河大戰第64章 扇耳刮子學狗叫第七百三十一章 劍閣關第334章 安東都護府第78章 席捲河湟(上)第554章 島津家的選擇(中)第八百一十三章 殘宋小朝廷第200章 三國混戰(中)第624章 慘敗(上)第560章 邊界上的衝突(下)第107章 無恥皇帝(下)第318章 渡江戰役(上)第96章 交河城之戰(下)第616章 死地第116章 一敗塗地第23章 決戰、決戰第377章 行軍第285章 追擊第210章 兵進大定府第66章 自行車和壓縮餅乾第八百二十四章 勢如破竹(續)第434章 宋軍的新式武器第七百五十九章 力挽狂瀾(續)第198章 幽燕風雲(續)第506章 處置(上)第657章 霸氣的李慶(下)第615章 烈火焚城第709章 時間飛逝第262章 否認第552章 大海戰(續)第363章 葛邏祿之寶第624章 慘敗(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480章 宣德門之變(上)第251章 汴京風雲(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壽春之役(上)第711章 初戰逞威第428章 秘密行軍(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川蜀決戰(下)第6章 暗流涌動(下)第550章 大海戰(中)
第339章 危機第256章 山河破碎(下)第279章 錢莊和紙幣第717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525章 固若金湯(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攻略琉球島第303章 損失慘重第665章 玩把大的第417章 女真反夏(下)第258章 會盟(上)第560章 邊界上的衝突(下)第213章 攻城戰(下)第661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516章 南進戰略(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306章 和平特使第589章 漢中事變(上)第60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上)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商隊第208章 戰和策(下)第512章 神宗的遺詔第523章 固若金湯(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玉石俱焚(下)第50章 殺戮第526章 固若金湯(續)第567章 河東危局(下)第574章 夏皇之怒第495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上)第329章 勢如破竹第313章 渤遼國的動作第711章 初戰逞威第719章 先下手第七百三十一章 劍閣關第674章 追擊(下)第656章 霸氣的李慶(上)第572章 逃亡之路第385章 塞軍的反攻(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水師在行動第395章 攻城(下)第68章 匠人的智慧(下)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場第626章 慘敗(下)第36章 班師回朝第50章 殺戮第465章 趁火打劫(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舉進攻(下)第160章 禍福焉知第197章 幽燕風雲(下)第571章 戰機難覓第17章 深夜偷情第432章 從天而降(下)第614章 以退爲進(下)第80章 席捲河湟(下)第128章 廢除軍司制度第356章 碰撞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第657章 霸氣的李慶(下)第172章 夜宿青樓(續)第336章 默默發展的大宋第696章 黃河大戰第64章 扇耳刮子學狗叫第七百三十一章 劍閣關第334章 安東都護府第78章 席捲河湟(上)第554章 島津家的選擇(中)第八百一十三章 殘宋小朝廷第200章 三國混戰(中)第624章 慘敗(上)第560章 邊界上的衝突(下)第107章 無恥皇帝(下)第318章 渡江戰役(上)第96章 交河城之戰(下)第616章 死地第116章 一敗塗地第23章 決戰、決戰第377章 行軍第285章 追擊第210章 兵進大定府第66章 自行車和壓縮餅乾第八百二十四章 勢如破竹(續)第434章 宋軍的新式武器第七百五十九章 力挽狂瀾(續)第198章 幽燕風雲(續)第506章 處置(上)第657章 霸氣的李慶(下)第615章 烈火焚城第709章 時間飛逝第262章 否認第552章 大海戰(續)第363章 葛邏祿之寶第624章 慘敗(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480章 宣德門之變(上)第251章 汴京風雲(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壽春之役(上)第711章 初戰逞威第428章 秘密行軍(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川蜀決戰(下)第6章 暗流涌動(下)第550章 大海戰(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长治市| 宜阳县| 长丰县| 房产| 布尔津县| 泽库县| 万宁市| 浑源县| 富民县| 桑植县| 洛浦县| 漳浦县| 山阴县| 永城市| 清流县| 油尖旺区| 永吉县| 徐闻县| 喀喇沁旗| 凌云县| 扬中市| 广水市| 阜新市| 泸溪县| 扎鲁特旗| 临城县| 隆尧县| 高碑店市| 澄江县| 五河县| 拜城县| 东兴市| 乌海市| 乐清市| 准格尔旗| 定襄县| 仙桃市| 龙江县| 达拉特旗|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