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諒祚與周文泰談論了一夜,這一夜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夜晚,西夏的國策在這一個夜晚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兩個年輕人規劃了一個宏偉帝國的未來,中華文明也從這一夜開始照耀整個世界。
據《夏史記·神武大帝本紀》記載:福聖承道七年冬,大帝與成國公夜談與大同行宮,確立帝國日後強盛之國策,大帝與國公不謀而合相談甚歡,帝國由此走向興盛之路。
“報……陛下,李毅將軍送來消息,我軍在山陰大獲全勝,殲滅朔州遼軍三萬,俘獲戰馬一萬餘匹、兵器戰甲無數,李毅將軍正率軍返回大同途中。”哨騎向李諒祚彙報道。
“有沒有蕭遠山的消息?”李諒祚向哨騎問道。
“沒有任何消息,可能在亂軍之中逃走了。”哨騎說道。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李諒祚大手一揮說道。
“山陰大勝,微臣恭喜陛下去除一個心腹大患。”周文泰向李諒祚恭喜道。
“不知道白道阪那邊如何了?那個集辣勇兒到底靠不靠譜啊!”李諒祚擔憂的說道。
周文泰勸解李諒祚說道:“陛下誤憂,集辣勇兒是集辣思義的兒子,此子剛毅勇猛,拿下一個小小的白道阪,應該不是問題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了。”
“最近耶律涅魯古有什麼動靜?”李諒祚向周文泰問道。
周文泰也滿臉疑惑的說道:“微臣也覺得奇怪,涅魯古已經到達奉義半個多月了,可是始終沒有任何的動作,微臣懷疑這小子會不會有什麼陰謀啊!”
李諒祚大膽的猜測道:“你說他會不會在等蕭遠山的消息,要是涅魯古知道蕭遠山全軍覆沒會不會立刻攻打大同。”
“涅魯古此人有勇無謀,不會有這麼高深的謀略吧!”周文泰否決道;“讓蕭遠山斷我們後路這一招他應該想不出來吧!”
李諒祚深思說道:“他沒有,不代表他身邊沒有這樣的謀士,依朕之見我們還是小心點爲妙。”
奉義,遼軍大營內。
耶律涅魯古已經得到蕭遠山戰敗的消息,此時的耶律涅魯古正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亂轉,李諒祚猜的很對,封鎖夏軍退路,打算將夏軍一具殲滅在大同主意,確實不是耶律涅魯古想出來的。
“微臣參見大王。”一名身穿裘衣的文官進來說道。
耶律涅魯古焦急的對來人說道:“鄭大人你可算來了,你知不知道本王都急得快要火上房了。”
“大王莫急,敢問大王可是蕭遠山兵敗山陰。”鄭渾向耶律涅魯古問道。
耶律涅魯古十分佩服的說道:“先生真乃神人也,本王剛剛得到消息蕭遠山兵敗山陰,三萬邊軍幾乎全軍覆沒。”
“蕭遠山兵敗,朔州軍主力幾乎全軍覆沒,那留在白道板的幾千兵馬恐怕也已經深陷險境,沒想到夏軍中竟然有如此能人,能夠將我精心佈置的局給破了。”鄭渾說道。
“蕭遠山兵敗,目前只能退守朔州,夏軍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接下來就能專心的與我軍對陣了,可是本王得到消息父王在他們手上,如果我軍進攻大同,你說夏軍會不會用父王當擋箭牌。”耶律涅魯古擔憂的說道。
“大王明鑑,不過下官以爲皇太叔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鄭渾解釋道;“從全局來看,現在夏軍是佔據了上風,可是夏軍接連爭戰早已身心疲憊,再則西夏國主李諒祚不是一個傻子,要是他聰明的話不會主動進攻我們,而且還會盡快的結束這場戰爭。”
“鄭大人,不知你爲何會這樣說啊!”耶律涅魯古問道。
鄭渾回答道:“夏、遼兩國交戰,雖然到目前爲止我軍敗多勝少,可是我國國力強勝,一旦春季到來我軍便可近起全國之兵攻夏;反觀夏國內政不穩,君臣之間爭權奪利,戰局一旦陷入膠著,局勢對夏軍就會越來越不利,所以現在李諒祚比我們更加著急。”
“鄭大人的意思是讓本王不要急著與夏軍交戰,而是避其鋒芒、拒城堅守。”耶律涅魯古說道。
“然也……”
不知不覺又半個月過去了,耶律涅魯古依舊沒有來攻打大同,這讓李諒祚感覺到自己失策了,隨著戰局的拖長,局勢對李諒祚日見不利,遼軍的第二路援軍共計五萬兵馬已經到達應州,對大同的夏軍形成了兩面夾擊之勢。
“看來這一次朕真的是失策了,遼軍的援軍越來越多,要是再拖下去局勢恐怕對我們會更加不利。”李諒祚擔憂的說道;“不知先生有何高見啊?”
“陛下,微臣還是那句話,我軍後撤之前必須重創遼軍,讓遼國君臣膽寒,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十年內遼國不敢犯我國邊境。”周文泰說道。
“物資運送的怎麼樣了?”李諒祚問道。
周文泰回答道:“大部分物資已經全部運到河清城,如今在大同還有二十萬石糧草沒有運走。”
“李毅、集辣勇兒帶上三萬大軍押運十五萬石糧草立刻前往白道板,到哪裡之後立刻在險要之地建立營寨,接應大軍後撤。”李諒祚下達軍令道。
“是,末將領命。”二人接下軍令道。
李諒祚接著下達軍令道:“周文泰聽令,將我們剩下的五萬石糧草全部分給城內剩下的百姓,讓這些老弱病殘立刻離開大同,另外放出風去,就說只要他耶律涅魯古趕來,這大同乃是他耶律涅魯古的墓地。”
“是,微臣領命……”
“集辣思義聽命,在百姓全都離城之後,立刻率軍在城內各處放上易燃之物,房樑上都放上硝石、木炭,三日後大軍撤離大同。”李諒祚下令道。
“是,末將領命……”
李諒祚下達完最後一道軍令,周文泰就明白了李諒祚是怎麼想的,一時之間周文泰的額頭上直冒冷汗,周文泰沒有想到,李諒祚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魄力和謀略,這簡直就是一個妖孽啊!在這一刻周文泰也明白了,自己不能將李諒祚當做一個普通的孩子看待,以後在李諒祚面前說話要注意點了。
“行了,你們都去準備吧!朕想一個人呆會。”李諒祚從龍椅上站起來說道。
沒有人知道李諒祚的心裡在想什麼,只有李諒祚自己心裡清楚,李諒祚明白在自己面前的這座古城,如果放到現代那簡直就是無價之寶啊!可是再過幾天這座城就要徹底毀了,這讓李諒心裡在滴血啊!說白了李諒祚還沒有做到身爲君主的那份鐵石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