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九十四章 連鎖反應

很快在大宋都城江寧府內就開始流傳一些流言蜚語都說宋帝趙茂不公平,就資歷和功勞而言,王愷比不過種師道,種師道在夏軍當中可是元老級的人物,而論和皇室之間的關係,王愷又比不過張繆;而一品堂的探子更加不嫌事亂,更是造謠他們,兩個已經極大的不滿了要密謀造反。

關鍵的是對於這件事他們二人竟然沒有絲毫的反應,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們心中早就十分的不滿了,而且在王愷封王以後他們的心裡已經十分的不平衡了,在江寧府爆發流言的第二天,種師道和張繆都分別上了一封奏摺,全都是請命要告老還鄉的,其實他們真正的目的是給宋帝趙茂施加壓力。

如今夏軍大兵壓境,前線能夠指揮如此規模宋軍應對夏軍進攻的將領除了種師道和張繆就再也找不出其他人了,不經二人無論是資質還是能力都是最合適的,而且他們兩個一直都在持續的跟夏軍作戰,對於夏軍的招數都很清楚,現在臨陣換將根本就來不及了。

大宋皇宮御書房內。

宋帝趙茂破口大罵道:“混蛋,畜生;他們這是在謀反謀反,朕一定要宰了他們,宰了他們……”

在一番大罵以後,宋帝趙茂坐回到龍椅之上,寫下了兩封聖旨,這是對種師道和張繆冊封的兩道聖旨,如今宋帝趙茂還需要他們兩個爲自己抵擋夏軍的進攻的,因此這兩道聖旨趙茂必須要下,皇帝當到這個份上,趙茂也真是夠窩囊的,但是誰讓宋帝趙茂手中的實力少呢!而且趙茂又需要仰仗他們。

封王風波在大宋境內引發了連鎖反應,大宋朝廷的威信大大下降,取而代之額的則是地方的上豪強,這些實力派逐漸的脫離了大宋朝廷的掌控,雖然從表面上看他們還是一個整體,但是實際他們已經四分五裂了,尤其是這三個已經稱王的人,更是打著自己手中的如意算盤。

大別山南部舒州境內,皖水東岸一直大軍正在急速向南行進,這個過程當中宋軍竟然沒有絲毫的發現,因爲夏軍的行軍路線都在大山內,山路雖然崎嶇難行,但是卻也起到了遮掩的作用,樑王李德麾下的這二十萬大軍成爲了夏軍能否突破宋軍長江防線的關鍵。

深夜豫州軍團宿營地。

樑王李德將自己的心腹將領都召集在了一起說道:“諸位將軍,如今我們已經到達了指定位置,雖然比計劃上晚了幾天,但是整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今日本王得到了消息,迫於壓力,宋帝趙茂已經正式下旨將王愷、種師道和張繆三人正式封王了;也就是說他們三人基本上脫離了大宋的掌控;在渡過長江以後,我們要面對的主要是江寧府城內的禁衛軍,至於宋軍的江南水師,你們儘管放心,如今江南水師正在東部海域與夏軍水師激戰呢!

下面來分配作戰任務……”

在所有的任務都下達以後,樑王李德向衆人問道:“諸位將軍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嗎?”

“末將等明白……”

“那好,那我們就分頭行事吧!”李德對所有人說道。

“遵命……”

夏軍的作戰方案其實很簡單,由於沒有了宋軍江南水師的威脅,夏軍可以十分從容額渡過長江,夏軍將渡江的地方選擇在了皖水與長江的匯合處,這一帶水面雖然寬廣,但是卻不是很湍急,用木筏就可有渡過黃河,此時夏軍的兩萬前鋒已經蒐集了一些船隻,但是數量還遠遠不夠,大軍要想迅速的渡過長江,必須要準備大量的木筏。

從次日開始,每一什爲一組開始扎木筏,所有的木筏都是從大別山中砍伐樹木建造的,按理說夏軍如此大的動靜宋軍應該會有所察覺,可是不知道爲什麼?直到夏軍大軍進攻前宋軍都沒有絲毫察覺,二十萬夏軍將分爲五批渡過黃河,每次四萬人,大軍在渡河的時候也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時候。

在樑王李德的指揮下,夏軍利用黑夜的掩護迅速的渡過長江,二十萬大軍要想全部渡過長江最少也需要兩天的時間,可是夏軍偏偏又創造了奇蹟,竟然在一日之內全都不和成功了,當然夏軍在渡河的過程中雖然沒有遭到襲擊,但是損失依舊不小,其餘有一萬餘人調入長江之內再也回不來了。

夏軍在渡過長江以後,以最快的速度向東奔襲,一路上夏軍所過之處宋軍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抵抗,畢竟在注意帶宋軍的兵力並不是很多,各地加在一起也就萬把人,而且都是戰鬥力不強的二線部隊,他們根本就沒有勇氣跟夏軍相抗衡,因此夏軍不費吹灰之力就燒到了池州城下。

池州是夏軍在渡過黃河之後第一個目標,池州城位於長江以南貴池水以東,這裡是宋軍長江漕運的一箇中轉站,宋軍的大批糧草、軍械等輜重都要在這裡進行轉運,或者運往江南,或者運往洪州和江漢地區,夏軍如果拿下了池州就等於切斷了宋軍在長江漕運上的一個據點,使得絕大部分的漕運船隻不得在此處靠岸。

池州城下一場攻堅戰正在激烈的進行著,夏軍雖然渡過了長江殺到了池州城下,但是夏軍重型的攻城器械卻遠遠的被落在了後面,沒有了那些攻城器械夏軍的攻城能力下降了最少一半;由於缺少重型的攻城器械,夏軍只能利用簡易的雲梯、攻城錘來攻城,甚至連投石器都沒有了。

而宋軍在池州卻有著十分完備的城防措施,雖然守軍不多,但是依靠池州城內的近萬守軍和大量的青壯百姓,夏軍依靠現在的能力想要攻佔池州,在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的同時,恐怕還需要大量的時間,那個時候宋軍的援軍也就基本上抵達了,宋軍最近的援軍距離池州只有一江之隔。

第450章 潼關協定(下)第158章 陣前較量第639章 渡海作戰(下)第611章 搬運進行時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706章 戰爭之神誕生(下)第615章 烈火焚城第384章 決戰(下)第685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68章 匠人的智慧(下)第512章 神宗的遺詔第83章 遲來的反應第643章 攻掠蘇湖(下)第500章 廣陽王的謀劃(中)第406章 初生牛犢第八百二十四章 勢如破竹(續)第221章 出擊(續)第435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上)第347章 三皇會盟(中)第212章 攻城戰(中)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552章 大海戰(續)第712章 破城第40章 剛柔並濟第102章 好看的吃相(上)第281章 吉爾吉斯之戰(上)第201章 三國混戰(下)第564章 全面開戰(下)第661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501章 廣陽王的謀劃(下)第259章 會盟(下)第631章 就差一步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八百一十六章 西域戰局(下)第673章 追擊(上)第498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續)第130章 大同攻略(下)第711章 初戰逞威第710章 長子西征第626章 慘敗(下)第505章 遼殤第八百二十四章 勢如破竹(續)第423章 援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再立太子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691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509章 蕭遠山的選擇第377章 行軍第233章 遼東風雲(中)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4章 異象重生第214章 對戰(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江河日下第612章 以退爲進(上)第217章 對戰(續)第499章 廣陽王的謀劃(上)第365章 怛邏斯之戰(續)第321章 千里突襲(下)第691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427章 成宗義皇帝第186章 草原對決(中)第361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417章 女真反夏(下)第275章 狩獵第710章 長子西征第439章 種師道的反擊(上)第125章 戰略儲備第452章 戰俘的處置問題第654章 ‘虎口奪崽’(下)第603章 勇者無敵(上)第436章 引誘宋軍第646章 天要亡宋第285章 追擊第232章 遼東風雲(上)第613章 以退爲進(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間計(下)第68章 匠人的智慧(下)第105章 好看的吃相(續)第673章 追擊(上)第93章 喜憂參半第507章 處置(中)第53章 同化改革(下)第581章 商南攻防戰(中)第383章 決戰(中)第278章 斂財神器第617章 危局仍在第309章 牢中教子第265章 刺客第563章 全面開戰(中)第129章 大同攻略(上)第170章 夜宿青樓(中)第七百八十二章 水師遠征第334章 安東都護府第16章 山中春色第408章 小試牛刀第七百二十九章 逼戰(下)第642章 攻掠蘇湖(中)第343章 西域戰局第118章 北遼的選擇
第450章 潼關協定(下)第158章 陣前較量第639章 渡海作戰(下)第611章 搬運進行時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706章 戰爭之神誕生(下)第615章 烈火焚城第384章 決戰(下)第685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68章 匠人的智慧(下)第512章 神宗的遺詔第83章 遲來的反應第643章 攻掠蘇湖(下)第500章 廣陽王的謀劃(中)第406章 初生牛犢第八百二十四章 勢如破竹(續)第221章 出擊(續)第435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上)第347章 三皇會盟(中)第212章 攻城戰(中)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552章 大海戰(續)第712章 破城第40章 剛柔並濟第102章 好看的吃相(上)第281章 吉爾吉斯之戰(上)第201章 三國混戰(下)第564章 全面開戰(下)第661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501章 廣陽王的謀劃(下)第259章 會盟(下)第631章 就差一步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八百一十六章 西域戰局(下)第673章 追擊(上)第498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續)第130章 大同攻略(下)第711章 初戰逞威第710章 長子西征第626章 慘敗(下)第505章 遼殤第八百二十四章 勢如破竹(續)第423章 援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再立太子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691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509章 蕭遠山的選擇第377章 行軍第233章 遼東風雲(中)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4章 異象重生第214章 對戰(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江河日下第612章 以退爲進(上)第217章 對戰(續)第499章 廣陽王的謀劃(上)第365章 怛邏斯之戰(續)第321章 千里突襲(下)第691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427章 成宗義皇帝第186章 草原對決(中)第361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417章 女真反夏(下)第275章 狩獵第710章 長子西征第439章 種師道的反擊(上)第125章 戰略儲備第452章 戰俘的處置問題第654章 ‘虎口奪崽’(下)第603章 勇者無敵(上)第436章 引誘宋軍第646章 天要亡宋第285章 追擊第232章 遼東風雲(上)第613章 以退爲進(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間計(下)第68章 匠人的智慧(下)第105章 好看的吃相(續)第673章 追擊(上)第93章 喜憂參半第507章 處置(中)第53章 同化改革(下)第581章 商南攻防戰(中)第383章 決戰(中)第278章 斂財神器第617章 危局仍在第309章 牢中教子第265章 刺客第563章 全面開戰(中)第129章 大同攻略(上)第170章 夜宿青樓(中)第七百八十二章 水師遠征第334章 安東都護府第16章 山中春色第408章 小試牛刀第七百二十九章 逼戰(下)第642章 攻掠蘇湖(中)第343章 西域戰局第118章 北遼的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牡丹江市| 兴隆县| 鄂伦春自治旗| 富蕴县| 通海县| 兴宁市| 六安市| 司法| 德昌县| 博野县| 营山县| 当涂县| 台北市| 永定县| 扎赉特旗| 宜兰市| 灌云县| 岑溪市| 突泉县| 贵港市| 蒙阴县| 松潘县| 门源| 温州市| 邹平县| 都匀市| 泽普县| 阿鲁科尔沁旗| 富蕴县| 沙洋县| 抚顺县| 原平市| 张北县| 黄陵县| 阜康市| 从江县| 靖西县| 修武县| 永安市|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