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六章 西域戰局(下)

“沒關係,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跟他們玩。”秦王李哲對李毅說道。

李毅緊接著說道:“王爺,微臣請王爺明日不要攻打忒耳迷城。”

秦王李哲一聽覺得十分奇怪說道:“叔父這是爲何?”

李毅向李哲解釋道:“微臣之所以推遲進攻忒耳迷城,其實就是爲了吸引更多的塞軍主力北上救援,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忒耳迷一戰將塞軍主力給一棒子打死,再往後攻城可就容易多了。”

秦王李哲聽到李毅的回答點了點頭說道:“還是叔父考慮的周全啊!那就按照叔父說的辦吧!如今我們字啊忒耳迷有多少兵馬?”

李毅向秦王李哲說道:“稟王爺,加上王爺帶來的五萬大軍,我們在忒耳迷城外如今有近二十萬大軍,這段時間爲微臣打算將原先的火器營進行擴編,這樣我們的這支大軍就有一半裝備了火器了,是名副其實的重型火器軍了。”

李毅點了點頭說道:“按照皇爺爺的旨意,本王能夠統帥二十萬大軍,此次本王帶來的這五萬大軍只是一個開始,本王的後續大軍已經在路上了,不過只有十萬人,也就是說我們還可以在安西大都護府境內招募五萬大軍,不知叔父以爲如何?”

李毅向秦王李哲說道:“微臣的意思是,不如將其前線的部分精銳劃歸道王爺的新秦軍中,另外在安西境內招募的新兵補充到安西軍當中,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

聽到李毅的話,秦王李哲眼睛一亮,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而是是一個好的不能再好的辦法了,這簡直就是在偷軍隊啊!要知道安西軍的戰鬥力可是很強的,安西軍的編制只有八萬人,李毅一句話就將五萬精銳劃歸道新秦軍中,這可是傷了安西軍的元氣的,這要是被查出來可是重罪,但是李毅在安西經營了這麼多年了這點小事對於李毅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而且這五萬大軍可是李毅的老部下,也就是李毅的嫡系力量,將來在新秦國建立以後,李毅就會有更大的話語權了;這對於李毅來說簡直就是一箭雙鵰啊!

時間過的很快,短短十天的時間內,新秦的大旗就在忒耳迷城外的夏軍大營豎立起來了,此時新秦軍有十萬人,安西軍的三萬老卒加上兩萬行軍也到了,在加上陸續趕來的部落騎兵,此時在忒耳迷城外的夏軍大營中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人。

當然夏軍有援軍到,塞爾柱大軍也沒有閒著,塞爾柱帝國太子薛喬厄在從忒耳迷難逃以後來到了巴里黑,在這裡薛喬厄臨時集結了三十萬大軍,向忒耳迷城增援,同時命令伽色尼王朝派兵,此時的伽色尼王朝已經徹底成爲了塞爾柱帝國的俘虜了,因此在得到薛喬厄的命令以後,伽色尼派出了二十萬大軍,兩國組成聯軍一同向忒耳迷進發。

“報、報、報……稟王爺,哨騎探報,塞軍的兩路援軍共計五十萬大軍已經來到了忒耳迷城以南,目前正在渡過紀渾河(阿姆河)。”一名將領到來中軍大帳內向秦王李哲稟報道。

秦王李哲大笑道:“好啊!真是太好了,看樣子塞軍將他們的主力都派來了吧!”

“稟王爺,這五十萬大軍加上城內的塞軍,微臣估計塞軍的總兵力將不會下來六十萬人。”李毅向秦王李哲稟報道。

“六十萬人怕什麼,我們可是有百餘門神武大炮,他們再硬難道還有本王的火炮硬嗎?”秦王李哲笑著說道:“李都護,你以爲此戰應該如何打?”

“稟王爺,微臣以爲我軍應該先行後撤五十里,放棄除了除了火炮和火藥等重要戰略輜重的其他一切輜重後撤。”李毅看著秦王李哲說道。

秦王李哲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此時又有一名夏將站起來說道:“王爺,不能撤啊!這敵軍剛至我軍就撤離,這不是未戰先怯嘛!此時撤軍我軍原本大勝的氣勢可就全都沒有了。”

“王爺我軍不能撤……”又有一名將領站出來說道。

在大帳內呃逆絕大部分大的夏軍將領都不同意撤離,秦王李哲兩眼緊盯著李毅說道:“本王相信李都護,傳令大軍急速後撤五十里,今後大軍作戰一切聽從李都護的指揮,李都護有專斷之權,他說的話,下的軍令,就是本王說的話,下達的軍令;所有人都必須要堅決的服從。”

衆將聽到秦王李哲這麼說,立刻接下軍令道:“末將謹遵王爺號令……”

其實對於李毅爲何要下令撤離秦王李哲也不太明白,所以在會議結束以後,秦王李哲單獨將李毅給留下來問道:“叔父,侄兒有一事不明,爲何我軍要後撤五十里?”

李毅笑了笑說道:“王爺,有時候微臣告訴你,不如您自己去領會,很快您就會明白微臣的意思的。”

夏軍後撤的速度非常快,在撤離大營的時候,夏軍基本上就帶著幾樣東西,所有的戰馬全都騎走了,每人攜帶這自己的武器裝備,剩下就是所有火器和糧草了,夏軍每人攜帶了七天的糧草,基本上將大營捏的糧草都給帶著了只剩下了極少的一部分,另外大營內剩下最多的就是軍械,這其中包括投石器、回回炮、弓弩等重型軍械。

在夏軍北上撤離的當天,塞軍就佔據了夏軍的大營,同時塞軍還所有的兵馬全都渡過了紀渾河;在夏軍大營內老將邁哈特看著堆積如山的夏軍軍械說道:“怎麼會這樣呢!夏軍爲何突然撤離?”

薛喬厄看著已經空無一人的夏軍大營說道:“很簡單因爲夏軍沒有糧草了,剛纔本太子去了夏軍的糧草大營看了一眼,整個大營內夏軍已經基本上沒有糧草了,也就是說夏軍斷糧了。”

“這不應該啊!”邁哈特十分謹慎的說道:“夏軍怎麼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呢!在臨戰之時斷糧。”

“老將軍你有所不知,夏軍在東方佔據的地方多是貧瘠之地,而且整個西域產糧的地方也極爲稀少,在加上如今夏軍在東方正在和大宋開戰,根本就無暇西顧,夏軍大部分的輜重還是要供給東方戰場的。”

“原來如此……”

由於此時的消息還十分閉塞,而大宋帝國僅僅滅亡了兩個月左右,因此塞爾柱帝國並不知道大宋王朝已經滅亡的消息。

第188章 屠殺(上)第440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下)第八百二十章 一戰定乾坤(下)第348章 三皇會盟(下)第715章 堅壁清野第402章 回援部署第七百八十三章 登陸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第647章 反擊(上)第25章 追擊、追擊第567章 河東危局(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變(上)第599章 叛逃第318章 渡江戰役(上)第596章 德州之戰(中)第550章 大海戰(中)第523章 固若金湯(上)第54章 新儒家文化第202章 涿州戰役(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勢如破竹(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抄窩行動(下)第313章 渤遼國的動作第404章 麻魁軍(下)第367章 一個小兵的故事(下)第79章 席捲河湟(中)第316章 渤遼軍(下)第674章 追擊(下)第110章 黑汗特使(上)第618章 出擊徐州第342章 秦王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699章 神秘來客第695章 撤退第575章 夏皇的戰略計劃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中)第262章 否認第233章 遼東風雲(中)第七百四十二章 鄧州之役(下)第207章 戰和策(中)第564章 全面開戰(下)第638章 渡海作戰(中)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635章 李慶的計劃(中)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503章 遼宮驚變(上)第590章 漢中事變(中)第583章 糧道(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淮南戰局(下)第344章 絲路第474章 皇宮的爆炸聲第707章 晉王的歸宿第35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百二十三章 勢如破竹(下)第618章 出擊徐州第474章 皇宮的爆炸聲第578章 攻破防線(下)第562章 全面開戰(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威逼利誘第87章 女人與黨爭(下)第641章 攻掠蘇湖(上)第471章 宋軍的反擊第527章 水師‘海盜’(上)第680章 探營第713章 野戰(上)第526章 固若金湯(續)第110章 黑汗特使(上)第35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86章 李武的睿智第613章 以退爲進(中)第684章 殺心第147章 空手套白狼第702章 班師回朝第246章 渡河(下)第433章 從天而降(續)第87章 女人與黨爭(下)第561章 邊界上的衝突(續)第323章 火攻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第395章 攻城(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那霸之戰第171章 夜宿青樓(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江河日下第532章 收降海盜第428章 秘密行軍(上)第634章 李慶的計劃(上)第170章 夜宿青樓(中)第189章 屠殺(下)第695章 撤退第610章 汴梁風雲(下)第330章 高麗請降第八百一十六章 西域戰局(下)第268章 玉石俱焚第73章 青塘城之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抄窩行動(上)第543章 大宋海防(上)第378章 出擊(上)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462章 趙頊的應對之策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第262章 否認
第188章 屠殺(上)第440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下)第八百二十章 一戰定乾坤(下)第348章 三皇會盟(下)第715章 堅壁清野第402章 回援部署第七百八十三章 登陸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第647章 反擊(上)第25章 追擊、追擊第567章 河東危局(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變(上)第599章 叛逃第318章 渡江戰役(上)第596章 德州之戰(中)第550章 大海戰(中)第523章 固若金湯(上)第54章 新儒家文化第202章 涿州戰役(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勢如破竹(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抄窩行動(下)第313章 渤遼國的動作第404章 麻魁軍(下)第367章 一個小兵的故事(下)第79章 席捲河湟(中)第316章 渤遼軍(下)第674章 追擊(下)第110章 黑汗特使(上)第618章 出擊徐州第342章 秦王第475章 政治聯姻第699章 神秘來客第695章 撤退第575章 夏皇的戰略計劃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中)第262章 否認第233章 遼東風雲(中)第七百四十二章 鄧州之役(下)第207章 戰和策(中)第564章 全面開戰(下)第638章 渡海作戰(中)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635章 李慶的計劃(中)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503章 遼宮驚變(上)第590章 漢中事變(中)第583章 糧道(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淮南戰局(下)第344章 絲路第474章 皇宮的爆炸聲第707章 晉王的歸宿第35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百二十三章 勢如破竹(下)第618章 出擊徐州第474章 皇宮的爆炸聲第578章 攻破防線(下)第562章 全面開戰(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威逼利誘第87章 女人與黨爭(下)第641章 攻掠蘇湖(上)第471章 宋軍的反擊第527章 水師‘海盜’(上)第680章 探營第713章 野戰(上)第526章 固若金湯(續)第110章 黑汗特使(上)第35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86章 李武的睿智第613章 以退爲進(中)第684章 殺心第147章 空手套白狼第702章 班師回朝第246章 渡河(下)第433章 從天而降(續)第87章 女人與黨爭(下)第561章 邊界上的衝突(續)第323章 火攻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第395章 攻城(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那霸之戰第171章 夜宿青樓(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江河日下第532章 收降海盜第428章 秘密行軍(上)第634章 李慶的計劃(上)第170章 夜宿青樓(中)第189章 屠殺(下)第695章 撤退第610章 汴梁風雲(下)第330章 高麗請降第八百一十六章 西域戰局(下)第268章 玉石俱焚第73章 青塘城之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抄窩行動(上)第543章 大宋海防(上)第378章 出擊(上)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462章 趙頊的應對之策第71章 三年改革成果(下)第262章 否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盐山县| 天全县| 临沭县| 泌阳县| 安图县| 阿荣旗| 乌兰察布市| 睢宁县| 泰州市| 香港| 玉树县| 仙居县| 富阳市| 满城县| 平果县| 交口县| 小金县| 临高县| 永吉县| 安阳县| 白沙| 偏关县| 岳池县| 宽城| 郧西县| 高台县| 惠州市| 宣武区| 南康市| 高唐县| 合山市| 永定县| 泽库县| 巩留县| 五莲县| 翁源县| 高碑店市| 宜兰县| 辽中县|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