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0章 汴梁風雲(下)

雖然成功的拿下了汴梁城,但是李德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在進入汴梁以後李德約束士卒不得欺壓百姓,生怕汴梁的百姓起了反抗之心,使得夏軍淹沒在汴梁百姓的wāng yáng之中;因此夏軍在進入汴梁城以後軍紀嚴明,除了一些主動挑釁夏軍和一些擾亂秩序的不法之徒被殺外,其餘的汴梁百姓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傷害。

李德在進入汴梁城以後直接就住進了汴梁皇宮之內,就這一點而言李德是膽大包天,要知道汴梁皇宮雖然是大宋曾經的皇宮,但是其規格都是按照天子的規格修建的,李德住進皇宮是不合理的越制,按照大夏帝國的《新天盛律令》,李德的行爲與謀反同罪,按照律令理應問斬,進住大宋皇宮也是李德給了所有人一個信息,他李德大夏帝國的樑王殿下,要爭奪太子之位,成爲大夏帝國將來的天子;讓李德zào fǎn他還沒有那個膽子。

汴梁皇宮內,各級武將都匯聚在宋帝昔日的御書房內。

李德對所有人問道:“對宋軍的輜重都盤點清楚了嗎?”

“稟王爺,我們繳獲了宋軍的賬簿,此次共繳獲宋軍黃金三百餘萬兩、白銀六百餘萬兩,糧草一千餘萬石,兵器、盔甲七十餘萬套,gōng nǔ二十餘萬張,箭支、被服、鞋就多的數不清了,而且現在每日還有大量的輜運到汴梁,另外我們還截獲了三百餘艘槽船及其輜重……”副將向李德一一稟報道。

李德聽到彙報後笑著說道:“這些武備足夠武裝百萬大軍,並持續作戰三個月以上,大宋還真是富有啊!”

“王爺,這還只是宋軍官倉中的輜重,另外還有民倉以及汴梁城內百姓喝皇宮內的資產沒有算入其中。”副將繼續對李德說道;“根據卑職得到的情況,宋軍在陳留、雍丘、襄邑、寧陵、應天府等運河沿岸還設有大量的官倉,其中都存放了不少的糧草、武備……”

“王爺,這麼多的輜重我們不可能全部帶走,一旦宋軍大軍抵達,就憑我們現在這些兵力根本無力守衛汴梁這麼大的一座城池。”另一名將領對李德說道。

“那依你看此時應該怎麼辦?”李德向其問道。

“末將以爲,我軍應該在宋軍趕到汴梁之前,主動撤離汴梁,存放在汴梁的輜重能帶走多少就帶走多少,主要是糧草和兵器,至於那些金銀細軟可有可無;另外我軍還需要選擇一個易攻難守之地,而且這個地方還要儘可能的距離宋軍運河糧道近,而且是越近越好,如此我軍就可以威脅到宋軍的後方命脈……”

“哈、哈、哈、哈……”李德大笑道;“你小子還真有些慧根,跟本王想的八九不離十,不過有一點本王不可能在這麼輕易的就將汴梁城還給宋軍,宋軍要想奪回汴梁必須要爲此付出代價;好了,此事以後再說,宋軍在十日之內不可能抵達汴梁,我們來商議一下,下一步的計劃;

第一:選擇一個易守難攻的據點,這地方本王已經找到了,就是芒碭山,這裡是距離宋軍運河糧道最近的地方,而且芒碭山以山地丘陵爲主地形險峻易守難攻,並且山中擁有水源,只要我們儲存足夠的糧草,以芒碭山爲核心的方圓百餘里都將處於我大軍的兵峰之下;

第二:就是汴梁城內的輜重搬運,這麼多的輜重我們不可能全部搬走,而且我們只有五萬人,只憑借我們這些人,來回的折騰連個毛都折騰不過來,因此本王決定動員宋人百姓爲我們搬運……”

李諒祚的話音剛落,所有人都投來了質疑的眼光,讓宋人幫助夏jūn zhuǎn運宋軍的糧草輜重,這怎麼看怎麼像是異想天開,但是李德這麼做卻有著八成的把握,李德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把握完全是因爲一句名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李德看著不明白一切的諸將說道:“傳本王號令,凡是爲我夏軍搬運糧草者,按照搬運糧草、兵器的多少進行賞賜,每日賞銀最少十兩,多幹多得。”

“王爺英明……”

此日夏軍就在汴梁城各處張榜,同時夏軍開始徵調船隻,準備向芒碭山運送糧草輜重;但是宋人百姓看到這張榜文的態度不一,其實這是封建時代所有天下百姓的一個共同特性,不信任官府,在百姓的眼中官府就是一個chī rén不吐骨頭的主,即便是在大宋如此富庶繁華的時代百姓對官府依舊是十分懼怕的。

汴梁城一處張榜的榜文旁邊,聚集了大量的汴梁百姓。

“每日最少十兩銀子真的假的呀!”

“那誰知道啊!二賴子要不你去試試。”

“你去我就去,這榜上不是寫著的嘛!只要報名就能夠拿十兩銀子。”

兩個人一起奔著招工的地方去了,跟在他們後面的還有數百人,這些人都在觀望,在報名以後他們兩個順利拿到了十兩銀子,這一下可在汴梁城的百姓當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很快夏軍在各處的招工處都爆滿了,夏軍從大宋府庫當中繳獲的銀子是嘩嘩的往外流,但是在這樣的重賞之下還是有很顯著的的成績的,夏軍繳獲的的那些空著的槽船一艘艘的被裝滿了,與此同時從北方南下的漕運船隻也都是被夏軍劫了下來。

短短的一天多的時間內,夏軍就裝滿了近百艘槽船數十萬石糧草,糧草和兵器是裝滿了,但是現在怎麼運出去卻成了問題,要知道汴河周圍的城池還有宋軍把守,而且要是讓這些百姓自己運到芒碭山,顧忌沒到一半連人帶東西非得給拐跑不可。

所以必須要有夏軍進行押運,這就意味了李德需要分兵,這樣本來兵力就不多的李德手中的兵力就更加不夠用了,爲此李德不得不慎重的使用自己手中的兵力,要想將這些輜重順利的運往芒碭山,夏軍必須要保證從汴梁到芒碭山這一帶運河糧道暢通無阻,在第一批物資準備完畢以後,很快李德就開始進行往芒碭山運糧來了。

感謝書友160507092636054的一張月票和四張推薦,天宇感激不盡,今日比較忙,明日會加更一章,有票的請多多投票支持……

{本章完}

第683章 豐厚的條件(下)第39章 皇后求情第674章 追擊(下)第55章 外交政策第637章 渡海作戰(上)第612章 以退爲進(上)第641章 攻掠蘇湖(上)第442章 種師道的反擊(下)第122章 結盟第396章 身先士卒(上)第440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下)第703章 晉王的選擇(上)第490章 驚人發現(下)第361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170章 夜宿青樓(中)第646章 天要亡宋第67章 匠人的智慧(上)第397章 身先士卒(中)第698章 動盪的宋廷第198章 幽燕風雲(續)第208章 戰和策(下)第60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上)第498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續)第64章 扇耳刮子學狗叫第653章 ‘虎口奪崽’(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諸王回京(下)第628章 函谷關之戰(上)第七百五十二章 渡河第425章 殺戮(下)第698章 動盪的宋廷第七百三十章 海戰伏擊術第472章 遼國求援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220章 出擊(下)第456章 夏軍整編和地方官制第363章 葛邏祿之寶第七百六十四章 諸王回京(中)第370章 激戰(上)第688章 豐厚的條件(上)第697章 中原大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舉進攻(下)第649章 無錫之戰(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淮南戰局(下)第390章 退軍第138章 辯士高維第442章 種師道的反擊(下)第467章 大名之戰(中)第725章 宋軍的攻勢(上)第720章 塞爾柱軍的命運第281章 吉爾吉斯之戰(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諸王回京(下)第612章 以退爲進(上)第233章 遼東風雲(中)第203章 涿州戰役(中)第84章 醉臥美人懷第562章 全面開戰(上)第692章 暴富的感覺第65章 軍馬問題第629章 函谷關之戰(下)第532章 收降海盜第339章 危機第664章 太后守城第465章 趁火打劫(下)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220章 出擊(下)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506章 處置(上)第63章 新軍訓練第189章 屠殺(下)第663章 機動作戰第183章 趁火打劫(下)第695章 撤退第62章 李諒祚的憂愁第596章 德州之戰(中)第388章 破營第382章 決戰(上)第336章 默默發展的大宋第七百九十四章 連鎖反應第411章 爲生存而戰(下)第579章 攻破防線(續)第69章 軍費的新來源第436章 引誘宋軍第七百七十八章 淮南戰局(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上)第294章 危機來臨第115章 遼國驚變(續)第479章 大縱深防禦第355章 出擊第356章 碰撞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間計(下)第283章 吉爾吉斯之戰(下)第669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下)第673章 追擊(上)第473章 趙覠的計劃第604章 勇者無敵(下)第696章 黃河大戰第127章 改組一品堂第563章 全面開戰(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抄窩行動(上)第443章 逼降大宋(上)
第683章 豐厚的條件(下)第39章 皇后求情第674章 追擊(下)第55章 外交政策第637章 渡海作戰(上)第612章 以退爲進(上)第641章 攻掠蘇湖(上)第442章 種師道的反擊(下)第122章 結盟第396章 身先士卒(上)第440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下)第703章 晉王的選擇(上)第490章 驚人發現(下)第361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170章 夜宿青樓(中)第646章 天要亡宋第67章 匠人的智慧(上)第397章 身先士卒(中)第698章 動盪的宋廷第198章 幽燕風雲(續)第208章 戰和策(下)第60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上)第498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續)第64章 扇耳刮子學狗叫第653章 ‘虎口奪崽’(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諸王回京(下)第628章 函谷關之戰(上)第七百五十二章 渡河第425章 殺戮(下)第698章 動盪的宋廷第七百三十章 海戰伏擊術第472章 遼國求援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220章 出擊(下)第456章 夏軍整編和地方官制第363章 葛邏祿之寶第七百六十四章 諸王回京(中)第370章 激戰(上)第688章 豐厚的條件(上)第697章 中原大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舉進攻(下)第649章 無錫之戰(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淮南戰局(下)第390章 退軍第138章 辯士高維第442章 種師道的反擊(下)第467章 大名之戰(中)第725章 宋軍的攻勢(上)第720章 塞爾柱軍的命運第281章 吉爾吉斯之戰(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諸王回京(下)第612章 以退爲進(上)第233章 遼東風雲(中)第203章 涿州戰役(中)第84章 醉臥美人懷第562章 全面開戰(上)第692章 暴富的感覺第65章 軍馬問題第629章 函谷關之戰(下)第532章 收降海盜第339章 危機第664章 太后守城第465章 趁火打劫(下)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220章 出擊(下)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506章 處置(上)第63章 新軍訓練第189章 屠殺(下)第663章 機動作戰第183章 趁火打劫(下)第695章 撤退第62章 李諒祚的憂愁第596章 德州之戰(中)第388章 破營第382章 決戰(上)第336章 默默發展的大宋第七百九十四章 連鎖反應第411章 爲生存而戰(下)第579章 攻破防線(續)第69章 軍費的新來源第436章 引誘宋軍第七百七十八章 淮南戰局(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上)第294章 危機來臨第115章 遼國驚變(續)第479章 大縱深防禦第355章 出擊第356章 碰撞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間計(下)第283章 吉爾吉斯之戰(下)第669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下)第673章 追擊(上)第473章 趙覠的計劃第604章 勇者無敵(下)第696章 黃河大戰第127章 改組一品堂第563章 全面開戰(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抄窩行動(上)第443章 逼降大宋(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资中县| 望都县| 河池市| 泰和县| 桦川县| 探索| 临西县| 兰州市| 秭归县| 常山县| 顺平县| 潜江市| 金湖县| 新津县| 东港市| 宕昌县| 光泽县| 本溪市| 霍城县| 建宁县| 溆浦县| 通渭县| 阿瓦提县| 合阳县| 南通市| 漳平市| 泗洪县| 龙山县| 广丰县| 衡山县| 兴国县| 保靖县| 阳山县| 富平县| 海阳市| 苍山县| 五莲县| 溆浦县| 沂源县|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