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2章 種師道的反擊(下)

深夜,函谷關外。

一支五百人的小分隊正在黑夜中秘密前行,他們每人都身穿夜行衣,走在漆黑的道路上及其不容易被發現,這些除了每人挎著一把宋軍的制式戰刀外,再有就是每個人身上都掛著是個震天雷,這是他們今晚夜襲的主要武器,爲了保證夜襲的成功性,種師道親自領軍。

由於地形的限制,夏軍並沒有全部駐紮在關城內,大部分夏軍是駐紮在函谷關外的大營內,這部分兵力的主要任務就是警戒宋軍和看守抓來的勞工,關內的守軍是預備隊,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好率先出擊,而李鉞和秦虎也是有分工的,秦虎主要管關內,而李鉞統帥關外駐軍和負責修築關城。

“你我二人各帶一隊,你去襲擊關內的夏軍,關外的夏軍交給我。”種師道對自己身邊的副將說道;“記住到了之後立刻發動襲擊,我會在你動手之後再動手,主要是給他們製造混亂,牽制住夏軍即可。”

“末將明白請大人放心。”

宋軍五百死士兵分兩路,種師道率領三百人悄悄的來到了夏軍大營外埋伏了起來,過了沒有多久,正在大營中熟睡的李鉞突然被一聲驚雷給震醒了,李鉞十分疲憊的從牀上起來,赤著腳走到大帳外看看夜空,發現沒有下雨,於是向守衛的士卒問道:“剛纔的雷聲是怎麼回事?”

李鉞的話音未落,又有‘砰、砰、砰……’的數聲聲響傳來,接著李鉞就看到關內的夏軍大營開始泛紅光,李鉞的第一感覺就是大事不好,關內的夏軍大營遭到了襲擊,李鉞當即下達軍令道:“傳令大軍集結,支援關內大營。”

“是,侯爺。”

李鉞從關外大營抽到了五千騎兵前往關內支援,大軍剛剛行至函谷關門口,李鉞就聽到自己的身後傳來了‘砰、砰、砰……’的爆炸聲,李鉞心中一沉想道;“糟了,老子中計了,如今敵情不明,宋軍能夠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一定是使用了什麼新式武器,宋軍敢襲營應該是調集了大批兵馬,否者沒有這個膽子……”

想到這一切之後,李鉞果斷的下達軍令道:“傳令,鳴號角,令關外大營內的守軍立刻撤進函谷關內。”

“嗚……嗚、嗚……嗚……”

一陣號角聲,關外大營內的夏軍快速集結向函谷關而來,李鉞留下四千兵馬登上還未建成連城門都沒有的函谷關,自己率領一千騎兵支援關內大營,當李鉞來到關內大營的時候,整個大營還在燃燒,秦虎正帶著人滅火呢!

李鉞找到秦虎後問道:“秦將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軍收到了宋軍的襲擊,真是邪了門了,這次連宋軍的影子都沒有看到,也不知道宋軍用的是什麼東西,除了能夠發出一聲巨響,碰到哪裡那裡就著火,連糧草大營都被他們燒了,我軍損失還沒有統計出來;真是見了鬼了。”秦虎滿臉惱恨的向李鉞說道。

“現在的關鍵是守住函谷關,我在城外的大營也受到了襲擊,我已經下令將大軍調到關內;你現在立刻整頓兵馬全力搜索宋軍潛入關內的小股部隊,無比將其全部殲滅。”

“是,我這就整頓兵馬。”秦虎回答道。

宋軍的兩百人小分隊襲擊了秦虎的大營以後,立刻兵分兩路向兩側山上的城堡殺去,這兩個小城堡夏軍安排的守軍並不多,只有幾十人,面對著百餘名宋軍的攻擊這兩座城堡很快就陷落了,這兩個城堡可是整個函谷關的戰略制高點,拿下了這裡就等於拿下了整個對整個函谷關城的控制權。

當李鉞帶人來到函谷關的城牆時,宋軍已經大兵壓境了,在黑夜之中李鉞根本看不清宋軍有多少兵馬,在加上宋軍後方馬蹄聲不斷,給李鉞的第一種感覺就是宋軍這些來的兵馬不少,但是李鉞想不明白,宋軍的主力大軍已經陷入到了夏軍的戰略包圍之中,而這關外的宋軍到底是哪來的。

夏軍雖然佔據城牆的優勢,但是城牆並沒有修完,因此優勢也不是很大;種師道率領宋軍來到城下立刻發動了最爲猛烈的攻擊,震天雷、火箭(將火藥桶綁在弩箭上以此來增加射程和威力)等新式武器一股腦的往上使,將李鉞率領的夏軍打的擡不起頭來。

“給老子反擊,牀弩、投石器反擊……”

“我軍這次行動匆忙根本沒有攜帶重型武器,侯爺宋軍的攻勢太猛了,我軍快撐不住了……”一名副將向李鉞說道。

此時秦虎來到李鉞身邊說道:“侯爺,不好了,夏軍佔據了兩座城堡,目前我軍完全暴露在宋軍的攻擊之下,我們待在這裡只會白白捱打。”

“秦將軍,你在這裡守關,我帶兵出擊。”李鉞急切的說道。

“不行。”秦虎這一次卻是異常冷靜的說道;“關外宋軍不知道有多少,要是中了埋伏咋辦,西征以後我軍就已經傷了元氣了,不能再有不必要的損失了。”

李鉞仰望著夜空,心有不甘的下達軍令道:“傳令,撤軍回潼關。”

隨著夏軍的撤退,函谷關之戰以宋軍的勝利而告終,其實此次大戰雙方並沒有損失多少人呢,宋軍的震天雷雖然很猛,但是殺傷力卻不強,夏軍僅僅傷亡了數百人,但是當時由於天黑李鉞和秦虎都不知道真實的情況,都以爲大軍損失慘重,當知道這一切的時候悔差點沒用腦袋撞牆。

函谷關之戰是夏宋大戰的西線戰場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戰之後西路夏軍主力已經無力東進,而宋軍重新奪回了函谷關這座關城徹底的將西線的夏軍封鎖在了關中之內;這也是宋軍在節節潰敗之際時,一次強有力的反擊,也讓很多夏軍將領意識到夏軍想要滅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種師道在佔領函谷關之後,立刻在還沒有修建完的基礎上繼續修建,與夏軍修建的函谷關側重不同,宋軍需要的函谷關是西面的城牆要修築的更加高大堅固;此戰之順利遠遠超出了種師道的預料,但是種師道並沒有就此放鬆警惕,爲了防止夏軍的反擊,種師道就地募兵,重新組建大宋西軍,在函谷關囤積重兵。

再說楚王李孝仁在抓住趙頊和吳階一干人以後,立刻向回走,可是如今天已經快要黑了,要想趕在天黑之前回去是不太可能了,而且天一黑在林子裡更容易迷路,因此李孝仁不得不加快返回的步伐

第二更奉上,繼續求支持……

第252章 汴京風雲(下)第436章 引誘宋軍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611章 搬運進行時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517章 征服吐蕃(上)第328章 復仇之戰(下)第166章 青樓才女(中)第478章 大宋的動作第114章 遼國驚變(下)第264章 枕邊風的威力(下)第525章 固若金湯(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那霸之戰第550章 大海戰(中)第426章 王者回歸第529章 水師‘海盜’(下)第190章 圍獵狼羣第207章 戰和策(中)第253章 汴京風雲(續)第721章 兌現承諾第486章 大興土木(下)第468章 大名之戰(下)第47章 東窗事發第406章 初生牛犢第687章 意外的下場第七百三十五章 川蜀決戰(上)第469章 大名之戰(續)第八百一十八章 主力對決(下)第317章 高維的考量第72章 唃廝囉政權第483章 邊疆(下)第59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續)第181章 趁火打劫(上)第304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七章 淮南戰局(中)第610章 汴梁風雲(下)第387章 塞軍的反攻(下)第512章 神宗的遺詔第622章 壯大第294章 危機來臨第七百六十九章 西域危機第310章 功獎過罰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的號角第29章 亮瞎雙眼第379章 出擊(中)第590章 漢中事變(中)第423章 援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渡河第628章 函谷關之戰(上)第480章 宣德門之變(上)第430章 從天而降(上)第365章 怛邏斯之戰(續)第206章 戰和策(上)第444章 逼降大宋(中)第693章 意外的下場第七百五十七章 壽春之役(續)第542章 李慶的想法第709章 時間飛逝第1章 出生第296章 草原大戰(中)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第319章 渡江戰役(下)第513章 夏軍的火銃第148章 進退維谷(上)第427章 成宗義皇帝第488章 賀蘭倉的秘密(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反攻開始第349章 三皇會盟(續)第566章 河東危局(中)第357章 絕境第403章 麻魁軍(上)第604章 勇者無敵(下)第131章 血戰飛狐關(上)第331章 刮地三尺(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反攻開始第501章 廣陽王的謀劃(下)第317章 高維的考量第14章 以退爲進第272章 裁軍第558章 邊界上的衝突(上)第54章 新儒家文化第373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四十二章 鄧州之役(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勢如破竹(中)第611章 搬運進行時第440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下)第426章 王者回歸第269章 肢解遼國(上)第441章 種師道的反擊(中)第399章 噩耗連連(上)第175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上)第302章 決戰前夕第483章 邊疆(下)第195章 0幽燕風雲(上)第413章 小部隊也能發揮大作用第83章 遲來的反應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勢如破竹(中)第713章 野戰(上)第373章 兩敗俱傷
第252章 汴京風雲(下)第436章 引誘宋軍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611章 搬運進行時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517章 征服吐蕃(上)第328章 復仇之戰(下)第166章 青樓才女(中)第478章 大宋的動作第114章 遼國驚變(下)第264章 枕邊風的威力(下)第525章 固若金湯(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那霸之戰第550章 大海戰(中)第426章 王者回歸第529章 水師‘海盜’(下)第190章 圍獵狼羣第207章 戰和策(中)第253章 汴京風雲(續)第721章 兌現承諾第486章 大興土木(下)第468章 大名之戰(下)第47章 東窗事發第406章 初生牛犢第687章 意外的下場第七百三十五章 川蜀決戰(上)第469章 大名之戰(續)第八百一十八章 主力對決(下)第317章 高維的考量第72章 唃廝囉政權第483章 邊疆(下)第59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續)第181章 趁火打劫(上)第304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七章 淮南戰局(中)第610章 汴梁風雲(下)第387章 塞軍的反攻(下)第512章 神宗的遺詔第622章 壯大第294章 危機來臨第七百六十九章 西域危機第310章 功獎過罰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的號角第29章 亮瞎雙眼第379章 出擊(中)第590章 漢中事變(中)第423章 援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渡河第628章 函谷關之戰(上)第480章 宣德門之變(上)第430章 從天而降(上)第365章 怛邏斯之戰(續)第206章 戰和策(上)第444章 逼降大宋(中)第693章 意外的下場第七百五十七章 壽春之役(續)第542章 李慶的想法第709章 時間飛逝第1章 出生第296章 草原大戰(中)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第319章 渡江戰役(下)第513章 夏軍的火銃第148章 進退維谷(上)第427章 成宗義皇帝第488章 賀蘭倉的秘密(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反攻開始第349章 三皇會盟(續)第566章 河東危局(中)第357章 絕境第403章 麻魁軍(上)第604章 勇者無敵(下)第131章 血戰飛狐關(上)第331章 刮地三尺(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反攻開始第501章 廣陽王的謀劃(下)第317章 高維的考量第14章 以退爲進第272章 裁軍第558章 邊界上的衝突(上)第54章 新儒家文化第373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四十二章 鄧州之役(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勢如破竹(中)第611章 搬運進行時第440章 搜山檢海抓趙頊(下)第426章 王者回歸第269章 肢解遼國(上)第441章 種師道的反擊(中)第399章 噩耗連連(上)第175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上)第302章 決戰前夕第483章 邊疆(下)第195章 0幽燕風雲(上)第413章 小部隊也能發揮大作用第83章 遲來的反應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勢如破竹(中)第713章 野戰(上)第373章 兩敗俱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新津县| 喀喇| 台州市| 苗栗市| 汕头市| 黔西县| 大余县| 清涧县| 新余市| 武定县| 额尔古纳市| 彰化县| 通化县| 娄底市| 贵德县| 涡阳县| 忻城县| 府谷县| 麻栗坡县| 太仓市| 昌邑市| 中牟县| 花垣县| 常州市| 文成县| 甘南县| 黑山县| 武安市| 广河县| 瑞丽市| 竹北市| 大关县| 彭泽县| 海兴县| 富顺县| 乌海市| 斗六市| 射洪县| 高雄县|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