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之戰以後,火器的威力深深震懾住了宋、夏、遼三國的朝廷,但是大宋對於火藥的配方及其保密,其他國家根本就得不到;從此火器也正是進入到宋軍的制式裝備,在東方戰場夏、宋、遼三國的博弈之中,戰場的形勢也正是進入到冷兵器和火器的交替時代,當然這是後話。
“轟、轟、轟……”的震雷聲,給遼軍前鋒部隊很大的殺傷,整個戰場之上硝煙瀰漫,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根本看不清前線的形勢,爲了避免軍隊遭受更大的損失,遼軍開始撤退。
“鐺、鐺、鐺……”
伴隨著鳴金聲,遼軍開始撒丫子向後方撤去,離開這個可怕的地獄;在遼軍撤離以後宋軍停止了攻擊,畢竟火藥的數量是有限的,站在城樓上觀看的趙王趙覠看到遼軍撤退心中異常興奮,站在城樓上哈哈大笑。
“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遼軍退了……”
整個宋軍陷入到了歡樂的海洋,這是宋軍久違了的一場勝利,從大宋立國之初,就一直和遼國打仗,可是從來就是敗多勝少,而像今天這樣的大勝基本上沒有;這次的勝利對宋軍的意義重大,極大的提高了宋軍的士氣,同時也打消了普通將士對遼軍的恐懼心理。
在硝煙散去後,趙覠站在城門樓上向城外的戰場上望去,城外的遼軍已經血流成河了,滿地都是遼軍的屍體,還有一個孤獨的戰馬圍在自己的主人身邊不肯離去,這是趙覠經歷的第二次大戰,也是第一次獲得勝利;趙王趙覠原本歷史上名不經轉的大宋王爺,在大名府一戰以後,開始活躍在大宋的政壇和軍隊當中。
大名府趙王行轅內。
趙覠沒有大宴羣臣慶祝勝利,而是將衆將上召集起來商議下一步作戰方案,趙覠坐在帥椅上說道:“如今遼軍已經遭到重創,下一步遼軍很有可能會圍而不攻,轉而進攻其他地區;所以本王決定,明日出城與遼軍野戰。”
趙覠的話一出,立刻在衆將中引起了連鎖反應,連守城都是靠著火器纔將將守住,要是與遼軍野戰那宋軍基本上沒有多少勝算啊!要知道宋軍以步卒爲主,在野戰當中與騎兵作戰本來就不佔優勢,因此很多中下級將領都紛紛反對。
“本王心意已決,而且作戰方案也已經擬定了,種將軍由你給他們安排作戰任務,本王還有事情要做。”趙覠說完這句話就離開了。
種師道將衆將叫到沙盤前向衆將一一安排作戰任務;這場大戰也是宋遼之間的決戰,在白天遼軍付出了重大傷亡後,遼軍的士氣和兵力都有所下降,這對於宋軍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同時宋軍佔據兵力上的優勢,在加上白天的勝利宋軍士氣大振,完全有和遼軍大戰一場的本錢。
趙覠回到自己的書房當中,提筆給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寫了一封信,信中言道:“爾等遼賊世受我華夏天恩,爾等衣物茶書皆來自與我天朝,然則其祖狼心狗肺不思報恩,卻竊取我天朝燕雲十六州;今日又背棄盟約攻我大宋,實屬禽獸之所爲,爲天下人所不齒;
今我大宋擁兵百萬之衆、良將千員,大軍可平燕山,刀劍可穿蒼穹,然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遼國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我保證遼皇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本王明日率軍出大名府西門列陣等候,爾等是戰是降本王隨時恭候,今有薄禮兩件送於遼軍統帥,望請笑納……”
趙覠將信寫好密封以後,交給侍衛說道:“派一名死士拿著本王的信送往遼軍大營。”
“是,王爺……”
遼軍大營,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鐵青著臉,今日白天一戰遼軍大敗而且還是慘敗,在不到半個時辰內戰場上的形勢就發生了逆轉,遼軍損失了三萬餘人達到了進攻兵馬的一半,同時遼軍的士氣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由於不瞭解火器,不光是普通的將士,就連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二人都認爲宋軍有神明相助。
別小看‘神明’二字,在這個封建時代可是所有人的信仰,宋軍有神明相助就意味著遼軍發動的這場戰爭已經引起了天神的不滿,不管這些是真的還是假的反正遼軍上下就是這麼認爲的。
“報、報、報……稟二位王爺,營外有一名宋使求見。”
“宋使,這個時候他們來幹什麼?”耶律乙辛皺了皺眉頭說道。
耶律仁先笑了笑說道:“說不準是好事呢!或許宋使是來議和的。”
耶律乙辛沒有好眼的看了耶律仁先一眼,宋使進來後向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問道:“請問二位將軍,誰是遼軍統帥。”
“不用使離間計了,有什麼話,說吧!”耶律仁先說道。
“我家王爺有一封信讓我交給將軍,我家王爺明日會親自領軍在大名府西門外列陣,如果二位將軍有膽子儘管來,另外我家王爺還給二位將軍備了一份禮物。”
耶律仁先打開信件看了以後,氣的滿臉鐵青,再看了看送來的所謂的禮物,其實是裝在箱子裡的兩件女人的衣服,耶律仁先當場大怒道:“趙覠小兒,本王非要宰了你不可,來人將宋使拖出去斬了。”
隨後耶律仁先下令道:“明日大軍集結與宋軍決戰,與我大遼鐵騎野戰,既然他們自己找死,本王就成全他們。”
次日清晨天還沒有亮,宋軍就開始出城佈陣了,宋軍成東西佈防,西面是運河,東邊是城牆,出城的宋軍兵馬達到了十五萬,而且全部是步兵,騎兵一個沒有;宋軍的佈防很講究,成縱隊梯次配置;在最前方是盾牌兵,再往後是一片空地,然後是鐮刀槍兵,最往後就是弓弩手,最後是牀弩兵和投石器。
宋軍沒有在兩翼佈置兵力,運河和城牆就足以防止遼軍從兩翼來襲,也就是說遼軍要進攻,只能從正面強攻;而這次趙覠親自領軍,趙覠所在的位置就是宋軍大陣的正中央的望樓,在站在望樓上趙覠可以清楚的看到整個戰場。
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率領遼軍緩緩開來,爲了能夠消滅宋軍報仇,遼軍集結了所有的兵馬共計七萬大軍,雖然在兵力上遼軍不佔據優勢的,但是卻是清一色的騎兵部隊,而且還有數量不多的重甲騎兵,這是遼軍最爲精銳的部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