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8章 出擊(上)

李秉常的冷漠讓李巖澤感到恐懼,可以說李秉常的做法完全違背了李諒祚當(dāng)初定下的原則,但是李巖澤並不認(rèn)爲(wèi)李秉常這麼做事錯誤的,相反李巖澤在恐懼的同時對李秉常十分的敬佩,作爲(wèi)一名統(tǒng)帥最重要的就是要果斷,這些傷兵很明顯已經(jīng)活不了多久了,與其讓其半死不活的拖累其他人,不如將其全部解決掉。

在暴風(fēng)雪停了之後,李秉常率軍繼續(xù)出發(fā),雖然路途艱難,但是李秉常卻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對於李秉常來說是個機會,但是對於這十萬夏軍來說卻是一個考驗,因爲(wèi)在此之前夏軍從來沒有在海拔如此高的高原之上行軍過,很多士卒在進入高原之後都有高原反應(yīng),儘管如此他們依舊在堅持著。

吐火羅地區(qū),李武和花麻及木徵率領(lǐng)一萬多夏軍騎兵一直隱藏在鐵門關(guān)和忒耳迷之間不遠的沙漠綠洲當(dāng)中,在這期間爲(wèi)了爲(wèi)了解決這一萬多人的吃飯問題,李武曾經(jīng)多次率領(lǐng)軍隊越過沙漠襲擊塞軍的後勤糧道,對塞軍造成了重大的損失,由於塞軍在鐵門關(guān)以北地區(qū)有七十餘萬,雖然可以在當(dāng)?shù)亟鉀Q一部分糧草問題,可是絕大部分還需要塞爾柱帝國境內(nèi)的支持,因此這條糧道基本上就是塞軍的生命線。

“王爺,陛下派來的使臣怎麼說?”花麻及木徵向李武問道。

李武揹著手看著地圖地花麻及木徵說道:“使臣確實是父皇派來的使臣,父皇最新的命令讓我們想辦法斷了塞軍的糧道。”

“斷塞軍糧道?”花麻及木徵十分震驚的說道:“難道陛下不知道我們現(xiàn)在的處境嗎?現(xiàn)在這種時候別說斷人家的糧道了,我們能夠活著離開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父皇已經(jīng)派出了援軍,到時候需要我們配合作戰(zhàn)。”

“援軍?這裡是塞軍的腹地,陛下怎麼可能派出援軍到這裡來?”

“一開始本王也想不通父皇會從何處派遣援軍到這裡,不過就在剛剛本王感覺應(yīng)該猜的**不離十了。”

“還請王爺明示。”

“兩條路,一條從西,一條從東;如果從西邊,大軍需要借道花剌子模國家,然後沿阿姆河南下,最終到我們這裡;從東邊需要翻越蔥嶺,在翻越蔥嶺之後借道伽色尼王朝到達這裡,不過這兩條路無論走那一條都不好走,現(xiàn)在援軍走哪條路,由何人領(lǐng)兵本王還不能確定。”

“以老臣之間,援軍很有可能會走蔥嶺。”

“老將軍爲(wèi)何這樣說,還請老將軍示下。”

“如果從西邊而來,陛下需要從正面戰(zhàn)場上抽調(diào)兵力,但是如果從東面則沒有這個問題;陛下當(dāng)初在攻略西域之時,曾經(jīng)派代王殿下率軍十萬大軍屯軍于闐,那時恐怕早就爲(wèi)今天做準(zhǔn)備了。”

“那豈不是說,前來增援的是本王的大哥。”李武語重心長的說道。

在思慮了很久之後,李武對花麻及木徵說道;“老將軍,你我二人必須在我大軍到來之前將塞軍的糧道斷了。”

雖然李武沒有說出原因,但是花麻及木徵卻心裡清楚,雖然李武和李秉常兄弟二人關(guān)係一直很好,但是爭強鬥勝也在所難免,隨著二人年齡的增長,二人之前原本的兄弟之情是越來越淡,更多的成爲(wèi)競爭的對手,畢竟二人的目標(biāo)是相同的,都想登上太子之位,成爲(wèi)李諒祚的接班人,但是這個位置只有一個。

“既然王爺有令,末將遵從便是。”

“據(jù)我們收買的探子傳來的消息,明日會有一大批糧草從忒耳迷運到薩末鞬城,只要我們能夠劫了這批糧草,必定會給予塞軍重創(chuàng)。”

“大概有多少糧草?”

“兩百萬石左右,要是塞軍將這批糧草運到前線,最少可以解決他們一個月的糧草,所以這批糧草必須劫下來。”

“此戰(zhàn)王爺打算怎麼打?”

“偷襲……”

另一邊薩末鞬城,自從前線的戰(zhàn)事基本上穩(wěn)定了以後,馬立克沙就回到了薩末鞬城,將前線的事情全都交給了下面的將領(lǐng),現(xiàn)如今雖然塞軍在整體上稍稍處於劣勢,但是這並不讓馬立克沙感到擔(dān)憂,真正讓馬立克沙感到擔(dān)憂的是糧草供應(yīng)的問題,現(xiàn)如今薩末鞬城內(nèi)儲存的糧草僅僅夠維持大軍十天之用的了,運糧隊從忒耳迷到達薩末鞬城最少需要八天左右,現(xiàn)如今馬立克沙唯一能夠指望的就是糧草能夠如期到達。

“陛下,所有的事情已經(jīng)全部安排妥當(dāng)了。”塞維奇走到馬立克沙的面前說道。

馬立克沙對塞維奇說道;“這批糧草的重要性就不用就不用朕說了吧!無論如何這批糧草必須如期抵達;當(dāng)初從我們眼皮子底下跑了的那批夏軍餘孽,一定會想方設(shè)法毀掉這批糧草,這樣你親自率領(lǐng)一支兵馬前去接應(yīng),利用這次機會將這批夏軍餘孽全部殲滅。”

“是,末將領(lǐng)命。”

糧草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軍隊的命脈,一旦沒有了糧草,軍隊就會很快失去戰(zhàn)鬥力甚至譁變,因此馬立克沙必須要保證這批糧草能夠如期到達,否者馬立克沙只能選擇收縮防線了,其實塞軍的糧草不僅僅只是夠用十天的,薩末鞬作爲(wèi)塞軍在西域的老巢這裡存放的是七十萬夏軍總共的糧草,而在前線各軍當(dāng)中都存有隨軍的糧草,一般能夠撐五到十天,除此之外塞軍在其餘各城也存放有糧草,只不過這些不是很多,總共加起來也這隻能夠七十萬大軍一日之用;因此這樣算起來塞軍在沒有得到補給的情況下最多還能夠撐半個月。

塞維奇在接到馬立克沙的軍令之後,隨即抽調(diào)了三萬塞軍精騎出發(fā)了,另外由於這批糧草干係重大,塞軍派出的押運兵也不少足足有五萬餘人,另外還有民夫等後勤人員也有五六萬人,整個運糧隊加起來有十餘萬人,由此可見塞軍對這次運輸?shù)闹匾曅裕钗湎霊{藉萬餘騎兵將這兩百萬石糧草焚燒,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西鞬城,李諒祚已經(jīng)將夏軍的大營遷到了此處,雖然夏軍在在正面戰(zhàn)場已經(jīng)取得了微弱的優(yōu)勢,但是爲(wèi)了服從總體戰(zhàn)略上進展,夏軍依舊在步步後退誘敵深入,如今塞軍與夏軍交戰(zhàn)的前線已經(jīng)距離西鞬城百餘里了,塞軍雖然表面上看著大舉推進,可是實際上的傷亡要比夏軍要大,而且隨著戰(zhàn)線的東移塞軍暴露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

距離夏軍進行反擊的最後時刻已經(jīng)很近了,因爲(wèi)再不進行反擊大夏國內(nèi)也快要撐不住了。

求支持,求推薦,天宇拜託大家多多支持……

第15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中)第341章 巴掌比藥管用第179章 半命天子第467章 大名之戰(zhàn)(中)第273章 十年之後第114章 遼國驚變(下)第96章 交河城之戰(zhàn)(下)第484章 李諒祚的私庫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315章 渤遼軍(上)第126章 打造商業(yè)帝國第七百六十二章 皇者歸來(下)第634章 李慶的計劃(上)第116章 一敗塗地第73章 青塘城之戰(zhàn)第121章 可疑的侍衛(wèi)第409章 爲(wèi)生存而戰(zhàn)(上)第346章 三皇會盟(上)第302章 決戰(zhàn)前夕第190章 圍獵狼羣第七百三十三章 破局(下)第204章 涿州戰(zhàn)役(下)第351章 忒耳迷之戰(zhàn)結(jié)束第299章 龍顏大怒第214章 對戰(zhàn)(上)第516章 南進戰(zhàn)略(下)第353章 既成事實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七百四十四章 玉石俱焚(下)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壽春之役(上)第400章 噩耗連連(中)第263章 枕邊風(fēng)的威力(上)第456章 夏軍整編和地方官制第236章 宋軍在行動(下)第723章 夏軍戰(zhàn)略(上)第616章 死地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攻忒耳迷第537章 搶 搶 搶(下)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zhàn)第419章 故技重施第七百五十五章 壽春之役(中)第417章 女真反夏(下)第420章 追殺 追殺第241章 李諒祚的抉擇第275章 狩獵第406章 初生牛犢第333章 撤軍第341章 巴掌比藥管用第228章 耶律涅魯古的戰(zhàn)略第213章 攻城戰(zhàn)(下)第141章 大同攻防(上)第七百七十章 江北大營第374章 緩戰(zhàn)第211章 攻城戰(zhàn)(上)第400章 噩耗連連(中)第587章 撤軍第597章 德州之戰(zhàn)(下)第七百四十章 野心第362章 怛羅斯之戰(zhàn)(中)第459章 李諒祚的秘密第585章 糧道(下)第614章 以退爲(wèi)進(下)第334章 安東都護府第653章 ‘虎口奪崽’(上)第592章 聯(lián)合作戰(zhàn)(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舉進攻(下)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153章 準(zhǔn)備突圍第七百三十章 海戰(zhàn)伏擊術(shù)第161章 微服探訪(上)第48章 告密者第200章 三國混戰(zhàn)(中)第152章 敲打、敲打第169章 夜宿青樓(上)第八百零三章 諸王回朝(上)第598章 德州之戰(zhàn)(續(xù))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商隊第173章 露餡第281章 吉爾吉斯之戰(zhàn)(上)第461章 遼宋宣戰(zhàn)第389章 談判第393章 圍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威逼利誘第239章 夏軍出擊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664章 太后守城第22章 騎兵對決第113章 遼國驚變(中)第82章 平定河湟第七百五十四章 壽春之役(上)第527章 水師‘海盜’(上)第212章 攻城戰(zhàn)(中)第60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上)第432章 從天而降(下)第272章 裁軍第462章 趙頊的應(yīng)對之策第601章 轉(zhuǎn)戰(zhàn)(上)第720章 塞爾柱軍的命運第306章 和平特使
第15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中)第341章 巴掌比藥管用第179章 半命天子第467章 大名之戰(zhàn)(中)第273章 十年之後第114章 遼國驚變(下)第96章 交河城之戰(zhàn)(下)第484章 李諒祚的私庫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315章 渤遼軍(上)第126章 打造商業(yè)帝國第七百六十二章 皇者歸來(下)第634章 李慶的計劃(上)第116章 一敗塗地第73章 青塘城之戰(zhàn)第121章 可疑的侍衛(wèi)第409章 爲(wèi)生存而戰(zhàn)(上)第346章 三皇會盟(上)第302章 決戰(zhàn)前夕第190章 圍獵狼羣第七百三十三章 破局(下)第204章 涿州戰(zhàn)役(下)第351章 忒耳迷之戰(zhàn)結(jié)束第299章 龍顏大怒第214章 對戰(zhàn)(上)第516章 南進戰(zhàn)略(下)第353章 既成事實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七百四十四章 玉石俱焚(下)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壽春之役(上)第400章 噩耗連連(中)第263章 枕邊風(fēng)的威力(上)第456章 夏軍整編和地方官制第236章 宋軍在行動(下)第723章 夏軍戰(zhàn)略(上)第616章 死地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攻忒耳迷第537章 搶 搶 搶(下)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zhàn)第419章 故技重施第七百五十五章 壽春之役(中)第417章 女真反夏(下)第420章 追殺 追殺第241章 李諒祚的抉擇第275章 狩獵第406章 初生牛犢第333章 撤軍第341章 巴掌比藥管用第228章 耶律涅魯古的戰(zhàn)略第213章 攻城戰(zhàn)(下)第141章 大同攻防(上)第七百七十章 江北大營第374章 緩戰(zhàn)第211章 攻城戰(zhàn)(上)第400章 噩耗連連(中)第587章 撤軍第597章 德州之戰(zhàn)(下)第七百四十章 野心第362章 怛羅斯之戰(zhàn)(中)第459章 李諒祚的秘密第585章 糧道(下)第614章 以退爲(wèi)進(下)第334章 安東都護府第653章 ‘虎口奪崽’(上)第592章 聯(lián)合作戰(zhàn)(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舉進攻(下)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153章 準(zhǔn)備突圍第七百三十章 海戰(zhàn)伏擊術(shù)第161章 微服探訪(上)第48章 告密者第200章 三國混戰(zhàn)(中)第152章 敲打、敲打第169章 夜宿青樓(上)第八百零三章 諸王回朝(上)第598章 德州之戰(zhàn)(續(xù))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商隊第173章 露餡第281章 吉爾吉斯之戰(zhàn)(上)第461章 遼宋宣戰(zhàn)第389章 談判第393章 圍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威逼利誘第239章 夏軍出擊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664章 太后守城第22章 騎兵對決第113章 遼國驚變(中)第82章 平定河湟第七百五十四章 壽春之役(上)第527章 水師‘海盜’(上)第212章 攻城戰(zhàn)(中)第60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上)第432章 從天而降(下)第272章 裁軍第462章 趙頊的應(yīng)對之策第601章 轉(zhuǎn)戰(zhàn)(上)第720章 塞爾柱軍的命運第306章 和平特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安县| 通山县| 澄城县| 莱州市| 惠东县| 东方市| 台东市| 尤溪县| 铁岭县| 东阳市| 汉川市| 施甸县| 喀喇沁旗| 佛教| 新蔡县| 高雄市| 鸡泽县| 运城市| 宣汉县| 潼关县| 偏关县| 罗甸县| 陕西省| 韩城市| 巴东县| 高碑店市| 鲁山县| 徐汇区| 巴林左旗| 莲花县| 沙河市| 塘沽区| 鹿泉市| 济阳县| 柘城县| 西丰县| 宜宾县| 曲靖市| 扎鲁特旗| 上饶县|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