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承天寺

在李諒祚登基之後,沒藏太后就向大宋派出了使臣,畢竟在名義上西夏還是大宋的附屬國,相比於北方的遼國和南方的大宋而言,西夏只是一個弱小的國家,西夏之所以能夠成立,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宋遼兩國不和,這纔有了三國鼎足而立的局面。

在宋、遼、夏三國之中,大宋最爲富饒、人口衆多綜合國力最爲強大,雖然軍隊的戰鬥力不如北方的遼國,但是自保卻綽綽有餘;而北方的遼國雖然不如大宋這樣富饒,但是此時的遼國已經過渡成爲了一個半遊牧半農耕的國家,總體國力也是蒸蒸日上,遼國鐵騎更有百萬之衆,整個國土橫跨中國北方。

相比於宋遼兩國,西夏的顯得十分的弱小,此時的西夏國小民弱,西夏的國土大部分都是荒漠戈壁,能夠種植糧食的高質量土地十分稀少,只有在寧夏平原、河套平原,還有河西走廊的河谷地帶和綠洲才能夠生產糧食。

由於糧食的制約,西夏此時的人口不足兩百萬,就算是全民皆兵最多也就五十萬兵員,根本無法與南方的大宋和北方的遼國相抗衡,所以西夏自立國之處就向大宋和遼國稱臣,憑藉著宋、遼兩國之間的戰爭,西夏才能夠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自澶淵之盟之後,宋、遼兩國議和,西夏原本左右逢源的局面不復存在,原本西夏一僕二主政策就要改變了,由於在經濟上西夏嚴重的依賴與大宋,所以在李諒祚繼位之後西夏朝廷非常希望能夠得到大宋皇帝的冊封,以此來穩定國內的經濟。

大宋京師汴梁,大宋王朝的皇宮之外。

“陛下有旨,宣夏國使臣覲見……”

“陛下有旨,宣夏國使臣覲見……”

……

宣見的聲音從大宋皇宮大殿內,一步步傳到了大宋皇宮的正門外,聽見宣見的夏使立刻快步向皇宮內走去。

“外臣楊守素拜見大宋皇帝陛下。”楊守素向宋英宗行禮道。

宋英宗端坐在龍椅之上威嚴的對楊守素說道:“愛卿平身,愛卿一路辛苦了。”

楊守素起身之後,從懷中掏出西夏國書說道:“稟大宋皇帝陛下,我國先主在上元之夜不幸遇刺身亡,如今幼主繼位肯定大宋皇帝陛下冊封。”

“將國書給朕呈上來。”宋英宗對身邊的宦官說道。

在看完國書之後,宋英宗對楊守素說道:“朕即日起冊封李諒祚爲夏國主,不日之後朕會派人前往夏國宣佈召命。”

“外臣拜謝大宋皇帝陛下。”楊守素立刻答謝道;“稟大宋皇帝陛下,先主遇刺主後欲意在國都外新建廟宇,一則爲先主祈福,二則教化萬民,然我國經書稀缺,還請大宋皇帝陛下賜書。”

“愛卿所奏之事,朕已知曉,代朕與衆位愛卿商議之後定會給愛卿答覆。”宋英宗不慌不忙的說道。

“外臣拜謝大宋皇帝陛下。”楊守素再次答謝道。

四月大宋皇帝派遣刑部侍郎任瑞爲正使,供備府庫副使宋守約爲副使前往西夏國都興慶府正使冊封李諒祚爲西夏國主,自此李諒祚纔算名副其實的當上了西夏的皇帝,雖然這個皇帝之名不被宋、遼兩國承認,但是最起碼李諒祚取得了對西夏的合法掌控權。

隨著大宋使臣前來的還有大宋皇帝賞賜西夏的禮物以及大量的佛經典籍,在得到這些賞賜之後,沒藏太后立刻下令在都城興慶府之外,修建一座氣勢宏偉的寺院承天寺。

承天寺是西夏的皇家寺院,它寄託著沒藏太后的心願,沒藏太后希望以此來得到佛祖的庇佑,希望佛祖能夠保有她的兒子、她的家族以及她的國家。

作爲西夏的皇家寺院,承天寺的規模自然不小,爲了修建這座氣勢宏偉的寺院,西夏的國庫被虛耗一空,使得西夏的國力大爲削弱,雖然修建了承天寺,但是佛祖並沒有完成沒藏太后的心願,反而因爲修建寺院使得西夏國內民不聊生。

俗話說的好禍不單行,遼興宗耶律宗真連續派遣使臣來刺探西夏的情況,由於在上一次遼夏戰爭之時,遼興宗率領十萬大軍被李元昊打的大敗,爲此遼興宗一直懷恨在心;而此時正式最佳的時機,西夏幼主繼位、主少國疑正式復仇的大好時機。

遼國上京臨潢府皇宮內。

遼興宗耶律宗真坐在龍椅之上聽著手下大臣的彙報,在大臣彙報完之後,下面的遼國大臣開始積極的討論起來,討論的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到底打不打西夏。

遼興宗看著如同菜市場般的朝堂,呵斥衆臣說道:“都不要吵了,西夏幼主繼位,此乃上天賜給我大遼的一個大好時機,此次定報數年之前兵敗之仇,爲我大遼的十萬英靈報仇雪恨。”

“陛下聖明、陛下聖明……”一羣武將嗷嗷的叫喚道。

“傳朕旨意,命南院大王蕭惠、皇弟耶律重元、東京留守蕭孝友各領兵三萬分三路進攻西夏,朕親自統領十萬大軍爲後援,此役朕要御駕親征,直搗興慶府。”遼興宗耶律宗真意氣風發的下旨道。

隨著遼興宗的聖旨下達,整個遼國的戰爭機器很快的運轉了起來,遼國起起大軍十九萬號稱三十萬,浩浩蕩蕩的向西夏國都興慶府殺了過來,西夏上下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國相沒藏訛龐連忙派人前往遼國議和,遼興宗殺了夏使絲毫沒有和談的意思,面對遼國的二十萬虎狼之師,遼夏邊境的城堡接連失守,遼軍直逼興慶府。

興慶府西夏皇宮,李諒祚在自己母親和舅舅的言語之中已經知道了遼軍殺來了,可是現在的李諒祚根本無力抵抗,畢竟李諒祚再牛也只是一個剛滿一週歲的嬰兒。

面對著遼國來勢洶洶的大軍,西夏在經歷最初的慌亂之後,立刻以國相沒藏訛龐、右廂大將軍諾移賞都和皇叔委哥寧令爲首的三支大軍北上抵抗遼軍。

此時的遼軍鐵騎已經攻入了河套平原,爲了抵擋遼軍的攻勢,西夏採取了堅壁清野的辦法,對遊牧民族的軍隊而言,出兵打仗幾乎不帶什麼糧草,所有的糧草物資全部靠就地劫掠;但是這一次西夏失策了,此次遼興宗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爲了防止夏軍堅壁清野,此次遼軍攜帶了大量的糧草輜重而來。

第51章 改革前奏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變(上)第318章 渡江戰役(上)第685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124章 貿易問題第505章 遼殤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713章 野戰(上)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169章 夜宿青樓(上)第132章 血戰飛狐關(下)第417章 女真反夏(下)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527章 水師‘海盜’(上)第56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鄧州之役(下)第551章 大海戰(下)第286章 李武的睿智第534章 南下第637章 渡海作戰(上)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第267章 復仇之戰第211章 攻城戰(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連鎖反應第615章 烈火焚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92章 時間飛逝第173章 露餡第639章 渡海作戰(下)第5章 暗流涌動 (上)第563章 全面開戰(中)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場第322章 夜襲第114章 遼國驚變(下)第468章 大名之戰(下)第646章 天要亡宋第289章 葛邏祿人第723章 夏軍戰略(上)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652章 無錫之戰(續)第387章 塞軍的反攻(下)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第120章 談判、談判第596章 德州之戰(中)第486章 大興土木(下)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95章 交河城之戰(上)第403章 麻魁軍(上)第113章 遼國驚變(中)第392章 處置戰俘第237章 耶律涅魯古的反擊(下)第149章 進退維谷(中)第228章 耶律涅魯古的戰略第699章 神秘來客第60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上)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337章 山洞驚見第八百零二章 投降第657章 霸氣的李慶(下)第666章 損失慘重第139章 諒祚的擔憂第223章 血色宏圖(中)第七百六十一章 皇者歸來(中)第558章 邊界上的衝突(上)第236章 宋軍在行動(下)第172章 夜宿青樓(續)第532章 收降海盜第七百六十一章 皇者歸來(中)第150章 進退維谷(下)第644章 連鎖反應(上)第八百一十八章 主力對決(下)第555章 島津家的選擇(下)第640章 昌國之戰第129章 大同攻略(上)第405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528章 水師‘海盜’(中)第246章 渡河(下)第341章 巴掌比藥管用第103章 好看的吃相(中)第553章 島津家的選擇(上)第601章 轉戰(上)第188章 屠殺(上)第19章 新婚之夜第465章 趁火打劫(下)第520章 重登王位第728章 宋軍的攻勢(續)第318章 渡江戰役(上)第353章 既成事實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攻忒耳迷第88章 宋使到來(上)第116章 一敗塗地第578章 攻破防線(下)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566章 河東危局(中)第142章 大同攻防(下)第569章 決戰第360章 破城第374章 緩戰
第51章 改革前奏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變(上)第318章 渡江戰役(上)第685章 對倭兵的獎勵第124章 貿易問題第505章 遼殤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713章 野戰(上)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169章 夜宿青樓(上)第132章 血戰飛狐關(下)第417章 女真反夏(下)第464章 趁火打劫(中)第527章 水師‘海盜’(上)第56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鄧州之役(下)第551章 大海戰(下)第286章 李武的睿智第534章 南下第637章 渡海作戰(上)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第267章 復仇之戰第211章 攻城戰(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連鎖反應第615章 烈火焚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92章 時間飛逝第173章 露餡第639章 渡海作戰(下)第5章 暗流涌動 (上)第563章 全面開戰(中)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場第322章 夜襲第114章 遼國驚變(下)第468章 大名之戰(下)第646章 天要亡宋第289章 葛邏祿人第723章 夏軍戰略(上)第291章 擒賊先擒王(上)第652章 無錫之戰(續)第387章 塞軍的反攻(下)第658章 無錫攻防戰第120章 談判、談判第596章 德州之戰(中)第486章 大興土木(下)第726章 宋軍的攻勢(中)第95章 交河城之戰(上)第403章 麻魁軍(上)第113章 遼國驚變(中)第392章 處置戰俘第237章 耶律涅魯古的反擊(下)第149章 進退維谷(中)第228章 耶律涅魯古的戰略第699章 神秘來客第60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上)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337章 山洞驚見第八百零二章 投降第657章 霸氣的李慶(下)第666章 損失慘重第139章 諒祚的擔憂第223章 血色宏圖(中)第七百六十一章 皇者歸來(中)第558章 邊界上的衝突(上)第236章 宋軍在行動(下)第172章 夜宿青樓(續)第532章 收降海盜第七百六十一章 皇者歸來(中)第150章 進退維谷(下)第644章 連鎖反應(上)第八百一十八章 主力對決(下)第555章 島津家的選擇(下)第640章 昌國之戰第129章 大同攻略(上)第405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二十八章 逼戰(上)第528章 水師‘海盜’(中)第246章 渡河(下)第341章 巴掌比藥管用第103章 好看的吃相(中)第553章 島津家的選擇(上)第601章 轉戰(上)第188章 屠殺(上)第19章 新婚之夜第465章 趁火打劫(下)第520章 重登王位第728章 宋軍的攻勢(續)第318章 渡江戰役(上)第353章 既成事實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攻忒耳迷第88章 宋使到來(上)第116章 一敗塗地第578章 攻破防線(下)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566章 河東危局(中)第142章 大同攻防(下)第569章 決戰第360章 破城第374章 緩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老河口市| 洪雅县| 景洪市| 桓台县| 安吉县| 泰兴市| 乐陵市| 团风县| 金平| 贵定县| 合水县| 祁连县| 饶阳县| 同德县| 怀集县| 仙桃市| 株洲市| 香格里拉县| 衡阳县| 淮阳县| 泰兴市| 蚌埠市| 榆中县| 舞阳县| 茌平县| 苗栗县| 崇明县| 大庆市| 安国市| 维西| 壶关县| 阜新市| 嘉善县| 英德市| 巴林左旗| 易门县| 沅陵县| 浮山县| 清徐县|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