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9章 進退維谷(中)

奉義南遼軍大營內,耶律沐和鄭渾給了耶律重元兩種方案,一個是用軍事手段解決,另一個則是用外交手段解決,底下的大臣也跟著分爲了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和,;但是雙方無論怎麼爭執,最後的決策權依然在耶律重元的手上。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耶律重元當時的心理,由於李諒祚當年給耶律重元造成的心理傷害,在耶律重元的內心實際上是對李諒祚十分牴觸的,所以耶律重元在心理上並不願意和李諒祚交戰,但是這並不代表耶律重元就是軟柿子可以隨便捏。

在權衡了一下之後,耶律重元對衆臣說道:“朕決議對於夏軍一外交爲主,攻伐爲扶;朕任命鄭渾爲使臣前往焦山與李諒祚議和,任命燕王耶律沐爲前軍大將統帥五萬大軍,在奉義西北五十里處駐紮威懾夏軍,沒有朕的旨意不得隨意出擊。”

“是,兒臣(微臣)領旨。”二人接下聖旨道。

在衆臣離開之後,鄭渾向耶律重元問道:“陛下,微臣此次出使的底線是什麼?”

耶律重元嘆了一口氣說道:“朕也不多奢求,將大同要回來就行了,至於朔州就算了。”

“是,微臣明白了。”鄭渾說道。

耶律重元又給鄭渾交代了一番,才放鄭渾離開;在鄭渾離開沒有多久,耶律沐就找來了,耶律沐不明白爲何在己方佔據絕對兵力的情況下,自己的老爹卻不敢和夏軍交戰,帶著這樣的疑問耶律沐找到了耶律重元。

“兒臣拜見父皇。”耶律沐向耶律重元行禮道。

“起來吧!”耶律重元想耶律沐說道;“你不說朕也知道你爲何而來。”

耶律沐撅著個嘴說道:“兒臣就是不明白,李諒祚跟兒臣也差不了幾歲,兒臣就不信他有多厲害,兒臣請命領兵活捉李諒祚。”

“不行。”耶律重元臉色陰沉威嚴的說道;“現在還不是與夏軍交戰的時候,如果讓朕知道你敢私自與夏軍交戰,朕饒不了你。”

“是……”耶律沐垂頭喪氣得說道,看著耶律沐的樣子,耶律重元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唉!”

其實在整個南遼真正瞭解耶律重元內心想法的幾乎沒有,可能只有鄭渾知道一點,作爲南遼皇帝,耶律重元深深的感覺到了內心的孤獨,在分裂的遼國,耶律重元一直奉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在沒有徹底殲滅耶律洪基的殘餘勢力之前,耶律重元想盡量避免與夏軍的衝突,以免夏軍有藉口接入遼國內戰。

與耶律重元不同,耶律洪基在知道夏軍進駐大同,並於南遼軍發生衝突之後大喜,雖然現在耶律洪基麾下已經聚集了將近三十萬大軍,可是無論武器裝備,還是糧草等物資的補充,都沒有耶律重元便捷,畢竟耶律洪基所佔據的都是遼國北方和西北的貧瘠之地。

永安山,耶律洪基得行轅內,外出征戰的耶律乙辛回來了,隨著耶律乙辛的歸來,北遼重新收了臨潢府極其附近的城池、草原和田地,北遼和南遼的控制疆域再次被推倒了潢河沿線,其實當初北遼在潢河以北並沒有留下多少兵馬,正真控制臨潢府的不是人而是瘟疫,這是當初潢河戰役留下的後遺癥之一。

不過現在好了,瘟疫被控制住了,瘟疫被控制住的原因並不是因爲病人被治癒了,而是因爲得瘟疫的人基本上死絕了,整個以臨潢府爲中心,向南到潢河沿岸方圓數百里基本上都是十室九空,當年遼國最繁華的地方之一,如今留下的只有皚皚白骨。

一路風塵的耶律乙辛在回到永安山行轅之後,不顧疲勞第一時間前來拜見耶律洪基,進入耶律洪基的王帳後,耶律乙辛立刻行禮道:“微臣耶律乙辛拜見陛下。”

耶律洪基開懷大笑道:“愛卿免禮。”

“謝陛下……”

耶律洪基立刻對耶律乙辛說道:“愛卿啊!朕將你這麼著急忙慌的叫來,是因爲南邊發生大事了,夏軍和叛軍在大同打起來了。”

耶律乙辛驚奇的問道:“大同?怎麼會在那裡。”

耶律洪基將此事原原本本的說給耶律乙辛聽了一遍,耶律乙辛對耶律洪基說道:“陛下,依微臣愚見,此事對我大遼有利也有弊。”

“愛卿有什麼話儘管直言。”耶律洪基說道。

“是。”耶律乙辛說道;“陛下雖然想用驅狼吞虎之計,可是陛下這也很可能會變成引狼入室啊!到時候即便是猛虎被打死了,可是這隻狼恐怕會比虎更加難對付啊!”

耶律洪基無奈的說道:“朕也知道,如今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想要剿滅叛軍實在是困難重重啊!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再說大同的局勢已經超出了我們所能夠掌控的範圍了。”

“陛下聖明。”耶律乙辛說道;“不過微臣以爲這倒是一次機會,趁著叛軍主力在大同與夏軍周旋之際,我軍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渡過潢河奪回中京大定府……”

耶律乙辛將這其中的道道,噼裡啪啦的給耶律洪基說了一大通,最後耶律洪基同意了耶律乙辛的建議,不過耶律洪基並沒有傾巢而出,而是將大部分兵馬交給了耶律乙辛,自己則率領一支精銳留在了永安山,對於耶律洪基的決議耶律乙辛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耶律乙辛發現自從潢河大戰後,耶律洪基變了,做事變的畏首畏尾,手中空有數十萬大軍卻無所作爲,進不能剿滅叛軍,退不能保境安民,每日只知道飲酒作樂、與舞姬茍且、享受人生,雖然如此但是耶律洪基爺不是不可救藥,在他心裡還是有一些雄心壯志的。

在北遼準備收復中京大定府的時候,鄭渾以耶律重元特使得身份來到了焦山李諒祚得大營之中,這是李諒祚第一次見鄭渾,在此之前李諒祚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聽說了鄭渾的大名;在見到鄭渾的第一印象,李諒祚就看出來此人是個居功自傲之人,此人雖有大才但也能闖大禍。

“外臣大遼特使鄭渾拜見西夏皇帝。”鄭渾拱手施禮道。

站在一旁的小卓子看到鄭渾沒有下跪,立刻大怒道:“見到我主爲何不跪。”

鄭渾哈哈大笑道:“上國使臣不跪小邦之主。”

小卓子剛想反駁,就被李諒祚阻止道:“不知上國使臣爲何來此啊!”

“奉我皇聖瑜,請閣下率夏軍退出我大遼國土。”鄭渾對李諒祚說道。

李諒祚心中微怒道:“要是朕不退呢!”

鄭渾笑著對李諒祚說道:“陛下既然不想退,那我們只能自己取了。”

第601章 轉戰(上)第305章 忠誠的俘虜第34章 火燒大同第642章 攻掠蘇湖(中)第380章 出擊(下)第365章 怛邏斯之戰(續)第392章 處置戰俘第323章 火攻第八百二十四章 勢如破竹(續)第316章 渤遼軍(下)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640章 昌國之戰第132章 血戰飛狐關(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劍閣關第522章 遷都第564章 全面開戰(下)第405章 主動出擊第359章 何去何從第262章 否認第36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八十六章 那霸之戰第543章 大宋海防(上)第174章 大宋孤兒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域戰局(中)第725章 宋軍的攻勢(上)第625章 慘敗(中)第55章 外交政策第60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上)第339章 危機第42章 夫妻情深第542章 李慶的想法第七百七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204章 涿州戰役(下)第51章 改革前奏第182章 趁火打劫(中)第139章 諒祚的擔憂第616章 死地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524章 固若金湯(中)第363章 葛邏祿之寶第411章 爲生存而戰(下)第135章 一雪前恥第324章 兩面夾擊第29章 亮瞎雙眼第450章 潼關協定(下)第564章 全面開戰(下)第530章 水師‘海盜’(續)第445章 逼降大宋(下)第240章 宋廷反應第七百四十章 野心第715章 堅壁清野第163章 微服探訪(下)第699章 神秘來客第七百四十九章 裂變(下)第17章 深夜偷情第586章 糧道(續)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204章 涿州戰役(下)第652章 無錫之戰(續)第644章 連鎖反應(上)第514章 南進戰略(上)第39章 皇后求情第356章 碰撞第666章 損失慘重第13章 偶遇佳人第390章 退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襲與反夜襲第330章 高麗請降第255章 山河破碎(中)第27章 出謀劃策第209章 背後的動作第363章 葛邏祿之寶第74章 消滅唃廝囉(上)第625章 慘敗(中)第444章 逼降大宋(中)第306章 和平特使第268章 玉石俱焚第547章 再次出海(中)第714章 野戰(下)第310章 功獎過罰第567章 河東危局(下)第496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中)第七百七十六章 淮南戰局(上)第244章 宋廷的反應第133章 大敗而歸(上)第304章 夜襲第523章 固若金湯(上)第385章 塞軍的反攻(上)第246章 渡河(下)第716章 最後的決戰(上)第492章 諸王野心(上)第333章 撤軍第404章 麻魁軍(下)第73章 青塘城之戰第285章 追擊第39章 皇后求情第339章 危機第640章 昌國之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逼戰(下)第444章 逼降大宋(中)
第601章 轉戰(上)第305章 忠誠的俘虜第34章 火燒大同第642章 攻掠蘇湖(中)第380章 出擊(下)第365章 怛邏斯之戰(續)第392章 處置戰俘第323章 火攻第八百二十四章 勢如破竹(續)第316章 渤遼軍(下)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640章 昌國之戰第132章 血戰飛狐關(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劍閣關第522章 遷都第564章 全面開戰(下)第405章 主動出擊第359章 何去何從第262章 否認第36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八十六章 那霸之戰第543章 大宋海防(上)第174章 大宋孤兒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域戰局(中)第725章 宋軍的攻勢(上)第625章 慘敗(中)第55章 外交政策第60章 新軍編制與裝備情況(上)第339章 危機第42章 夫妻情深第542章 李慶的想法第七百七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204章 涿州戰役(下)第51章 改革前奏第182章 趁火打劫(中)第139章 諒祚的擔憂第616章 死地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524章 固若金湯(中)第363章 葛邏祿之寶第411章 爲生存而戰(下)第135章 一雪前恥第324章 兩面夾擊第29章 亮瞎雙眼第450章 潼關協定(下)第564章 全面開戰(下)第530章 水師‘海盜’(續)第445章 逼降大宋(下)第240章 宋廷反應第七百四十章 野心第715章 堅壁清野第163章 微服探訪(下)第699章 神秘來客第七百四十九章 裂變(下)第17章 深夜偷情第586章 糧道(續)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204章 涿州戰役(下)第652章 無錫之戰(續)第644章 連鎖反應(上)第514章 南進戰略(上)第39章 皇后求情第356章 碰撞第666章 損失慘重第13章 偶遇佳人第390章 退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襲與反夜襲第330章 高麗請降第255章 山河破碎(中)第27章 出謀劃策第209章 背後的動作第363章 葛邏祿之寶第74章 消滅唃廝囉(上)第625章 慘敗(中)第444章 逼降大宋(中)第306章 和平特使第268章 玉石俱焚第547章 再次出海(中)第714章 野戰(下)第310章 功獎過罰第567章 河東危局(下)第496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中)第七百七十六章 淮南戰局(上)第244章 宋廷的反應第133章 大敗而歸(上)第304章 夜襲第523章 固若金湯(上)第385章 塞軍的反攻(上)第246章 渡河(下)第716章 最後的決戰(上)第492章 諸王野心(上)第333章 撤軍第404章 麻魁軍(下)第73章 青塘城之戰第285章 追擊第39章 皇后求情第339章 危機第640章 昌國之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逼戰(下)第444章 逼降大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州市| 凌云县| 榕江县| 梓潼县| 阜阳市| 突泉县| 新昌县| 汝南县| 泽库县| 辉南县| 上思县| 宁海县| 文水县| 板桥市| 玉树县| 双城市| 临泽县| 敦化市| 乡城县| 开化县| 洪洞县| 喀什市| 安岳县| 共和县| 承德县| 临城县| 遵化市| 洱源县| 浦北县| 玛多县| 清苑县| 长子县| 华亭县| 霸州市| 通化县| 普安县| 仁寿县| 长丰县| 广汉市| 瑞丽市|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