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0章 重登王位

“嗚、嗚、嗚……”

興慶府南門,李諒祚率領(lǐng)文武百官迎接大軍凱旋,李諒祚親自出城相應(yīng)這對於李慶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在隱約的能夠看到李諒祚以後,李慶下馬徒步向李諒祚走來,然後向李諒祚行禮道:“兒臣奉命征伐吐蕃,如今吐蕃各部皆已歸降,兒臣交還虎符。”

李諒祚收回李慶捧在手上的虎符說道:“起來吧!這一仗打的不錯,記住作爲一名統(tǒng)帥打仗要靠腦子。”

“兒臣明白,多謝父皇教誨。”

“隨朕一同入城,朕已經(jīng)給你們擺好慶功宴了。”李諒祚笑著拉著李慶的手說道。

含元殿內(nèi),李諒祚高坐在龍椅之上,羣臣分別坐在兩旁,宮女太監(jiān)來回的穿梭上菜、斟酒,在含元殿的中央,一羣宮女正在翩翩起舞,在殿內(nèi)的一個角落裡,朗威平正在畫畫,作爲皇家畫院的畫師,朗威平奉命將這次盛會給畫下來,這是大夏帝國無數(shù)次盛宴中的一次,但是對於李慶來說卻意義非凡。

李慶坐在龍椅上說道:“慶兒此戰(zhàn)打的不錯,衆(zhòng)卿以爲朕應(yīng)該賞賜點什麼呢?”

“臣等聽憑陛下決斷。”

“李慶聽封……”

“兒臣在。”

“即日起加封李慶爲燕王,駐守析津府,替朕管轄燕北行省和河北行省拒馬河以北地區(qū)的駐軍,另外暫將青龍水師軍團劃歸燕王管轄,水師駐地移防灤州。”李諒祚下旨道。

“兒臣領(lǐng)旨,謝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用急著回去,在京城多停留幾日,好好陪陪你母妃。”

“是,兒臣遵命。”

李慶在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以後,衆(zhòng)臣向李慶恭賀道:“臣等恭賀燕王殿下。”

“李興何在?”

“兒臣在。”

“你六哥在奏章中說,這仗你打得不錯,你給朕說說,這一仗你有何感想啊?”

李興看了一眼李慶說道:“稟父皇,兒臣此戰(zhàn)感受不多,唯一的感覺就是不應(yīng)該打這一仗,勞民傷財遠征吐蕃,最後什麼實際的利益也得不到,最後只是得到了人家一個名義上的臣服,這對於我們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聽了李興的話,李慶笑道:“衆(zhòng)位愛卿,你們是不是也贊同老七的意見啊?”

“稟陛下,七皇子言之有理,微臣等人贊同。”

“朕告訴你們,這吐蕃無論是付出多大的代價,那怕只是名義上的歸附對我大夏帝國來說就已經(jīng)足夠了,至於爲什麼朕今天就不說了,以後你們會明白的。”李諒祚說道;“興兒,這是你的第一戰(zhàn),至於你的表現(xiàn)嘛!朕的評價是中規(guī)中矩,雖有些許功勞但是不要翹尾巴,朕賜你一個安鄉(xiāng)侯的爵位,一座府邸,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該是時候獨立了。”

“兒臣謝父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李諒祚說道。

“父皇,兒臣有話要講。”李興起身以後說道。

“有什麼話說吧!”

“稟父皇,兒臣自幼不喜歡兵法,因此無法向哥哥們那樣在沙場上建功;但是兒臣對政事頗有心得,兒臣想讓父皇給兒臣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李興對李諒祚說道。

“興兒,你記住你是朕的兒子,朕的兒子要文武雙全;既然你自己感覺自己對政事很拿手那簡單,朕批準你參見今年的科舉考試,你要覺得自己行,就給朕拿個狀元回來,到時候朕會根據(jù)你的成績,給你安排官職……”

“兒臣些父皇……”

“衆(zhòng)愛卿,還有你們家裡的那些世家子弟,只要是有能力的,朝廷一律重用,回去之後好好約束自己的子弟,不要一天到晚總是惹是生非。”

“臣等謹遵陛下教誨,回去後一定嚴加管束……”

李諒祚之所以封李慶爲燕王,並讓其娶蕭撻凜的女兒其實是有自己的考量的,除了李慶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因爲李慶的身世,李慶是李諒祚的兒子不假,但是李慶的母親可是遼國公主耶律玥,也就是說李慶的身上有一半流著的是遼國皇室的血,李慶擔任燕王可以更好的收服遼人百姓的人心。

自從李慶滅亡遼國,其實整個新佔領(lǐng)的遼國地區(qū)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的狀態(tài),經(jīng)常發(fā)生暴亂,李諒祚將李慶派過去主要的任務(wù)就是儘快獲得遼人的人心,畢竟遼夏之間經(jīng)歷了數(shù)次大戰(zhàn),雙方有著很大的仇恨,李諒祚希望李慶的出現(xiàn)能夠漸漸的化解這些仇恨,使得遼人徹底的變成夏人。

“兒臣參見父皇。”

“起來吧!”李諒祚說道:“知道朕爲什麼封你爲燕王嗎?”

“父皇是想讓兒臣收復,遼國的民心。”李慶說道。

“不錯,但是隻說對了一半。”李諒祚說道;“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的手下有一批航海經(jīng)驗十分豐富的人,隆泰商行雖然也有船隊,但是那些在船隊上的基本上都是宋人,有些事情不便於讓他們出手。”

“兒臣不解,請父皇明示。”

“最近這一段時間,朕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從大宋經(jīng)過絲路前往西域的商人是正在逐步的減少,而大宋的對外海上貿(mào)易卻增加的非常快,也就是說大宋已經(jīng)找到了從海上通往西域的海路了,長此以往路上的絲路定會被拋棄,這可是我大夏帝國的錢袋子,一旦被拋棄將是重大的損失……”

“父皇的意思是,讓兒臣查清楚海上絲路的路線。”

“相比於路上絲路,海上絲路更加的方便,這個你應(yīng)該比朕更清楚,通過海路大宋不但可以向西域輸送絲綢,甚至連瓷器、茶葉等物都可以運輸,而且是大批量的出售,如此以來西域各種商品的價格就會下降,從而影響我們的利益;

還有更爲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通過海路大宋王朝和塞爾柱帝國有所聯(lián)繫,甚至兩國結(jié)成同盟共同對抗我大夏帝國的話,慶兒你想過這樣的後果嗎?一旦兩國同時向我們開戰(zhàn),我軍不得不分兵據(jù)敵,進行兩線作戰(zhàn),可是如今我們大夏帝國還缺乏兩線作戰(zhàn)的本錢,一旦被他們給拖入戰(zhàn)爭的泥潭,時間一長我大夏帝國勢必會面臨著和上一次一樣的困局,直到現(xiàn)在我大夏帝國還沒有恢復元氣……”

“父皇,如果我們現(xiàn)在對大宋開戰(zhàn),難道還沒有勝算嗎?”李慶問道。

李諒祚搖了搖頭說道:“我們和大宋交戰(zhàn)必須要速戰(zhàn)速決,戰(zhàn)事拖得越久對我大夏帝國越不利,憑藉大宋的國力和龐大的人口,可以輕鬆的武裝其百萬大軍,慶兒記住永遠的不要輕視大宋,他將是我大夏帝國最爲難纏的一個敵人。”李諒祚意味深長的說道。

今日第二更奉上,求月票,求推薦,拜託大家了……

[本章完]

第453章 皇宮密事(上)第36章 班師回朝第242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軍的反擊(續(xù))第475章 政治聯(lián)姻第518章 征服吐蕃(下)第八百一十章 禪位第394章 攻城(上)第72章 唃廝囉政權(quán)第597章 德州之戰(zhàn)(下)第344章 絲路第180章 南遼動盪第143章 渾水摸魚(上)第675章 赤裸裸的打臉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647章 反擊(上)第529章 水師‘海盜’(下)第182章 趁火打劫(中)第439章 種師道的反擊(上)第324章 兩面夾擊第352章 驅(qū)狼吞虎第346章 三皇會盟(上)第548章 再次出海(下)第316章 渤遼軍(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域戰(zhàn)局(中)第304章 夜襲第662章 縱橫作戰(zhàn)第656章 霸氣的李慶(上)第170章 夜宿青樓(中)第311章 封王第214章 對戰(zhàn)(上)第452章 戰(zhàn)俘的處置問題第629章 函谷關(guān)之戰(zhàn)(下)第192章 大京觀第272章 裁軍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zhàn)場第168章 青樓才女(續(xù))第405章 主動出擊第313章 渤遼國的動作第299章 龍顏大怒第514章 南進戰(zhàn)略(上)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177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下)第43章 打冰球與吃火鍋第718章 恐怖的夏軍第670章 北方戰(zhàn)局第564章 全面開戰(zhàn)(下)第714章 野戰(zhàn)(下)第37章 屈野事變第215章 對戰(zhàn)(中)第609章 汴梁風雲(yún)(中)第623章 御駕親征第659章 連環(huán)套(上)第489章 驚人發(fā)現(xiàn)(上)第271章 肢解遼國(下)第23章 決戰(zhàn)、決戰(zhàn)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718章 恐怖的夏軍第613章 以退爲進(中)第376章 危機重重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上)第530章 水師‘海盜’(續(xù))第183章 趁火打劫(下)第556章 島津家的選擇(續(xù))第728章 宋軍的攻勢(續(xù))第111章 黑汗特使(下)第299章 龍顏大怒第677章 清水戰(zhàn)役(下)第205章 兵臨永安山第360章 破城第160章 禍福焉知第387章 塞軍的反攻(下)第449章 潼關(guān)協(xié)定(上)第234章 遼東風雲(yún)(下)第473章 趙覠的計劃第23章 決戰(zhàn)、決戰(zhàn)第372章 激戰(zhàn)(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逼戰(zhàn)(下)第45章 赤露露的打臉第151章 互相算計第20章 遼軍來襲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攻忒耳迷第399章 噩耗連連(上)第379章 出擊(中)第29章 亮瞎雙眼第212章 攻城戰(zhàn)(中)第607章 瘋狂的李德(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皇者歸來(下)第512章 神宗的遺詔第655章 黃雀在後第461章 遼宋宣戰(zhàn)第223章 血色宏圖(中)第252章 汴京風雲(yún)(下)第491章 ‘古墓’的來歷第315章 渤遼軍(上)第146章 渾水摸魚(續(xù))第211章 攻城戰(zhàn)(上)第242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零一章 滅宋(續(xù))第310章 功獎過罰
第453章 皇宮密事(上)第36章 班師回朝第242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軍的反擊(續(xù))第475章 政治聯(lián)姻第518章 征服吐蕃(下)第八百一十章 禪位第394章 攻城(上)第72章 唃廝囉政權(quán)第597章 德州之戰(zhàn)(下)第344章 絲路第180章 南遼動盪第143章 渾水摸魚(上)第675章 赤裸裸的打臉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647章 反擊(上)第529章 水師‘海盜’(下)第182章 趁火打劫(中)第439章 種師道的反擊(上)第324章 兩面夾擊第352章 驅(qū)狼吞虎第346章 三皇會盟(上)第548章 再次出海(下)第316章 渤遼軍(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域戰(zhàn)局(中)第304章 夜襲第662章 縱橫作戰(zhàn)第656章 霸氣的李慶(上)第170章 夜宿青樓(中)第311章 封王第214章 對戰(zhàn)(上)第452章 戰(zhàn)俘的處置問題第629章 函谷關(guān)之戰(zhàn)(下)第192章 大京觀第272章 裁軍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zhàn)場第168章 青樓才女(續(xù))第405章 主動出擊第313章 渤遼國的動作第299章 龍顏大怒第514章 南進戰(zhàn)略(上)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177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下)第43章 打冰球與吃火鍋第718章 恐怖的夏軍第670章 北方戰(zhàn)局第564章 全面開戰(zhàn)(下)第714章 野戰(zhàn)(下)第37章 屈野事變第215章 對戰(zhàn)(中)第609章 汴梁風雲(yún)(中)第623章 御駕親征第659章 連環(huán)套(上)第489章 驚人發(fā)現(xiàn)(上)第271章 肢解遼國(下)第23章 決戰(zhàn)、決戰(zhàn)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718章 恐怖的夏軍第613章 以退爲進(中)第376章 危機重重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上)第530章 水師‘海盜’(續(xù))第183章 趁火打劫(下)第556章 島津家的選擇(續(xù))第728章 宋軍的攻勢(續(xù))第111章 黑汗特使(下)第299章 龍顏大怒第677章 清水戰(zhàn)役(下)第205章 兵臨永安山第360章 破城第160章 禍福焉知第387章 塞軍的反攻(下)第449章 潼關(guān)協(xié)定(上)第234章 遼東風雲(yún)(下)第473章 趙覠的計劃第23章 決戰(zhàn)、決戰(zhàn)第372章 激戰(zhàn)(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逼戰(zhàn)(下)第45章 赤露露的打臉第151章 互相算計第20章 遼軍來襲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攻忒耳迷第399章 噩耗連連(上)第379章 出擊(中)第29章 亮瞎雙眼第212章 攻城戰(zhàn)(中)第607章 瘋狂的李德(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皇者歸來(下)第512章 神宗的遺詔第655章 黃雀在後第461章 遼宋宣戰(zhàn)第223章 血色宏圖(中)第252章 汴京風雲(yún)(下)第491章 ‘古墓’的來歷第315章 渤遼軍(上)第146章 渾水摸魚(續(xù))第211章 攻城戰(zhàn)(上)第242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零一章 滅宋(續(xù))第310章 功獎過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和县| 金山区| 特克斯县| 文安县| 拉孜县| 镇原县| 天水市| 山阴县| 凤凰县| 南乐县| 永寿县| 珠海市| 迁西县| 利川市| 巴楚县| 京山县| 灵石县| 老河口市| 鲜城| 自贡市| 高陵县| 永登县| 宝兴县| 宝清县| 云和县| 赤峰市| 绥中县| 军事| 南岸区| 榆林市| 房产| 汤阴县| 双柏县| 平凉市| 获嘉县| 邢台县| 汉阴县| 三门县| 龙里县| 肥城市|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