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2章 北廷都護府

委哥寧令辭職了,多年辛苦的功勞爲自己的子孫後代換來了楚王這個一等王爵的爵位,只要大夏國存在一天,楚王這個****的爵位就會一直在,委哥寧令的子孫也將永遠的享受榮華富貴;委哥寧令雖然已經(jīng)辭官了,但是這並不代表委哥寧令在朝堂的上影響力就徹底的消失了,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nèi)李諒祚會進一步削弱委哥寧令對朝堂的影響力,李諒祚這樣不光是爲了自己,同樣也是爲了大夏國的穩(wěn)定。

數(shù)日後,在崇政殿舉行的朝會上,李諒祚開始對大夏國的朝堂作出調(diào)整,由於委哥寧令已經(jīng)辭官了,這也就標誌著行政院使這個職位空出了,行政院使每推遲一日上任,就會有很多的事情被推遲進行,大夏國的行政院使,按照今天的職位來說就相當於*****,是處理全國政務(wù)的最高官員。

“楚王已經(jīng)辭官有數(shù)日了,我大夏國的文武百官可不能一日無首,所以今日要議的就是行政院使的人選,不知衆(zhòng)位愛卿可有和建議?”李諒祚向衆(zhòng)人問道。

諾移賞都首先站出來說道:“稟陛下,行政院使乃我國重中之重,理應選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前來擔任此職務(wù),老臣建議由集辣大人前來擔任新一任的行政院使。”

“臣等贊同……”

不一會兒又數(shù)名官員展出站出來支持到,對於讓自己擔任行政院使集辣思義也沒有任何的心裡準備,要說領(lǐng)兵打仗集辣思義有一套,可是處理政務(wù)就有所欠缺了,集辣思義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於是站出來對李諒祚說道:“陛下,您讓老臣領(lǐng)兵打仗還行,這擔任行政院使,老臣實在是沒有這個能力啊!”

李諒祚其實也並不想讓集辣思義擔任行政院使,對於行政院使李諒祚心中早有了自己的人選,今天提一下也不過是象徵性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見,而現(xiàn)在集辣思義竟然主動站出來,這最好不過了李諒祚正好就坡下驢,於是李諒祚對衆(zhòng)臣說道:“集辣老將軍的確不適合這個位置,衆(zhòng)愛卿可還有其他的人選?”

李諒祚直接將集辣思義就給否了,這些人精的朝臣當然看出來李諒祚這是有自己的想法,於是所有人都有不吭聲了,李諒祚停頓了好久不見衆(zhòng)人吭聲,於是對衆(zhòng)臣說道:“既然衆(zhòng)愛卿爲合適的人選,那朕就舉薦一人,大家議議;不知衆(zhòng)位愛卿覺得軍務(wù)副使周愛卿擔任新行政院使如何?”

李諒祚的話首先讓周文泰大吃一驚,周文泰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這麼快就做到行政院使這個職位,衆(zhòng)人見李諒祚都開口誰還敢反對啊!這個時候反對不是自己沒事向槍口上撞嗎?於是衆(zhòng)人都贊同道:“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

“好,既然大家都沒有意義那今天這事就這麼定了,由周文泰接任新的行政院使這個職位,希望周愛卿不要辜負朕的期望。”李諒祚笑著說道。

周文泰立刻站出來說道:“臣定不負陛下所望,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入列吧!”李諒祚大手一揮說道。

隨後李諒祚接著說道:“新的行政院使已經(jīng)任命完了,那下面就該說說軍事上的事了,如今我軍已經(jīng)佔領(lǐng)了乃蠻部的疆域,我大夏國的疆域又向西擴充了數(shù)千裡,對於這片新地盤的歸屬大家可有什麼想法?”

集辣思義作爲軍務(wù)使首先站出來說道:“稟陛下,乃蠻疆域距離我大夏國十分遙遠,不利於朝廷直接管轄,老臣建議可以效仿以往的制度,在乃蠻部的疆域成立都護府,建立一支新的邊軍。”

“陛下,集辣老將軍言之有理。”諾移賞都站出來說道;“臣複議……”

“臣等也複議……”

“沒想到衆(zhòng)愛卿竟然與朕所想的一樣啊!”李諒祚哈哈大笑道;“朕決議在成立北廷都護府,都護府駐地位於北廷城,北廷都護府的轄區(qū)爲天山以北,吉爾吉斯湖以西的地區(qū),同時建立北廷邊軍,兵力爲五萬人;爲了補充北廷都護府轄區(qū)的人口,朕決議從安北都護府西遷五萬帳牧民,同時從安北軍中調(diào)三萬邊軍劃歸北廷都護府管轄。”

李諒祚這一招可以說十分的高明,北廷都護府的成立可以說極大的削弱了安北都護府和安西都護府;從地域上看北廷所在的天山以北土地,原本是歸屬安西都護府管轄的,如今北廷都護府一成立,立刻將安西都護府北部的疆域全部劃了出去;再說北廷軍的組成,從安西軍劃撥出來的三萬兵馬可以說是北廷軍的主要組成,原本有八萬邊軍的安西軍,如今只有五萬人了,另外安西、北廷、安北三大都護府成三足鼎立之勢,牢牢地將大夏國西部、西北部和北部的疆域控制在手中,三大都護府又互相制約,不至於出現(xiàn)擁兵自立的情況。

“至於北廷都護的人選,朕決議讓李毅擔任北廷都護府都護兼北廷軍統(tǒng)帥,花麻及木徵擔任副都護,由二人共同鎮(zhèn)守帝國在西北地區(qū)的疆域。”李諒祚最終決定道。

“陛下聖明、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隨後李諒祚繼續(xù)說道:“由於之前李延宗、李孝仁和李察罕三人被朕撤職,因此河湟軍、安西軍和安北軍的統(tǒng)帥就空了下來,此三地乃我大夏國的重中之重,讓其他人去朕著實不放心,不知衆(zhòng)位愛卿可有和人選?”

周文泰站出來說道:“陛下,此三地乃邊疆重鎮(zhèn),微臣以爲三位將軍雖然有罪,但是也同樣有功,陛下是否可以讓三位將軍繼續(xù)鎮(zhèn)守三地。”

“周大人言之有理。”集辣思義站出來說道;“三位將軍熟悉邊疆,正適合繼續(xù)擔任此職務(wù)。”

“臣等請陛下讓三位將軍官復原職……”衆(zhòng)臣一起求情道。

李諒祚思慮了好久之後,下旨道:“傳旨,李孝仁擔任河湟軍代統(tǒng)領(lǐng),李延宗擔任安西軍代統(tǒng)領(lǐng),至於安北軍統(tǒng)帥朕決議讓集辣勇兒,昔裡仟部任副統(tǒng)帥;至於李察罕則調(diào)回重甲騎兵軍任職……”

就在李諒祚對大夏國朝堂和各地封疆大吏作出調(diào)整的時候,在東北地區(qū)風雲(yún)再次席捲了起來,東北三十七國之間開始發(fā)生混戰(zhàn),另外遼國也蠢蠢欲動大有收復失地的架勢;如今各國的動作還很小,關(guān)鍵是要看李諒祚的態(tài)度,尤其是遼國如今更是要對大夏國馬首是瞻。

感謝其實路星河很好!得四張月票和六張推薦,天宇感激不盡,爲了感謝大力支持,天宇今日晚睡會兒,加更一章,希望大家以後多多支持,拜託了……

第644章 連鎖反應(上)第66章 自行車和壓縮餅乾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180章 南遼動盪第152章 敲打、敲打第379章 出擊(中)第308章 懲處第411章 爲生存而戰(zhàn)(下)第166章 青樓才女(中)第37章 屈野事變第530章 水師‘海盜’(續(xù))第348章 三皇會盟(下)第567章 河東危局(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壽春之役(上)第569章 決戰(zhàn)第七百三十五章 川蜀決戰(zhàn)(上)第526章 固若金湯(續(xù))第415章 女真反夏(上)第142章 大同攻防(下)第430章 從天而降(上)第303章 損失慘重第561章 邊界上的衝突(續(xù))第656章 霸氣的李慶(上)第642章 攻掠蘇湖(中)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592章 聯(lián)合作戰(zhàn)(上)第497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下)第463章 趁火打劫(上)第261章 原來是個公主第267章 復仇之戰(zhàn)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舉進攻(上)第210章 兵進大定府第八百二十三章 勢如破竹(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中)第八百一十一章 秉常的困惑第七百五十四章 壽春之役(上)第547章 再次出海(中)第316章 渤遼軍(下)第59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續(xù))第516章 南進戰(zhàn)略(下)第315章 渤遼軍(上)第247章 偷襲(上)第196章 幽燕風雲(yún)(中)第723章 夏軍戰(zhàn)略(上)第33章 山陰伏擊戰(zhàn)的影響第七百五十六章 壽春之役(下)第156章 伏擊與反伏擊(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壽春之役(續(xù))第540章 獠牙和爪牙(下)第465章 趁火打劫(下)第207章 戰(zhàn)和策(中)第121章 可疑的侍衛(wèi)第七百三十四章 陷阱第85章 班師回朝第66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中)第63章 新軍訓練第八百一十九章 一戰(zhàn)定乾坤(上)第278章 斂財神器第590章 漢中事變(中)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91章 萬國來朝第507章 處置(中)第449章 潼關(guān)協(xié)定(上)第393章 圍城第118章 北遼的選擇第463章 趁火打劫(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淮南戰(zhàn)局(上)第223章 血色宏圖(中)第163章 微服探訪(下)第586章 糧道(續(xù))第499章 廣陽王的謀劃(上)第157章 伏擊與反伏擊(續(xù))第397章 身先士卒(中)第84章 醉臥美人懷第542章 李慶的想法第287章 單獨行動第161章 微服探訪(上)第200章 三國混戰(zhàn)(中)第136章 撤退中的反擊(上)第12章 血狼特戰(zhàn)隊第198章 幽燕風雲(yún)(續(xù))第285章 追擊第37章 屈野事變第320章 千里突襲(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玉石俱焚(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壽春之役(中)第704章 晉王的選擇(下)第164章 汴梁歌妓第308章 懲處第431章 從天而降(中)第78章 席捲河湟(上)第35章 奉義議和第八百章 滅宋(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壽春之役(中)第222章 血色宏圖(上)第627章 慘敗(續(xù))第42章 夫妻情深第627章 慘敗(續(xù))第707章 晉王的歸宿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
第644章 連鎖反應(上)第66章 自行車和壓縮餅乾第481章 宣德門之變(下)第180章 南遼動盪第152章 敲打、敲打第379章 出擊(中)第308章 懲處第411章 爲生存而戰(zhàn)(下)第166章 青樓才女(中)第37章 屈野事變第530章 水師‘海盜’(續(xù))第348章 三皇會盟(下)第567章 河東危局(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壽春之役(上)第569章 決戰(zhàn)第七百三十五章 川蜀決戰(zhàn)(上)第526章 固若金湯(續(xù))第415章 女真反夏(上)第142章 大同攻防(下)第430章 從天而降(上)第303章 損失慘重第561章 邊界上的衝突(續(xù))第656章 霸氣的李慶(上)第642章 攻掠蘇湖(中)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592章 聯(lián)合作戰(zhàn)(上)第497章 來自羅馬的傳教士(下)第463章 趁火打劫(上)第261章 原來是個公主第267章 復仇之戰(zhàn)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舉進攻(上)第210章 兵進大定府第八百二十三章 勢如破竹(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滅宋(中)第八百一十一章 秉常的困惑第七百五十四章 壽春之役(上)第547章 再次出海(中)第316章 渤遼軍(下)第59章 世界上最窮酸的皇帝(續(xù))第516章 南進戰(zhàn)略(下)第315章 渤遼軍(上)第247章 偷襲(上)第196章 幽燕風雲(yún)(中)第723章 夏軍戰(zhàn)略(上)第33章 山陰伏擊戰(zhàn)的影響第七百五十六章 壽春之役(下)第156章 伏擊與反伏擊(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壽春之役(續(xù))第540章 獠牙和爪牙(下)第465章 趁火打劫(下)第207章 戰(zhàn)和策(中)第121章 可疑的侍衛(wèi)第七百三十四章 陷阱第85章 班師回朝第66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中)第63章 新軍訓練第八百一十九章 一戰(zhàn)定乾坤(上)第278章 斂財神器第590章 漢中事變(中)第194章 歃血稱汗(下)第91章 萬國來朝第507章 處置(中)第449章 潼關(guān)協(xié)定(上)第393章 圍城第118章 北遼的選擇第463章 趁火打劫(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淮南戰(zhàn)局(上)第223章 血色宏圖(中)第163章 微服探訪(下)第586章 糧道(續(xù))第499章 廣陽王的謀劃(上)第157章 伏擊與反伏擊(續(xù))第397章 身先士卒(中)第84章 醉臥美人懷第542章 李慶的想法第287章 單獨行動第161章 微服探訪(上)第200章 三國混戰(zhàn)(中)第136章 撤退中的反擊(上)第12章 血狼特戰(zhàn)隊第198章 幽燕風雲(yún)(續(xù))第285章 追擊第37章 屈野事變第320章 千里突襲(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玉石俱焚(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壽春之役(中)第704章 晉王的選擇(下)第164章 汴梁歌妓第308章 懲處第431章 從天而降(中)第78章 席捲河湟(上)第35章 奉義議和第八百章 滅宋(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壽春之役(中)第222章 血色宏圖(上)第627章 慘敗(續(xù))第42章 夫妻情深第627章 慘敗(續(xù))第707章 晉王的歸宿第八百零七章 諸王分地(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县级市| 岳普湖县| 周宁县| 行唐县| 万安县| 中阳县| 梧州市| 德清县| 佛山市| 且末县| 视频| 鄂托克前旗| 阿克陶县| 德昌县| 鹤壁市| 花莲市| 德格县| 高邑县| 华蓥市| 津南区| 孝昌县| 西宁市| 福州市| 荣成市| 康乐县| 祥云县| 惠东县| 桦南县| 嘉兴市| 朔州市| 遂宁市| 永清县| 宁海县| 海口市| 绵阳市| 沅陵县| 隆昌县| 深圳市| 铜川市| 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