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章 好看的吃相(下)

自李諒祚的運作下,一批批宣召使離開興慶府前往各地,這些宣召使主要去兩個地方,一個是西州另一個則是河湟,這肉已經吃到肚子裡就不可能在吐出來,而李諒祚現在要做的就是用一個比較好的藉口讓吃到肚子裡的肉合法化。

一個月後,高昌回鶻王宮內,李諒祚派到高昌的宣召使到了,李延宗等人備好香案,回鶻汗王、回紇王和達靼可汗到了之後,宣召使恭敬的取出李諒祚親筆寫的聖旨。

然後站在香案前打開大聲的宣讀道:“大夏國皇帝陛下聖諭,回鶻汗王、回紇王、達靼可汗、撫遠大將軍李延宗四人接旨。”

四人連忙跪在地上道:“臣等接旨。”

在四人跪下後,宣召使大聲的誦讀道:“大夏國皇帝陛下聖諭:高昌之役,回紇王、達靼可汗仗義施以援手,回鶻汗王、撫遠大將軍功勳卓著;四人皆爲我大夏國之功臣,朕在興慶府親迎各位功臣的到來,入京之後各部皆有封賞,各部兵馬暫時駐紮高昌,以防黑汗大軍再次來犯,欽此。”

“謝陛下,臣等謹遵陛下聖諭,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四人磕頭謝恩道。

在宣讀完聖旨之後,三位藩王就都離開了,在三位藩王離開之後,宣召使向李延宗問道:“大將軍,陛下有一封密旨讓下官交於大將軍和察罕將軍,不知察罕將軍在何處啊?”

李延宗立刻對守門的衛士說道:“去把李察罕將軍找來。”

“末將參見大將軍。”李察罕進來之後向李延宗行禮道。

在李察罕到來之後,宣召使從懷裡掏出一封密信交於二人,李延宗和李察罕打開後,只見信中寫道:“朕已知二位愛卿的戰績,對此朕深感欣慰,二位將軍爲國立次功勳,回京之後朕另有重賞;然則我大夏國在高昌折損萬餘將士,朕不能讓這些將士們的血白流,因此朕決議吞併西州回鶻、黃頭回紇和草頭達靼三部;

此三部在高昌之戰中損失慘重,回鶻軍幾乎全軍覆沒,回紇和達靼聯軍精銳損失殆盡,兩部留守和殘餘之軍不足兩萬,然則我軍強行吞併勢必會引起三部反噬,造成新佔地區局勢不穩,這是朕最不願意看到的;

爲了能夠和平的接手三部,朕計劃如下:由撫遠大將軍李延宗秘密押送三王入京,且不能讓三王起疑;令由李察罕接管整個西征先遣軍鎮守高昌;在原西州之地組建安西將軍府和安西都護府,將軍府主管軍事,都護府主管政務;

鑑於李察罕在此戰中的表現,特提升李察罕爲安西將軍,統管安西各地駐軍,即日起西征先遣軍改編爲安西軍,在三王離開高昌之後,安西將軍可伺機吞併三王各部兵馬,欽此。”

二人看完信後滿臉震驚,宣召使對二人說道:“二位將軍此事幹系重大,稍有不慎就會出大亂子,因此陛下有命在二位將軍看完此信之後立即焚燬,另外安西將軍的兵符、印信,陛下已經讓下官帶來了。”

說完宣召使將密信燒燬,又將安西將軍的兵符、印信交給李察罕,李察罕接過印信之後向宣召使問道:“大人不知這安西都護有何人擔任啊!此人什麼時候道啊?”

宣召使笑道:“將軍放心,此人將軍認識是楊守素楊大人,陛下臨來前特意讓下官叮囑將軍,讓將軍遇事多向楊大人請教,此外陛下還說會爲將軍派遣兩萬邊軍,使得安西軍達到五萬人的編制;至於楊大人什麼時候到,下官就不清楚,估計就是這兩三天的事。”

“有勞大人了。”李察罕稱謝到。

在宣召使走了之後,李延宗和李察罕做了一下交接,李延宗對李察罕說道:“察罕,看來陛下對你給予了厚望啊!爲了錘鍊你竟然將整個西州的安危都交到你的手上了,你小子可不能給陛下丟臉,不能給我們大夏皇族丟量,否者就是我也饒不了你小子。”

“請將軍放心,末將就是死也不會給陛下丟臉的。”李察罕向李延宗保證道。

李延宗拍了拍李察罕的肩膀說道:“二十幾歲爲一方大將,你可是自我大夏立國以來的第一個,你小子以後前途無量啊!”

在李延宗和李察罕二人說話的時候,回鶻汗王、回紇王和達靼可汗三人也正在一起密謀,自從這仗打完之後三人就感覺不對勁,按理說這仗打完了大家都應該撤退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吧!

可是事實非但如此,反而是夏軍將三王的軍隊直接繳械,然後大軍向各城運動,焉耆城、交河城以及天山以北的彰八里、北廷和東邊的納職、益都和伊州等地先後被夏軍佔領,並且接管了當地的一切軍政實行軍管。

三王原本也想反抗,可是手中沒有軍隊,只能乾眼看著,就這樣眼看著夏軍接管了整個西州剩餘的地盤,三王此時才發現自己上當了,而且是上了大當了,尤其是回紇王和達靼可汗二人悔的腸子都青了。

高昌王宮一個偏殿內,三王都圍在一起喝著悶酒,達靼可汗十分鬱悶的向另外兩人問道:“二位大王,你們說此事應該怎麼辦啊?”

“怎麼辦?涼拌唄!反正現在本汗王手裡什麼也沒有了,要不是夏軍來救恐怕本汗王的腦袋都搬家了。”回鶻汗王滿不在乎的說道。

“你就不想奪回祖宗留下的基業?”達靼可汗不甘的向回鶻汗王問道。

回鶻汗王冷笑道:“奪回基業,談何容易,現在造夏軍的反就是找死,本汗王可沒有那麼傻。”

達靼可汗又向回紇王問道:“回紇王此事你怎麼看?”

回紇王想了想說道:“此時靠我們三個絕對不行,現在最好就是能夠聯絡上一個強援,然後我們返回部落召集部衆。”

回鶻汗王勸說二人道:“本汗王勸你們,最好不要亂動,否者自己的小命不保還要連累部落。”

回紇王冷笑一聲嘲笑回鶻汗王道:“窩囊廢,你就等著給夏皇當狗吧!”

回鶻汗王滿不在乎的說道:“這周圍可是有一個團的夏軍看著,少說也有一千人,你們真的以爲自己能夠跑出去……”

回紇王和達靼可汗沒有聽從回鶻汗王的勸告,當天晚上愣是要翻牆頭逃跑,可是二人沒有想到的是,剛翻過牆頭二人就碰到了李察罕,李察罕笑著向二王問道:“二位大王這是要去哪裡啊?這外面兵荒馬亂的可不安全,再說陛下可在國都等著二位呢!”

雖然被抓了回來但是二人並沒有死心,後來又跑了幾次全都被抓回來了,看到夏軍看守的如此嚴密,慢慢的二人也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第109章 勸說第七百九十二章 反間計(上)第723章 夏軍戰略(上)第731章 夏軍的反擊(下)第188章 屠殺(上)第七百七十章 江北大營第八百二十二章 勢如破竹(中)第152章 敲打、敲打第425章 殺戮(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舉進攻(上)第216章 對戰(下)第254章 山河破碎(上)第467章 大名之戰(中)第559章 邊界上的衝突(中)第730章 夏軍的反擊(中)第51章 改革前奏第380章 出擊(下)第397章 身先士卒(中)第217章 對戰(續)第341章 巴掌比藥管用第255章 山河破碎(中)第120章 談判、談判第180章 南遼動盪第383章 決戰(中)第643章 攻掠蘇湖(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征服歐羅巴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第412章 爲生存而戰(續)第720章 塞爾柱軍的命運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355章 出擊第437章 全軍覆沒第158章 陣前較量第174章 大宋孤兒第433章 從天而降(續)第360章 破城第141章 大同攻防(上)第661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318章 渡江戰役(上)第178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續)第220章 出擊(下)第201章 三國混戰(下)第618章 出擊徐州第584章 糧道(中)第七百六十九章 西域危機第305章 忠誠的俘虜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場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267章 復仇之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63章 新軍訓練第381章 出擊(續)第578章 攻破防線(下)第八百零四章 諸王回朝(下)第602章 轉戰(下)第7章 上元政變(上)第269章 肢解遼國(上)第378章 出擊(上)第433章 從天而降(續)第八百一十章 禪位第610章 汴梁風雲(下)第242章 勢如破竹第243章 夏軍在行動第347章 三皇會盟(中)第82章 平定河湟第324章 兩面夾擊第562章 全面開戰(上)第204章 涿州戰役(下)第208章 戰和策(下)第323章 火攻第130章 大同攻略(下)第717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556章 島津家的選擇(續)第93章 喜憂參半第七百五十章 力挽狂瀾(上)第91章 萬國來朝第七百五十六章 壽春之役(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諸王回京(中)第546章 再次出海(上)第461章 遼宋宣戰第164章 汴梁歌妓第457章 分封諸子第267章 復仇之戰第43章 打冰球與吃火鍋第579章 攻破防線(續)第289章 葛邏祿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力挽狂瀾(中)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459章 李諒祚的秘密第249章 兵臨城下第474章 皇宮的爆炸聲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386章 塞軍的反攻(中)第96章 交河城之戰(下)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204章 涿州戰役(下)第405章 主動出擊第687章 意外的下場第667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上)
第109章 勸說第七百九十二章 反間計(上)第723章 夏軍戰略(上)第731章 夏軍的反擊(下)第188章 屠殺(上)第七百七十章 江北大營第八百二十二章 勢如破竹(中)第152章 敲打、敲打第425章 殺戮(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舉進攻(上)第216章 對戰(下)第254章 山河破碎(上)第467章 大名之戰(中)第559章 邊界上的衝突(中)第730章 夏軍的反擊(中)第51章 改革前奏第380章 出擊(下)第397章 身先士卒(中)第217章 對戰(續)第341章 巴掌比藥管用第255章 山河破碎(中)第120章 談判、談判第180章 南遼動盪第383章 決戰(中)第643章 攻掠蘇湖(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征服歐羅巴第21章 斡羅孩城之戰第412章 爲生存而戰(續)第720章 塞爾柱軍的命運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355章 出擊第437章 全軍覆沒第158章 陣前較量第174章 大宋孤兒第433章 從天而降(續)第360章 破城第141章 大同攻防(上)第661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318章 渡江戰役(上)第178章 二十一歲是個坎(續)第220章 出擊(下)第201章 三國混戰(下)第618章 出擊徐州第584章 糧道(中)第七百六十九章 西域危機第305章 忠誠的俘虜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戰場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267章 復仇之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動(下)第63章 新軍訓練第381章 出擊(續)第578章 攻破防線(下)第八百零四章 諸王回朝(下)第602章 轉戰(下)第7章 上元政變(上)第269章 肢解遼國(上)第378章 出擊(上)第433章 從天而降(續)第八百一十章 禪位第610章 汴梁風雲(下)第242章 勢如破竹第243章 夏軍在行動第347章 三皇會盟(中)第82章 平定河湟第324章 兩面夾擊第562章 全面開戰(上)第204章 涿州戰役(下)第208章 戰和策(下)第323章 火攻第130章 大同攻略(下)第717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556章 島津家的選擇(續)第93章 喜憂參半第七百五十章 力挽狂瀾(上)第91章 萬國來朝第七百五十六章 壽春之役(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諸王回京(中)第546章 再次出海(上)第461章 遼宋宣戰第164章 汴梁歌妓第457章 分封諸子第267章 復仇之戰第43章 打冰球與吃火鍋第579章 攻破防線(續)第289章 葛邏祿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力挽狂瀾(中)第89章 宋使到來(下)第459章 李諒祚的秘密第249章 兵臨城下第474章 皇宮的爆炸聲第七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386章 塞軍的反攻(中)第96章 交河城之戰(下)第645章 連鎖反應(下)第204章 涿州戰役(下)第405章 主動出擊第687章 意外的下場第667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张北县| 丹阳市| 灵川县| 天长市| 德昌县| 兴城市| 淳安县| 小金县| 山东省| 花垣县| 尼勒克县| 盐山县| 大同市| 桓台县| 黄骅市| 乌审旗| 泰宁县| 汾阳市| 牙克石市| 鸡西市| 宁南县| 临邑县| 六安市| 巴林右旗| 肥乡县| 长武县| 穆棱市| 潮州市| 筠连县| 黄冈市| 二连浩特市| 道真| 富宁县| 无极县| 延寿县| 博罗县| 西青区| 顺昌县| 奉化市|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