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忙碌的衆人裡,鈺哥兒是最歡快的一個。.訪問:. 。他臉上、身上都沾滿了麪粉,兩隻小手上更是黏糊糊的麪糰。他之前興致勃勃地鬧著包餃子,包了幾個,不是破了皮,就是漏了餡。蕓娘怕他‘浪’費糧食,便乾脆給他一小團麪糰,讓他在一旁捏麪人。鈺哥兒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埋著頭忙得不亦樂乎。
餃子包得差不多的時候,蕓娘突然想起了宋思年和荀哥兒。她想到往年的除夕夜,家裡雖然極其困難,但也會咬著牙買上一些麪粉和豬‘肉’,包上幾十個餃子,除夕夜裡一家人熱熱乎乎地吃上一頓。當時都是宋思年‘揉’面、調餡料,蕓娘包餃子,荀哥兒在一旁幫忙。卻不知現在自己不在,他們父子二人在家裡如何準備年夜飯,今年過年少了一人,又不知會是怎樣的冷清和孤單……
蕓娘嫁入蕭家已是第三日,也就是和宋思年他們分別了三日。不論是在江南還是在張家堡,她從未離開過他們這麼久。雖然蕭家和宋家近在遲尺,但幾日未見,她又已是蕭家‘婦’而不是宋家‘女’,在心境上便覺得隔了很遠。
想著想著,蕓娘便有些心酸,忍不住垂下頭,幾乎快滴下淚來。
蕭靖北雖然一邊幹活,一邊和李氏他們聊著天,但是他的心思卻時時放在蕓娘身上。此刻見一直談笑風生的蕓娘突然間低下頭,情緒低落,略想了一想,便悟了過來。
到底是知妻莫若夫,他笑著對李氏說:“娘,我看岳父那裡只怕還沒有怎麼準備,不如將各種口味的餃子都裝上十幾個,再準備一些熟食和蔬菜,待會兒吃完飯後,我和蕓娘一起給岳父送過去。”
蕓娘猛然擡頭,感‘激’地看著蕭靖北,一雙大眼睛亮晶晶的,臉上立刻綻放出期盼的笑容。
李氏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個提議,“雖說兩家隔得近,但該講的規矩還是要講。按規矩應該是婚後三日回‘門’,只是這第三日剛好是除夕,沒有出嫁的‘女’兒在孃家過除夕的道理,所以當日和親家公說好的是五日後回‘門’,也就是大年初二那一天。”她見蕓娘面‘露’失望之‘色’,便道:“不如……不如就讓玥兒送去吧。”
王姨娘忙說“好”
。蕭靖嫺眼珠子轉了轉,她想到自己既然回京無望,還是要腳踏實地纔好,那許家的許安平條件雖然比不上孟雲澤,但放眼整個張家堡,無疑是數一數二的,自己還是應該積極些纔是。只是那許安平太不解風情,上次見到自己,連瞟都沒有瞟自己一眼,哪像這裡一般的男子,看到自己連眼珠子都不會轉了。儘管如此,自己還是要盡力搏一搏。
想到這裡,蕭靖嫺忙站起來笑道:“不如我和姨娘一起去吧,順便看一看張嬸嬸。”
李氏愣了下,探究地看了蕭靖嫺一眼,想了想,隨即笑道:“也是。不如將各‘色’食材給你張家嬸嬸也準備一份,到時候一塊兒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