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趙行與楊淮安爲難的時候,一個他們需要的證據送到了他們面前。
尚天佐在獄中突然開口,說要坦白自己的罪行,趙行與楊淮安連忙提審他,尚天佐對他們說出了自己如何與陳東萊謀劃了戰天會一案,接著又做了此次的夜海一案,同時他還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據。
楊淮安親自帶隊去陳家搜查,果然在陳東萊的臥室暗格中搜到了一個小冊子,那是陳東萊的一些私人記事,但凡遇到大事,陳東萊都會記錄下來,其中戰天會、夜海案的所有細節都記錄在冊,僅憑這本小冊子就足以判陳東萊死刑。
與此同時,方耀輝也終於坦白,說他當年毒死方耀祖之後,被迫離開方家,但對方家卻是怨恨不減,兩年來一直想要報復方家,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陳東萊。
陳東萊在得知他的身份之後,便告訴他一個能夠將方家打入地獄的計劃,他當時鬼迷心竅,立刻就答應了與他合作,就有了後來的事情。
本來滿心仇恨的他,已經決心與方家同歸於盡,可是聽完趙行與楊淮安的那番話語,回到牢中的他陷入沉思,終於還是良心未泯,無法看著自己的家族被自己帶入萬劫不復。
至此,所有的證人、證言、證據都指向陳東萊,就算陳東萊在世,也不可能爲自己翻案,而且從海樂、錦葉調查回來的結果也表示陳東萊曾在某些地方出現過。
趙行與楊淮安再次整理卷宗,這次總算是做出了完美的卷宗,可是他們卻是心中震驚,尚天佐與方耀輝的反水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他們不明白,陳虺二人到底用的什麼方法,竟然讓兩個被關在大牢中的人改變證詞。
或許他們兩個本來就是準備好的棋子吧。
接下來,陳東萊的屍體被發現在他的牢房中,他是用自己的腰帶吊死在窗戶上的。
於是這場大案,因爲主犯的畏罪自殺,而宣告結案,領主非常好高興這樣的結果,畢竟他可不希望他的治理下,還會有亂黨橫行。
領主按照卷宗,判處陳東萊絞刑,不過他自己已經執行,而後的從犯尚天佐、方耀輝、萬由三人,被判處斬首,由於萬由已死,便改爲鞭屍。
至於王二龍等人與那些執行任務的陳家家丁,則被判奴役,十年內不得恢復人權。
萬家諸人因爲沒有參與,而被免於刑罰,可是因爲萬由所做罪行,判處萬家的財產充公。
最後便是這個案子的起因——方家,方家雖然遭人陷害,可他們不報官府,私自鑄造大批兵器,這嚴重觸犯了太平省的律令,所以方家二十多口嫡系,被判爲奴役,尹芳鴻身爲家主,被判終身爲奴。
就在判決剛剛宣佈,虺府的魏天寶就來到領主府,申請購買方家等人的奴役權,這屬於正常的買賣交易,更何況方家又是兵器大家,所以有人來搶購,也是理所當然。
領主立刻就同意了虺府的申請,不過價錢卻也開得不低,魏天寶卻毫不猶豫地銀錢付清,隨即從大牢中接出方家諸人,立刻就趕回海樂。
虺無心得到這個消息後,臉上不禁掛著大大的笑容。
方曉與陳飛燕也很開心,陳飛燕更是推起大拇指道:“公子你真是太厲害了,足不出戶就把這麼大一個案子給解決了,現在官府中肯定還在爲破得大案而自鳴得意吧,卻不知道他們只是公子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虺無心搖頭道:“我一個人做不了這麼大的事情,其實後面的很多事情都是另一個人完成的,而官府中人也未必都在得意,至少楊淮安正在生氣,他早就知道陳東萊不是幕後之人,他很早就在懷疑我,可是他卻不得不把罪名推給陳東萊,因爲他怕死。”
方曉忽然一嘆道:“其實楊淮安這人也不錯,可惜卻被你玩了這一道,只怕他無法再做回那個坦坦蕩蕩的楊淮安了。”
虺無心也嘆了口氣道:“沒辦法,誰讓他遇到了這個案子,如果有選擇,我也不想玩弄這麼多手段,可是我沒選擇,那個人也沒選擇,我們只能一步一步向上爬。”
陳飛燕好奇道:“公子說的那個人是誰?”
虺無心道:“他纔是一條毒蛇,其實我不毒,我真的不毒。”
方曉道:“你確實沒有他毒,我真想不到,世間還有那麼神奇的毒藥,竟然可以讓人死於興奮之中,而且神不知鬼不覺。”
虺無心道:“有那麼毒的心,自然也會有劇毒無比的藥,回頭想想,我也覺得一身冷汗,整個計劃雖然是我提出來的,可是後來他補充的細節,纔是真正取勝的關鍵。”
方曉道:“當日你們見面時,我真的很吃驚,我沒想到你們兩個竟然會聯手。”
虺無心笑道:“這有什麼不可以?我要救方家,他要救自己,所以我們必須聯手,現在我們各得所需,也枉我們聯手一回。”
方曉道:“你們兩個聯手,只怕整個太平都沒人是你們的對手。”
虺無心道:“不會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們不是聖人,而且我們也不會一直聯手,畢竟我們兩個都是不服輸的人。”
方曉皺眉道:“還要鬥嗎?你們也不覺得累嗎?不愁吃不穿的,各自過自己的日子不行嗎?”
虺無心淡淡地道:“那只是一種奢望而已,像我們這種人,只有在不停的爭鬥中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有一天不爭鬥了,那我們便會覺得索性無味。”
方曉冷哼一聲道:“那你們就天天鬥吧,等哪一天把自己鬥得家破人亡了,看你們還怎麼鬥。”
虺無心轉頭看著方曉,一臉疑惑地道:“你以前不是很闊達的人嗎?怎麼現在變得和小女人一樣了?”
方曉臉色一整,鄭重地道:“我以前的闊達,是因爲孑然一身,無牽無掛,可是現在我有家了,我必須要爲整個家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