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僅僅的樓主了我的腰,也不說話。我知道,那一刻我已經忘記了柳師父交代的一切,我只知道,我心裡無數次想著高月。
“對了,小月,你從上清村出來後,去了哪裡?爲什麼沒有去找我們?”我問道。
高月一把鬆開了我,似乎有些欲言又止。“我——我——我也不知道。我醒來的時候就在家裡了。”
我愣愣的點點頭,沒有去多想什麼。然而這次的烏蒙郡之行,我覺得會是巧合還是偶然那?爲什麼秦教授帶著高月也要去烏蒙府。高月的專業我是知道的,她是考古系,而那個秦教授肯定也不是什麼歷史教授。如果我猜測的沒錯,他是高月的導師,一個考古專家。而這次去烏蒙府,也不是什麼採風。
“小月,你們這次去烏蒙府做什麼?”我問道。
高月扭過頭,似乎在逃避我的視線。支支吾吾的說道:“我們是去做歷史調研。”
“小月,你不要騙我了。我從的眼神中看的出來。秦教授,帶你去烏蒙,到底爲了什麼?”我又一次問道。
高月回過頭,拉著我的手說道:“那好吧,我告訴你,你不能告訴別人!”
我點了點頭。
“你聽說過僰人嗎?”高月問道。
“僰人,僰人懸棺?”我驚訝的問道。
高月點了點頭。“是的,僰人懸棺。”
僰人懸棺,“僰人”是先秦時期就在中國西南居住的一個古老民族。僰(音bo)人。古時無輕脣音,只有重脣音,讀濮。又稱“山都掌”“都掌蠻”。據歷史記載,濮即越人。人們多叫爲百濮,或者百越。唐朝前以俚獠著稱。宋代之後纔開始以壯族爲名……
僰人——亦稱都掌蠻。在歷史上長期活躍於川滇黔三省的交會的“敘南六屬”之地(即今宜賓興文縣、長寧縣、高縣、珙縣、慶符縣、筠連縣、昭通威信縣、鹽津縣),自古以來是“西南夷”中的一支強悍民族。經先秦、西漢、魏晉,歷唐、宋、元、明諸代,凡典籍文獻涉及西南民族問題時,多與川南僰人有密切關係。尤其在宋、元、明之際,推行土司土官制,使川南僰人在籠絡與安撫中獲得空前發展,其社會演進和勢力強盛崛起。
僰人在兩千年裡不斷髮展壯大,以至於成爲了西南少數民族的領袖,而僰人雄據云貴川三界的咽喉地帶,卻並不是一個易於馴服的人羣,因此歷來是中央政府的心頭之患。明朝開國以後,政府爲了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統治,開始逐步限制僰人的利益,尤其萬曆初年,中央政府在這裡強行廢除了一直以來的蠻夷酋長制度,代之以漢臣,使原本緊張的對抗終於演變成一場全面反抗明朝政府的戰爭。
在明王朝初期,僰人叛服無常,僭號稱王,建立僰侯國,雄視川南和滇東北,僰人的動與靜,已成爲明王朝的心腹之患。明王朝爲了在僰人聚集地區維護中央集權統治,對該地區強行實施改土歸流。於是,其改土歸流遭到了僰人的強烈反抗。置流和反歸流,成爲當地*激化的焦點,進而演化爲鎮壓與反鎮壓的鬥爭。明史典籍有“明興二百年間,王師西下討罪,前後數百戰”的歷史記載,其中“萬曆之役”是明軍對川南僰人進行的最後一次毀滅性剿殺。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明王朝會集四川、雲南漢土官兵十四萬之衆,在四川巡撫曾省吾和總兵劉顯的率領下,撲向敘州(今宜賓市),直抵戎縣(今興文縣),農曆9月初9日,明軍乘僰人在九絲山上椎牛飲酒過傳統“賽神節”之機,借川南山區淫雨瘴霧,雨夜攀巖偷寨,放火燒城,攻克九絲山,僰人全軍覆沒。
九絲山之戰後,明軍對逃遁雲南深山林箐藏匿的僰人進行清剿搜殺,力圖斬盡殺絕。阿大王被俘後在成都被公審殺害,迫使倖存的僰人或逃亡他鄉(今邱北縣),或瞞族隱姓。甚至,一些在戰爭中俘捉的難民已被明王朝地方官吏改姓換名,賜爲他姓。這次亡族滅種的大屠殺,是西南民族史上最爲悲壯慘烈的一頁,一支古老民族竟然在西南的崇山峻嶺從此消失而不復見於記載。可是,就在437年前,明王朝對他們發動的一場血腥剿殺後,一場刀光劍影暗淡了,一陣鼓角爭鳴遠去了,僰人也從此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久地消失了。
站在雄峙險峻的山崖下,仰望著峭壁上那殘存的棺樁、數不清的樁孔以及具具棺木、幅幅巖使人不禁想到史稱“僰人”的那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們把自己的歷史賦予高巖,突然沉於歷史的長河,消逝在故紙堆中,只把這奇特的葬制和衆多悲壯感人的民間傳說遺留下來,人們去沉思,去感悟,去遐想。這個古老而神秘消失的民族,在歷史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民族?我們從零星的史料中,從對麻塘壩部分懸棺的清理髮掘中,從峭壁上的巖畫中,從流傳於敘南一帶那衆多民間傳說中,多少捕捉到了他們—些“影子”。歷史上的“僰人”,是個歷史悠久、英勇善戰的民族。從西周到明朝萬曆元年(約公元前1066年一公元1573年)長達2500餘年的時間裡,他們生存、繁衍在祖國西南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他們曾參加過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建立了戰功,被封爲“僰侯”,在今天宜賓一帶建立了“僰侯國”。這在秦漢以後的史料中多有記述。而《珙縣誌》(舊志)上說:“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滅開明氏,僰人居此,號曰僰國。”
所以,如今僰人歷史集聚地就是今天的昭通,元朝的烏蒙府,明朝烏蒙郡。
而僰人的滅亡,爲後世留下了太多的難解之謎,僰人到底從何而來?族屬源頭在哪裡?他們的政治組織體系是怎樣的?他們的軍事戰鬥又是如何?生產力達到什麼水平?而說道僰人,又不得不說充滿神秘色彩的僰人懸棺。瓦石僰人懸棺,爲何要行懸棺葬?千斤棺木怎置高崖峭壁?最後又歸何方?而今後裔安在……對於這些置疑,只有通過對僰人歷史和懸掛在山崖上懸棺的詮釋和解讀,才能掀開僰人的神秘……
而伴隨著明朝僰人的滅絕,這一切的歷史之謎,也都消失的無影無影,只給後人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瓦石僰人懸棺。
講完這些記載,高月嘆了口氣,說道:“由於明朝朱元璋的統治,從而導致了一個神秘民族的消亡,而那些的神秘的歷史文化也都成爲了歷史的謎團。秦教授,是一個對明史很有研究的人,而在明史中最讓他感興趣一段就是,朱元璋多次興兵想要統一僰人,而最終無法統一,無奈滅了僰人。這其中的神秘就在瓦石僰人懸棺。所以,秦教授查找很多地方誌,搜尋有關僰人?的記載。”
“我想,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秦教授一定是發現了什麼,所以這這麼著急的趕去烏蒙府,對吧?小月?”我猜測性的說道。
高月點點頭,“你說的不錯。秦教授原本帶我和師兄去鬼頭山查詢元廷寶藏的歷史記載,就在前天,他的一個朋友發現了有關僰人懸棺的記載。”
“所以,秦教授連夜冒雨趕往烏蒙。我有些奇怪,那個秦教授的朋友是不是發現了什麼墓葬啊?”我試探性的問道。
高月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聽秦教授說好像是在什麼烏蒙山發現了元朝的古墓。那是一個很大的墓洞。而那個洞裡有關於僰人懸棺的記載。秦教授是這方面的考古專家,所以去幫朋友鑑定一下。”
我和高月談的差不多時,二舅喊聲從那邊傳了過來,喊我和高月去吃泡麪。
我和高月相視一笑,走了回去。
一輛大貨車,停在路邊,一羣人蹲在路邊吃著泡麪,那種場面是相當的滑稽。
不知道爲什麼,當我聽到高月要去烏蒙府的時候,我的心裡一陣緊張。總覺得會發生一些事情。
而關於僰人懸棺的事情,多少跟我沒有半點的關係。我心中一直奇怪一個問題,元廷寶藏,薩鬼盟,烏蒙府,僰人懸棺,這之間或多或少有著一些聯繫。
元廷寶藏,薩鬼盟,出現在元朝,而烏蒙府、僰人懸棺,按記載也是要歸類到元朝。
這些相互之間,有著一層隱秘的關係。然而此次的行程,我開始有些擔憂了。總覺得會有什麼大事發生,讓我們意想不到。
吃完早餐,高月跟她師兄在車裡聊天。老油、秦教授等一干人和二舅坐在路邊,一邊欣賞著山裡的風景,一邊抽著煙閒聊。
原本是要走的,但是這些人覺得這山裡的空氣好,不如多休息一下,清心明目。
我坐在了車上,望著遠處山巒孽障,薄霧籠罩,心中總有一種淡淡的感覺,不知道是憂傷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