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了梅兒五歲時,一次清明節同家人外出郊遊踏青,放飛紙鳶玩樂時,恰巧被兵部尚書府上的千金大小姐封茵路過瞧見。
此女今年九歲,從小嬌慣成性,是要星星不敢給月亮的主兒,她見小梅兒同家人玩得甚是有趣,非嚷嚷著讓下人搶過來佔爲己有。那紙鳶可是小梅兒的心愛之物,哪兒肯輕易就答應給不認識的人,於是兩下人起了衝突。
嬌小姐封茵霸道慣了,竟有人竟敢拂逆自己,一氣之下,竟讓僕役放出惡犬一頓亂咬,後硬是將紙鳶奪了過來,可當她拿在手中時,見也沒什麼特別的,就隨手撕得粉碎後,揚長而去。
當時,梅兒的哥哥、姊姊爲護著妹妹都被惡犬所傷,長姊墨朵更是因腳筋給惡犬咬斷,而落下了殘疾,從此再也站不起來了。墨朵的孃親二夫人爲此氣得大病了一場,朗尚書甚至還告到了大理寺去,搞得朝堂之上盡人皆知。可儘管郎尚書不依不饒告了很久,終因封氏一族在朝中龐大的勢力,最後不得不忍氣吞聲不了了之了。
要知道封茵的祖父可是開國元勳,曾與皇上並肩作戰一起奪取了天下,現位列三公之一,連皇上平日都要給他三分面子。親姑母是後宮貴妃,位份等同皇后。其父封耀天官拜兵部尚書,手握全國兵馬大權。家裡七個兒子個個驍勇善鬥,在軍中橫著膀子無人能敵。其他親眷也都是當朝權貴,最重要的還有皇長子,也就是封貴妃的兒子在背後撐腰,這樣的家世,還有誰敢惹了,也難怪封小姐那麼驕橫,估計就是捅破天也是不怕的?
時值天夏十七年,皇帝長、次二子爲爭奪儲君之位,表面上看似一團和氣,實則暗地裡早在積極運籌起來了。
郎、輦兩家因此事結怨,在獨孤皇后的兒子皇次子看來,正是他削弱太子黨勢力壯大自己的絕佳之機,爲拉攏郎尚書爲己所用,他託人轉告郎靈
說,只要他答應擁護自己這一邊,便會尋機爲其平了這口難嚥之氣。郎靈之前一向爲官清廉、潔身自好,更未參與朋黨之爭,此次爲了給兒女討回公道,竟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數月後,次皇子授意都察院蒐羅了封耀天和其兒子們數十條貪贓枉法、仗勢欺人的罪狀,一紙訴狀告到天夏帝那裡,皇上隨後讓四皇子承漢派梅衣御衛經過一番明察暗訪後,得知所列罪名全部屬實,皇上大怒,立刻下旨將封耀天削去兵部尚書之職,貶爲了京城禁軍都統,真可謂一落千丈。
封氏一族突然遭貶,後來得知和郎府有關,哪能不懷恨在心,可因這次是嫡皇子出的面,加上有獨孤皇后和新寵妧貴人在背後煽風點火,一時也不敢怎樣,但郎、封兩家的積怨由此更深一層。
由風箏引起的這場官司,從開春到入秋前後共折騰了半年之久,最後總算以郎府迂迴險勝告一段落。
不久後,梅兒的哥哥郎墨楓進士及第,被皇次子舉薦招入吏部爲官,郎府上下都對皇次子感恩戴德,郎尚書也開始對皇次子言聽計從,由此埋下了禍根。
長次皇子明爭暗鬥,其它皇子的態度又是怎樣呢?皇三子爲人忠厚老實,一向沒什麼野心,從來都是置之不理的態度,而六皇子年紀還小,還沒滋生出想要爭權奪利的心思,唯四皇子因無緣爭儲,常常暗自嘆息生不逢時。
可喜的是,隨著長次皇子的暗鬥越演越烈,這讓承漢看到了可乘之機,於是開始暗中拉攏像封氏這樣走了背運且有巨大潛力的官員,逐步開始了他的長遠大計。
到了金秋十月,每年這個時候,皇上都要帶著幾位皇子到京郊綠原行宮圍獵,期間某晚,四皇子承漢偶然獵鋪到一隻體型碩大的雄鹿,心裡十分歡喜,當即命手下隨從點起篝火,烤肉飲酒一起慶賀,好藉以疏解心中的憋悶,許是鹿血起陽,
又或許的烈酒作祟,當時一時興起,便隨手拉來一個身邊的宮女臨幸了一晚,待早上起來才發現此女奇醜無比,當即嚇得落荒而逃,回想起來懊悔不已。
四皇子當時也沒當回事,回京就拋到腦後去了,誰知兩個月後,行宮那邊傳來消息,說就因那一晚,醜宮女居然懷上了他的血脈,爲此承漢真是大傷腦筋,有心想把此事壓下去,丟丟打掉胎兒也就是了,誰知竟被父皇知道了,還當衆怒斥他行爲不檢,有失皇家顏面,責令他趕快去將那宮女接回府來待產,還應再給個侍妾的名份。
其實,承漢之前因政治聯姻之故,已娶了輔國公家的女兒齊氏,就因嫌其容貌不佳,連誕育了一位世子,也遲遲沒給其一個正妃的名份,如今又莫名其妙來這麼一位醜女,承漢哪能甘心,可迫於父命難違,無奈只得喏喏依從。
這件事可把承漢搞得是狼狽不堪,幾乎成了前朝後宮的笑柄談資,連幾個親兄弟都拿此事來開玩笑,好一段時間都令他在人前擡不起頭來,爲此,承漢重病了一場。
人在逆境時,方能看出誰對自己是真正的好,承漢的母親莊嬪佟氏得知兒子重病纏身久治不愈,特意到清心殿佛堂祈禱,一連七晝夜,連膝蓋都跪破了,最後好容易求來一串翠玉佛珠手鍊託人給兒子送去。許是這份真摯的母愛感動了佛主,承漢自得到佛珠之日起,果真就漸漸好起來了,事後,承漢一直將這串佛珠手鍊帶在身邊,視爲不二珍寶。
到了第二年初夏,那醜宮女產下一個活潑健康的男嬰,且非常討皇上的喜歡,這在衆皇孫中並不多見,這等於是令承漢反敗爲勝,徹底扭轉了在皇上眼中的不利印象,而那個醜宮女卻因難產當天就死了。這多少讓人產生懷疑,一是覺得宮女死得有些蹊蹺,二來醜女怎麼可能生出這麼一個完美的男嬰,關於這些疑團,後文自有揭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