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新宋皇帝趙璩、劉錡和鐘相等人。自從中華帝國援兵趕來,他們也加強了設防。他們在江面備下戰船五百隻,在此應戰。
虞豐年乘坐的是金頂鵝黃鬧龍舟。他穩坐在二層樓的欄桿後面,左右有元帥嶽雷和軍師苗成樑相陪。
虞豐年閃龍目往對面的船上觀瞧:但見趙璩面似銀盆,肥頭大耳,跟當初沒什麼分別,只是下巴上留起了鬍子。在他旁邊站著大帥劉錡,五綹長髯,頭頂黃金盔,體掛黃金甲,腰懸寶劍。看那神態,真是威風凜凜,令人望而生畏。右邊站著一個威猛的紅臉大漢,應該就是楚王鐘相。
趙璩就是個傀儡,總拿眼瞅旁邊的劉錡。
虞豐年看罷,點指問道:“對面可是鼠輩趙璩和劉錡?”劉錡用手指著虞豐年,說道:“不錯,這位正是我們新宋皇。爾可是叛逆虞豐年?”
這兩個人本來是惺惺相惜的朋友,可到如今一張口就沒好聽的。虞豐年爲百姓做事,他根本不買賬,皇帝不姓趙,那就是叛逆。
虞豐年又說道:“劉錡,你是一位英雄,在下佩服依舊,可你不該冥頑不化,應該多爲百姓做事。你還記得嗎?當初在順昌城,是你自己告訴我,皇帝沒有百姓重要,可現如今,我爲百姓做事,你卻擁護沒用的趙璩,豈不自相矛盾?你看我虞豐年所作所爲,可有對不起百姓之事?”
“姓虞的,少來這一套!爲百姓做事也要有章法,你謀朝篡位還有理了嗎?我勸你速速投降。否則,今日江面以上就是你的葬身之地。來來來。趕緊派人出陣!”
虞豐年冷冷一笑:“劉錡,你與我爭鬥。就不怕一世英名,付諸東流嗎?”
劉錡冷笑一聲,說道:“那是自然。虞豐年,今天我定叫你有來無回。”話音一落,便傳下旨意。
霎時間,就見他們的水軍副帥楊亞昭,頭戴分水魚皮帽,魚尾牙蓮子箍,身穿分水服。懷抱一對分水蛾眉刺,點手喚過小船,“噌”!飛身形跳到船頭。緊接著,水兵蕩槳搖櫓,“譁——”二十隻快船,直奔中華軍的船隊而來。
虞豐年有心撤回來,用大炮伺候。有顧惜上萬生靈,一炮過去,灰飛煙滅。冷兵器砍殺一天也死不了那麼多人。
又顧惜劉錡,他曾爲大宋百姓保家衛國,一炮轟死,再找這樣的將官就難了。
稍一閃念。元帥嶽雷命水軍先鋒羅邦迎敵。羅邦也是頭城魚皮帽,身穿分水服,手中擎劈水電光刀。點手喚過船隻,前去接戰。
在水裡打仗。跟陸地上可不一樣。江面之上,無風三尺浪。偏趕上今日有風。那浪就更大了。耳輪中只聽著“譁——譁——”浪聲滔滔,把船隻顛簸得忽上忽下。像嶽震他們瞅著都頭暈,忙用雙手緊挨欄桿。
再看羅邦,手中晃劈水電光刀,跟楊亞昭船打對頭,各顯本領,戰在一處。
這時,兵對兵,將對將,小船往來,殺聲震耳。從日出直打到日落,也未分出輸贏。又打了一陣兒,楊亞昭有點兒招架不住,飛身跳入水中,率領小船,敗歸本隊。
嶽雷見敵人敗陣,將掌中的令旗一舉,代傳軍令:“追!”
霎時間,這二十幾只快船,風馳電掣一般,追向前去。虞豐年一看,傳令下去,乘勝追擊!那幾百隻小船,全都衝過大江。
大江連著一個大湖泊,一眼望不到邊,口小,肚子大,像個放倒的罈子,喚作“鱷魚壇”。
等中華軍渡過大江,劉錡的船隊已退入“鱷魚壇”內。虞豐年帶人窮追不捨,也趕了進去。到在湖內一看,只見天連水,水連天,四外茫茫,一望無際。又追了一程,再找劉錡的船隊,蹤跡不見。
這時,夜闌人靜,船上點起了火把。元帥嶽雷向四外踅摸多時,不覺皺起眉頭,對虞豐年說道:“主公,咱們地理不熟,小心上當。如今咱已打了勝仗,乾脆,見好就收吧,明日白天再戰不遲。”
虞豐年覺得有理,點頭說道:“對,撤兵!”
虞豐年想著要撤兵,可是,來不及了。爲什麼?他們早已進了人家的埋伏圈。還沒等調過船頭,就見黑暗之中,發出閃閃的火光。
人家把“鱷魚壇”的罈子口一堵,強攻硬弩發射火箭,霎時間,許多船隻中箭,湖泊之上,火光熊熊,燒死軍兵無算。還有許多軍兵跳入湖泊,淹死了許多。
虞豐年後悔不迭,劉錡果然厲害,沒想到自己中了他的暗算,都怪自己心慈面軟,早知道如此,就應該放炮攻打他們,也不至於落在如此局面。
衆將都慌了,再大的本事,夠不著打。虞豐年迎著弓弩站在船頭,?高聲說道:“既然中了埋伏,唯有破釜沉舟,死戰而已!”
話倒好說,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虞豐年親自指揮衆將開船突圍。可是要想逃出去,是比登天,沒過一個時辰,就損傷了戰船三百餘隻。
此時,有人向虞豐年稟報:“啓奏我主得知,劉錡命水兵下好了攔江壩、絕戶網,把歸路已全部截斷。另外,他們的大船滿載石頭,潛入江底,攔住了水路。”
虞豐年一聽,暗道不好。
正在這時,對面不放箭了。虞豐年不解其詳,正察看間,就聽頭頂上有人高聲說話:“虞豐年,擡起頭來,看看這是什麼地方?”
虞豐年手把欄桿,仰面觀瞧,就見罈子口的湖岸上火光閃閃,藉著光亮再一細瞅,正是劉錡和趙璩。在他們兩旁,還有文武相伴。
劉錡用手一指,厲聲喝喊:“虞豐年啊虞豐年,現在你已身逢絕地,中了我的埋伏。告訴你,此地名叫鱷魚壇、屠龍灘,你犯了地名啦!你是真龍也好,草龍也罷,該著你歸位了。你來看,我三千強弓,把你們全都射死在湖裡。”
緩了緩,接著喊道:“常言說,‘國無二主,天無二日。你私自篡逆稱帝,把我大宋朝廷置於何地?我保新宋皇帝就是爲報此仇。別看你有雄師百萬,哼,遠水不解近渴。今天,我非把你餓死在屠龍灘。
“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家皇上只與你虞豐年一人有仇,跟別人無恨。只要你一人死在我的面前,我便將別人恩放。要不然,你手下兵馬都將陪你死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