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回:弱水三千

涿鹿之戰後,黃帝逐步統一華夏各部落。黃帝有妻,名曰嫘祖。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二子爲嫘祖所生,長子爲玄囂,次子爲昌意。黃帝二十九年,嫘祖於若水生昌意。 黃帝死後,玄囂(少昊)繼承帝位。他被封於西戎,後來建立了安息國。

新鄭縣城南關外,有條清澈見底,滾滾東去的河流,人們稱它作“雙洎河”。相傳,黃帝活到一百歲那年,想到自己年紀已邁,要選一位賢能的人來接替自己的位置。這一天,他把風后、歧伯、力牧等老臣叫到一起說道:“咱們都是土埋住脖子的人了,體力、精力都不行了,得選拔接替的人呢!”岐伯說道:“你身邊有二十五個兒子,挑選一個好的就行了。”黃帝說道:“老子有了功業,不等於兒子有功業。爲了保住這千秋功業,咱們就得把這天下交給有本事的人,要找到真有本事的人,就得測試,就要挑選。”

於是,黃帝下令。公開張榜,天下有賢能的人都可以應試。測試分文、武、德三科。測試的日期一到,從四面八方來的人成千上萬。黃帝、風后、歧伯等親自監試。最後只剩下兩個人,玄囂和昌意。黃帝把玄囂和昌意叫來,每人交給他一個珍藏多年的寶葫蘆,說道:“這是兩個寶葫蘆。只要一打開,就能流出三丈寬、一丈深的一股水來,一直流到二百里才能流乾。從嵩山南坡到東邊的潁水是三百里路程,你們每人拿一個葫蘆。從嵩山腳下放出水來,水量不準減少。看誰能讓這二百里的水量流出三百里那麼遠,誰就接替王位。”

玄囂和昌意都是很有心計的人,誰也不肯示弱,都暗下決心,非讓這葫蘆裡的水流到潁水不可。他們二人都帶著葫蘆來到嵩山腳下,一個站在山崖南邊,一個站在北邊。各自把葫蘆打開,放出水來。只見那清凌凌的水從山坡上飛流直下,就像兩條大河,滾滾往東流去。這兩股水穿峽谷,越平地,只流了二百里就乾涸了。他倆都焦急地抱著葫蘆搖了幾搖,還是不見一滴水。沒辦法,只得按照黃帝交代的秘訣,又把水收到葫蘆裡,再次試驗。一次、兩次、三次……

第三天清早,玄囂高高興興地來找昌意,他說道:“弟弟,我想出一個妙法,一試準成。”昌意想,既然你一試準成,怎麼還會對我說呢?就問道:“哥哥,你有什麼辦法嗎?”

玄囂說道:“你可記得,父親曾說過。只要掌握要領,這兩個能容下二百里水量的葫蘆能流到三百里遠。這要領還在兩個葫蘆上。你想一個葫蘆單獨能流到二百里,要是兩個葫蘆合到一塊兒,就是四百里。既然,能流到四百里。從嵩山腳下到潁水才三百里,何愁流不到呢?”昌意一聽,恍然大悟,伸手抱住哥哥連聲說道:“妙!真妙!”

當即,兄弟二人便一齊上山。同時打開葫蘆,水流有百十里路。兩股便匯流在一起,直入潁河。潁河水量驟時增大,向東流去。從此以後,永不枯竭。玄囂、昌意兄弟二人,這才把黃帝和衆前輩請來。黃帝和臣僚們一看,都高興地連聲稱讚道:“好!好!真是後生有爲。”

黃帝又把他倆叫到一塊兒說道:“從這裡可以悟出一個道理:兩股水匯流一處,水量就越來越大,永不枯竭;兩股水一分開,就沒多大勁兒了。百條江河能匯成大海。這和治國一樣,人心不齊,百事無成;萬衆一心,上下一致,國家才能越來越強大。你們弟兄二人,無論誰接替王位都要帶領百姓,同心協力,把國家治理好。”玄囂和昌意聽了父親的教誨,互相謙讓。黃帝看他們都有誠意,就說讓玄囂接王位。昌意輔佐,共商國家大事。

傳說,黃帝把玄囂葫蘆裡流出的那段河叫溱水,把昌意葫蘆裡流出的那段河叫洧水。兩河匯流後,流經新鄭南關的那一段叫“雙洎河”。

昌意不僅長相俊朗,有乃父黃帝之風。而且,聰明敏捷,天資卓著,很受軒轅和嫘祖的喜愛。昌意返回中原後,還在軒轅的授意之下修建了昌意城,以施展自己的領導才華。但就在這個年輕人春風得意的時候,一種奇怪的疾病奪走了他的生命,令人無不嘆息。當然,那時候的人們由於科學水平所限,並不知道這病是什麼東西,只能將之歸爲天命或神鬼的詛咒。他們不可能知道昌意的死和他在若水畔居住時的放縱有著直接的關係。昌意最大的特點是好色成性。不僅多方採擷,而且毫無節制。他居住在若水畔時,雖然已經娶了蜀山氏之女爲妻,但仍時時尋花問柳、尋求不同的愉悅。據說,弱水畔居住的上千名少女都與昌意有染。有的是在山谷中,有的是在樹林裡,有的甚至直接被拖拽入淺水中行事。她們也多半都是自願的,並以此爲樂。像昌意這樣優秀的男子,又自然成爲弱水之畔女子們追求的對象。再加上,對此事特殊的嗜好以至於成癮。昌意在離開弱水之前,就染上了疾病。直至遷回中原後,不久就一命嗚呼! 軒轅之時,四川還是母系社會,江水,若水的兒女驍勇善戰,爲了部落的統一,派出了大批的英雄兒女,參加了彪炳史冊春秋的黃帝中原大戰蚩尤的戰爭。若水的首領就是第一代雅女昌僕,她領導的若水兒女緊隨黃帝屢建奇功。爲打敗蚩尤,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當她帶著若水兒女凱旋歸來之時,黃帝爲了表彰她及若水兒女的功績,把他最心愛的兒子昌意降居到若水地區。讓若水地區的人民和中原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一家,同享文明。並把在戰爭中建立了深厚感情的昌僕和兒子昌意撮合一起,組成了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昌意和昌僕回到若水,用若木蓋房修建安樂窩,恩恩愛愛的在這裡過了一輩子。昌意精通園藝農林之事,他用若木樹做粘,將其它樹苗嫁接。據說,這就是最早的桃樹。只開花不結果,十分豔麗。

當他們的後代顓頊長到十二歲時,昌意親手將若木樹苗封裝了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根,由顓頊送到中原軒轅的故鄉。便分到天下各地栽種,顓頊就隨黃帝一起學習領導和管理部落大事的本領,成爲五帝之一的中華人文始祖,這是後話。

第五回:淚染青竹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六回:大禹治水第九回:武觀之亂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八回:奪位之爭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五回:暗度陳倉第七回:塗山大會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六回:原始人類第六回:原始人類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十三回:光復河山第六回:大禹治水第十回:太康失國第六回:原始人類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十回:太康失國第十三回:光復河山第十三回:光復河山第十三回:光復河山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七回:塗山大會第十五回:暗度陳倉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回:太康失國第四回:恐龍霸主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六回:原始人類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八回:奪位之爭第七回:塗山大會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四回:唐堯古朝第二回:弱水三千第四回:恐龍霸主第八回:奪位之爭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四回:唐堯古朝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十回:太康失國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七回:塗山大會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六回:原始人類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二回:弱水三千第三回:嫁女盤瓠第七回:塗山大會第四回:恐龍霸主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四回:唐堯古朝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四回:恐龍霸主第十回:太康失國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六回:大禹治水第二回:弱水三千第四回:唐堯古朝第五回:淚染青竹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四回:恐龍霸主第十回:太康失國第五回:淚染青竹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四回:恐龍霸主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十三回:光復河山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十五回:暗度陳倉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六回:原始人類第七回:塗山大會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六回:大禹治水第五回:淚染青竹
第五回:淚染青竹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六回:大禹治水第九回:武觀之亂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八回:奪位之爭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五回:暗度陳倉第七回:塗山大會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六回:原始人類第六回:原始人類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十三回:光復河山第六回:大禹治水第十回:太康失國第六回:原始人類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十回:太康失國第十三回:光復河山第十三回:光復河山第十三回:光復河山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七回:塗山大會第十五回:暗度陳倉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回:太康失國第四回:恐龍霸主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六回:原始人類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八回:奪位之爭第七回:塗山大會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四回:唐堯古朝第二回:弱水三千第四回:恐龍霸主第八回:奪位之爭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四回:唐堯古朝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十回:太康失國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七回:塗山大會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六回:原始人類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二回:弱水三千第三回:嫁女盤瓠第七回:塗山大會第四回:恐龍霸主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四回:唐堯古朝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十四回:聲東擊西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四回:恐龍霸主第十回:太康失國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六回:大禹治水第二回:弱水三千第四回:唐堯古朝第五回:淚染青竹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四回:恐龍霸主第十回:太康失國第五回:淚染青竹第十二回:寒浞滅夏第四回:恐龍霸主第一回:創造時光機第十三回:光復河山第三回:嫁女盤瓠第十五回:暗度陳倉第十一回:后羿奪權第六回:原始人類第七回:塗山大會第九回:武觀之亂第六回:大禹治水第五回:淚染青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甘洛县| 宿迁市| 资中县| 吉安市| 布拖县| 洮南市| 北宁市| 南康市| 元氏县| 大竹县| 舞阳县| 海安县| 房产| 贡嘎县| 宣汉县| 台东县| 天长市| 扎鲁特旗| 夏邑县| 奉贤区| 西乌珠穆沁旗| 罗定市| 大宁县| 玉林市| 肃宁县| 永济市| 南阳市| 遵义市| 丰都县| 永平县| 桐乡市| 柳州市| 绥滨县| 特克斯县| 广昌县| 仙游县| 肇州县| 三原县| 厦门市|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