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三十(2)
這時候,李長庚反而猶豫起來。***希裡先科是自己親自請來的,無論從什麼方面講,都應該尊重這位資深蘇聯老專家的觀點。再說了,人家最初的觀點就是北邊臺地,人家是一直堅持青疙瘩山可以打出高產井的。要是選擇沙德羅夫的青北09號井位,將來要是打出個啞井來,那責任可就大了。另外,沙德羅夫最初就否定青疙瘩山打井計劃,到了青疙瘩山又選擇西邊谷地,現在又變爲北邊臺地,這傢伙如此多的變化,他的話有多少把握,他說的到底是不是真話。不至於吧,之前在黃土山南坡谷地打井的時候,沙德羅夫態度堅決,沒錯,那次他們成功地打出了一口震驚全礦區的深井。其實那時候,李長庚心裡明白,要不是沙德羅夫和楊學剛副處長的大力支持,好多事也不好說。要說當時,他自己心裡可是沒譜,就是相信沙德羅夫的觀點,他堅信那裡有石油,相信一定能打出石油。他成功了。客觀地說,他的成功,除了大家的鼎力支持外,他的執著和堅持也是他最終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關於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現在呢,現在該如何選擇?李長庚實在犯難。要是選了老專家希裡先科的建議,穩妥,責任小。要是選了沙德羅夫,有點冒險,責任大。
然而,當前是什麼形勢,國家急缺石油,礦區上下再三動員要儘快打出高產井,這是舉世矚目的關鍵時刻啊,礦區那麼多雙眼睛看著,全國人民翹期盼著,這時候能夠計較個人得失嗎?這個時候就是要敢於負責任。
想到這兒,李長庚渾身是勁,感覺自己是在戰場上,必須拼,必須衝,沒有退路……
李長庚立即回到礦區向鑽井處領導彙報,他將兩個井位的況及勘探數據對比況向領導們做了詳細說明,他建議選青北09號井位,打出高產井。他的方案獲得鑽井處領導班子的認可。
高懷遠處長在會上說,根據當前的形勢和青疙瘩山——烏爾禾一帶地質勘探進展況,計劃再調三個鑽井隊到青疙瘩山,東面、西邊、南邊同時打井。李長庚聽了非常高興,也有一種緊迫感,感到了一種新的壓力。
回到隊上,李長庚做了全體動員,傳達了鑽井處領導的精神和要求。
“現在,國家急需石油,兄弟鑽井隊也上來了,我們不能猶豫了,只能背水一戰,時不我待……”
李長庚的話就像一擊重錘,嘡的一聲,掀起一陣歡呼聲,隊員們羣振奮,一個個摩拳擦掌,在青疙瘩山開始打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