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五十八(2)
“唉,李主任,說啥呢,瞧不起人麼,我的身體很棒的,不信你瞧瞧。依布拉英一邊說,一邊亮了亮身子骨,把他那多毛的壯壯實實的胸脯拍得通通響。說實話,現在的依布拉英,除了看起來肥胖些,他的身體確實很結實。
看著依布拉英那副認真勁,李長庚心裡高興啊,其實他早就想到他了,這不,他自己送上門來啦。
“老夥計,黃土山的展是我們大家的事,怎麼會落下你?!?
“那還猶豫個啥,趕緊給我派個差事,免得閒得蛋兒痛?!?
依布拉英說完,哈哈哈笑起來。
李長庚罵道:“老小子,管好你自己,把老子搭進去事小,耽誤了催化建設,再把楊總搭進去,那咱可就是大罪人了?!?
依布拉英收起笑臉,嚴肅地說:“長庚,我向**保證,絕對不會出任何問題。要是出半點問題,我提頭來見你?!?
“得了,大話收起來,看你的工作表現。”
“說了半天,還沒說到主題上,具體讓我幹啥?”
“這樣吧,你就當個現場施工監督員,每天到處走走,看看,你的任務就六個字:安全、質量、進度。”李長庚一字一句認認真真地說。
“記住了,海里買斯(維語,全部的意思)交給我,你就一百個放心吧!”
依布拉英痛痛快快地答應著,滿臉笑容,高高興興地走了。
依布拉英每天都在工地上,他頭戴安全帽,左臂上掛著紅袖標,上面寫著“施工監督員”五個金燦燦的大字。他認真負責,現不戴安全帽的,及時讓他們戴上,提醒高空作業人員,一定要繫好安全帶,起重、倒車、裝車、卸貨,注意安全。催化裂化項目兩年的施工建設中沒有生一起安全事故,與依布拉英的工作有一定關係。不過,最後總結的時候沒提一句。
還有一個人需要提說一下,就是十多年前在大街上被李長庚教訓了一頓後來又要拜他爲師的那個小青年小胡,他現在就在基建工程部下設的一個施工隊擔任隊長,工作非常踏實,李長庚非常喜歡。李長庚想好好培養一下,他讓小胡虛心地向依布拉英求教,同時叮囑依布拉英,要耐心指導,仔細調教。小胡確實沒有辜負李長庚的厚望,他在催化裝置工程建設上得到了學習和磨鍊,成爲一名出色的基建管理幹部。
催化建設遇到的困難真是難以計數,原材料的缺乏到了讓人難以想象的地步。爲了解決設備材料問題,李長庚和指揮部領導一起想辦法,採取“清、修、代、制”的四字方針,“清”就是清理礦區範圍內各單位的倉庫,查找可用設備材料;“修”就是對於一些施工急需的設備,修舊利用;“代”就是對於緊缺設備材料,就用其他可用設備材料替代;“制”就是實在買不到的設備,就自己製造。
當時,澆築基礎用的鋼筋採購不到,春節一過,供應處長和基建工程公司經理同時找到李長庚,李長庚一籌莫展。有人說,可以想辦法從垃圾堆裡撿一些,一句話提醒了李長庚,他一揮手,帶著工人們在冰天雪地裡用鐵錘一錘一錘敲碎廢棄的混凝土構件,把鋼筋一根一根回收回來再利用。李長庚親自參與了這項工作,大冷的天,一身的汗,他敲鐵錘的那股勁兒,跟小夥子似的,讓年輕人歎服。
誰能夠想到,在那個特殊的展時期,黃土山的石油工人就是靠這種方式逐步建設展起來的。
施工建設中,最艱難的,還是主風機,這個高2米多,重18噸,轉速高達每分鐘6000轉,出口壓力達到3個大氣壓的龐然大物,硬是由煉油廠、機械廠的技術人員給製造了出來,創造了中國機械製造史上的一個奇蹟。當然,他們也請了南京、徐州等地的專家進行現場指導。
主風機制造成功,完成了關鍵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聯機試運,那是最關鍵的,它的成敗標誌著整個裝置運轉的成敗。
主風機的製造也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各單位、各隊伍,揚“吃三睡五幹十六”的拼搏精神,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基建工程部百十名員工成功地完成了塔器、換熱器等大型設備的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