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三十七(1)
冬去春來,時間跨入新的一年,1958年。
這一年,愛蓮也給了李長庚一個獎賞。愛蓮生了一個女兒,取名莎莎,愛蓮叫她妮莎。
是啊,這可是個大獎賞,有了兒子凡凡和女兒莎莎,也算兒女雙全了,李長庚能不高興嗎,他整天樂得嘴都合不上。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長庚現在是精神抖擻,渾身都充滿了力量。
凡凡已經三歲了,每天送幼兒園。莎莎也交給了楊大媽帶著,她們兩家住得不遠。
自從那年楊大媽給愛蓮治病後,她們就跟親人似的,楊大媽對愛蓮非常關心。愛蓮懷上凡凡那年,楊大媽得到消息,高興地唱了起來,她一邊唱,一邊樂呵呵地說:“姑娘啊,你可知道,那炕可不是普通的炕,那炕可是黃土山人爲你這個英雄盤的,那炕代表了大家對你這位蘇聯姑娘的敬意,那是真正的金炕炕,銀窩窩,能安神,治百病。這不,喜事說來就來,真是太好了。”看著楊大媽高興的樣子,愛蓮心裡非常感激,也非常溫暖。
是的,這是位好媽媽,值得人尊敬和愛戴,這次懷孕,應該感謝她。其實她心裡已經把楊大媽當做母親看待了。
後來一段時間,楊大媽常來看望愛蓮,要她注意保胎,還給帶來些酸辣小食品,愛蓮吃不得辣,酸的倒可以。楊大媽說,酸兒辣女,準是男孩。愛蓮非常開心,還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李長庚。
愛蓮到了大月份後,行動有些不便了,楊大媽隔三岔五就過來一趟,還說要是李長庚回不來,她就過來幫忙伺候她,讓愛蓮非常感動。不過,楊大媽也是一大家子人,一大堆的孩子,也是騰不出手,愛蓮最後還是去了青疙瘩山。楊大媽放心不下,囑咐愛蓮注意這兒注意那兒的,讓愛蓮感動得落淚。凡凡送幼兒園之前,就是楊大媽幫忙帶的,愛蓮給楊大媽一些錢,楊大媽堅決不要,說就是順便的事兒,愛蓮過意不去。楊大媽說,要是你不嫌棄,我就認你做個乾女兒吧。愛蓮高興地答應了,給楊大媽做了一身新衣服,從此以後就把楊大媽認作乾媽。
現在,凡凡每天送到幼兒園,楊大媽又開始幫著帶莎莎,愛蓮就可以去上班了。李長庚整天忙著煉油廠的擴建工程。
1958年註定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年份,也是黃土山礦區展史上一個重要的年份,對於李長庚的人生來講,也是極不平常的一年。
全國上下開展“大躍進”,“放衛星”,“超英趕美”。拿歐陽書記的話說,“大躍進”是**中央根據**的倡議提出的“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貫徹指示不過夜,推廣經驗不過宿”我們必須執行。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大幹快上,黃土山是老礦區,絕不能落後。煉油廠原計劃新建二常壓、二減壓、三常壓三套裝置的基礎上,要加碼。後來,在領導班子會上,圍繞煉油廠擴建方案爭論不休,總工程師肖萬平認爲:目前,要先上輕質油鹼洗,提高油品品質。趙副書記說,前面煉油廠提出的雙爐裂化也要同時上。煉油廠方面提出,一年內同時建設這麼多裝置,設備和人員都跟不上。
趙副書記說,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放衛星,人家農民種地,畝產千斤變萬斤,就是要敢想敢幹,這就叫“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
總工程師肖萬平說,我們必須量力而行,“傾家蕩產大搞鋼鐵”的說法不大妥當。
李副經理說,有些顧慮沒有必要,是保守落後思想作怪,各地廠礦企業都在大鍊鋼鐵,形勢喜人啊!工人們幹勁很大,我們怎麼能舉步不前呢。秦經理說,我們是老工業區,我們生產的成品油已經運到內地了,**他老人家乘坐的小轎車和火車也用上了我們的油品,這是我們的驕傲,是黃土山礦區的自豪。人家工廠裡的同志們幹勁很大,揚螞蟻啃骨頭的精神,茶壺煮大牛,沒有機器也造火車頭。我們沒有理由退縮,必須邁開大步向前衝。會上,領導班子達成共識,在原計劃新建二常壓、二減壓、三常壓三套裝置的基礎上,再新建雙爐裂化、輕質油鹼洗、二焦化三套裝置,也就是說,六套生產裝置同時上馬,不斷擴大規模。李長庚異常興奮,也感到空前的壓力。然而,具體的施工建設並不像開會那麼簡單,爭爭吵吵之後,最後拍板定下來就行了。現在是具體實施建設工作,是要一磚一瓦、一根管線、一臺設備慢慢連接起來的技術活兒。事實上,對於李長庚來講,當前面臨最大的困難有兩個:一個是技術問題,一個是設備問題,其實還有一個,就是管理。技術方面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許多裝置是新建的,沒有現成的經驗,也沒有那麼多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只有摸著石頭過河了。設備方面問題更大,大部分裝置的關鍵設備要從內地運來,那時候蘭新鐵路正在建設中,全部設備都是公路運輸,時間週期長。另外,施工設備也有限,缺乏大型吊車,施工建設主要採用桅桿吊,豎罐立塔,非常困難,風險很大。管理方面困難也很多,缺乏專業的管理專家,比如焊接、防腐保溫等,缺乏質量鑑定把關的措施和專業人員。但是,困難再大也必須克服。李長庚根據氧化瀝青和減壓蒸餾裝置的建設經驗,開展了分裝置分項目負責的管理方式,就是最初的項目負責制。他對每一個裝置的建設項目安排一個管理幹部專門負責,那時候叫裝置建設負責人。根據施工性質、技術、專業等況,組建了土建隊、安裝隊、運輸隊、保運隊、後勤服務隊,各隊下屬多個班組,初步建成一支煉油建設專業化隊伍。進入盛夏,也是施工旺季,根據不斷展的形勢需要,李長庚把土建隊一分爲二,組建了兩個土建隊。安裝隊也有點擺不開,李長庚又將安裝隊也一分爲二,但是缺一個合適的隊長掛帥。有人向李長庚推薦了依布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