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

王鹹鬆的話,成功的吸引了韋貴的注意力,事情已經發生了,無論那些精銳的弓手,那些步人甲,是從哪裡弄到了,現在責怪王家,於事無補,攻城的事情,還需要他來指揮。

看著韋貴陷入了沉思,王鹹鬆稍稍鬆了一口氣,他歪頭看著苗家莊,說實話,苗家莊給他無數的驚喜,這些驚喜結合在一起,就變成了驚悚了。

一個小小村莊,哪怕有苗淑妃站在背後,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力量,他們自問,一切都做的相當的完美,哪怕是受到了巨大損失之後,也做好了監控工作,可是誰也沒想到,變數是一個接著一個。

一個巨大的,他從來都沒有見過的堡壘,這玩意是憑空出現的,周圍的探子們都傻了,最少200,最多400的精銳弓箭手,這更是難以上青天的運作,如果仁宗早就可以做到這一切,他們策動的運河截殺,不就是一個笑話麼?

最關鍵的還在這裡,50具步人甲,這玩意,可是兵部直接控制,幾個人監管之下,以王德用的勢力,弄到一兩具,尚且困難,50具,除非兵部兵器司的官員,從上到下,都被收買,都向著仁宗,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北宋最關鍵的就是控制,皇帝掌握著某種平衡,這不但在朝堂之上,在參知政事之中,也在整個重要的機關,不可能讓一人獨大,哪怕是現在,仁宗對范仲淹的支持,范仲淹也有諾大的名聲,可是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依然很多,很多領域,也不是他能夠插進手的。

王鹹鬆慶幸於轉移了的韋貴的思路,韋貴想的更加的深入,說實話,難怪王家如此忌憚苗家莊的,在他們無孔不入的偵查之下,苗家莊居然能夠有這樣的佈置,弓箭手,步人甲,還有棱堡,難道,就真的如同王家說的那麼簡單麼?

苗家莊,可是苗淑妃在保州的莊園,一直以來,都受到了保州上下官員的照顧,以韋貴所處的地位,尚且沒有資格參與到這其中,可是現在的事情發展,容不得他不聯想,難不成,牽扯到了皇室秘密之中。

韋貴不由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任何跟皇室,跟皇帝相關的事情,那都是一個大秘密,連王德用都赤膊上場,恐怕他的命運也不會好,以前或許還有逃脫的一絲希望,可是現在,似乎的完全沒有了。

沮喪之意,直接從韋貴的心中升起,他甚至忘記了指揮作戰。

禁軍是精銳的,沒有來自上層的命令,他們依然會按照以前的命令,繼續的進行攻擊,哪怕面臨著上方的威脅。

無論是雲翼軍,還是家丁們,他們都不是新兵,戰場之上,猶豫不決是大忌,面對著敵人的攻擊,只有勇敢的向前,有我無敵,纔是最佳的應對方案,膽小怕死的,死的更快。

50個步兵,根本無法護衛這麼大的範圍,哪怕是拿著石頭砸,又能夠砸到幾個,比起過去戰爭的箭雨,這個密度小了很多。

同時,從天空落下的石頭,如果不是正好砸到要害,頭部,或者是一些鎧甲薄弱的地方,砸在背部和胸部,還要不了人命,最多是受傷而已,最關鍵的是,在棱堡上面,弓箭稍稍停歇的時候,這邊的短弓手,也在大盾的護衛下,開始攻擊。

不過,箭明顯稀疏了很多。

本身,1500名的短弓手,就不算密集,總計1.3萬人,差不多就是十分之一,加上屢次的傷亡,此時總數,不到1000人。

同時在大盾的護衛之下,大盾給他們安全的防護,也影響了整個陣型,起碼,要想安全的射擊,射出的角度,就不能太過平直,必須要有曲線。

短弓的特點就是,直射比較精準,不容易射偏,威力也不小,再有就是攜帶方便,在這個戰場上,所有的優勢都無法傾向於他的前提下,又要對著上面佯攻,還是採用角度射擊的方法,這極大的削弱了短弓的威力。

40米高的堡壘,就如同一個天塹一樣,隔絕了弓箭的威脅的,高度對於弓箭的削減,比他們想象的更大,哪怕弓箭手已經足夠的用力,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可是他們更加習慣於按照普通的攻城的感覺,最高的,不過是到了12米左右,加上大盾的削減,大部分都射到了10米以下。

落到了棱堡上面的,只是寥寥無幾,1000人之中,有20人射上去,就不錯了。

弓箭,從出現在軍隊之中,最大的威懾力,就在於密集上面,萬箭齊發的箭雨,對於步兵的範圍攻擊,一直是弓箭手最強悍的地方,2%的比例,已經低到了極點,每60息80箭的密度,相對於足足有3畝的棱堡上面,簡直是低到了極點。

甚至一定程度上,大部分箭,勉強的射到棱堡的上面,也是力量消耗殆盡,有能力射中步兵的少之又少,可面對著步人甲強悍的防禦,怎麼可能穿透,甚至有一些大膽的士兵,還伸手過去抓箭,不得不說,這個幸運的傢伙,還真的抓住了。

這不是孫吉安排的,如果是孫吉出手,他的速度更快,眼光更加精準,會選擇一些飛的最快的,有一定威脅的,雜耍般的接住幾個箭。

可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正是這些跟隨著他們一起,從農民逐步的訓練,成爲了一個合格團練的士兵,給了他們巨大的促進。

站在城頭上面的苗家莊團練,他們是從衆多團練之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也算是訓練度比較好,身體素質也比較好的那種,可是這些2個月前,還是普通農民的苗家莊的壯丁們,這是第一次參加如此規模的爭鬥。

說不害怕那是騙人的,之前還心存忐忑,長弓手也倒罷了,那裡是絕對安全的,又看不到攻城的軍陣,可是他們不一樣,他們從最開始,就全面的看到。

整齊的軍容,厚重的步人甲,再加上遠比他們多的多的數量,任何一個方面,比他們的總人數都多三四倍,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不當場轉身就跑,就是嚴格訓練的結果了。

可是從攻擊都沒有幾個箭矢落下來,就落下來,也可以輕鬆的被他們抓到,可想而知這中間的差別。

再怎麼說,他們也是站在城頭之上,暫時對他們產生威脅的,也就是弓箭了,連弓箭都這麼弱,可想而知下面部隊會怎麼樣,要真正跟他們的站在同樣的水平線上,那需要的越過40米高的城牆,在攻防戰之中,他們也嘗試過,要邁過這個,非常困難。

大軍壓境,上千的弓手,不過是對著城牆,大部分都被城牆所遮擋了,這給了他們信心,他們第一次感覺到,腳下的城牆這麼的堅固,會給他們足夠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怎麼會潰散。

紛紛大喊了起來,就連心中的害怕,也減弱到了幾乎沒有的程度了。

這樣的結果,恐怕是連趙信都沒有想到,更別說孫吉了,冷兵器時代,士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哪怕訓練有素,哪怕裝備精良,只要沒有了士氣,一切都是虛無的的,雙方的差別,還沒有到壓倒性的前提下,士氣足以決定一切。

到了熱武器時代就不一樣,士氣依然重要,可是士氣代表不了武器的差別,一方只有步槍另外一方有機槍的前提下,三四個人藉助著地利,阻擋住1000人的,在熱武器年代比比皆是,在冷兵器時代,卻不敢想象,那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類似於天方夜譚一般的感覺。

在士氣的鼓舞下,嚴格訓練形成記憶,逐步的浮現,甚至沒有等孫吉命令下達,他們已經開始按照訓練動作開始攻擊了。

之前拿著磚頭砸,只是下意識的,也比較散亂,現在50人結合成陣營,開始分別的對下面攻擊,樂子大了。

一個個搭桿被拿出來,開始對著雲梯進行推搡,雙方都知道,雲梯纔是關鍵,在沒有云梯的幫助下,根本無法越過40米高的城牆。

可是,在弓箭手無法對上面防護部隊產生威脅的時候,他們得以輕而易舉對雲梯下手,甚至一兩個人搖晃雲梯,無法把雲梯從城牆上推離。

雲梯是40米高的,自重就超過了百公斤,再加上最少已經上去了七八個人,差不多一噸的重量,也就是孫吉這樣的超級猛人,或者是10人以上,纔可以推離,讓這些普通士兵做到這一切,真的是難爲他們了。

可是無法推離不代表無法影響,下面並不平穩,在上面的不停的晃動,讓所有攀登的士兵,都有些困難,稍稍抓不穩,直接就掉下來了。

雙方在城頭之上,展開了腳力,可是佔據上風的反倒是叛軍,城頭上,只有50名士兵,這些士兵,一個人算一個,都無法全盤控制所有的雲梯,四面八方,一共是70架雲梯搭上了城頭。

哪怕每一個不算太長,只是勉強搭在城頭之上,卻足以佔據50個人,40米高的高度的,有了雲梯的幫助,在沒有影響的前提下,可能100息,或者更少一點的時間,全副武裝的重步兵就要登上城頭了,就連王鹹鬆和韋貴,也不再說話,他們屏住呼吸,看著城頭上面變化。

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著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
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著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丽江市| 来凤县| 揭阳市| 长丰县| 南城县| 开远市| 杂多县| 安义县| 三原县| 太白县| 民丰县| 永登县| 民乐县| 永嘉县| 奉新县| 华宁县| 乳山市| 麦盖提县| 新乡市| 斗六市| 柳林县| 林甸县| 肃宁县| 讷河市| 巴彦淖尔市| 永川市| 汝南县| 定南县| 丽江市| 玉溪市| 永宁县| 恩施市| 吉隆县| 昌江| 九寨沟县| 汉川市| 昌宁县| 加查县| 南部县|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