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聽著她的話,臉上的笑意又深了幾分,“那剛好,來陪哀家一起用早膳。”
沈清綰剛剛在食盤前面坐下,張嬤嬤就幫她盛了一碗紅棗桂圓小米粥,放在她面前的時候,還不忘說上一嘴,“太后娘娘最喜歡跟皇后娘娘一起用膳了,太后娘娘說,她看著皇后娘娘進的香,自己胃口也都跟著的變好了。”
沈清綰:……
沈清綰深深嚥了一口口水,她怎麼都覺得張嬤嬤這話說的好像並不是在誇她,而是變著法的說她……能吃!
她臉上的神色瞬間變的有些一言難盡,偏偏這個時候,太后也跟著開了口,“能吃好,能吃是福,哀家就喜歡看著皇后敞開了吃的樣子,好過那些一小口一小口啄著吃,吃不了兩口就說吃不下了的矯情的妃嬪。”
沈清綰:……
太后這拐著彎罵人的本事,她真的甘拜下風(fēng),太后嘴裡那個矯情的妃嬪,是後宮的誰,她不說。
反正那個太后最不喜歡的嫺嬪,當(dāng)年爲(wèi)了討好她的父親,太后應(yīng)該沒少單獨跟她一起用膳。
“母后喜歡,那兒媳有空就來陪著母后一起用膳。”沈清綰笑的嬌俏,她看著食盤上的火腿碎炒青菜,很是爽口,夾了一筷子,放在了太后的碗中,“母后嘗一嘗這個,火腿鮮香,配著甜粥最是可口。”
“好好。”太后笑意更深了,“那哀家嚐嚐。”
看著太后低頭吃起了碗中的粥,沈清綰也拿起了手側(cè)的湯匙,她舀了一勺,剛剛喝了一口,就覺得這粥的味有點怪。
沈清綰一愣,垂眸朝著碗中的粥看了一眼,雖說是熬的甜粥,可這個配料,怎麼看著有點奇怪,居然有黑芝麻。
甜粥不是不能放黑芝麻,只是這樣整顆放進去,似乎還真的不多見,還有這個味道,她總覺得跟平日裡喝的那些粥有點不同。
太后看著她一直盯著碗中的粥不動,疑惑的開口,“皇后在什麼?是這個粥有什麼不乾淨(jìng)的東西嗎?”
沈清綰連連搖頭,“沒有,粥很好喝,我就是看著粥中的黑芝麻,有點好奇,很少見有人煮粥的時候放這個東西,不過味道確實還挺特別的。”
沈清綰覺得自己喝這個粥總是感覺哪裡怪,興許就是跟粥中的黑芝麻有關(guān)。
太后聽著她的話,釋然一笑,“原來皇后是說的這個,煮粥的時候,自然沒有放,只是睿親王上次送來了那麼的東阿阿膠,哀家吃不慣那個東西,又覺得放著不吃,放的久了,若是放壞了,豈不是可惜,索性讓她們熬粥的時候,放了幾塊在粥裡面,這東西被煮在粥裡,便也吃不出阿膠的味道,終歸沒有辜負(fù)了睿親王的一片小心。”
沈清綰:……
沈清綰聽著太后的話,差一點沒找回自己,果真老一輩的人有老一輩的想法。
明明人家已經(jīng)爲(wèi)了讓吃的人,能有更好的口感,把阿膠做成了點心一樣的東西。
太后竟然還覺得不夠有心意,竟然把她放在鍋裡直接煮粥。
她覺得自己每日在宮中絞盡腦汁做的那些吃的,簡直弱爆了!
論搗鼓吃食,還得看老一輩的,老一輩的思想果真獨具匠心。
“確實挺有心意,也挺好喝。”沈清綰又喝了一口,這次終於感覺對了,那個她剛剛覺得奇怪的味道,應(yīng)該不是黑芝麻,而是阿膠的味道。
如今知道是什麼了,反而就不覺得怪了。
“皇后若是覺得好喝,也別喝太多,這東西喝多了,火氣大。”太后面色格外的認(rèn)真。
沈清綰:……
她還以爲(wèi)太后要說,喜歡喝就多喝一點呢。
沈清綰覺得,其實太后有時候挺可愛的,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難相處。
她搞不明白,後宮中的嬪妃平日裡爲(wèi)什麼那麼怕她。
“母后,其實兒媳額今日過來,還有一件事,想要與母后商議。”沈清綰頓了頓,“母后等下若是覺得兒媳說的不對,就當(dāng)兒媳今日沒有來過。”
“皇后有什麼話,但說無妨,哀家是真心把你當(dāng)自己的孩子看,不必有那麼多的顧慮。”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背,“就算有些什麼不得體的,哀家也不會放在心上。”
有了太后這句話,沈清綰的心底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昨日聽到喜貴人有了身孕,兒媳是真的替她高興,回到宮中睡覺的時候,卻讓兒媳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沈清綰猶豫了一下,“兒媳額細(xì)細(xì)算了一下喜貴人這一胎出生的時辰,從現(xiàn)在算起,還有九個月,可九個月以後,三阿哥剛好到了滿地亂跑,最難管的時候,兒媳並沒有針對任何人,只是覺小孩子難免貪玩,孕婦又行動不便,若是二人撞到了一起,雖讓淑妃住在永和宮,可她和錦妃一同協(xié)理六宮,不免平日裡接觸的多了一些,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興許也只是兒媳想的太多了!”
太后聽著沈清綰的話,慈祥的眸光明顯一顫。
從昨日知道喜貴人有孕到現(xiàn)在,她只顧著高興了,若皇后不提起此事,她還真的沒有考慮到這。
後宮有孕的嬪妃,只是防著那些存了壞心思的人,在吃食上,用的東西上動了手腳,害得她們滑胎,可誰會考慮到,一個宮中被帶去串門的孩子,不過這也確實……是件要考慮的事情。
三阿哥是個孩子,一個兩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就怕有人利用了他什麼都不懂這一點,引誘他“無意”間撞在喜貴人的肚子上。
太后緩緩的擡起頭,臉上慈祥的笑容被嚴(yán)肅的神情取代,“皇后思慮周全,此事連哀家都沒想到,虧得有皇后。”
“母后謬讚了,興許也只是兒媳杞人憂天了,錦妃賢良淑德,教子有方,斷然是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鹹福宮的。”沈清綰淡淡。
“錦妃品行端正,可鹹福宮中伺候的宮女和太監(jiān)這麼多,保不齊各個都跟錦妃一樣,皇后思慮周全,咱不說是不是有人會不會存了這樣的心思,既然考慮到了,那定要防患於未然,皇帝的子嗣本來就少,喜貴人不管是不是哀家的表侄女,既然她有孕了,那都要盡力保住她這一胎,延綿子嗣也是國本,皇后很是識大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