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旦的清晨,西太平洋海域晴空萬里,陽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洋麪上,像給水面鋪上了一層閃閃發光的碎銀,又像被揉皺了的錦緞。
一支艦隊迎著朝陽勻速前進,艦首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顯得光彩奪目,令人不禁豪情萬丈。
這是一支核航母編隊,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太平洋艦隊,由一艘“上海”號核動力航母、兩艘094型核潛艇(“長征9號”、“長征10號”)、四艘054江凱級護衛艦(“包頭”號、“昆明”號、“宜昌”號、“九江”號)、四艘052d型導彈驅逐艦(“南京”號、“西安”號、“武漢”號、“深圳”號)、兩艘081型兩棲攻擊艦(“泰山”號、“華山”號)和一艘“撫仙湖”號遠洋綜合補給艦組成。
“上海”號核動力航母由中國聯合造船公司建造,隨著近年我國國防工業的跨躍式發展,技術創新迎來了可喜的井噴效應,原計劃於2023年前建成的“上海”號,提前兩年服役海軍太平洋艦隊。“上海”號航空母艦裝備核動力裝置,具有更大的機動性和驚人的續航力,更換一次核燃料可連續航行10年。而且,它可以高速地駛往世界上任何一個海域。噸位75000噸左右,艦載機70架,包括20架“暗劍”無人機、24架各型直升機和26架殲20重型戰鬥機,採用彈射起飛的方式。艦員5500名,長342。3米,艦寬40。5米,吃水11。9米,飛行甲板長331。6米,寬76。8米,最高航速33節。防空裝備紅旗艦對空導彈系統、1130近防炮和fl-3000n艦載反導系統,反潛裝備rbu1200反潛火箭及干擾彈發射器,裝備346型相控陣雷達、頂板3d對空搜索雷達和346型對空/平面追蹤雷達。
094型核潛艇,與‘夏’級潛艇相比有明顯改進,安靜性和傳感器系統性能有所提高,推進系統更加可靠。長120米,寬13米,水面排水量6000噸,水下8000噸,單軸,7葉槳,雙殼體,壓水核堆。推進功率25000千瓦,水下航速26節以上,工作潛深大於300米,艇員120人,自持力70天,噪音水平120分貝。裝載十六枚巨浪2導彈,彈長13。2米,彈徑2。25米,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發射重量55噸,碳纖維複合材料殼體,8000公里射程。3個30萬tnt當量機動分導熱核彈頭,精度150m內。
江凱級護衛艦採用短粗肥胖的線型,更加適應遠洋作戰的需要。滿載排水量3900噸,最大航速27節,18節航速下續航力爲3800海里。裝備hq一16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
052d型導彈驅逐艦裝備有64單元新型導彈垂直髮射系統、70倍口徑130毫米新型單管隱身艦炮、新型綜合指揮作戰系統、新型紅旗-9反導防空導彈系統、攻陸巡航導彈、新型遠程反艦導彈和新型主動相控陣雷達系統。雙軸推進航速32節,續航力20節時12000海里,輕排6000噸,滿排7000噸,長180米,寬20米,吃水6。5米。火炮採用新型130毫米隱身艦炮,射程大於30公里,裝載垂直髮射系統,2座3連裝324毫米魚-7反潛魚雷,4部中華神盾系統s波段spy-id(v)主動相控陣雷達1部sip-329(v)型預警雷達和欺騙系統21號數據,艦載2架k-28反潛直升機和6架“暗劍”無人機。
081型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40000噸,長250米,寬40米。採用兩臺燃氣輪機,雙軸推進,航速22節,乘員數1000名。裝備兩門730近防炮,兩套fl3000n(hq-10)近距導彈防空系統,配備16單元垂直髮射系統。
“撫仙湖”號遠洋綜合補給艦結合了油船和軍火船的功能,把多種補給物資集中在一艘船上。滿載排水量30000噸,最大航速20節,設有直升機平臺和機庫,攜帶3架直升機。
此時“上海”號航空母艦的指揮中心裡一片繁忙,控制檯上十幾個巨大的液晶屏上的數據流不時的變幻,控制檯前十幾個高級工程師小組分組在鍵盤上飛速的輸入指令,偶爾和附近其他同組工程師小聲交流幾句。
臺下坐著太平洋艦隊司令員劉凱峰中將、政委林斌少將、參謀長胡澤義少將、副司令員徐瑞少將、海狼突擊隊大隊長龍彪大校、海軍航空兵大隊長李雲飛大校、海軍陸戰隊大隊長楚良大校以及其他各級作戰指揮參謀等人員。
這次海訓正在進行的項目是航母編隊超大型協同作戰平臺數據鏈系統的無縫鏈接。涉及船舶推進系統、動力系統、電力系統、作戰和武器系統、雷達防空、反潛、反艦以及對陸攻擊等子系統。數據鏈系統一直以來都是中**隊的短板,與美軍的差距很大,因此,該項目一旦研發成功,其意義非常重大。
身材高大的艦隊司令劉凱峰中將身著海軍作訓服,一張臉棱角分明,明亮的雙眼閃爍著睿智,緊抿著的嘴脣,使他帥氣的面容透著剛毅與威嚴。年滿40歲剛剛晉升的劉凱峰,成爲新中國最年輕的中將。在和日本、菲律賓等國的長期較量中戰績顯赫,****主席親自點名授銜,一時傳爲佳話。
海軍作出重大調整後,原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合併爲本土艦隊,駐防轄區不變;新成立太平洋艦隊,執行國家遠洋戰略,打造新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藍水海軍。
航母編隊超大型協同作戰平臺數據鏈系統的無縫鏈接項目前不久失敗了兩次,第一次是因爲底層核心架構被應用層過度訪問不堪重負產生數據溢出而導致系統崩潰;第二次則是作戰和武器子系統產生bug而未能完全鏈接,以致工程師們又徹底反覆檢查驗證了幾天。
“報告!所有指令輸入完成,是否發送,請司令員同志指示!”首席高級工程師江偉良起立大聲說道。
“發送!”艦隊司令劉凱峰中將沉聲命令道。
“是”隨著指令的發出,十幾個巨大的液晶屏上的數據流開始閃爍起來……
突然,大屏幕同時黑屏,一時間整個指揮大廳陷入寂靜,所有人都緊張的屏住了呼吸……“嘀”的一聲,系統重新自檢啓動,屏幕顯示:
船舶推進子系統鏈接正常!
動力子系統鏈接正常!
電力子系統鏈接正常!
……
對陸攻擊子系統鏈接正常!
超大型協同作戰平臺數據鏈系統無縫鏈接完成!
“成功啦!”大家開始歡呼起來,艦隊司令劉凱峰也一臉激動,不容易啊!
歡呼過後,劉凱峰司令指示,數據成果經特殊保密信道發回海軍總部,爲下一項目奠定堅實的基礎。項目成功後,艦隊按照預定計劃開始返航,今夜,將是太平洋艦隊慶功之夜!
“我艦情況異常……”位於艦隊左前方的“長征9號”核潛艇突然用艦隊內部通信系統發出緊急求救信號,隨後位於艦隊右前方的“長征10號”核潛艇和艦隊正前方的“南京”號導彈驅逐艦相繼發出緊急求救信號
剛剛回到自己臥室的劉凱峰中將突然感覺燈光忽明忽暗的閃爍,地板好像不象以往那樣的踏實,彷彿失去了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