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乾隆)繼統,國益富饒,帝喜遠略,蕩平回疆,並不血刃,而浩罕(18世紀烏茲別克人在中亞建立的王國)、布魯特(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布魯特部的小王國)、哈薩克(今哈薩克斯坦)、安集延(天山和吉薩爾-阿賴山的山間盆地,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的交界地區。盆地東西長300公里,南北寬170公里,海拔330至1000米,人口約600萬)、瑪爾噶朗(今新疆自治區喀什市西北七百公里處)、那木幹(今哈薩克斯坦錫爾河流域)、塔什干(位於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在天山山脈和錫爾河之間)、巴達克山(今阿富汗東北境內)、博羅爾(今巴達克山以東區域)、阿富汗(今阿富汗大部)、坎巨提(今新疆自治區蒲犁縣西南克什米爾之北區域)相率款塞,通譯四萬,舉踵來王。乾隆中葉,再徵緬甸,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緬憖乞貢。五十七年(1792年)復徵廓爾喀(尼泊爾中部城市,廓爾喀王朝發祥地),稽首稱藩。於是環列中(國)諸邦,悉爲屬國,版圖式廓,邊備積完,芒芒聖德,蓋秦、漢以來未有之。”
清朝自1637年到1792年,近155年的時間,絕非武力,完全利用自身的強大和威力,震懾四方,使得周邊諸多大小國邦皆臣服於天朝,而甘心作爲天朝的藩屬國。而這種“藩屬”的性質,又絕非後來西方的“殖民”統治。強大的清朝政府就像一隻雄壯的母雞,用羽翼保護著這些屬國不受外來的侵略。對內不干預各屬國的王權和政治及宗教信仰。也從未無故向各屬國派遣一支軍隊。
根據《清史稿志六十六》載,蒙古、西藏、青海、新疆、早在清初就已納入中國的版圖。但朝廷對這些地區所施行的是相當於現在的“行政自治”政策。這些地區由朝廷的“理藩院”專門統一對其管理。而對上述藩屬國,則由“主客司”主管。1637年至1643年間,朝廷就藩屬國的管理,已經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和禮儀體制。藩屬國對朝廷主要承擔每年或幾年規定的納貢,而中國則相應對藩屬國予以豐厚的回報。如朝鮮每年向中國賀冬至、賀正朔、賀聖節、納歲幣,並有諸多不定期的使節來華拜謁皇帝。各藩屬國如果國內遇到了大的自然災害或政治動盪,請求中國給予支助,清廷政府則毫無回報地予以物質或軍事上的支持。
劉凱峰主席指示三軍總司令胡澤義制定計劃,向24個藩屬國駐軍,幫助其收復失地或免受西方列強的殖民入侵。
關於向24個藩屬國駐軍這一點,在開國典禮結束後的晚宴上,劉凱峰專門約時間與24個藩屬國國王或特使單獨座談達成備忘錄。
備忘錄明確記錄如下:
一、新中國與24個藩屬國之間將一如既往形成宗主國與藩屬國關係,各藩屬國每年向中國賀冬至、賀正朔、賀國慶、納歲幣,並可不定期派遣使節來華拜謁。
二、中國向各藩屬國首都附近長年駐紮不少於一個團的軍隊,每兩年輪換。各藩屬國根據本國實際情況選址建設軍事基地(包括軍用機場),基地建設維護及駐軍一應費用由各藩屬國從財政支出。如果遇到了政治動盪或殖民入侵,中國駐軍將全力給予協助解決。
三、宗主國商人在各藩屬國投資或貿易享受免關稅待遇,建房、結婚、子女教育及政治選舉等享受當地人待遇,財產受藩屬國保護。
四、對於各藩屬國的內政中國駐軍不加干涉,治安上各藩屬國可自行組建警察部隊,但在人數規模和武器裝備上會有所限制。教育上各藩屬國需在學校增加一門孔孟儒家漢語課程,教師可在住各藩屬國華人間擇優選取,也可以向宗主國中國申請,由中國政府進行選派。
五、朝鮮、琉球、蘇祿、蘭芳共和國、安南、暹羅、緬甸等擁有港口的藩屬國,將在宗主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選址建設海軍港口,永久租借給宗主國海軍使用。作爲回報,宗主國海軍艦隊將義務保護藩屬國港口、漁民不受盜匪侵犯,並減免每年向中國賀冬至、賀正朔、賀國慶、納歲幣費用的一半。
六、其他未盡事宜由中國和相關藩屬國協商解決。
3月22日上午,中國和24個藩屬國舉行新聞發佈會,向中外記者公開發表了共同聲明,自即日起,中國和24個藩屬國確定爲宗主國與藩屬國關係,藩屬國受宗主**事保護,25國將共同應對外來殖民者的侵略行徑。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美利堅合衆國、奧地利帝國、普魯士王國、西班牙王國、比利時王國、荷蘭王國和葡萄牙王國等國紛紛和中國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在北京東郊民巷修建了大使館,唯恐和中國搞不好關係的話,像大英帝國一樣變成打擊目標。
3月23日上午,中國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美利堅合衆國、奧地利帝國、普魯士王國、西班牙王國、比利時王國、荷蘭王國和葡萄牙王國等國舉行新聞發佈會,向中外記者公開發表了10國聯合聲明,法、俄、美、奧、普、西、比、荷、葡等九國承認中國政府爲擁有主權的合法國家政府,九國一致同意從中國和24個藩屬國領土撤軍,之前與清朝簽訂的條約自即日起宣佈失效。
大英帝國此時正處於戰亂時期,無暇他顧。
處於德川幕府將軍德川慶統治時代的日本,則被中國選擇無視。
不僅如此,午宴上劉凱峰還向十國流露出想要殖民日本的意願。在席間向十國大使聲情並茂的描繪了日本的風土民俗,最後還特別提到了日本女人的低下地位和舉世無雙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