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章 劍指臺灣府

劉凱峰繼續鼓勵道:“對!你們是好樣的,不愧是祖國的精英,大家說的對!爲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必須做出反應。不施霹靂手段難顯我中華大國之怒,我們將充分利用領先這個時代180年的軍事力量,徹底的把以英國爲首的殖民入侵者打疼、打怕、打得再也不能在中華民族面前翻起身來!”

“同志們!我們是祖國的軍人,同我們的敵人血戰到底是我軍的軍魂,這個不朽的軍魂是什麼力量都無法壓制的。我們就要以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壓倒一切敵人,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維護國家的領土安全,保護中國人民利益,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是我們共和國軍人的使命所在!”

“反清滅洋,振興中華!”參謀長胡澤義不失時機的大聲吼道!

“反清滅洋,振興中華!”各艦官兵大聲吼道!

“反清滅洋,振興中華!”嘹亮的口號聲迴響在艦隊的每一個角落。

“反清滅洋,振興中華!”這是華夏民族之魂在向世界發出怒吼!

……

視頻會議結束後,艦隊指揮中心召開了中高級軍官參加的作戰計劃會議,對臺灣府和大清藩屬國之一的琉球兩個攻佔目標的篩選,確定臺灣爲第一攻佔目標(因爲臺灣的原住民皆爲華人,訓練出來的新兵對中國更具有歸屬感),攻擊手段爲海狼突擊隊空降清廷駐臺軍政要地實施斬首行動。

任命原“長征十號”潛艇副艇長鄧榮光爲“誅倭”號潛艇艇長,抽調幾名精幹人員隨行駕駛。三艘潛艇主要負責對航行路線探明礁區並在電子海圖上標識後傳回數據中心共享。

“興華”號航母的航行暫時由副司令徐瑞率領精幹航海系統人員駕駛,任命工作將在大局定下來之後討論決定。

海軍航空兵大隊負責對臺灣府的先行偵察、空中投送、掩護和配合部隊必要時進行火力打擊的任務。

兩棲攻擊艦將在收到斬首行動結束信號之後,擔任軍政首府接管成功後首批登陸的先頭部隊。

後繼艦隊在收到成功信號後,安全跟進,停靠安平港。

一切在按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

臺灣在遠古時代與大陸相連,後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臺灣島。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另有寶島、鯤島、福爾摩沙等別稱。

隋代旅行家汪大淵的《島夷志略》中說臺灣:“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土潤田沃,宜稼穡。氣候漸暖,地產沙金,黍子、硫磺、黃臘、鹿豹……海外諸國,蓋始於此。”

臺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稻米、砂糖、茶葉、樟腦、煮鹽等,臺灣的自產能源主要有煤、石油、硫磺、金、銀、銅、鐵等礦藏。

後世的金屬冶煉廠主要有高雄鋁業工廠(鋁)、東邦金屬精煉(含鎳銑鐵)、高雄制鐵(銑鐵);礦廠主要有金瓜石礦山(金礦)、大豐炭礦(煤);油田主要是竹東油田、凍仔腳油田(石油)。

1684年4月,臺灣(時爲臺灣府)正式納入中國版圖,隸屬福建省,下設臺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三個縣;後來應漢人拓墾範圍擴張又於雍正年間(18世紀初)增設彰化縣、淡水廳,並將原隸屬臺灣府之澎湖改設爲澎湖廳;到嘉慶年間,宜蘭地區開墾之和人已達數萬之多,應居民要求故又增設噶瑪蘭廳。

清政府設置分巡臺廈兵備道及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臺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臺灣成爲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臺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臺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臺灣。

臺灣的統治機關爲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設置於1791年,前身爲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是臺灣道的主官正式官職,即臺灣的實際統治者。此官職名稱又稱爲臺道或亦可稱爲臺灣道、分巡臺灣道。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姚瑩(1785年-1853年),字石甫,一字明叔,號展和,晚號幸翁,安徽桐城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廣西按察使。姚瑩爲姚鼐侄孫。以文見長,爲桐城派學者之一。嘉慶十二年(1807年)中舉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聯捷進士。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被派往臺灣擔任海防同知。道光元年(1821年)因故貶至噶瑪蘭(今宜蘭)任通判。他將從臺南一路前往噶瑪蘭就任旅途之見聞、記述成《臺北道里記》一書。道光十二年(1832年)調江蘇武進知縣。道光十八年(1838年)擢升臺灣兵備道,成爲臺灣最高軍政官員。姚瑩上任臺灣道之後,治績頗佳。是少數能洞悉亂源,並提出解決之道、建立事功的清朝駐臺官吏。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他奉命嚴加鎮守臺灣,與英軍激戰,並在大安之役立下戰功。

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又稱臺灣南路理番同知或臺灣理番同知或臺防同知,前身爲臺灣府海防捕盜同知。該官職隸屬於臺灣道臺灣府,爲臺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始設置於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官職品等則爲正五品。臺防同知主管船政治安業務及南臺灣臺灣原住民事務。1874年臺灣籌建建省,南路理番同知移駐卑南,並加“撫民”二字,業務縮減爲治理臺灣東部,稱臺灣府南路撫民理番同知。

臺灣府知府熊一本,中國清朝翰林官員。字以貫,號介臣,安徽六安人。嘉慶十九年(1814年)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刑部主事。爲政簡嚴,吏不敢欺,暇治儒術,聲華籍甚。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臺灣知府,二十二年任兵備道。英人之難,瘡痍未復,一本整頓書院,宏揚忠義,籌固邊陲。二十七年一月卸職,十二月再任,二十八年解組。

未時時分,臺灣兵備道衙上空,一架武直10直升機正在高空懸停,長長的纜繩從艙門垂下,僅離屋頂十米左右。

鬧市的喧囂讓高空中直升機的轟鳴聲幾不可聞,四周的守衛正是昏昏欲睡之時,對於即將到來的危險渾然不覺。

此時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姚瑩正召集下屬在大廳議事。臺灣的洪門天地會“五年一小反,十年一大反”讓姚瑩十分頭疼。清代臺灣俗稱羅漢腳的遊民充斥,常有遊民以反清抗官名義起事。

“諸位,看看有何良策?但說無妨!”姚瑩喝了一口茶,向下屬問道。

“遊民抗官,首因抗稅。臺灣民間賦稅,較之內地毫不輕減。而詢其底蘊,全系紳士包攬。若某處有田可墾,先由墾首遞稟,承攬包墾,然後分給墾戶。墾首不費一錢,僅遞一稟,墾熟之後,每年抽租一成,名曰大租,又有屯租、隘租各項名目,而糧課正供毫無續報升科。如臺北淡水田園三百餘里,僅徵糧一萬三千餘石,私升隱匿,不可勝計,卑職認爲當上奏福建巡撫,清理田賦爲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首先發言。

“依卑職看來,治下官吏中有極少之人粗口劣行,加之官民間語言隔閡溝通不順亦是主因。”臺灣鎮總兵葉紹春也說道。

衆人正待再說,十幾名一臉油彩、一身迷彩的海狼突擊隊隊員迅捷的衝了進來,大廳門口值勤的守衛早已被守在廳外的幾名隊員放倒拖進了花木叢。

“爾等何人?意欲何爲?”姚瑩一臉威嚴,沉聲喝道。

但是,還沒等大廳衆人有所反應,突擊隊員們眼花繚亂的動作起來,十幾秒的時間,所有人束手就擒,包括一衆武將,沒人能在現代特種兵的面前躲過一招。

“我等乃是大清朝廷命官,爾等將爲今日之所爲後悔的!”臺灣鎮掛印總兵官明保叫道。隨著突擊隊員的一記手刀,明保很快垂下了頭。

“汝欲何爲?”姚瑩無奈的問道。

“你就是兵備道姚瑩吧?”海狼突擊隊大隊長龍彪施施然走過來問道。

“不錯,正是老夫!你是何人?”

“歷史記載,你還算一個好官。”龍彪語氣一正,嚴肅的說道,“我們是皇帝秘密訓練的新軍,從現在開始,臺灣已經被我們接管了。至於在座的各位,在臺灣期間的所做所爲是善行還是惡舉,將交由臺灣民意來決定是生是死。命令你們的人放下武器,趕快投降吧!”

“皇帝秘密訓練的新軍?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姚瑩一臉迷惑的說道。

第33章 整頓十三行第12章 人民大會第28章 建立根據地第21章 陰險的日本人第81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上第65章 五彩祥雲第5章 解放臺灣第7章 封鎖沿海第46章 阿克鬥卡之戰第73章 中華帝國互聯網第52章 推行體制改革第71章 得克薩斯爭奪戰上第5章 解放臺灣第6章 開局之年第66章 君臣集體婚禮第29章 伯蘭漢號戰列艦第8章 英艦來犯第59章 三軍戰略部署第26章 激發官兵鬥志第49章 禪讓大典上第16章 清藩屬國下第67章 一統南洋第3章 弄清形勢第44章 巴麥尊勳爵下臺第3章 弄清形勢第25章 興華戰略五年規劃第82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中第82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中第47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31章 a計劃上第44章 巴麥尊勳爵下臺第54章 重工業迎來井噴發展第75章 瘋狂的法國殖民軍第59章 三軍戰略部署第22章 向美日艦艇開戰第51章 澳門迴歸第11章 清廷投降第55章 鴉片提純技術第31章 a計劃上第37章 發佈戰鬥檄文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58章 明朝寶藏永樂店第3章 弄清形勢第18章 00第68章 簽訂軍火合同第11章 清廷投降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17章 引禍日本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17章 引禍日本第7章 封鎖沿海第17章 引禍日本第39章 關門打狗下第12章 人民大會第47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9章 城下之約第52章 推行體制改革第59章 三軍戰略部署第1章 引言神秘的三角區第44章 巴麥尊勳爵下臺第9章 城下之約第42章 英吉利海峽之戰第19章 00第18章 00第70章 三大證券交易所掛牌第69章 開採周邊礦藏第20章 穿越宮古海峽第51章 澳門迴歸第21章 陰險的日本人第5章 解放臺灣第13章 百廢待興第37章 發佈戰鬥檄文第19章 00第22章 向美日艦艇開戰第43章 樸茨茅斯皇家海軍基地第60章 把日本變爲殖民地第67章 一統南洋第84章 穿越宮古海峽戰鬥不止第33章 整頓十三行第30章 發展工業基礎第60章 把日本變爲殖民地第73章 中華帝國互聯網第78章 兩週年閱兵第69章 開採周邊礦藏第6章 開局之年第78章 兩週年閱兵第59章 三軍戰略部署第31章 a計劃上第63章 江戶十國條約第70章 三大證券交易所掛牌第18章 00第35章 惱羞成怒的英國人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81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上第46章 阿克鬥卡之戰第66章 君臣集體婚禮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21章 陰險的日本人第7章 封鎖沿海第7章 封鎖沿海
第33章 整頓十三行第12章 人民大會第28章 建立根據地第21章 陰險的日本人第81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上第65章 五彩祥雲第5章 解放臺灣第7章 封鎖沿海第46章 阿克鬥卡之戰第73章 中華帝國互聯網第52章 推行體制改革第71章 得克薩斯爭奪戰上第5章 解放臺灣第6章 開局之年第66章 君臣集體婚禮第29章 伯蘭漢號戰列艦第8章 英艦來犯第59章 三軍戰略部署第26章 激發官兵鬥志第49章 禪讓大典上第16章 清藩屬國下第67章 一統南洋第3章 弄清形勢第44章 巴麥尊勳爵下臺第3章 弄清形勢第25章 興華戰略五年規劃第82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中第82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中第47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31章 a計劃上第44章 巴麥尊勳爵下臺第54章 重工業迎來井噴發展第75章 瘋狂的法國殖民軍第59章 三軍戰略部署第22章 向美日艦艇開戰第51章 澳門迴歸第11章 清廷投降第55章 鴉片提純技術第31章 a計劃上第37章 發佈戰鬥檄文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58章 明朝寶藏永樂店第3章 弄清形勢第18章 00第68章 簽訂軍火合同第11章 清廷投降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17章 引禍日本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17章 引禍日本第7章 封鎖沿海第17章 引禍日本第39章 關門打狗下第12章 人民大會第47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9章 城下之約第52章 推行體制改革第59章 三軍戰略部署第1章 引言神秘的三角區第44章 巴麥尊勳爵下臺第9章 城下之約第42章 英吉利海峽之戰第19章 00第18章 00第70章 三大證券交易所掛牌第69章 開採周邊礦藏第20章 穿越宮古海峽第51章 澳門迴歸第21章 陰險的日本人第5章 解放臺灣第13章 百廢待興第37章 發佈戰鬥檄文第19章 00第22章 向美日艦艇開戰第43章 樸茨茅斯皇家海軍基地第60章 把日本變爲殖民地第67章 一統南洋第84章 穿越宮古海峽戰鬥不止第33章 整頓十三行第30章 發展工業基礎第60章 把日本變爲殖民地第73章 中華帝國互聯網第78章 兩週年閱兵第69章 開採周邊礦藏第6章 開局之年第78章 兩週年閱兵第59章 三軍戰略部署第31章 a計劃上第63章 江戶十國條約第70章 三大證券交易所掛牌第18章 00第35章 惱羞成怒的英國人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81章 北美洲移民計劃上第46章 阿克鬥卡之戰第66章 君臣集體婚禮第36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21章 陰險的日本人第7章 封鎖沿海第7章 封鎖沿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桓仁| 大冶市| 元谋县| 华安县| 武安市| 漳平市| 拉孜县| 巴彦淖尔市| 泸西县| 尚义县| 昌吉市| 仁布县| 沙坪坝区| 牡丹江市| 通海县| 景德镇市| 肇源县| 祁东县| 奉节县| 桐柏县| 阿荣旗| 合作市| 乐都县| 鹤峰县| 静乐县| 怀远县| 米易县| 尚义县| 滦南县| 肥城市| 阿鲁科尔沁旗| 高淳县| 南华县| 毕节市| 普陀区| 那坡县| 息烽县| 和政县| 长治县| 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