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

武威距離長安城約莫兩千裡,京武大道的瀝青路段暫時只鋪設到了安定郡,安定到武威的雍涼段尚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中。

大隊騎軍在瀝青大道上無法展開陣型疾馳,只能排成長龍緩緩行進,反不如地廣人稀的大草原便於行軍。隨太子劉徹出巡的三萬騎兵走走停停,花去八九日功夫,方纔出得安定郡,進入廣袤的雍涼草原。

劉徹曉得麾下將士這些日子憋得慌,便即頒下軍令,展開雁形散陣,全速進軍。

三萬鐵騎彼此拉出足夠的間隔,在平坦的大草原上迅速分散,宛如大雁展開兩翼,在前鋒騎營的引領下縱馬前行,馬蹄踏地聲如密集的鼓點,陣陣轟隆,宛若驚雷。

不到三日,騎軍便已奔馳千里,於六月廿二抵達武威城,若非保持馬力,想來還能再快些。

武威太守秦廣領著官民出城迎候,引太子及其麾下將士入城。

武威城扼河西走廊東側咽喉,鎮守大漢西陲,乃是屯駐重兵之地。

城內的屯兵大營修築得頗爲用心,成排的軍舍雖是大通鋪,卻異常寬敞整潔,被褥齊全,還特意盤了火炕,即便數九寒冬亦不會讓將士們受凍遭罪。

大營內的軍舍建物爲數衆多,本就是依著駐軍二十萬的規模修建的,雖已屯駐著十萬邊軍和不少武威郡兵,再入駐三萬騎兵也是綽綽有餘。

秦廣自是不敢安排太子去住軍營,而是識趣的騰出太守府衙的第三進院落供劉徹及兩位小皇子居住。

這內三堂本是太守接待上級官員,商議政事,處理公務及燕居的地方,劉徹頗是滿意秦廣的安排。

他可沒甚麼自虐傾向,更不想去做那些與將士同吃同住的真人秀,既然有舒適的高牀軟枕,何苦要去擠軍營的大通鋪?

劉徹卻不曉得,公孫賀和李當戶等人可還真沒住到城內供往來官吏下榻的館驛,而是直接領麾下將士入駐軍營。

畢竟護衛太子出行乃是軍務,他們身爲軍中將領,可不能輕易離營。離京至今,公孫賀等人領著部衆時刻保持戒備,若非劉徹偶爾召見,他們壓根就不怎麼露面。

劉徹領著大隊郎衛入住了府衙內堂,又遣人命倉素將兩位皇子送回來,折騰了小半個月,他曉得兩個小屁孩真是吃足了苦頭的。

不多時,便見得劉越和劉寄艱難緩慢的挪動雙腿,邁著鴨子步進得屋來。

劉徹不禁謔笑道:“短短半月不見,怎的連路都不會走啦?”

兩小面色赧然,訕訕不語。

劉徹無奈的搖搖頭:“還逞甚麼強,趕緊躺到榻上,將褲子脫了!”

兩小頗是不知所措,心道脫褲子作甚,要打板子也不需脫褲子啊,多丟人!

劉徹也懶得跟他們廢話,喚得早候在門外的郎衛和醫官入內,將兩個小屁孩押到臥榻上,三下五除二將他們扒個精光。

六月天熱,凍不著!

兩小滿臉羞憤,不斷掙扎,想要擺脫郎衛們的魔爪,卻只是徒勞罷了。

劉徹行至榻前,擡手衝兩人的屁股蛋毫不客氣的各甩了一巴掌,方纔讓他們放棄掙扎,消停下來。

劉徹見得兩個小屁孩大腿內側那些臌脹的水泡,不由微是皺眉,沒料到比他預想的要嚴重些,不禁反省自己是否對他們太狠了些,隱隱有些歉意。

這是連日策馬馳騁累積下來的傷勢,若不妥善處理,會逐漸潰爛,若是化膿感染,麻煩就大了,好在已研製出青黴藥物。

“即便自個不會上藥,沒長著嘴麼,不會詢問旁的將士?”

劉徹眉宇緊鎖,沉聲呵斥道:“再拖下去,待得化膿潰爛,你倆就在榻上躺著等死吧!”

倉素早就向劉徹稟報過兩小的傷情,只是他們死要面子,也沒向旁人求助。劉徹索性讓倉素故作不知,就是故意讓兩個小屁孩多吃些苦頭,好牢牢記住教訓。

劉徹吩咐身側的兩位醫官道:“幫他們治傷吧!”

醫官自是不敢怠慢,忙是端來溫熱的淡鹽水和酒精,替兩位皇子細細清潔過患處後,便取出沸水煮過的銳利醫刀,輕輕地挑破大腿內側那些鼓脹的泡,一股水流出來後,再把上面的白色的皮給揭掉,露出裡面粉紅色的肉。

嘶嘶~~

兩個小屁孩趴在榻上,抱著金絲軟枕不斷仰頭,倒吸著涼氣,那模樣活像是兩條窒息瀕死的魚。

兩位醫官出自羽林衛,其治傷手法乃是軍隊的特有做法,與民間醫者的治傷手法有極大不同,講求的是速效,敢下狠手。

之所以挑破水泡,也是出於軍隊思維。

若不及時挑破水泡,再度騎馬行軍時,泡中有水,再受外壓,會向著旁邊的地方將皮撐起來,傷口會愈發大,反倒會加重傷勢;若是挑破水泡,騎馬時雖會更疼,但水出的再多,也會流出來。

醫官再度用酒精清理過患處,便是取出裝著藥粉的小瓷瓶,將瓶裡的粉末狀的傷藥先倒在手上,隨即往兩個小屁孩大腿的傷處連吹幾下。

劉寄和劉越只覺一陣火辣辣的疼痛後,便是一片清涼,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

“殿下,夏日酷熱,包紮患處容易化膿,不若……”

醫官替兩人上好傷藥,躬身向太子劉徹請示道。

劉徹微是頜首,向醫官和郎衛們下令道:“嗯,這兩日就讓他倆好生趴著養傷,不許下榻!”

小哥倆聞言大急,忙是出言反對,他們此時已曉得太子皇兄此番來武威的目的,要在通天碑下祭奠那些以身殉國的英靈,自然也想親身參與的,好歹他們黃埔軍學的學員也算出自羽林門下啊。

他們又想掙脫郎衛的壓制,卻是被劉徹再度往屁股蛋上甩了巴掌,扯動傷口,不由咧嘴呼痛。

“待得中元節,孤王方會在通天碑下行祭,尚有二十餘日,急甚麼?”

劉徹也懶得多廢話,拋出給誘餌道:“若是十日後你倆能養好傷,孤王便帶你倆穿過河西走廊,飲馬黑水,如何?”

“好!”

小哥倆忙是應下,黃埔軍學的參謀們時常用河西走廊內發生的數場大戰作爲戰例,向學員們分析和講解其中運用的戰法計策。

安夷將軍防守武威城的戰例備受軍學參謀的推崇,但學員們卻更喜歡聽飛將軍李廣與匈奴右賢王決戰之役,畢竟是年少氣盛,連劉寄和劉越也不能免俗。

如今得知有機會隨太子皇兄進入乃至穿越河西走廊,他們自是喜出望外,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醫官的安排,光著屁股在臥榻躺上數日。

劉徹見得兩人徹底消停了,這才領著郎衛出去,召羽林校尉公孫賀和虎賁校尉馬嶼前來商議。

想要征服西域各國,大漢還需在河西走廊興建張掖和酒泉兩座大城,再把月氏人盤踞的敦煌地區攻佔下來,爲日後出征西域的大軍建立穩固的後勤補給點。

劉徹雖能從後世地圖分析出張掖和酒泉兩座大城原先的選址,但他還是想實地考察,畢竟此大漢非彼大漢,軍事實力和建城技術皆不是同檔次的。

經過實地考察,看看祁連北麓的植被和河川情況,再進行選址,並做好各種規劃,免得牧草萋萋的草原真變成後世的千里黃沙。

況且還可順便到黑水的主河道,舀一瓢那甚麼弱水,用瓶瓶罐罐裝回去,日後好用來哄哄阿嬌小蘿莉,免得她跟他翻算不辭而別的賬。

接下來的數日,劉徹領著將士們在武威周邊四處巡視,尤是百里外的瀦野澤。

劉徹叮囑隨行的武威太守秦廣,日後這瀦野澤附近不得修建水壩,不得焚林墾荒,不得往湖畔遷移漢民,若有外族蠻夷遷來聚居,盡數剿滅之。

瀦野澤即爲後世乾涸的青土湖,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湖泊,最重要的水源,必須好好保護住,不得隨意開發水源。若在瀦野澤周邊開墾農田,用湖水灌溉作物,著實太過奢侈了,就跟在後世的中東產油國種地一樣,不符合成本。

劉徹寧可從關中各郡縣往河西走廊運糧,也不願在武威周邊大肆開墾農田。從瀦野澤引水提供武威城軍民的日常所需皆可,萬萬不能用於農業灌溉。

七月初,劉徹帶著兩個傷愈的小屁孩,領兵進入河西走廊,沿著黑水支流縱馬而行,直抵源出祁連山北麓的黑水主河道。

依著文獻記載,武帝命人依黑水設城,名爲張掖,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故而張掖城的選址地是很好確認的,劉徹實地考察了一番,覺得此處建城確實不錯,依山傍水,既可扼守河西走廊西側咽喉,又可掌控黑水上游,確實是戰略要地。

要到酒泉的選址處,需得渡過黑水,再往西行數百里。

劉徹留下兩個小屁孩和兩萬虎賁衛,領著諸多郎衛和五千羽林衛快馬疾馳,短短兩日便跑了個來回,將酒泉的建城點在地形圖上圈定了。

劉徹將諸事辦妥,劉寄和劉越也已玩得痛快,眼見中元節將至,便全速回返武威城。

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二十八章 燒製玻璃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二十八章 燒製玻璃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星子县| 四会市| 云和县| 湘阴县| 吉首市| 信丰县| 鄂州市| 河源市| 尼玛县| 克什克腾旗| 香河县| 武隆县| 安福县| 土默特左旗| 扎兰屯市| 尚义县| 香河县| 扶绥县| 都匀市| 含山县| 黎平县| 华宁县| 永兴县| 吴江市| 武宁县| 凤翔县| 新和县| 沙雅县| 基隆市| 乐都县| 监利县| 滦平县| 黑河市| 德江县| 玛曲县| 庄河市| 休宁县| 平和县| 从化市|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