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

五月渭河岸,綠草萋萋,垂柳依依。偶有嘴饞的童子趁著長輩不在,爬上離河岸不遠的野桃樹,摘下青澀的桃子,咬上一口,酸得皺起小臉。既酸倒了牙,又弄髒了衣裳,回到家裡免不得挨頓胖揍,卻依然樂此不疲,找到機會,復又如此,童趣十足。

春汛過後,河邊爲數衆多的水磨坊開始繁忙起來,巨大的水車嘎吱嘎吱的轉著,晝夜不停。磨坊裡的石磨,不需牲畜推動,隨著機括不停地自行運作。旁邊的羌人女奴,只需往磨眼裡不斷添加麥粒,自然就能研磨出細細的麪粉。

最初田勝對太子殿下低價出售麪粉的命令是有些疑慮的,畢竟殿下定下的價格是八十錢每石,和上品粟米等價。在田勝眼裡,麪食遠比粟米飯要實在得多,不但扛餓,味道也好上不少,應該比粟米要價高些才合理。

對於田勝的異議,劉徹根本不屑於反駁,商人是瘋狂追逐利潤的生物,哪怕給他們再高的營收比率,都是永遠不會滿足的。

糧食加工,無論何時都是極爲暴利的行業,如今小麥不過四十錢每石,而麪粉賣八十錢每石,除去水磨坊的營造費用和微不足道的人力投入,至少都淨賺七八成。如此田勝都不知足,實在算得上黑心商人了。

千萬別小看這七八成利,糧食不同於其它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且交易規模不可估量。歷朝歷代,富可敵國的糧商層出不窮。

田勝自然不敢悖逆太子殿下,只得老老實實的照著做。

隨著各式麪食漸漸被長安附近的百姓們接受,甚至琢磨出更多的吃法,麪粉鋪子愈發紅火起來。

大糧商們紛紛上登門,往往一次就買上數十車,運到其他郡縣的自家糧鋪販賣,賺取差價。甚至有些精明的糧商,就等侯在水磨坊的院子外,磨好多少收多少。少數財大氣粗的糧商世家,更是找到田勝,將手頭的小麥低價賣給他,只求田勝能將麪粉優先供應給他們。

糧商們不是沒盤算過自己研磨麪粉,但水磨坊並不好建,光靠木製的水車,用不了多久就會垮塌,即使用青銅爲軸轅,搭配起來卻又運轉不順,往往事倍功半。而用人力或畜力,不但產量有限,耗費也很大,而且田勝的麪粉賣價實在有些低,跟他買反而更加劃算。

就在田勝愈發感到麪粉供不應求時,太子劉徹提出個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法子,替各大糧商營建水磨坊。

田勝雖對高額的營建收益垂涎不已,但卻認爲這實在是竭澤而漁的主意。賣磨坊是一錘子買賣,怎比得上賣麪粉這個長久的獨門買賣?

劉徹維持了一貫的作風,不解釋,儘管去做!

在後世,各大通訊設備製造商,各種設備都白給一樣,賺錢的是售後維護和升級的費用。

如今的大漢,只有少府的冶鐵作坊能冶煉出百鍊鋼,還能製成簡易的軸承和滾軸,這就是技術優勢;再加上身爲機械碩士的劉徹,繪製出的完善構造圖,只有太子詹事府裡被精心指導了兩年的工匠們才能盡數領會,這就是人才優勢。

有了技術和人才的優勢,還不能賺大錢,那真是丟了穿越衆的臉了。需知軸承和滾軸都需要經常更換,水車和石磨的助推機構也需要時常維修甚至更換,這纔是真正前景廣大的獨門生意。

糧商們得知有此等好事,自然心花怒放,爭先恐後的帶著金子,和田勝簽訂契約。

至於他們心中是否鄙視田勝目光短淺,自斷財路,就不得而知了。短短數日,來者不拒的田勝就簽下來近百張契約。未來三個月內,京畿之地的數條主要河流岸邊,將會樹立起數百座水磨坊,源源不斷的研磨出麪粉,通過糧商們遍佈全國的運輸渠道,銷往大漢各大郡縣。

皇室實業的董事長,江都王劉非,早早嗅到了其中的商機,開始著手組建策劃已久的“帝國物流”。

他的想法和太子劉徹不謀而合,在各大作坊相互配合,大肆製作劉徹設計的特製貨運車駕的同時,長安周邊幾條瀝青道路開始鋪設。

劉啓對皇子們的築路計劃很是讚賞,沉吟片刻,特許太子劉徹將收取“養路費”的提議在翌日早朝時進行廷議。

原本劉徹還以爲朝堂之上會有一番脣槍舌戰,免不得被朝臣攻訐。誰知丞相袁盎只是詢問了幾句,得知養路費只會向過路的商隊徵收,按照貨物的多少計費,卻不會向普通百姓收取分毫,便沒再理會,更沒有絲毫異議。而其餘的大臣,也視而不見,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疑惑不解的劉徹下朝後,苦思良久,才恍然大悟。

這築路之事,本就是皇室實業牽頭,將來收取的養路費也是由國庫和集團對半分。長安權貴們在集團內本就有股份,自然不會砸了自家買賣。再說了,重農抑商本就是大漢的國策,築路又是利國利民的善舉,從商人手裡拿錢來惠及萬民,順帶充實國庫,還能讓皇室實業撈錢,年底紅利多發些。

一舉多得,何樂不爲?

劉徹想通後,不由仰天長嘆,感慨不已。有道是熙熙攘攘,皆爲利擾。

所謂的“利”,不獨指錢財,還有名聲,有人爲了萬貫家財,有人爲了留名青史,後世更有人說是爲了實現自我價值??傊磐駚恚材茏屓嗣p收的主意,大多都能無往不利。

總之,廷議過後,數條瀝青大道和長安城原有的青石大道駁接,向外緩緩延伸而去。

劉徹參考了後世關中地區的各類交通線路,再根據京畿個郡縣現有的主道,設計出數條主要道路。他根本來不及,也不需要勘測地形,當即開建。在劉徹看來,這幾條道路不管是規格和位置,都不算好,只是因陋就簡的應急之作,順便爲今後的築路計劃積攢些經驗。

大漢帝國真正的交通樞紐工程,必須等到從海外獲取大量的奴隸,才能開始施行。

想到前世史書記載,修築萬里長城和開掘大運河,死去百萬計的大漢百姓,劉徹就眼皮直跳。哪怕他知道這是功在千秋的偉業,卻也不想背上千古罵名。至於將來使用外族奴隸,哪怕死上數千萬,反倒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因此,在北方戰局瞬息萬變,風雲迭起時,京畿各地竟異常的繁忙,一派欣欣向榮的和諧景象,逐漸茁壯的大漢帝國散發著無窮的生命力。

身處京畿的百姓們對千里之外的北方戰局不甚關注,大漢立國數十載,與匈奴時戰時和,關中民風彪悍,良家子多入伍從軍,對戰爭可謂習以爲常。除了出征士兵的家屬,會牽掛親人,日日祈盼平安歸來,其餘的百姓,更多的是關心現下的日子。

隨著長安城各種作坊的建立,大量新鮮事物的涌現,周邊的百姓漸漸發現,日子似乎比從前多了些盼頭。特別是許多工匠,進入貴人們開辦的作坊後,吃上了以往節慶時纔有的葷腥,還能給婆娘和娃娃扯上幾尺麻布,做身新衣裳。

上了歲數的老人家,則常常和兒孫們唸叨起過去衣食無著的苦難日子,再看看今日的豐衣足食,實在是託了當今天子的恩澤。免不得在家中立個“聖天子”的長生牌位,日日進香叩拜,爲陛下祈求福壽。

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茍全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
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茍全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六安市| 勐海县| 舞钢市| 同仁县| 兴安盟| 江门市| 浠水县| 扶风县| 富裕县| 平度市| 望江县| 漯河市| 滦南县| 邢台市| 湘阴县| 山东省| 金阳县| 阳原县| 汤阴县| 蒙阴县| 祥云县| 双柏县| 西宁市| 隆化县| 青阳县| 蕲春县| 四会市| 靖江市| 武宣县| 西乡县| 勃利县| 通化市| 苏尼特右旗| 临海市| 桐城市| 镇沅| 咸宁市| 乌鲁木齐市| 措勤县|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