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節 原本王孫

次日天亮,李煜醒來,看到那青年睡在地上,很是過意不去,卻也無法可說,看青年睡的正香,也不敢動,怕驚醒了那青年。

沒過多久,青年醒來,見李煜正在看他,憨憨一笑,趕忙起身,收拾了草簾,又幫著李煜方便了。讓李煜坐在牀上,將棉巾用水溼了,拿來讓李煜擦臉,自己洗漱完了,又熱了昨天剩下的煮肉,兩人吃了。

青年拿來的草藥,搗在一塊,然後又輕輕打開李煜腿上的裹傷布條,李煜此時,倒沒覺得太痛,看看傷處,好大一塊青紫腫大,仔細看看,並沒有突出變形之處,看來斷骨已經復位,或者也可能是原來只是骨裂挫傷,但語言不通,也沒法詢問。那青年將藥汁淋在裹傷布上,細心地連夾板一塊纏住綁緊。看綁的時候,李煜不斷皺眉,那青年對李煜歉意的笑笑,李煜連連擺手,示意無礙。

看看天色不早,青年拿了弓箭腰刀,出門去了,想是又上山打獵,李煜獨自在家,又不免胡思亂想,有時想起家人,不免難過,有時想到穿越回古代,又不免有點興奮和好奇,不知以後自己會怎麼樣,歷史會記下自己一筆嗎?有時又想起昨日周蓉兒,清麗從容,崔夫人端莊和煦,心中感激不已,更想到這青年,不但救回自己一命,還如此熱心照料,大恩大德,以後可不能忘了。

不知過了多久,外面腳步聲響,崔夫人推門進來,李煜趕忙坐起來,請夫人坐了,那崔夫人也不客氣,知道李煜獨自寂寞,又怕李煜有心事想不開,故而陪著李煜談天說地,偶爾故意帶上一句半句本處方言。李煜順著前言後語的琢磨,猜著方言的意思,有實在聽不明白的,就直接問崔夫人,不到一個時辰,不但學會好幾句方言,也將幾個最常用的詞給背過了,別的不敢說,起碼不、要、謝、吃飯、飽了、喝水全給牢牢的記住了。

到了中午,崔夫人回去,做好了飯讓周大叔端了過來,李煜原以爲會是周蓉兒給送飯過來,可好上午學了幾句方言,還可以試著在美女面前小露一手,卻看是大叔來了,沒了機會,心裡不免有點遺憾。

那周大叔個子不高,略有一點點駝背,一臉憨厚之相,頭髮鬍子已有不少是花白了,看起來50多歲,要比崔夫人要大十歲有餘。見李煜用方言謝他,趕忙用方言說“不用,不用”,這個李煜倒是沒學,但看神情形態,也能猜得出來。

畢竟兩人言語不通,周大叔本是話少沉默之人,吃過飯,見李煜也沒啥事情,自己家中還有事要操辦,稍坐了一會,就告辭走了。沒過多久,又有兩個村民,一是好奇,二是熱心,過來看顧李煜。

自此以後,晚上是那青年照顧,白天則是鄰居村民,或獨自,或兩三人作伴,過來陪同看顧,其中,那周蓉兒和崔夫人都是來的最多的,也是李煜愛見中最愛見的。這李煜原本是活潑之人,有人看顧,怕別人擔心,更不願意沉默不語,只要是村民在,就要學習本處方言,更有一幫幼童,自從被家中大人帶來過以後,喜歡看李煜連蒙帶比劃學說話的樣子,還真把李煜這裡當成了玩的地方,時常跑來,連玩帶鬧的叫李煜說話,雖然鬧了不少笑話,這方言卻是進步飛快,崔夫人都誇李煜聰明。

漸漸的,李煜也知道了自己房東的情況,那青年也是姓周名寶,但和周大叔並不同宗,8年前由父親帶著遷來此地,祖傳的打獵手藝,又懂得藥草採摘,原也頗受村民敬重。前年他父親去了以後,這青年一人單住,沒有家小要養,因此上打的野物,或者換了酒喝,或者吆喝來幾個差不多大的青年,美美餐上一頓。爲人又熱心,常將多餘的野物,白送於村民。一手家傳的好箭法,身手在同村獵戶中沒人比得上,因此全村之中,沒人不喜歡他。隱然就是青壯中的頭領。

那日一塊喝酒的幾個人,也是周寶做要好的朋友,一個周燦,是周蓉兒的堂兄,爲人最是伶俐聰明,一個是王通,21歲,也是獵戶出身,雖然身手比不上週寶,但也算得上出衆,另外兩個,是孿生兄弟二人,叫李大虎,李二虎,雖然武藝不高,但身材厚壯,單論力氣,村裡還真沒有敵手。

過了幾天,李煜又求了周寶,給砍了兩個帶杈的小樹,比量著身高剁了,做了個簡單的雙柺。自此以後,不必在一定躺在屋裡,拄著雙柺,還能到處看看,那些兒童看了李玉柱怪的樣子,更是好奇,常常跟在後面一羣,有時還領著李煜到自家玩去,李煜看這裡山清水秀,人情淳樸,大人孩子待他誠懇,倒也逐步安心下來,即使想起家中老小,也不過是嘆氣而已。

如此近一個來月,李煜傷也大好了,雖然還是要拄著拐,卻是沒什麼大礙,和村裡人也都熟了,到了中午,吃百家飯簡直成了習慣。方言會的越來越多,雖然長篇大論不行,但是簡單交流已沒啥問題。李煜對周寶他們幾個,既有感激之心,也喜歡他們的淳樸豪爽,李煜酒量也大,爲人灑脫,本身又是搞銷售的出身,談話察言觀色的本事可不一般,說話有趣,一來二去,早成了鐵桿的兄弟,也沒人提及李煜的身世。

那周蓉兒,也和李煜熟了,每次提起李煜當初淚流滿面的樣子,都笑的樂不可支,李煜在兄弟們面前,又拿周蓉兒沒法,只好任他們笑話。

這一日,兄弟幾個正在院裡閒談,周蓉兒和崔夫人走了進來,崔夫人手裡,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小包裹。衆人給崔夫人見過禮,請崔夫人屋裡坐了。崔夫人看著李煜,道:“當日問公子來歷,公子想不起來,不知現在一月有餘,公子可想起什麼來?”

李煜趕緊施了一禮,到:“夫人太客氣了,周寶周燦幾個對我有救命之恩,你和鄉親父老又有照顧之德,真不敢當夫人公子之稱,夫人要看的起我,就像對他們幾個一樣,叫我名字好了。至於我的身世,雖然腿傷已好的差不多了,但我除了自己的名字,卻是啥也想不起來。”李煜邊說邊想,心裡還真希望能知道點啥,最好也知道現在這個肉身來歷,也好對將來有個打算。

崔夫人看李煜很是至誠,也不客氣,道:“也好,妾身那就不客氣,就當你和他們一樣。”隨後,一指放在牀上的包裹,“你打開看看”

李煜上前,打開包裹看時,裡面是一些疊好的衣物,用料甚是華美。李煜不明所以,擡頭看向崔夫人。那周燦見了,大聲道:“看別人幹啥,這是我們救你的時候,就穿在你身上的呀。”

別人看李煜不相信的樣子,都點點頭,表示肯定,李煜猶覺得奇怪,拿出那件長袍出來,抖開了看時,可不是和自己身高正配,長袍上雖然破損不少,卻已漿洗的乾淨,凡有**,也用細線密針,補的好了。李煜又拿出其他衣物時,莫不如此。

李煜看到這些東西,再想想自己的秀手嫩皮,也知道此身來此之前,該是大富大貴之家,絕不是普通百姓。只是不知來歷罷了。

這些衣物下面,又是一個小包,旁邊放著一些金玉飾物,李煜拿起看時,上面並無字跡,只知道是富貴之物,卻沒啥識別價值。

崔夫人看李煜,也是一副茫然震驚的樣子,看得出確實是前事忘的乾乾淨淨,不由嘆了口氣,道:“李煜,其實不是妾身客氣,一直稱你公子。妾身在長安長大,也頗見識過一些物事。當初他們救你回來,看衣服都已髒污,就連這些東西交給妾身保管,妾身看時,也知道你必是有來歷的人,所以一直稱你爲公子。況且,這小包裡,乃是一顆大印,妾身雖不識字,但在長安時,也聽人講過印章規制,金印銀鈕乃是封王的規制,這個印是你隨身帶你的,十有就是宗室王爺的身份”

李煜聽了,早已經呆了,王爺?居然是王爺?雖然這些村民只知道躲避戰亂,並不知道目前是啥皇帝在位,但要真是一個王爺,不管怎樣,那也是高官厚祿,仙福永享呀。這還真是天上掉餡餅,看來孟二聖人說的不錯,天欲降大福與人,必先給他苦吃,免得他不知道享福。哎呀,如此這般,美女財帛,也不白穿越一回呀。

李煜正琢磨的高興,那周蓉兒已經打開了小包,將印章遞了過來,李煜仔細端詳那印章三寸見方,上盤二龍爲鈕,翻過來看時,是六字隸書陽文,細細認來,是“嗣吉郡王之寶”

嗣吉郡王之寶,難道我是嗣吉郡王?那我該叫啥名字?也是李煜?這嗣吉郡王跑著來幹什麼?他就沒有啥王府護衛,美女保鏢啥的?

李煜只顧琢磨,周燦用手捅捅他,:“李煜,別光琢磨了,告訴我們上面寫的是啥?”

李煜右手比劃著字,道;“嗣吉郡王之寶。就是是嗣吉郡王的大印”

崔夫人笑道:“李煜既然認出字來,想必也都明白了吧?”

李煜放下印章,雖然心裡覺得要是個王爺還挺美,卻苦笑一下道:“我雖然認得這字,也知道這是一顆嗣王印,但我實在不知,我是不是真的就是這個王爺,一切我都不清楚。就連這個王爺是不是叫李煜,我都不知道。”

崔夫人點點頭,道:“如此卻是難辦了,這裡是山野荒僻之地,也沒法去打聽,不過,當初我從長安來這興元時,倒是聽說,和皇上一塊逃難的有個弟弟,封的就是吉郡王,這個印的主人,該是第二代的吉郡王纔對”

這李煜原本對唐朝歷史還是知道一點的,又聽崔夫人說皇上逃難,細想起來,這崔夫人逃難,是20多年前,還是後來稱爲僖宗的那位荒唐皇帝,那按時間算起來,現在可不就是唐昭宗在位的最後幾年呀,這幾年,皇帝和宗室就像人質一樣,這個拉來,那個搶去的,啥主都做不了。別說錦衣玉食了,有時候都要餓肚子,尤其是最後,朱全忠哪個王八蛋,自從把朝廷給掌握到手以後,高官宗室可是沒少宰。到了最後自己做了皇上,好像是把李唐宗室給一下子全趕到黃河裡去了。就算咱真是個王爺,這最後的結局肯定是沒個好。好不容易逃出來了,也不能自己再往火坑裡跳呀。小命要緊,沒了命可就啥也沒有了,金銀財寶沒有了,美女香車沒有了,榮華富貴那些虛名不是得有性命纔有用呀?況且這地方荒僻難找,又山清水秀,自給自足,在這亂世,可是難得的安身立命之處。

李煜打定主意,將印章衣服,全部放到包裹裡,對著崔夫人道:“夫人,我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王爺,就算我是王爺,恐怕這亂世王爺也沒啥好日子過,咱們這裡山清水秀,又不在繁華官道,實在是個安身立命的桃源,這些物事,請夫人代爲保管,以後再說,我李煜現在傷也大好了,有手有腳,但可自食其力,不會拖累大家,李煜只想在這裡安安穩穩的生活。還望夫人和各位兄弟收留。”抱拳躬身向崔夫人施禮。

崔夫人忙站起來,用手扶住,道:“妾身此來,給你看這些東西,只是想幫你想想自己的身世,免得誤了你,可沒有趕你走的意思。我知道你們這裡收藏不變,我就拿回去,你什麼時候想用,就到我家取來就是。我知道你們幾個,都很投契,那也就說不上啥拖累的話,有飯大家吃,有力大家出就是了,以後,也別那麼客氣,妾身託大,你就跟他們叫我周嬸就好”

衆人也都紛紛稱是,李煜一一謝了。過了一會,大家散去,李煜和周寶各自安歇,周寶心中無事,白天又勞累一天,剛剛躺下,鼾聲響起。李煜卻是翻來覆去,難以入睡,心想道:“既然這衣服是我穿來,看來自己的這個嗣吉郡王的身份是不差了。嗣郡王,雖然比郡王低了一點,那也是個王呀。唉,可惜時候不對呀,要早上幾十年,混個這身份,那還是可以呼風喚雨,富貴榮華的。現在,那些藩鎮軍將都是獨霸一方,就是那些皇子親王,說砍了就砍了,何況一個還不知真假的郡王。”

轉念又想:“自己好歹穿越一回,難不成就這麼在這山裡,空空虛度一生不成?要是這樣,拋妻舍女的呆在這裡,豈不是貴的大發了?可不在這老老實實的呆著,就憑自己文不成,武不就的這半瓶子醋,出去闖蕩天下,在你爭我奪,大亂50年的五代,不是純粹找死嗎?那不是找死嗎?”

“就算在這呆著,總也要乾點啥吧,眼看自己的傷也快好了,山民雖然純樸,也不能白養一個大爺呀,自己難不成也要自己開荒種地,然後取個媳婦混一輩子不成?這幫大神還真不咋地,咋給別人穿越的時候,不是來個武功蓋世,就是來個聰明絕頂。到我這咋就這麼吝惜呢?還真是欺負老實人呀!”

一時之間,輾轉反側,時而躍躍欲試,時而怨天恨地,時而想隨遇而安,時而又不甘不願。直折騰到快天亮,才沉沉睡去。

第一百零五節 月夜城頭大調兵第十七節 有官有職待人填第十二節 未來之惑第三十八節 偷襲還是明襲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六十四節 不喝醉不是自己人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六十五節 菊花開放之後第一百一十六節 新人表現之大將第一百一十三節 登門拜賢攏人心第七十五節 王宗詰的煩惱第一節 熱鬧開始第七十八節 一桌好菜慢慢吃第九十九節 圍而不打渴著你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七十二節 真心投靠好待遇第四十三節 這就是激烈戰鬥?第六十一節 混戰不定誰吃虧第四節 英雄才會有末路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六十四節 不喝醉不是自己人第十五節 剛柔相濟謂之道卷結束語第二十八節 書生偏成武夫患第五十四節 有大旗即可做虎皮利州路沿革和漢中地區古今地名對照第十九節 相約富貴第九十節 這火放的大了第九十八節 挖個深溝困住你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十九節 這就是特務組織第四十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九節 漢中之憂只在內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第四十四節 招降不成賭一把第四十七節 到處都有聰明人第十二節 大軍未動諜報先行第四十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二節 倒黴穿越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七十二節 真心投靠好待遇第一百零一節 走投無路唯有死第三十八節 偷襲還是明襲第一百一十六節 新人表現之大將第一百零九節 故人之子的到來第六十四節 不喝醉不是自己人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七十三節 看得順眼招個女婿第六節 大才夫子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二十四節 三泉勘察百命案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二十二節 大風欲起雲飛揚第二十節 要整軍先定製第七十節 風州雖堅一人可進第四節 英雄才會有末路第三十四節 張師爺的救人妙計第二節 倒黴穿越第五十七節 軍功爵制不可少第七十一節 識時務者爲俊傑漢中的地理和沿革第十四節 老夫子的大論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第六節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七節 山莊保甲第八十七節 打不過 走不了 降第九十八節 挖個深溝困住你第十五節 剛柔相濟謂之道第六節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二十一節 還敢埋伏第七十八節 一桌好菜慢慢吃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六十節 魯莽人也會用計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四十六節 身邊釘子要拔掉第二十一節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第一百零六節 將軍困守方寸地第二十三節 反手先收華家幫第六十九節 漢王欽賜小周郎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二十節 要整軍先定製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人表現之書生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八十六節 不是肥肉是老虎第四十七節 到處都有聰明人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
第一百零五節 月夜城頭大調兵第十七節 有官有職待人填第十二節 未來之惑第三十八節 偷襲還是明襲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六十四節 不喝醉不是自己人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六十五節 菊花開放之後第一百一十六節 新人表現之大將第一百一十三節 登門拜賢攏人心第七十五節 王宗詰的煩惱第一節 熱鬧開始第七十八節 一桌好菜慢慢吃第九十九節 圍而不打渴著你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七十二節 真心投靠好待遇第四十三節 這就是激烈戰鬥?第六十一節 混戰不定誰吃虧第四節 英雄才會有末路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六十四節 不喝醉不是自己人第十五節 剛柔相濟謂之道卷結束語第二十八節 書生偏成武夫患第五十四節 有大旗即可做虎皮利州路沿革和漢中地區古今地名對照第十九節 相約富貴第九十節 這火放的大了第九十八節 挖個深溝困住你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十九節 這就是特務組織第四十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九節 漢中之憂只在內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第四十四節 招降不成賭一把第四十七節 到處都有聰明人第十二節 大軍未動諜報先行第四十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二節 倒黴穿越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七十二節 真心投靠好待遇第一百零一節 走投無路唯有死第三十八節 偷襲還是明襲第一百一十六節 新人表現之大將第一百零九節 故人之子的到來第六十四節 不喝醉不是自己人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七十三節 看得順眼招個女婿第六節 大才夫子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二十四節 三泉勘察百命案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二十二節 大風欲起雲飛揚第二十節 要整軍先定製第七十節 風州雖堅一人可進第四節 英雄才會有末路第三十四節 張師爺的救人妙計第二節 倒黴穿越第五十七節 軍功爵制不可少第七十一節 識時務者爲俊傑漢中的地理和沿革第十四節 老夫子的大論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第六節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七節 山莊保甲第八十七節 打不過 走不了 降第九十八節 挖個深溝困住你第十五節 剛柔相濟謂之道第六節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二十一節 還敢埋伏第七十八節 一桌好菜慢慢吃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六十節 魯莽人也會用計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四十六節 身邊釘子要拔掉第二十一節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第一百零六節 將軍困守方寸地第二十三節 反手先收華家幫第六十九節 漢王欽賜小周郎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二十節 要整軍先定製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人表現之書生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八十六節 不是肥肉是老虎第四十七節 到處都有聰明人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丰县| 屯昌县| 东丽区| 无极县| 司法| 化德县| 永昌县| 宾川县| 田东县| 方山县| 肃北| 孟津县| 鲜城| 卫辉市| 涿鹿县| 嵊泗县| 武胜县| 赣州市| 大关县| 罗定市| 松滋市| 衡南县| 广州市| 梓潼县| 揭东县| 湖南省| 鱼台县| 长岛县| 沭阳县| 滨州市| 同仁县| 洛隆县| 遂平县| 东乡县| 鹿泉市| 荆州市| 烟台市| 闻喜县| 岫岩|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