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節 熱鬧開始

華夏中國,上下五千年,要說最令人嚮往的,有兩個朝代,一個是大漢,另一個就是大唐。

大唐帝國自高祖李淵起義太原,下河東,奪長安,定鼎關中,而後數年征戰,就掃平關東江南,四海天下,歸於一統。

武德九年,高祖將帝位傳給自家的老二——秦王李世民,要說這李世民,那絕對是古往今來,空前絕後的老二,上下五千年,要論文治武功,還真沒有啥人能比得上。大唐帝國自此以後百餘年,從貞觀到開元,這皇位上坐著的人,不是自己英明神武,就是老婆老媽厲害的一塌糊塗。朝廷內外,賢才濟濟,也使這大唐帝國的發展,拿句時髦的話說,算得上是一日千里,別說駟馬難追,連寶馬都追不上。對外是恩威並用,不老實的突厥、高句麗,一巴掌給他滅了,老實聽話的西域諸國,咱給他都護了。對內則是政治清明,文采風流,教化天下,雖然中間也偶爾不和諧一下,鬧點小亂子啥的,但歷史前進的車輪不可阻擋,大唐朝前有貞觀之治、後有開元盛世,煌煌盛唐,萬國臣服,赫赫威名,那可是頂峰中的頂峰,中的。

到這唐玄宗晚年,隆基老爺子奮鬥了幾十年,估計也是有點過勞,終於熬不住開始犯糊塗,搶了自己的兒媳婦做老婆,鬧了一出千古風流劇。但說到底這倒不算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人嘛,好點色還是可以原諒的,可千不該萬不該,不知咋就養了安祿山那麼一頭白眼狼。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拉起大旗,造了反了。隆基老爺子先是丟了東都洛陽,後又丟了京都長安。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慌里慌張,自己開始往成都避難,一國之君,連老婆也罩不住,漂亮妹妹讓鬧事的御林軍給逼死了,做了幾十年的領導位置也給兒子搶了。雖然後來總算回到長安,卻只能是像個老囚犯一樣躲在冷宮茍延殘喘。英雄末路,那叫個鬱悶。

唐肅宗這傢伙,別看趁勢奪位下手挺快,對付老爺子挺有一套,但要講治國安邦,還真趕不上他老子年輕那會,雖說安祿山死了,史思明也完蛋了,天下的亂子好像是給平了,但一個大尾巴卻留的太噁心——藩鎮終於尾大不掉。大唐朝廷,元氣大傷,河北諸藩鎮,從此以後就沒消停過。割據的割據,胡鬧的胡鬧。一直折騰了100多年,關東之地一日亂似一日。

從唐代宗李豫直到唐懿宗李漼,唐肅宗的兒孫十帝之中,也還真有那麼幾位,想重振雄風,安定天下,但無奈形勢比人強,即使小有成功,也就是曇花一現而已,中興之望始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等再傳到唐僖宗繼位,就更加不堪了,本就是一個胡鬧皇帝,又碰到黃巢造反,大掠天下,百萬亂兵攻破長安,唐僖宗別看論治理天下,那是比不上祖宗,但要講逃跑的本事,可是可是得了隆基老爺子真傳的,別處不好去,成都那可是老祖宗避過難的地方,輕車熟路一溜煙的就躲到了四川。一呆就是五年,反正成都也不錯,外面愛誰是誰,你們打你們的,俺躲著俺的。

五年後唐僖宗回到長安,那叫一個慘。宮殿房子也燒了,人也沒幾個了。隆基老爺子好歹是兒子當家,就算是囚犯,那還有點囚犯的**。可僖宗就不同了,長安之外是做不了主了,節度大將各打各的。長安之內甚至皇宮之內都管不了,禁衛軍那點軍權,都在大太監手裡呢,宰相也不過是空架子,還能管的了啥事呀。

這唐僖宗臨死病重,本來還有那麼幾個朝廷大臣,想讓吉王李保承繼大統的,可是白費唾沫星子,啥事不頂,還得聽太監的。文德元年三月初五,僖宗皇帝應楊大太監的要求,立壽王李傑爲皇太弟。

活到這份上,估計唐僖宗也是覺得實在是不好意思再賴著了,剛立完皇太弟,初六就向列祖列宗彙報求饒去了。死前還辦了一件事,把皇太弟的名字給改了,改李傑爲李敏。

凡事一動不如一靜,好好地你就趕緊走吧,還操著心幹啥。這名改的實在不咋地。要是不改名,傑——那不是英傑,也該是豪傑吧,最低也是個傑出吧?四水養一木,說不定茁壯成長,將來還能成點啥事,大唐天下再延續個三五十年也未必不可能。可這一改名,成李敏了,敏嘛,不就是聰明點?伶俐點?要知道這是亂世呀,光聰明有啥用呀,那得有點豪傑英傑的心狠手辣臉皮厚的手段才行呢,敏有啥用呀,你是做不了主的皇上,越是聰明,伶俐,啥都知道又啥都幹不了,心裡苦著去吧!還不如笨點呢,或許還有點傻福。再說這敏字——每個人都反。這不是給弟弟找不自在嘛。唐昭宗李敏後面這十大幾年這個苦呀,我看就是這名字給害的。唉,唐僖宗這傢伙,這事辦的那是相當的不咋地。

其實這唐昭宗李敏,也確實比哥哥僖宗要強不少,要趕上太平年間,做個守城之主,說不定還真行。史書有載:“體貌明粹,有英氣,喜文學,以僖宗威令不振,朝廷日卑,有恢復前烈之志,尊禮大臣,夢想賢豪”。可惜呀,生不逢時,所以日子是越過越難受,直到最後,成了沒日子可過。

到了光化三年,外面各大藩鎮征戰不休,宮內朝廷也是混亂不堪,唐昭宗李敏的小日子那是連點希望也快沒有了,原想利用朝廷大臣把那些飛揚跋扈的太監給宰了,沒成想實力不夠,到十一月,左右中尉,樞密使等幾個大太監,先下手爲強,乾脆兵變,把昭宗給廢了,擁立太子做了傀儡。唐昭宗這個倒黴蛋,連老婆女兒統統被趕到少陽院,外面大兵一圍,大門鎖了,還不算,還用鐵水把鎖給封了,好歹新皇帝也是他兒子,太監們還真沒敢殺了他,在牆上挖個洞,想給你啥吃的,從洞裡給遞進去。

可憐的李敏,還號稱太上皇呢,想要點錢帛紙筆都沒人理,大冷的天,還沒被子,一同圈在裡面的公主妃子,凍的哭聲震天。做皇帝做到這份上,也真夠屈的。

幸好沒過倆月,神策軍自己內裡鬧了起來,幾個實權軍將,把那鬧事的大太監給宰了,昭宗皇帝重新被給扶上皇位。估計這出來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先找幾件棉襖穿上暖和暖和,要知道,老婆閨女可是凍了倆月了。

只可惜也就是暖和暖和,別的還是那樣,長安城裡小朝廷這點人也沒個服管的,天天要掐個你死我活。外面的藩鎮大將,不管是岐王李茂貞、還是東平王朱全忠沒一個好鳥,都在那裡挑事,等著趁亂取事,挾天子已令諸侯。

春天來了,夏天也過了,冬天也就不遠了,熬到當年十月,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四鎮節度使、東平王朱全忠終於是跳出來了,昭告天下“清君側”,兵髮長安城,要說朱全忠,還真有幾把刷子。他原名朱溫,在家排老三,本來是黃巢手下的大將,後來投降朝廷,賜名全忠。按說這叛徒,一般不是被自己人宰了,也很難在新陣營得個什麼好下場。可朱全忠,硬是在混亂不堪的中原,混的雲升水起,地盤不小,手下那也是兵精將猛。真要打起來,光是太監們手裡那點蝦兵蟹將可是不夠看。但有句話說得好,成事不足敗事還有餘呢,太監們手裡這點神策軍上陣打仗那是不行,但要劫持個皇上,搶搶財物啥的還是綽綽有餘的,一時之間,長安城內頓時大亂,神策軍近水樓臺先得月,管他孃的以後怎麼樣,先發財再說,實在不行,還可以往西找岐王躲著去呀,於是可憐的皇上李敏呀,眼睜睜看著宮內那點小家底的珠寶財貨,儀仗禮器,統統被一掃而光。

爲了保命,朝廷內文武百官都是閉門不出,yin威之下,唐昭宗李敏爲了活命,只好和妃子諸王公孫一道,全被裹挾前往鳳翔,士民百姓,沒奈何逃竄山谷,尋一條活路。長安爲之一空,可憐的老大帝國,眼看著已是秋後的螞蚱,沒幾天的蹦躂頭了。

後面,是斯文掃地,武夫稱雄,天下混戰的五代十國

第十九節 這就是特務組織第七節 亡命焉會怕強橫第二節 捧人就是殺人第八十五節 迎頭碰上南牆第六節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百零四節 大發雄威的王參軍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二十九節 義勇不僅是名號第十二節 未來之惑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十五節 尋鹽之路第三十八節 偷襲還是明襲第十八節 傾寨相投第一百一十六節 新人表現之大將第六十八節 人心就是這樣收攏的第三十四節 張師爺的救人妙計第七節 山莊保甲第十九節 這就是特務組織第二十七節 揣著明白裝糊塗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八十八節 夜晚,草木皆兵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第七十五節 王宗詰的煩惱第七十一節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五十一節 榜樣的無窮力量第一百零五節 月夜城頭大調兵第七十三節 看得順眼招個女婿結束了漢中的地理和沿革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手而去的後事第八十九章 韓慶大大的狡猾第四節 英雄才會有末路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十二節 大軍未動諜報先行第二十四節 三泉勘察百命案第七十一節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八十五節 迎頭碰上南牆第一百零三節 喜氣洋溢的興元城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手而去的後事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三十五章 幸福山莊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六十三節 新收小弟挺兇猛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五十八節 爵位田地無人不愛第二十八節 互助制度第十二節 未來之惑第四十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利州路沿革和漢中地區古今地名對照第四十八節 黃海輕取定軍山第十九節 這就是特務組織第十一節 軍棍之威第六十八節 人心就是這樣收攏的第五節 黑鍋還是道友背第二節 倒黴穿越第八十九章 韓慶大大的狡猾第八十六節 不是肥肉是老虎第一百一十一節 信息不對稱的苦惱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一百零八節 還是馬軍跑的快第一百零九節 故人之子的到來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人表現之書生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九十二章 大軍整編進行時第三十四節 張師爺的救人妙計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三節 高牆扛不住衆人推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二十二節 大風欲起雲飛揚第三十二節 常規之道不可取第九十七節 馬軍無敵掃四野第七節 山莊保甲第二十三節 反手先收華家幫第九節 漢中之憂只在內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二十三節 反手先收華家幫第五十一節 榜樣的無窮力量第五十節 當兵就要吃飯第十九節 相約富貴第八十節 烏合之衆好對付唐代官制第七十八節 一桌好菜慢慢吃第四節 原本王孫第一百一十節 得將大喜更勝得地第二十八節 互助制度第五節 黑鍋還是道友背第三十二節 常規之道不可取第十二節 未來之惑第二十節 要整軍先定製第五十三節 草包原來這般樣第六節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二十五節 兩情相悅
第十九節 這就是特務組織第七節 亡命焉會怕強橫第二節 捧人就是殺人第八十五節 迎頭碰上南牆第六節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百零四節 大發雄威的王參軍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二十九節 義勇不僅是名號第十二節 未來之惑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十五節 尋鹽之路第三十八節 偷襲還是明襲第十八節 傾寨相投第一百一十六節 新人表現之大將第六十八節 人心就是這樣收攏的第三十四節 張師爺的救人妙計第七節 山莊保甲第十九節 這就是特務組織第二十七節 揣著明白裝糊塗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八十八節 夜晚,草木皆兵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第七十五節 王宗詰的煩惱第七十一節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五十一節 榜樣的無窮力量第一百零五節 月夜城頭大調兵第七十三節 看得順眼招個女婿結束了漢中的地理和沿革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手而去的後事第八十九章 韓慶大大的狡猾第四節 英雄才會有末路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十二節 大軍未動諜報先行第二十四節 三泉勘察百命案第七十一節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八十五節 迎頭碰上南牆第一百零三節 喜氣洋溢的興元城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手而去的後事第八十一節 收將需要先收心第三十五章 幸福山莊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六十三節 新收小弟挺兇猛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五十八節 爵位田地無人不愛第二十八節 互助制度第十二節 未來之惑第四十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利州路沿革和漢中地區古今地名對照第四十八節 黃海輕取定軍山第十九節 這就是特務組織第十一節 軍棍之威第六十八節 人心就是這樣收攏的第五節 黑鍋還是道友背第二節 倒黴穿越第八十九章 韓慶大大的狡猾第八十六節 不是肥肉是老虎第一百一十一節 信息不對稱的苦惱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一百零八節 還是馬軍跑的快第一百零九節 故人之子的到來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人表現之書生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九十二章 大軍整編進行時第三十四節 張師爺的救人妙計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三節 高牆扛不住衆人推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二十二節 大風欲起雲飛揚第三十二節 常規之道不可取第九十七節 馬軍無敵掃四野第七節 山莊保甲第二十三節 反手先收華家幫第九節 漢中之憂只在內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二十三節 反手先收華家幫第五十一節 榜樣的無窮力量第五十節 當兵就要吃飯第十九節 相約富貴第八十節 烏合之衆好對付唐代官制第七十八節 一桌好菜慢慢吃第四節 原本王孫第一百一十節 得將大喜更勝得地第二十八節 互助制度第五節 黑鍋還是道友背第三十二節 常規之道不可取第十二節 未來之惑第二十節 要整軍先定製第五十三節 草包原來這般樣第六節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二十五節 兩情相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黄大仙区| 家居| 桐乡市| 连南| 贵州省| 郎溪县| 班戈县| 东安县| 揭东县| 泸州市| 武穴市| 万载县| 宁津县| 盘山县| 弥勒县| 福贡县| 三亚市| 南靖县| 额济纳旗| 贺州市| 永济市| 桃源县| 台北县| 九龙城区| 安庆市| 鱼台县| 民和| 休宁县| 星子县| 建阳市| 东丰县| 平阳县| 绵阳市| 嵩明县| 澄城县| 稷山县| 浦东新区| 闸北区| 开江县|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