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利州路沿革和漢中地區古今地名對照

利州路利州路:乾德五年(967)三泉縣直屬;

至道二年(996)以三泉縣置大安軍;三年(997)省大安軍;定天下爲15路,爲峽西路,治興元府,以興元府、劍州、利州、閬州、洋州、巴州、蓬州、文州、龍州、興州、集州、壁州、夔州、黔州、施州、忠州、萬州、開州、達州、涪州、渝州、三泉縣來屬;

鹹平四年(1001)分置利州、夔州二路,利州路治興元府,以興元府、劍州、利州、閬州、洋州、巴州、蓬州、文州、龍州、興州、集州、壁州、三泉縣來屬;

景德三年(1006)置劍門關;

熙寧三年(1070)省集州、壁州、劍門關——

興元府:次府,漢中郡,山南西道節度。

南鄭縣:次赤,倚。

城固縣:次畿。有麻油壩茶場。

褒城縣:次畿。

西縣:次畿。至道二年(996)改屬大安軍,三年(997)仍屬興元府。有錫冶務。

————有茶場,熙寧八年(1075)置。

利州:都督府,益川郡,寧武軍節度。初爲昭武軍節度,景祐四年(1037)更州格名爲寧武軍節度。

緜谷縣:中,倚。

葭萌縣:中。

嘉川縣:中下。初屬集州,鹹平五年(1002)來屬嘉川縣。熙寧三年,省平蜀縣入焉。

昭化縣:下。初爲益昌縣。開寶五年(972)更名爲昭化縣。

平蜀縣:初名胤山縣,乾德三年(965)更名爲平蜀縣,熙寧三年(1070)省入嘉川縣。

洋州:望,洋川郡,武康軍節度。初爲源州、武定軍節度,乾德三年(965)更名爲洋州;景祐四年(1037)更州格名爲武康軍節度。

興道縣:望,倚。

西鄉縣:上。

真符縣:中。乾德四年(966)徙治原黃金縣治。

黃金縣:乾德四年(966)省入真符縣。

閬州:上,閬中郡,安德軍節度。初爲保寧軍節度,乾德四年(966)更州格名爲安德軍節度。

閬中縣:望,倚。

蒼溪縣:緊。

南部縣:緊。

新井縣:緊。

奉國縣:中。

新政縣:中。

西水縣:中下。

岐平縣:熙寧四年(1071)省入奉國縣。

晉安縣:熙寧四年(1071)省入西水縣。

劍州:上,普安郡,軍事。

普安縣:中,倚。

梓潼縣:上。

陰平縣:中。

武連縣:中。

普成縣:中下。

劍門縣:中下。鹹平三年(1000)以知縣兼知劍門關,景德三年(1006)改屬劍門關,熙寧五年(1072)仍屬劍州。

有小劍、白緜、[石巴]砍、糧谷、龍聚、託溪六寨。

臨津縣:熙寧五年(1072)省入普安縣爲臨津鎮。

永歸縣:乾德五年(967)省入劍門縣。

巴州:中,清化郡,軍事。

化城縣:中下,倚。

難江縣:上。初屬集州,爲"倚郭";熙寧三年(1070)來屬巴州。

恩陽縣:中下。

曾口縣:下。

通江縣:下。初屬壁州,爲"倚郭";熙寧五年(1072)來屬巴州。

其章縣:熙寧五年(1072)省入曾口縣爲其章鎮。

七盤縣:熙寧二年(1069)省入恩陽縣爲七盤鎮。

盤道縣:乾德四年(966)省入清化縣爲盤道鎮,熙寧三年(1070)屬化城縣仍爲盤道鎮。

歸仁縣:乾德四年(966)省入曾口縣。

始寧縣:乾德四年(966)省入其章縣。

文州:中下,陰平郡,軍事。

曲水縣:中下,倚。有重石、毗谷、張添、磨蓬、留券、羅移、思林、戊門、特波、綏南十寨;有水銀務。

興州:下,順政郡,軍事。

順政縣:中,倚。有青陽銅場。

長舉縣:中下。

濟衆監:景德三年(1006)置濟衆監。負責鑄鐵錢。

蓬州:下,鹹安郡,軍事。

蓬池縣:中,倚。

儀隴縣:中。

營山縣:中。初爲朗池縣,大中祥符五年(1012)更名爲營山縣。

伏虞縣:中下。

良山縣:中下。熙寧五年(1072)省入伏虞縣爲良山鎮,建炎二年(1128)仍置良山縣。

蓬山縣:熙寧五年(1072)省入營山縣。

宕渠縣:乾德三年(965)省入良山縣。

龍州:下,江油郡,軍事。初爲"都督府",乾德元年(963)降爲"下州";政和五年(1115)更名爲政州,紹興元年(1131)仍復名爲龍州。

江油縣:中,倚。有乾坡寨。

清川縣:下。

三泉縣:中。初屬興元府,乾德五年(967)直屬,至道二年(996)於縣置大安軍,三年(997)仍廢大安軍,仍以縣直屬。

集州:下,軍事,符陽郡。治難江縣,轄難江、嘉川、通平、大牟四縣;乾德五年(967)省通平、大牟二縣,鹹平五年(1002)嘉川縣改屬利州,析巴州清化縣來屬;熙寧三年(1070)省入巴州。

清化縣:初屬巴州,鹹平五年(1002)來屬集州,熙寧三年(1070)省入巴州化城縣爲清化鎮。

通平縣:初屬集州,乾德五年(967)省入難江縣。

大牟縣:初屬集州,乾德五年(967)省入難江縣。

壁州:下,軍事,始寧郡。治通江縣,轄通江、符陽、白石、廣納、東巴五縣;乾德四年(966)省廣納、東巴二縣;開寶五年(972)廢,尋復置壁州;熙寧五年(1072)省入巴州。

符陽縣:初屬壁州,熙寧五年(1072)省入通江縣。

白石縣:初屬壁州,熙寧五年(1072)省入通江縣。

廣納縣:初屬壁州,乾德四年(966)省入通江縣爲廣納鎮。

東巴縣:初屬壁州,乾德四年(966)省入通江縣。

大安軍:至道二年(996)於三泉縣置大安軍,三年(997)廢。

劍門關:鹹平三年(1000)徙治劍門縣,以知縣兼知劍門關;景德三年(1006)以劍州劍門縣來屬,熙寧五年(1072)劍門縣仍往屬劍州。

宋代部分地名考龍州/江油縣(舊治):今平武縣南壩鎮月渡;龍州/江油縣(寶佑徙治):今江油市大康鎮舊縣村;

儀隴縣:今儀隴縣金城鎮;

鳳州/樑泉縣:今鳳縣鳳州鎮;西和州:今西和縣漢源鎮西北3裡;

興元府/南鄭縣:今漢中市;褒城縣:今勉縣褒城鎮;葭萌縣:今劍閣縣東北嘉陵江東岸;

昭化縣:今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西縣:今勉縣西老勉縣;嘉川縣:今旺蒼縣嘉川鎮嘉川壩;

真符縣(舊治):今洋縣華陽鎮;黃金縣/真符縣(乾德徙治):今洋縣黃家營鎮真符村;

利州/綿谷縣(舊治):今廣元市;西水縣:今南部縣保城鎮;閬州(淳佑徙治):今蒼溪縣王渡鄉大獲山;

新井縣:今南部縣大橋鎮新井村;奉國縣:今閬中市老觀鎮;劍州/隆慶府/普安縣:今劍閣縣普安鎮;

新政縣:今儀隴縣新政鎮東南村;陰平縣:今江油市二郎廟鎮;劍門關/劍門縣:今劍閣縣劍門關鎮;

巴州/化城縣:今巴中市;武連縣:今劍閣縣武連鎮;興州/沔州/順政縣:今略陽縣;

恩陽縣:今巴中市巴州區恩陽鎮;普成縣:今劍閣縣公興鎮;蓬州(舊治)/蓬池縣:今蓬安縣茶亭鄉蓬池鋪村;

曾口縣:今巴中市巴州區曾口鎮;蓬州(淳佑徙治)/相如縣(淳佑徙治):今蓬安縣河舒鄉燕山寨;

伏虞縣:今儀隴縣義路鎮李家壩;長舉縣:今略陽縣白水江鎮;良山縣:今營山縣安固鄉羣力村大官山;

相如縣(舊治):今蓬安縣錦屏鎮;清川縣:今青川縣清溪鎮;南部縣(寶佑徙治):今南部縣城關鎮南1裡;

廉水縣:今南鄭縣廉水鄉;大安軍/三泉縣:今寧強縣陽平關鎮,一說大安軍在三泉縣西1裡;

難江縣:今南江縣;

上津縣:今鄖西縣上津鎮;平利縣:今平利縣老縣鎮;階州/福津縣:今隴南市武都區三河鄉;

慄亭縣:今徽縣慄川鄉慄亭村;將利縣:今康縣境內;佑川縣:今岷縣東南60裡;

長道縣:今西和縣長道鎮;大潭縣:今禮縣雷壩鄉;天水軍/天水縣:今天水市秦城區天水鎮;

河池縣:今徽縣;利州(淳佑寄治):今金堂縣同興鄉;

平蜀縣:今旺蒼縣東河鎮馮家壩;晉安縣:今南部縣升鍾鎮;岐平縣:今蒼溪縣歧平鎮;

臨津縣:今劍閣縣香沉鎮;永歸縣:今劍閣縣店子鄉;其章縣:今巴中市巴州區東偏北;

七盤縣:今旺蒼縣黃洋鎮趙家壩;盤道縣:今南江縣八廟鄉;宕渠縣:今營山縣黃渡鄉景陽村人頭山;

蓬山縣:今營山縣三元鄉興福寺;始寧縣:今巴中市巴州區清江、斯連、花溪三鄉交界處;

清化縣:今旺蒼縣木門鎮木門場;歸仁縣:今平昌縣;地平縣:今旺蒼縣普濟鎮大營村;

大牟縣:今南江縣正直鎮;符陽縣:今通江縣涪陽鎮;白石縣:今萬源市竹峪鎮;

廣納縣:今通江縣廣納鎮;東巴縣:今萬源市西南;

第四十七節 到處都有聰明人第十一節 軍棍之威第八節 天無絕福人之路第七十八節 一桌好菜慢慢吃第七十三節 看得順眼招個女婿第二十八節 互助制度第六節 大才夫子第二十九節 義勇不僅是名號第二十五節 兩情相悅第六十五節 菊花開放之後漢中的地理和沿革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九節 漢中之憂只在內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一百零九節 故人之子的到來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人表現之書生第六十六節 臭氣瀰漫中的希望第十四節 老夫子的大論第一百零八節 還是馬軍跑的快第四十八節 黃海輕取定軍山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九節 放手殺人第五十四節 有大旗即可做虎皮第四十三節 這就是激烈戰鬥?第七十四節 洞房花燭的 前 中 後第七節 山莊保甲第三十五章 幸福山莊第十五節 尋鹽之路第二十二節 大風欲起雲飛揚第九十七節 馬軍無敵掃四野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十八節 傾寨相投第二十六節 糊塗上峰糊塗當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五十八節 爵位田地無人不愛第二十二節 大風欲起雲飛揚第一百零四節 大發雄威的王參軍第三節 高牆扛不住衆人推第三十一節 想偷懶那可沒門第十六節 今日先封草頭王第七十三節 看得順眼招個女婿第十二節 大軍未動諜報先行第九十九節 圍而不打渴著你第二十三節 放人取物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七十節 風州雖堅一人可進第十九節 相約富貴第五十節 當兵就要吃飯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五十一節 榜樣的無窮力量第二節 倒黴穿越第二十一節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第十七節 有官有職待人填第三節 高牆扛不住衆人推利州路沿革和漢中地區古今地名對照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第九十一節 仗就這麼打完了?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一百一十一節 信息不對稱的苦惱第四十一節 伏兵勇取南城門第三十六節 魯莽主帥魯莽將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九十七節 馬軍無敵掃四野第六十九節 漢王欽賜小周郎第四十七節 到處都有聰明人第十六節 純屬誤撞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十三節 長官竟然是龍孫第二十節 無利不起第三十六節 魯莽主帥魯莽將第五十四節 有大旗即可做虎皮第六節 大才夫子第六節 大才夫子第二十八節 書生偏成武夫患第一百一二節 張師爺的謙遜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四節 原本王孫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六十六節 臭氣瀰漫中的希望第八十三節 準備喝開胃酒吧第六十八節 人心就是這樣收攏的第二十九節 義勇不僅是名號第十七節 兄弟相逢第一百節 逃卒的多米諾骨牌第二十節 要整軍先定製第十節 團勇軍法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第二十七節 揣著明白裝糊塗第十三節 少女情思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三十節 凡事總要留後手第三十七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十三節 黑手就要黑到底第二十二節 竹竿通殺第九節 漢中之憂只在內第九十五節 風雨欲來雲滿樓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
第四十七節 到處都有聰明人第十一節 軍棍之威第八節 天無絕福人之路第七十八節 一桌好菜慢慢吃第七十三節 看得順眼招個女婿第二十八節 互助制度第六節 大才夫子第二十九節 義勇不僅是名號第二十五節 兩情相悅第六十五節 菊花開放之後漢中的地理和沿革第二十九節 將軍兇猛第九節 漢中之憂只在內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一百零九節 故人之子的到來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人表現之書生第六十六節 臭氣瀰漫中的希望第十四節 老夫子的大論第一百零八節 還是馬軍跑的快第四十八節 黃海輕取定軍山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九節 放手殺人第五十四節 有大旗即可做虎皮第四十三節 這就是激烈戰鬥?第七十四節 洞房花燭的 前 中 後第七節 山莊保甲第三十五章 幸福山莊第十五節 尋鹽之路第二十二節 大風欲起雲飛揚第九十七節 馬軍無敵掃四野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十八節 傾寨相投第二十六節 糊塗上峰糊塗當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五十八節 爵位田地無人不愛第二十二節 大風欲起雲飛揚第一百零四節 大發雄威的王參軍第三節 高牆扛不住衆人推第三十一節 想偷懶那可沒門第十六節 今日先封草頭王第七十三節 看得順眼招個女婿第十二節 大軍未動諜報先行第九十九節 圍而不打渴著你第二十三節 放人取物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七十節 風州雖堅一人可進第十九節 相約富貴第五十節 當兵就要吃飯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五十一節 榜樣的無窮力量第二節 倒黴穿越第二十一節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第十七節 有官有職待人填第三節 高牆扛不住衆人推利州路沿革和漢中地區古今地名對照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第九十一節 仗就這麼打完了?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一百一十一節 信息不對稱的苦惱第四十一節 伏兵勇取南城門第三十六節 魯莽主帥魯莽將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九十七節 馬軍無敵掃四野第六十九節 漢王欽賜小周郎第四十七節 到處都有聰明人第十六節 純屬誤撞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十三節 長官竟然是龍孫第二十節 無利不起第三十六節 魯莽主帥魯莽將第五十四節 有大旗即可做虎皮第六節 大才夫子第六節 大才夫子第二十八節 書生偏成武夫患第一百一二節 張師爺的謙遜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四節 原本王孫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六十六節 臭氣瀰漫中的希望第八十三節 準備喝開胃酒吧第六十八節 人心就是這樣收攏的第二十九節 義勇不僅是名號第十七節 兄弟相逢第一百節 逃卒的多米諾骨牌第二十節 要整軍先定製第十節 團勇軍法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第二十七節 揣著明白裝糊塗第十三節 少女情思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三十節 凡事總要留後手第三十七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十三節 黑手就要黑到底第二十二節 竹竿通殺第九節 漢中之憂只在內第九十五節 風雨欲來雲滿樓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德令哈市| 大石桥市| 武威市| 陆川县| 连城县| 攀枝花市| 满洲里市| 沽源县| 五寨县| 方城县| 吉首市| 蓬莱市| 平昌县| 西华县| 西安市| 射洪县| 军事| 瑞安市| 中方县| 镇坪县| 长沙市| 垫江县| 虎林市| 潮州市| 河津市| 成安县| 电白县| 岚皋县| 鸡泽县| 平利县| 康乐县| 西峡县| 万盛区| 林周县| 毕节市| 寿阳县| 镇巴县| 齐齐哈尔市| 哈尔滨市| 宜宾市|